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翟同宪 宋圭武 刘雅琴
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
——甘肃扶贫攻坚新探索
◎ 文/翟同宪 宋圭武 刘雅琴
按照国家扶贫新标准,甘肃现有贫困人口1306万,主要集中在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及甘肃藏区的58个贫困县。为了加快脱贫,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2012年甘肃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下简称双联行动)。
紧扣“脱贫增收”这个核心,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帮助村民选路子、出点子、谋产业、定计划,在干部和群众之间搭起了同心协力“联心桥”,结出了脱贫致富“联心果”。
1.创新金融扶贫机制,破解制约发展的首要瓶颈
双联行动在破解农村融资难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有效缓解了农村的资金“贫血症”。
(1)探索建立了以“中和农信”、扶贫互助资金、妇女小额信贷、政府金融担保为主,多种渠道优势互补的金融扶贫机制。2012年,累计投入各类信贷资金167亿元,其中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新增105亿元,受益农户达26.54万户,居全国第一。2013年新组建600个村级资金互助社,鼓励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创办村镇银行,促进农村贷款担保机构健康运行。
(2)省财政与金融部门联手推行“双联惠农贷款”。截至2013年5月底,在全省58个贫困县都建立了担保公司,全部发放了双联惠农贷款,获得40.25亿元信贷资金扶持。
2.突出重点,集中全力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双联行动把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作为重中之重。2012年,甘肃省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115项7523.3公里,建成通乡沥青(水泥)路50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3000公里。拓宽了增收致富的“出口路”,接通了边缘地带的“断头路”,新建了一批技术等级高的旅游路和服务新兴产业的园区路。
3.创新发展思路,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紧紧围绕“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17%以上”这个中心任务,与村民共谋发展大计。“种植业打基础,养殖业鼓腰包”、“项目强村,牛果富民”、“高效农业,加工增值”等一个个符合村情的发展思路在陇原大地持续发酵、发力。2012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6.7元,比上年增加597元,增长15.3%,增速居全国第四,高于全国农民收入平均增速4.6个百分点。尤其是六盘山区、秦巴山区的农民收入增速达到17%以上,超过全省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
4.实施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输转全覆盖
脱贫要治根,致富先育人。省人社厅牵头制定了农村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输转“两个全覆盖”《实施方案》,要求用两年时间使每一个有受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都能得到免费培训,使受训的劳动力都能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都能掌握一门致富技能,每个有富余劳动力且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农村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转移就业。2012年,全省输转富余劳动力539.7万人,创劳务收入590亿元,实现了“一人外出务工、全家脱贫致富”的目标。
5.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固本强基
围绕“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这个主题,联村单位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党员队伍壮大。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帮助村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一大批先进分子被吸收入党。
(2)一批能人进入村班子。临洮县建立了生产技术型、市场中介型、经营管理型、科技创新型四个系列“能人库”,进入村“两委”的能人迅速成为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主导力量。
(3)村班子领导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会宁县采取“五个一批”办法,把那些带动致富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支部书记岗位上,优化了村班子结构,增强了村班子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产生了强大的增收龙头效应、反哺互动效应、集聚扩张效应、观念引领效应和形象提升效应。
6.创新脱贫致富发展模式,典型引领
创新来自群众,经验源于实践。双联行动中,各市州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新模式。
(1)加快脱贫创新发展模式。如武威市凉州区在“千名农技人员包万棚活动”基础上,探索形成了“技术单位领导+首席专家+技术服务组+专业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服务模式。
(2)创新金融支农模式。为破解农村资金短缺这一最大难题,省财政与金融部门协作,用财政资金撬动信贷资金,创造性地推出了“双联惠农贷款”、扶贫互助资金、妇女小额信贷等农村新型金融运作模式。
(3)内外结合,结对帮扶模式。一是跨省结对帮扶。武山县与福建省南安市缔结为友好县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形成了“东部带西部、先富带后富,县村结对、同奔小康”模式。二是省内结对帮扶。庆阳市环县木钵镇高寨沟村与张掖市甘州区前进村结为帮扶友好村,形成了“一对一”结对帮扶模式。
(4)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模式。如武山县北顺村探索形成了“服务型党委+特色型党支部+产业型党小组”的党组织设置模式、“设岗定责+星级管理”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村党委+村委会+村监委”的村级管理运行模式。
1.行动进展不平衡
由于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动员、支配资源的能力不同,占有资源“贫富不均”,因而帮扶效果差别较大。有的村发展很快,而有的村则发展缓慢,村干部和群众觉得不公平,有怨言,帮扶干部也很尴尬。
2.联动机制不完善
从纵向看,省市县乡四级的责任分工非常明确,但到了村这个层次,就出现了重复交叉、责任不明的问题。从横向看,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各自为战,互相之间缺乏必要地联系和互助,好的经验和做法也难以分享。从推进机制看,双联行动主要靠自上而下行政推动,运用市场机制动员社会资源明显不足。
3.工作水平低层次
一些单位和干部没有把联系点、联系户的情况摸透,工作思路不清晰,对帮扶工作缺乏系统考虑和长远规划;有的单位不善于创造性开展工作,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能力不强;有些干部畏难情绪和懈怠倾向在滋长,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4.《规划》目标与任务、措施不对称
一些村《小康规划》提出的目标虽很明确,但实现目标的任务、措施却不具体。
5.“双联行动”存在问题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联户干部对双联行动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仍简单地理解为扶贫济困,满足于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办实事、给项目、捐钱物,在工作重点的把握上有偏差。
(2)作风漂浮,工作欠扎实。有的联村单位帮助联系村制定的规划和脱贫计划明显脱离村情;有的联户干部至今还是“三个一”(到联系点去了一次、和联系户见了一面、与帮扶对象照了一张相);有的联村单位领导当村干部主动上门“认亲”的时候,竟然以工作忙为由借故走开。这些情况虽是少数,但影响很不好。
目前,双联行动正由双向对接转向实质链接,全面展开转向纵深推进,呈现阶段性新变化,农民和村干部对双联行动又有了新的要求。
1.阶段性新变化
(1)覆盖面不断扩展。联系对象由原来设定的58个贫困县、8790个贫困村、40多万特困户扩展为全省86个县、15504个贫困村、670656户贫困户,而且由农村贫困户延伸到了城市贫困户。联系对象的增加和工作覆盖面的扩大,对双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宝瓶童话
邱伟/摄
(2)帮扶对象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致富的信心强了、思路活了,由原来的“不会干、不想干、等等看”变为“想办法、我要干、我能干”。这一变化标志着扶贫攻坚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实,底气更足,推动力量更加强大。
(3)扶贫工作重点逐步转向以扶植富民产业、助农增收为主的常态化推进。这预示着农民对脱贫致富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也对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的“供给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4)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变、突出问题的解决和工作重点的转移,帮扶方式将由过去以“输血”式的救急救难为主,向以增强“造血”功能为主转变。这就要求帮扶手段、工作方法必须不断创新。
2.村民的新要求
(1)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收入快速增长。
(2)提供更务实的指导意见和市场信息。
(3)增强自身素质和致富创业能力。
(4)联户干部常来常住常联系。
(5)脱贫规划和计划能够得到落实。
(6)帮扶政策和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这实际上提出了如何优化整合帮联资源问题。
加快扶贫攻坚进程,必须积极探索双联行动与扶贫开发深度融合的制度机制,动员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
1.深入调研,切实搞清农户和村社出现的新需求新动向,为健全机制、完善措施、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2.把解决突出问题与谋划长远发展相结合、发挥帮扶作用和激活内生动力相结合,使之更加符合地方实情、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全面小康要求
3.抓住产业富民这个根本
着力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特色富民产业,发展劳务经济,做到每村都有一个主导产业、每户都有一个致富门路。
4.创新扶贫攻坚联动机制
甘肃情况特殊,与全国同步小康异常艰巨。要在已有结对帮扶机制基础上,特别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运用市场手段,创新横向联动机制,以期在更大范围内引进省外乃至国际扶贫组织等资源要素;二是优化整合省内帮扶资源,适当归并联村单位,加强内部协作,探索完善双联行动与扶贫开发深度融合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5.强化干部培训
鉴于40多万联户干部中,相当一部分对农村经济不熟悉,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建议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联户干部进行宗旨意识教育、农村经济和涉农政策培训,提高其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6.强化农民培训
围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分类培训,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扶智、增技和励志同步,增强其自主发展的能力。
*本文系甘肃省社科规划招标项目(编号:12ZD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翟同宪、刘雅琴,中共张掖市委党校;宋圭武,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编辑:张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