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三味

2014-03-22 18:49徐艳霞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朴素境界阿姨

徐艳霞

“三味”这个词,来自鲁迅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古人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而寿镜吾老先生之孙寿宇先生则认为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这么多对“三味”的解释,每一种都非常有味,都耐人咀嚼。所以本文也借这个“三味”来谈谈指导学生写作的一点体会,算是“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原味——味淡旨远

老子云:“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六十三章)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美学追求,就是冲淡和平、味淡旨远,是抱朴见素,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老子认为,“道”之境域的呈现是“淡”而“无味”,而这“无味”也是一种“味”,而且是一种至高至上的“味”。

“味无味”,并非让文章平淡浅显,没有什么回味余地,相反,这个文章不靠华丽外在的技巧取胜,对文章内容的要求就更高了。写作者必须是有非常厚实的生活基础,必须是有朴素而又深刻的眼光和见解,才能写得出淡而有味的文章来的。

陶渊明的诗句,都是极朴素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语句都无华丽修饰,白描式手法,白话式表达,但是言浅意深,回味无穷。唐代的孟浩然和王维也属这一类文笔风格,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是一种淡泊宁静,味淡旨远的诗歌境界。

当然,不止诗歌可以如此,散文亦可以味淡旨远。比如汪曾祺的《葡萄月令》,比如丰子恺的《做父亲》,都是在故土炊烟、寻常巷陌里挖掘生活朴素之中的深意的。

学生的作文要关注生活,生活很多时候都是朴素的,但这份朴素里自有一份温暖,自有一份深刻,让人咀嚼不尽,回味不绝。

我们来看一段节选自学生习作的文字:

曾有一段时间,奶奶不慎将右手摔断了,妈妈又忙于工作,常常加班到深夜,为此,妈妈特意请了个阿姨到家里做饭。双方第一次见面时,那位阿姨身着一件微微发皱的白衬衫,黑色的直筒裤没有沾上半点的尘埃。她蹬着一双旧布鞋,金色的钮扣锈迹斑斑,鞋底却净得发亮。她的发缕整齐地盘在脑后,眼角的皱纹若隐若现,目光中流露出农村人的淳朴。妈妈先是和阿姨扯了点家常,随后笑盈盈地问道:“家里有老人家吗?”“有的,在四川,姐姐在照顾。”阿姨努力地想说好普通话,却免不了那一口浓重的乡音。

“啊,那你应该还挺有空的吧?”

“退休了,闲得很。”

“你看这样吧。反正你也有空,倒不如做完饭后打扫打扫卫生,我加点工钱给你。”

那位阿姨先是一愣,而后呵呵笑着,却添了几分尴尬:“不好意思,我没法儿答应……”

“为什么呀?”妈妈急忙问。

“因为我的兴致只在做饭……”

一屋子的人顿时哄堂大笑。真是不可思议!我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那位阿姨也笑了,一脸坦然,好像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望着她坦然的笑脸,我忽然敛起了笑声,不由地在心中默默沉思。原来对于一个五六十岁的退休老人来说,“做饭”可以不是她的职责,不是她贴补家用的工具,这仅仅是一个爱好,一个充满尊严的爱好!即使在打扫卫生和做饭之间,也有一个重大的抉择,一个固执奇怪却维护尊严的抉择。——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摇陈姝灵《她的兴趣只在做饭》

在这段文字里,小作者着眼于日常生活的小事,但却得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见解——“即使在打扫卫生和做饭之间,也有一个重大的抉择,一个固执奇怪却维护尊严的抉择。”这样,我们就把今天的劳动者的境界提升了起来,他们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兴趣和爱好,而并非是为了纯粹谋生。劳动者的劳动是有尊严的,有选择的,有情感投入的。这样的文章,是朴素的生活味道,也是不普通的生活思考。

诗味——韵味无穷

初中生都处于花季雨季的年龄,是生命最为清新灵动的阶段,他们的眼里看到的世界,会晕染出“四月早天里的云烟”一般的光彩,让我们感受到“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的诗意境界。

孔夫子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思无邪”是一种赤子情怀,浑金璞玉,自然天成。他们信手拈花,漫天抛洒,就是诗一样的情怀,画一般的境界。很多大诗人都追求返璞归真的艺术,而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本身就是“璞”和“真”,所以他们也更接近诗意。

看下面两段学生习作:

习作一:

累了,倦了,我便把船儿搁浅,爬上铺满鹅卵石的小径,停云小憩。甭提有多么惬意了!

这山水多像一幅横放的画卷!夏日浓烈的青黛,构成了底色,再配上那青山流翠,绿水成玉,一片叶飘入水中激起的涟漪,就宛如一滴绿墨,滴到了水中自此化开,发散,直至它已成为了美丽画作上的的点睛一笔。于是,这张夏日山水图跃然纸上了。它不仅如此,还勾勒出了我的心境,一笔一笔,毫无偏差。——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摇孙钱宇雷《游安徽月亮湾》

习作二:

水,清澈的水,你四周都围绕着水,一支弯曲的木橹,在双桥底下的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的搅。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岸边的杨柳低低地垂着,碰到了水面,起了圆晕,慢慢散开,慢慢地把一湖的思绪荡到你的心里去。河面上的木船,缓缓移动着,划浆的人头上包着蓝色碎花头巾,唱着歌。船上的人则悠闲地观赏着两岸的风景。仿佛又回到了数百年之前,水还是这样清,光还是这样明。只是两旁的人家多了些,而人也不像现在这么拥挤。就这样,每天观日出看日落,掠过清凉的水,人在诗情画意的生活里不知不觉就静止了岁月。——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摇刘添旖《古韵水乡》

这两篇均为游记,孩子们在山水古镇徜徉,用自己审美的眼光、诗意的心境去触摸青山绿水,去对话前砖旧瓦,用自己的生命灵性去感受自然的灵动,文化的韵味,这样的文字写出来是可以让人忘俗的,仿佛弹指之间,世事已在千年之外,只有文字营造的唯美意境,带人进入精神的桃花源。

理味——意味深长

从淡而有味,到韵味无穷,再到意味深长,这并非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写作的世界往往没有特别分明的阶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多姿多彩的语文景观。所以,每一种文笔风格都是一道独特风景,都有其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只不过,古人对“理趣”的追寻,今人对哲学意味的思考,确实属于难度较大、境界较高的一种写作追求。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们写文章的思想也必然会越来越走向深邃。他们会逐渐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会在某些事物之间寻找关联,会去思考任何一种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理性的深度,与感性的表达巧妙的融合,这就是高水平的写作者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了。比如龙应台在《假如你为四郎哭泣》一文中写的:“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这样的文字,有着极深刻的思索,她由一件小事引向一种宏大的文化视角,带给人更深广的文化思考,但这种思考又不是纯抽象的,她是借由“你为四郎哭泣”这样一件具体的事件生发出来的。

学生在长期的阅读积累和写作训练之后,也可以达到这样一种小切入口入题,展示大视野大境界的写作水平。下面这段例文,是江苏省现场作文大赛特等奖获得者,一个高一的学生所写的参赛作文的节选:

看不见的春天

台上唱了一辈子戏的艺人说,唱本一代一代地传,尽管唱戏的戏子终会化成一撮尘土,但戏曲文化不会。所以民间又将戏台称作“万年台”。

是啊,万年台。当那一双双寂寥的眼重新凝视台上,当那一双双苦于奔波的足重新驻立台下,当那一颗颗被风尘和人生寒冬煎熬得千疮百孔的心重新皈依文化,当鸣锣开场后步香闺的女娇娘,耍花枪的金翊将火势缠绵婉转,火势荡气回肠地开腔,万年台将瞬间复苏,看不见的春天又将展露她动人的倩影。坚贞与执着,悲欢与离合,正义与贤良,文化与传承,精神与灵魂,一切都将会鲜活如初。而戏曲文化将延续她绵长而又坚韧的生命,带来阵阵和煦的春风,拂过干涸贫瘠的心田;酝酿场场细腻的春雨,浸润老村风化龟裂的故土。——江苏省溧阳中学?摇吴少颜

这个学生在比赛的现场,一气呵成,成就一段佳作。她在思考戏曲文化,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文化“绵长而又坚韧的生命”,会在“被风尘和人生寒冬煎熬得千疮百孔的心”里鲜活如初,因为人们的灵魂需要“皈依”,因为文化有无声的感召力,巨大的凝聚力。这样富有韵味的语言表达,加上这样深刻的文化思考,已达到了“文质彬彬”是完美效果,高一学生能有这样的写作水平和境界,实在让人称叹和欣慰!

本文题为“写作三味”,但是熟悉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三”在古文中大多是“多”的意思。写作的味道是极为丰富的,有多少个作者,就有多少种独特的滋味。曹雪芹云:“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们若能和学生一起做个“痴人”,必能感受到“诗书滋味长”,写作味无穷!

猜你喜欢
朴素境界阿姨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我的“话痨”阿姨
隔离朴素
“牛人”钟点工王阿姨
朴素的安慰(组诗)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品“境界”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老阿姨》剧照
慎独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