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艳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平关镇畜牧站 553500
羊小反刍兽疫病也称羊瘟、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病毒引起的山羊和绵羊等小反刍兽的高致病性传染病。该病大多以发热、口炎、腹泻和肺炎为临床特征。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雨季和干燥寒冷的天气较多发。在贵州的六盘水地区,首先感染的是本地黑山羊,而且症状明显,绵羊的症状轻微。传染途径以呼吸道为主,污水也可导致感染。传染源多数是患病羊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草料、水和用具。潜伏期一般为4~5天,最长的达到21天。易感羊群发病率在60%以上,死亡率达50%以上。
(1)最急性型。主要发生于本地黑山羊。2天的潜伏期过后,病畜体温突然升高至41℃以上,站立不安,精神沉郁,毛竖立,不进食,同时出现流泪及流浆液粘性鼻液;口腔卡他性炎症,黏膜有时出现溃烂,目光呆滞;相继出现便秘和大量腹泻,患羊衰竭,怀孕母羊流产,体温下降,突然死亡。病程5~6天,发病率高达100%,严重暴发时死亡率为100%;幼羊表现剧烈,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
(2)急性型。患病4天后症状和最急性一样,但病程较长,浆液粘性鼻汁转为粘液脓性,堵塞鼻孔;舌、颊、上腭和咽部黏膜出现溃疡,常有坏死性口膜炎,轻者出现小的、粗糙、红色的浅表坏死灶,以后变成粉红色;病羊口渴,不食,出现顽固性喷射状腹泻,严重脱水,消瘦,呼吸器官感染;母羊常发生外阴-阴道炎,伴有异味分泌物,孕羊可引起流产。病程8~10天,有的因并发症而死亡,有的痊愈,也有的转为慢性。
(3)亚急性型或慢性型。常见于急性期之后,早期症状和上述相同。口腔和鼻孔周围以及下领部发生结节和脓疤是该型晚期的特有症状,易与传染性脓疤混同。病程10~15天。绵羊一般呈亚急性经过,而后痊愈,或不呈现病症。
剖检尸体,肉眼可见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等病变,严重病例可蔓延到硬腭及咽喉部;皱胃有病变现象,但瘤胃、网胃和瓣胃无异常,病变部常有规则、有轮廓的糜烂,创面红色、出血;肠可见糜烂或出血,结肠和直肠皱壁充血、出血,呈现“斑马条纹”状外观;淋巴结肿大,脾有坏死性病变;在鼻甲、喉、气管等处有出血斑,还可见支气管肺炎病变。
在发病5天前的体温升高期间,采取病料有可能分离到病原。活羊采取血液和鼻黏膜,死羊则采取淋巴结、扁桃体、脾脏、肠黏膜和肺脏作病料。
(1)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用死亡不久或濒死宰杀的病羊的淋巴结或脾脏,用家兔制备的抗血清进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如病料中有本病毒抗原则出现沉淀线,但不能与牛瘟相区别。
(2)免疫荧光试验。用抗牛瘟和抗小反刍兽瘟单克隆抗体和抗小鼠1gG 荧光抗体进行间接荧光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肠和淋巴结标本呈现荧光。
(3)补体结合试验。按常规法进行。该法多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缺点是同麻疹属的其他病毒有交叉反应,而且只表示近期的感染。但通常异源系统的效价较低。
(4)中和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而且可以区分真性小反刍兽瘟和牛瘟病毒的感染(同源系统和异源系统的效价不同)。
(5)免疫酶联吸附试验。常用双抗夹心ELISA和竞争ELISA 检测标本抗原。
该病应与绵羊和山羊的真性牛瘟、巴氏杆菌病、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蓝舌病和羊传染性脓疤相鉴别。该病主要发生在雨季,病畜多为山羊,绵羊较少发病。与病羊接触的牛及大型偶蹄类野生动物呈隐性感染,与牛瘟不难区分。山羊巴氏杆菌病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均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无口腔和舌部糜烂。蓝舌病主要感染绵羊,而山羊较少发病。羊传染性脓疤舌无溃烂,也无发热和剧烈腹泻症状。
(1)检疫监管。在云贵交界处设置动物检疫站。严禁从疫区引进山羊和绵羊,限制从可疑区引进动物精液、胚胎、卵和畜产品。一旦发现该病立即捕杀和消毒,以防扩大传播。
(2)疫情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以发热、口炎、腹泻为特征,发病率、病死率较高的山羊和绵羊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场所清理。定期清理饲养场、运动场和圈舍等牛羊接触的场所,有机物、污物、粪便、饲料和垫料等采取堆积发酵或焚烧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4)定期消毒。小反刍兽疫病毒是有囊膜的病毒,自然环境下抵抗力较低,50℃60 分钟即可灭活,在pH<4.0 或pH>11.0 条件下失活,但是在冷藏和冷冻组织中能存活较长时间。醇、醚和普通清洁剂可以杀灭病毒,苯酚和2%的NaOH 都是有效的消毒剂。消毒技术规范,做好饲养环境日常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