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英语口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14-03-22 23:37刘芳芳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笔译口译人才需求

刘芳芳

(大连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当中,企业进出口贸易、国际谈判、交流合作等外事活动将更加频繁,因此对英语口译人才将产生巨大的需求。而且随着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使得英语口译人才需求呈现出更加专业化的趋势。立足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需求,从英语口译人才的总量需求和结构需求入手,分析当前口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口译人才的培养策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一、英语口译人才的供需矛盾

经济学供求关系理论为分析英语口译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从英语口译人才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看,人才供给决定着人才需求,人才需求反作用于人才供给,适应人才需求的供给才能形成有效的人才供给。因此,着眼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模、结构状况,从需求角度研究人才供给,对优化人才供给规模和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英语专业人才总量供给过剩。以辽宁省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例,近年来,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大连在对外开放中承担着愈加重要的任务,各种经贸洽谈、旅游市场开拓、国际展会等外事活动越来越多,对英语专业人才特别是口译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而且这种增加随着大连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还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然而从人才供给方面看,目前10余所在连高校(不含二级学院)基本上都开设了英语专业,每年都有大量的英语专业毕业生需要就业,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数量明显增加;加之大连区域环境的吸引力,每年有大量的来自其他省市高校的毕业生来连就业,扩大了英语人才供给规模。从英语专业毕业生供给总量上看,仍处于相对过剩状态。

(二)在英语专业人才供给总量过剩的情况下,存在英语口译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由于国内口译人才培养体系欠缺,人才市场上合格的口译人才可以说凤毛麟角。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职场口译类人才的需求约在百万,而每年从口译专业毕业的人才不足1000人。除了科班出身的口译专业人才,其他英语专业毕业生通过口译学习和训练,提高自身适应口译需求的能力,补充到口译人才队伍中,但总体上仍然不能满足口译人才的现实需求。从英语口译人才需求情况看,既要求具备口译人才需要的一般素质,例如心理素质、语言能力、反应能力、交流和交际技巧等,还需具有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而当前英语口译人才的培养模式还不能与高标准的人才需求相适应。因此,英语专业人才总量供给过剩与口译人才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并存的现象,成为我省英语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大英语口译人才培养力度,培养符合专业化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英语口译人才是当务之急。

二、英语口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口译人才培养主要分两个途径:一是高校,这是口译人才输出的源头,在培养英语口译人才中担负着首要责任。二是企业、翻译协会等社会机构,企业是口译人才的工作单位,协会是交流沟通的平台,在培养英语口译人才中担负着继续教育的责任。调查中发现,高校、企业和翻译协会在口译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高校培养目标不明确或目标定位不准确。当前口译人才需求主要分三个层次:高级口译人才,即国际会议中的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人才;中级口译人才,即企业在国际贸易、谈判等过程中需要的商务口译人才;初级口译人才,即在企业、政府从事简单的外事接待、旅游、联络等方面的口译人才。不同层次的口译人才需求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高校口译人才培养应该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市场对不同层次口译人才的需求情况,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然后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上进行保障。调研发现,目前高校无论是专门的外国语大学,还是理工类、经济类综合院校,都从学科专业完整性的角度开设了英语专业,但是,开设英语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英语人才,开设翻译专业要培养哪些方向的翻译人才,都没有明确的目标,有的虽然制定了目标,但缺乏实际考虑,出现目标过高或不切实际的现象。

(二)课程设置还需进一步完善。合格的口译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和口译技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汉语百科知识储备,要把语言知识与汉语专业百科结合起来,才能体会专业性翻译的要求,才能使口译切合实际。目前,省内高校绝大多数英语专业都开设了口译或翻译课程。比如,大连外国语大学开设了英汉连传、英汉同传、专题口译、英汉笔译、汉英笔译等课程。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口译课程讲授交际、谈判的口译理论与技巧,培养学生一般外事活动和经贸会谈的口译能力。然而,这些课程设置基本都集中在学生大三、大四的时候,有的只开设一个学期,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系列口译技能。此外,教师在集中讲授英语知识和口译技能的同时,忽视对学生掌握汉语百科知识的要求,缺少相关汉语辅助课程的开设,或者对学生选修相关行业专业课程没有提出学分方面的要求,容易形成口译技能与专业知识的脱节。

(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够理想。口译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很高,实践性可以通过课堂模拟教学和建立企业实践基地两种方式进行。调研发现,目前两种教学模式都存在严重不足。本科院校口译教学中,大多偏重于口译知识的讲解,课堂上教师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机械的英汉互译,一般采取设定主题进行作业式的口译练习较多,不能模拟或创造真实的口译环境,学生口译应掌握的记忆技能、快速反应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训练。由于没有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与企业之间缺乏衔接,学生很少能够获得实习的机会,缺少足够的口译实践训练,这样就容易出现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不对称的情况,导致高学历的英语毕业生不能很快进入工作角色。

(四)企业和翻译协会等社会机构对口译人才继续教育还需加强。一个优秀的口译工作者即使具备一定的口译能力和专业知识,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持续总结、交流和提升,因为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在不断变化,新领域、新情况对口译工作不断提出了新要求。调研中了解到,企业在招录口译人才进门后,大多缺少对这部分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养,很少组织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和继续深造。翻译协会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日益紧密,也组织会员参加了一些翻译比赛,为一些重大外事活动提供翻译服务,但与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总量比较,协会会员队伍还需进一步壮大,各种交流学习尚需加强。

三、基于市场需求的英语口译人才培养对策

(一)优化高校课程设置。将学生培养成为在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是高校口译人才培养的目标。立足这一目标,高校应该紧密结合市场的需求,在强化学生翻译技能和语言能力的同时,增加学生实用知识方面的授课。可以借助大学本身的辅修课程、选修课程来满足口译学生对综合知识的学习。口译所要求的经济、金融、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等专科知识可以在选修课程中学习到。学校应根据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要,列出推荐学生选修的公选课程,加强学生商务专业知识的多渠道获取。此外,还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适度地开设特定领域的专业课。目前,大连外国语大学结合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状况,分行业开设了翻译课程:港口建设行业翻译、造船行业口笔译、石油化工行业口笔译、旅游行业口笔译、酒店服务行业口笔译、金融行业口笔译、机车制造行业口笔译、经贸行业口笔译,等等,效果较为理想。口译课的教学内容重在实用性和时效性,有条件的学校在选用全国优秀教材的基础上,可将本地区外事翻译活动材料,比如会议文件、讲座资料等,汇编成教辅资料,也可搜集重大外事活动录音或录像,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训练,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瑞士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该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口译是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的高级技能课程,口译教师要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一些接近真实口译现场的商务交际场景,比如商务访问、接待、礼仪致辞、工厂参观、产品介绍等等,教师应根据学生对主题的熟悉程度和语言水平,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和模拟会议的形式开展,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进来,在模拟实践中提升口译技能。

(三)建立校企实践基地。除了课堂上的仿真模拟训练外,学校还可以根据用人需求情况,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合同,采取委培、代培的形式,为用人单位量身打造培养人才,建立口译实习基地,形成良性的产业链。学校通过口译实践活动,找到市场需求与学生所学之间的现实差距,及时调整自身的培养计划,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语言水平和技能能力,为走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调研中了解到,我省有大量的外资企业,还有相当数量的内资企业开展国际贸易,这些企业都有对英语口译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该加强与这些企业的沟通,争取建立口译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见习和实习的机会,真正做到学用结合。

(四)发挥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据调研了解,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该专业以强化就业能力培养为特色,把就业能力培养植入教学环节,与简柏特大连公司、凯宾斯基饭店、大连民生国际船务代理有限公司、大连恒辉伟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大连北方国际运输代理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开展合作办学顶岗实习模式,通过“做中学”式的体验教学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技能向实践经验转化,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满足了一些贸易公司、服务行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应进一步发挥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优势,在专业设置上增加口译方向,或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口译教学内容,考虑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加强高尖英语口译人才的培养,继续推广订单式教育,提高口译人才培养质量。

(五)加大口译从业人员的再教育。首先要发挥翻译协会的职能,我省大连、沈阳、鞍山等市都设有翻译协会,会员分布在各行各业,既有联合国同声传译译员,又有熟谙外事、为领导出访担任口译的专家;既有翻译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又有学术造诣不断加深的年青人;既有高校学府从事翻译教学和理论研究的教授,又有多年在各行业第一线兢兢业业从事翻译的实干家。翻译协会是广大翻译工作者交流学习的平台,应在会员吸纳方面加大力度,广泛吸收口译从业人员入会,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培训交流,举办相关赛事,为口译从业人员创造相互学习、继续提升的机会。同时,各用人单位也应该加强本单位口译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鼓励他们参加翻译协会,参加各种学习和交流,为口译从业人员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物质条件。

[1]潘学权.本科英语专业应用型口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2).

[2]徐冰,刘秀云.基于沿海经济发展需要的商务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1).

[3]王慧.广西应用型口译人才培养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5).

[4]盛腊萍,王平.实用型本科口译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7).

猜你喜欢
笔译口译人才需求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口笔译话语分析研究新进展》评介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英语笔译教学研究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呼伦贝尔地区蒙医专业人才需求与教学改革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