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例血透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2014-03-23 13:38:37马春红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心理

马春红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2

316例血透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马春红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2

血液透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急性肾损伤、药物和毒物中毒、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特别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几乎都需要长期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

血液透析心理护理血透病人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来讲,无论是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遭受创伤.患者一般都产生不良的心理因素,有效的心理护理可调整患者的心理环境,对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可有效消除或减少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透析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都有促进的作用。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入我院需要做血液透析患者316例,其中男性169例,女性147例,年龄在25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58.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68例,糖尿病肾病181例,高血压肾病64例,多囊肾3例;每人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4h.

2 临床因素分析

2.1 疾病因素

当患者患有该病后,都再认为因肾功能受到不可逆性损害,除肾移植外手术治疗外,透析治疗方法也只有维持患者的生命而已,这种方法很难正常代替肾脏的分泌和新陈代谢等功能,因此,患者更多的时候就处于担心或者恐惧的心理。

2.2 经济因素

因患该病后,很多时候都要坚持连续性的治疗,如果当患者不能支付昂贵的透析费用时,或许将使患者面临生命危险,这就给患者在经济上的心里负担。

2.3 自身形象

长期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在身体上有水肿、萎缩,口腔异味,皮肤苍白干燥、脱屑多痒、色素沉着,头发脱落等现象,有大部分患者还伴有性功能减弱、性欲减退的改变,因而容易产生自尊受损、羞耻感、抑郁消沉等心理变化。

2.4 治疗因素

透析治疗中,往往都对穿刺部位进行反复的操作,也有可能患者在治疗中出现其他的并发症,从而导致患者心理紧张或失去治疗的信心。

3 透析患者心理症状

3.1 否认心理

该病早期一般症状不明显,患者往往不去重视,对该病处于不在乎的现状,当疾病一旦出现,将导致了该病的进一步恶化。

3.2 恐惧心理

患者在接受血透治疗前,都担心医生或者护士在穿刺时技术不能一步到位,出现一种紧张恐惧心理,从而也给患者留下痛苦。

3.3 悲观心理

对于透析患者,因经常都再穿刺,加上疾病缠身,时间久后,患者有情绪化。同时在治疗期间,还对日常饮食上有一定的控制,也有可能出现并发症,这就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出现一种悲观失望的状态。

如果是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病人,需治疗很长,每周透析的次数也多,透析时间长,医疗费用高、家庭负担重,致使家庭关系非常紧张。如此,患者便认为患病是给家人一种累赘,往往会出现极度绝望的念头。

4 对尿毒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和措施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长期精神压力大。在透析期间,作为医护人员,要对患者有同情心,努力与患者沟通,建立友好的医患关系。同时还要以优良的技术去服务患者,从而得到患者的信任,才能提高患者的信心,才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如果有患者的情绪特别的低落,那么要找个合适的时机给患者做心理疏导,排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以便提高治疗效果。

4.1 对于血液透析早期治疗患者

重视宣教、早期预防;一般情况下,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疾病的基础上渐进性发展而成,因而,当发现患者肾功能不佳时,就应给患者讲解些肾脏疾病,尤其是有关尿毒症防治知识的正面宣传,使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免产生过重思想负担,精神压力过大而导致否认、恐惧等心理异常。同时需要进行心理辅导,教会患者监测自己的负性情绪,以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和战胜疾病的信心。重点应进行卫生宣教,介绍血液透析的原理、注意事项及成功的病例,使患者认识疾病,了解血液透析,科学有效地配合血液透析。

4.2 对于血液透析中期患者

正面引导,加强沟通、及时疏导;当一旦明确患者系尿毒症后,在做好宣教的同时,应及时了解患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个性特征、生活习惯,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心理承受度,以便掌握患者心理变化,并进行适当的心理暗示、引导。与此同时,有针对性地讲解有关疾病防治的新进展、新方法,激发患者对生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热爱,从而调动患者心理抗衡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以此来消除焦虑及紧张心态。对此,一方面要讲清楚透析疗法的作用,要让患者了解为什么要透析和透析的意义,另一方面要现身说法,把身边的成功例子介绍给患者,鼓励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多参与社会活动,保持人际交往,由此让患者改变焦虑及紧张的心理状态,树立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提高透析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提高自我价值。

4.3 对于血液透析晚期患者

透析治疗(除外肾移植)是唯一的替代疗法,因此患者常认为是不治之症。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一般会出现抑郁、焦虑,甚至自责和自卑。此时,医护人员应多争取得到患者家人、单位及社会的支持,尽可能地把患者担忧的困难给予解决,从精神上或者心理上给患者做鼓励与安慰,让患者处于最佳生理、心理状态。同时还需要用高质量的护理改善患者的紧张及自卑自责的心理。

如此,把患者的心理顾虑给解除后,血液透析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可以让患者做适当的运动,或者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这样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可以对患者心理和精神有安慰,提高患者的生活兴趣和存在价值感。

5.讨论

为了保证治疗的效果,提高治疗信心,对于血液透析早期,应重视宣教、早期预防,中期患者:正面引导,加强沟通、及时疏导,晚期患者应积极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护理。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解决治疗中的问题,有助于调动患者家属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降低医疗费用,使患者获得最佳的身心状态应战疾病。

[1]林惠凤.实用血液净化学护理(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2

[2]纪宇.2014心理咨询师(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3-36

[3]王健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2):311

R395.1

B

1009-6019(2014)11-0263-01

猜你喜欢
尿毒症血液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多彩血液大揭秘
人物
健康人生(2017年12期)2017-12-21 02:25:52
神奇血液
小布老虎(2017年3期)2017-08-10 08:22:35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学生天地(2016年32期)2016-04-16 05:16: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