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林 宋友全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四川南充 637000)
桑树合理密植,可以扩大叶面积,充分利用空间和日照,同时增加根群,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叶量。随栽植密度的增加,树形养成快,能缩短到达盛产的年限。不同栽植密度对桑叶产质量的影响已有诸多报道,如四川陈继久[1]、王泽林[2]等。本文就不同栽植密度对冬季桑园的影响于2010年~2012年连续3年进行了多次相关试验,试验结果总结如后。
供试桑品种:嘉陵20号,1999年栽植,低干无拳式树形,生长势中等。
供试桑园:南充市吉安镇3村7社自有桑地;供试桑园基本理化性状如表1。
表1 供试桑园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试验设A(600~700株/667m2)、B(700~800株/667m2)、C(900~1 000株/667m2)、D(1 000~1 200株/667m2)及CK(800~900株/667m2)各5个处理区。每小区用桑100株,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各15个试验小区,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同一时间调查相同土层深度的土壤理化性状和桑树生长发育性能,并就此做个比较;调查数据统一用Dunaun,s新复极差测验法进行分析比较,百分率均作转换。
土壤有机质用H2SO4-K2Cr2O7外加热法测定;土壤全氮量用半微量开氏法(H2SO4-Cu-SO4-Se蒸馏法)测定;土壤速效磷用0.5mol/LNaHCO3法测定;土壤速效钾用1mol/LNH4OAC浸提,火焰光度计法测定;用pH计测定pH值。
伐条时间:在12月底到翌年1月初距离一年生枝条基部5cm处统一剪伐。
留条数:每667m2桑地面积留条7 500~8 000条。
通过表2可知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具体:①有机质方面(F2.43<F0.053.48)C、D区比CK区分别提高0.41%和0.61%,C、D区相差0.20%;②全氮方面(F1.46<F0.053.48)C、D区比CK区分别提高1.23%和2.89%,C、D区相差1.66%;③速效钾方面(F1.61<F0.053.48),C、D区比CK区均提高2.63%;④速效磷方面(F2.95<F0.053.48)C区与CK区没有区别,而D区比CK区提高14.29%;⑤pH值(F2.28<F0.053.48)C、D区比CK区分别降低1.03%和0.59%,C、D区相差0.44%。由此可知,春伐桑树667m2桑地面积栽植900~1 200株的栽植密度,可适当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特别是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及全氮含量,同时改变土壤的pH值。
表2 不同栽植密度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通过表3可知各处理区差异不显著。具体:①田间持水量(F2.32<F0.053.48)C、D区比CK区分别相差2%和3%,C、D区相差1%;②树高方面(F3.02<F0.053.48)C、D区比CK区分别提高5.03%和7.36%,C、D区相差2.33%;③干周方面(F1.58<F0.053.48)C、D区比CK区分别提高4.57%和6.85%,C、D区相差2.28%;④树冠直径(F1.98<F0.053.48)C、D区比CK区分别提高2.04%和7.25%,C、D区相差5.21%;⑤树容量方面(F3.19<F0.053.48)C、D区比CK区分别提高2.97%和4.75%C、D区相差1.78%;⑥根系分布面积/树冠面积方面(F3.27<F0.053.48)C、D区比CK区分别提高7.38%和8.19%,C、D区相差0.81%;⑦在20~40cm土层中C、D区稍强于CK区;⑧在40cm土层以下土层中C、D区略强于CK区。综上所述,春伐桑树每667m2桑地面积栽植900~1 200株的栽植密度,对桑园土壤及桑树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较大。
从桑园管理角度来讲,土壤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无疑重要,但树体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主要因素。提高桑叶产质量应是从土壤、树体到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等手段的整体组合,单因素的技术措施不能完全达到整体提高桑叶产质量的目的。
表3 不同栽植密度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桑树生长性能的影响
桑树属多年生木本植物,桑叶产质量受单位面积株数、单株条数、平均条长和单位条长等的影响,其中株数和条数决定平面分布密度,条长决定垂直分布情况[3]。栽植密度不是越密越好,而是有个限度。为蚕桑生产之基础计,建园初始就要把栽植密度问题纳入议事日程,并引起高度重视。
本试验从树体管理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单位面积的桑叶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旨在稳定蚕桑生产基础,夯实蚕桑生产基地,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1]陈继久,王泽林.桑树不同栽植密度与产叶量的关系[J].四川蚕业,2002,30(4):51-53.
[2]王泽林,朱军,李永健.桑园不同栽植密度对种茧育的影响[J].蚕桑通报,2001,32(4):16-18.
[3]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桑树栽培及育种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