周林玲 夏丽敏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 无锡 214008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护理要点
周林玲 夏丽敏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 无锡 214008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气道湿化
众所周知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大多是车祸、跌落伤所致或者脑出血术后的患者,病情发展急、变化快,随时危及生命。早期气管切开则是解决气道梗阻,救治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而做好气管切开后的气道管理则尤为重要,气道管理最重要的则是气道湿化工作。气道湿化是指应用湿化器将溶液或者水分散成极细微粒,以增加吸入吸入气中的湿度,使气道和肺能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达到湿化气道粘膜、稀释痰液、保持纤毛正常活动的一种物理方法[1]。人工气道湿化包括机械通气湿化及非机械通气湿化,这里主要介绍非机械通气湿化管理。
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入住本科室气管切开的患者50例,其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21-70岁,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3-11分,均无呼吸系统基础疾患。
2.1 科室护理人员情况及工作考核机制
科室共有床位49张,护理人员24名,专科5年以上护士10名,其中省级专科护士1名,市级专科护士2名。护理部设有气道管理小组,每月采取集中授课、培训及科室实境考核,科室护士人人过关。
2.2 人工气道湿化管理
2.2.1 人工气道的评估表格式评估,每班评估气道情况并记录,评估内容包括:气管切开的时间、气囊压力、痰液性质、湿化程度、有无呛咳、有无吞咽、切口护理情况等。
2.2.2 人工气道湿化方法
2.2.2.1 氧气驱动下一次性氧气湿化液持续气道湿化法一次性氧气湿化液为760ml无菌蒸馏水,用氧气表连接一次性氧气湿化液,连接螺纹管(一次性呼吸机管道)及气切喉罩,置于气管切开处,氧流量调节3-5升/分,液体用完更换,约3-4天,平均每天消耗液体量200ml。此方法湿化效果好,能使痰液容易吸出。痰液粘稠度和吸痰是否通畅是衡量湿化的可靠指标[2]。
2.2.2.2 持续匀速泵入气道持续湿化法 湿化液用0.45%无菌盐水250m l,取50ml注射器连接输液延长管接头皮针,去掉针头保留软管,直接插入气管内套管8cm,固定头皮针软管,气管套外口用纱布覆盖,调节湿化液滴速5-10ml/h,维持24h,每天换装置1次,平均每天消耗180ml。此方法能使肺部感染率有所降低[3]。
2.2.2.3 人工鼻湿化法直接把人工鼻连接到气管切开套管口,吸氧时吸氧管一头接人工鼻一头接氧气流量表。此方法对吸入气体加湿均匀,并有过滤作用,有效减少痰痂形成、湿化过度、高气道反应等并发症[4]。
2.3 气道湿化的注意事项(1)所用用品及操作必须遵循无菌操作原则。(2)严密观察所用仪器的工作状态。(3)保持所用管路通畅。(4)吸痰前后加大氧流量。(5)根据病人痰液性质及时调整湿化液的量。
3.讨论
气管切开后,病人失去了上呼吸道加温加湿的功能,呼吸道的分泌物容易形成痰痂不易吸出,肺部感染率随之增加。因此,气道湿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气道湿化已成为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临床上对于气道湿化程度监测的研究受到检测仪器和费用的限制仍不成熟[5],气道湿化程度的评估只能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反映。总之,在人工气道的护理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针对性地为病人进行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分泌物能及时排出,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选择最佳湿化方法,达到最佳湿化目的,维持呼吸道正常功能,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万先饶,黄伟.气道湿化[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6,27(12):14-17.
[2]应婉玲.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改进[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9,6(7):35.
[3]胡艳宁,王秀葵.气道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夜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对照研究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10(10):887-888.
[4]韩秀华,赵青菊,董怀平,等.人工鼻在人工气道患者湿化气道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南方护理学报,2006,13(2):12-14.
[5]胡祥琴.王春梅.人工气道湿化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11):2824-2825.
R473.6
B
1009-6019(2014)11-02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