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喷施油菜素内酯对菊花花期和观赏品质的影响

2014-03-22 11:34刘海英王曼文昭普崔长海邓金萍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形成期蕾期光周期

刘海英+王曼+文昭普+崔长海+邓金萍+王俊丽

摘要: 在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姹紫嫣红”的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分别用50 μg/L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 BR)的水溶液对菊花进行叶面喷施,初步研究了在菊花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BR对菊花花期和观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喷施50 μg/L BR可以推迟菊花花期3~4 d;在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喷施50 μg/L BR均能提高菊花盛花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花瓣中花青素含量和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有助于观赏品质的改善,且随处理时期后移效应增强,多时期处理存在累加效应。

关键词: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油菜素内酯;处理时期;花期;观赏品质

中图分类号:S68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1-0097-03

Effects of Brassinosteroid Sprayed in Different Stages on the Florescence and Ornamental Quality of Chrysanthemum

LIU Hai-ying,WANG Man,WEN Zhao-pu,CUI Chang-hai,DENG Jin-ping,WANG Jun-l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 Henan, China)

Abstract: Effects of spraying 50 μg/L Brassinosteroid (BR) in different stages of chrysanthemum “chaziyanhong” on the florescence and ornamental quality were studied. Results showed that spraying in the seedling stage and the seedling stage+photoperiodic induction period+the green bud stage development stage+green bud stage, BR postponed the florescence of chrysanthemum 3~4 d. Spraying in photoperiodic induction period, the green bud stage development stage, green bud stage, and the seedling stage+photoperiodic induction period+the green bud stage development stage+green bud stage, 50 μg/L BR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in leaves and the contents of anthocyanin in petals, and decreased the contents of malondiadehyde(MDA) in petals, which improved ornamental quality of the flower. The treatment stages later the effects of BR stronger. Effects of BR sprayed in the seedling stage+photoperiodic induction period+the green bud stage development stage+green bud stage was the strongest.

Key words: chrysanthemum(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Tzvel.); Brassinosteroid(BR); treatment stage; florescence; ornamental quality

收稿日期:2013-06-25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092102210137)

作者简介:刘海英(1974-),女,河南鹤壁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化学调控研究,(电话)15937317644(电子信箱)

hbhaiying@yahoo.com.cn。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世界各国花农广泛栽培,通过栽培手段人工调控菊花的花期和观赏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生产上主要通过光周期处理的方法促进或延迟菊花的花期[1,2],其对设施和人力物力的要求均较高,尝试用更为轻简的化学调控的手段[3-6]调控菊花的花期为人们提供了积极的思路。

已有研究发现,在短日照下生长素类、赤霉素(GA3)、多效唑(PP333)等生长调节剂对菊花有延缓开花的作用[3-6],但由于其调控效应与生产的要求均有一定距离,从而限制了其应用推广。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是从油菜花粉中分离获得的一种新型植物激素,在植物器官分化、组织发育、开花和衰老等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7,8]。已有研究指出,BR具有延缓切花衰老的作用[9]。拟南芥内源BR的变化与成花进程有关[10]。50 μg/L BR对正常和干旱胁迫下辣椒的开花、花粉活力以及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率均具有明显正效应[11],目前有关BR对大型观赏型秋菊花期的化学调控效应研究鲜见报道。为此,试验结合河南省菊花生产特点, 以菊花一个主要栽培品种姹紫嫣红为材料, 就不同时期BR对菊花花期和观赏价值的影响等开展研究,以明确BR调控菊花花期及观赏品质合适的处理时期,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品种姹紫嫣红为供试材料,试验于2012年在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园菊花圃进行。

1.2 方法

1.2.1 材料处理 菊花于2012年5月22日定植。BR处理设4个单时期处理和一个综合处理,各单时期每3 d处理一次共5次,综合处理组为4个单时期的综合,共处理20次,分别为苗期处理(6月21日至7月3日)、光周期诱导期处理(8月7日至8月19日)、绿蕾形成期处理(8月22日至9月3日)、绿蕾期处理(9月7日至9月19日)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综合上述所有处理时间),分别用50 μg/L BR(原药含量0.015%,由郑州神雨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水溶液对菊花姹紫嫣红进行叶面喷施,BR水溶液中都加入0.5%吐温-80(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同时为增黏剂),每处理10株植株,各时期分别以喷施只加入0.5%吐温-80的去离子水为对照,各时期处理以BR50表示。

1.2.2 花期的观察、记录和统计分析 于9月1日起观察记录初花日期,并计算初花时间。以每株半数以上分枝达到初花状态(菊花外轮1~2轮花瓣伸出)的日期记为初花日期,以自定植之日起至初花日期之间的天数计为初花时间(d)。每处理5次重复,测定结果取平均值。

1.2.3 生理生化测定 根据各处理具体开花动态,在菊花达到盛花期,即其头状花序达到最大直径时,用改良的Arnon法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12],用盐酸浸提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花瓣花青素[1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12]。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BR对菊花姹紫嫣红花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菊花姹紫嫣红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初花日期在10月9日,初花时间为140 d。在苗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BR50处理下,菊花的初花日期明显比对照晚,初花时间明显比对照长。表明苗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BR50处理对菊花花期具有推迟效应。

2.2 BR对菊花姹紫嫣红盛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时期喷施BR,菊花姹紫嫣红盛花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以鲜重计)均高于对照,且处理时期越向后移叶绿素含量越高,以各时期综合处理的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BR50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表明喷施BR对菊花盛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具有升高效应,且随处理时期后移效应越强,多时期处理对叶绿素含量的升高具有累加效应。

2.3 BR对菊花姹紫嫣红盛花期花瓣花青素和MDA含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时期喷施BR,菊花盛花期花瓣中花青素含量(以鲜重计)均高于对照,MDA含量(以鲜重计)均低于对照,且处理时期越向后移花青素含量越高,MDA含量越低,以各时期综合处理的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BR50处理菊花姹紫嫣红花瓣花青素最高,MDA含量最低。表明BR对菊花姹紫嫣红盛花期花瓣花青素含量具有升高效应,对MDA含量具有降低效应,且随处理时期后移效应越强,多时期处理效应也累加。

3 小结与讨论

研究表明,BR对拟南芥的成花具有促进作用[10]。在本试验条件下,仅有苗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两个时期喷施50 μg/L BR对菊花姹紫嫣红花期具有明显的调控效应,但表现为花期推迟,苗期喷施BR是这两个处理的共同点。据报道,BR能够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13],在苗期喷施BR是否对菊花的营养生长产生了较强的促进作用从而影响了其生殖生长,最终表现为花期的推迟,尚待进一步研究。

色泽浓绿的叶片,大而艳丽,寿命持久头状花序构成了菊花观赏价值的主要部分,尤其后者是人们观赏的焦点。不同时期喷施50 μg/L BR对菊花姹紫嫣红盛花期叶片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效应,且随处理时期后移效应增强,多次处理具有累加效应,对MDA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效应。表明BR处理时期越靠近开花越有助于菊花价值的提高,其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升高效应一方面直接从视觉上改善了菊花的叶色,另一方面为叶片光合性能的改善提供了生理基础,进而有助于在花瓣中积累较多的花青素,延缓了花瓣细胞的衰老,降低了MDA含量,表现为头状花序花色的改善和寿命的延长。

根据本试验结果,在苗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喷施50 μg/L BR均可以实现推迟菊花花期的目的,从节约成本考虑,可以选择苗期处理;在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喷施50 μg/L BR均能提高菊花观赏价值,从不推迟菊花花期前提下改善菊花花色角度考虑,可以选择绿蕾期处理;若从获得最浓郁颜色头状花序角度考虑,可以选择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处理。总的来说, 试验的外源物质处理方法与缩短或延长光照方法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生产实践中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穆 鼎.鲜切花周年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何清正.花卉生产新技术[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 黄章智. 花卉的花期调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4] WILFRET G J. Comparative effects of foliar sprays of growth regulator on potted chrysanthemum[J]. Proceedings of the Florida State Horticultural Society,1990,103:197-201.

[5] ZIMMER K K. Effect of gibberellic acid on chrysanthemum cultivar A ste Lee Ganten[J]. Bauw-issenschaft,1980,45(2):49-55.

[6] FURUTANI S C,SAKAI W S. NAA-induced leaf epinasty in chrysanthemum[J].Hortscience,1987,22(1):100-101.

[7] SASSE J M. Recent progress in brassinosteriod research[J]. Physiologia Plantarum,1997,100:696-701.

[8] CLOUSE S D,SASSE J M. Brassinosteroids:essential regulators of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J].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Plant Molecular Biology,1998,49:427-451.

[9] 杨 芳,李启任. 表油菜素内酯对月季切花中几种与膜脂过氧化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1):107-108.

[10] 李计红. 拟南芥内源油菜素内酯对开花时间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

[11] 胡文海,闫小红,陈金德,等.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开花结果的影响[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5):46-50.

[12] 刘 萍,李明军.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3] 侯雷平,李梅兰,黄正青. 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1(3):259-261.

(责任编辑 王晓芳)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品种姹紫嫣红为供试材料,试验于2012年在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园菊花圃进行。

1.2 方法

1.2.1 材料处理 菊花于2012年5月22日定植。BR处理设4个单时期处理和一个综合处理,各单时期每3 d处理一次共5次,综合处理组为4个单时期的综合,共处理20次,分别为苗期处理(6月21日至7月3日)、光周期诱导期处理(8月7日至8月19日)、绿蕾形成期处理(8月22日至9月3日)、绿蕾期处理(9月7日至9月19日)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综合上述所有处理时间),分别用50 μg/L BR(原药含量0.015%,由郑州神雨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水溶液对菊花姹紫嫣红进行叶面喷施,BR水溶液中都加入0.5%吐温-80(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同时为增黏剂),每处理10株植株,各时期分别以喷施只加入0.5%吐温-80的去离子水为对照,各时期处理以BR50表示。

1.2.2 花期的观察、记录和统计分析 于9月1日起观察记录初花日期,并计算初花时间。以每株半数以上分枝达到初花状态(菊花外轮1~2轮花瓣伸出)的日期记为初花日期,以自定植之日起至初花日期之间的天数计为初花时间(d)。每处理5次重复,测定结果取平均值。

1.2.3 生理生化测定 根据各处理具体开花动态,在菊花达到盛花期,即其头状花序达到最大直径时,用改良的Arnon法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12],用盐酸浸提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花瓣花青素[1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12]。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BR对菊花姹紫嫣红花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菊花姹紫嫣红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初花日期在10月9日,初花时间为140 d。在苗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BR50处理下,菊花的初花日期明显比对照晚,初花时间明显比对照长。表明苗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BR50处理对菊花花期具有推迟效应。

2.2 BR对菊花姹紫嫣红盛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时期喷施BR,菊花姹紫嫣红盛花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以鲜重计)均高于对照,且处理时期越向后移叶绿素含量越高,以各时期综合处理的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BR50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表明喷施BR对菊花盛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具有升高效应,且随处理时期后移效应越强,多时期处理对叶绿素含量的升高具有累加效应。

2.3 BR对菊花姹紫嫣红盛花期花瓣花青素和MDA含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时期喷施BR,菊花盛花期花瓣中花青素含量(以鲜重计)均高于对照,MDA含量(以鲜重计)均低于对照,且处理时期越向后移花青素含量越高,MDA含量越低,以各时期综合处理的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BR50处理菊花姹紫嫣红花瓣花青素最高,MDA含量最低。表明BR对菊花姹紫嫣红盛花期花瓣花青素含量具有升高效应,对MDA含量具有降低效应,且随处理时期后移效应越强,多时期处理效应也累加。

3 小结与讨论

研究表明,BR对拟南芥的成花具有促进作用[10]。在本试验条件下,仅有苗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两个时期喷施50 μg/L BR对菊花姹紫嫣红花期具有明显的调控效应,但表现为花期推迟,苗期喷施BR是这两个处理的共同点。据报道,BR能够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13],在苗期喷施BR是否对菊花的营养生长产生了较强的促进作用从而影响了其生殖生长,最终表现为花期的推迟,尚待进一步研究。

色泽浓绿的叶片,大而艳丽,寿命持久头状花序构成了菊花观赏价值的主要部分,尤其后者是人们观赏的焦点。不同时期喷施50 μg/L BR对菊花姹紫嫣红盛花期叶片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效应,且随处理时期后移效应增强,多次处理具有累加效应,对MDA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效应。表明BR处理时期越靠近开花越有助于菊花价值的提高,其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升高效应一方面直接从视觉上改善了菊花的叶色,另一方面为叶片光合性能的改善提供了生理基础,进而有助于在花瓣中积累较多的花青素,延缓了花瓣细胞的衰老,降低了MDA含量,表现为头状花序花色的改善和寿命的延长。

根据本试验结果,在苗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喷施50 μg/L BR均可以实现推迟菊花花期的目的,从节约成本考虑,可以选择苗期处理;在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喷施50 μg/L BR均能提高菊花观赏价值,从不推迟菊花花期前提下改善菊花花色角度考虑,可以选择绿蕾期处理;若从获得最浓郁颜色头状花序角度考虑,可以选择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处理。总的来说, 试验的外源物质处理方法与缩短或延长光照方法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生产实践中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穆 鼎.鲜切花周年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何清正.花卉生产新技术[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 黄章智. 花卉的花期调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4] WILFRET G J. Comparative effects of foliar sprays of growth regulator on potted chrysanthemum[J]. Proceedings of the Florida State Horticultural Society,1990,103:197-201.

[5] ZIMMER K K. Effect of gibberellic acid on chrysanthemum cultivar A ste Lee Ganten[J]. Bauw-issenschaft,1980,45(2):49-55.

[6] FURUTANI S C,SAKAI W S. NAA-induced leaf epinasty in chrysanthemum[J].Hortscience,1987,22(1):100-101.

[7] SASSE J M. Recent progress in brassinosteriod research[J]. Physiologia Plantarum,1997,100:696-701.

[8] CLOUSE S D,SASSE J M. Brassinosteroids:essential regulators of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J].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Plant Molecular Biology,1998,49:427-451.

[9] 杨 芳,李启任. 表油菜素内酯对月季切花中几种与膜脂过氧化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1):107-108.

[10] 李计红. 拟南芥内源油菜素内酯对开花时间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

[11] 胡文海,闫小红,陈金德,等.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开花结果的影响[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5):46-50.

[12] 刘 萍,李明军.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3] 侯雷平,李梅兰,黄正青. 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1(3):259-261.

(责任编辑 王晓芳)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品种姹紫嫣红为供试材料,试验于2012年在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园菊花圃进行。

1.2 方法

1.2.1 材料处理 菊花于2012年5月22日定植。BR处理设4个单时期处理和一个综合处理,各单时期每3 d处理一次共5次,综合处理组为4个单时期的综合,共处理20次,分别为苗期处理(6月21日至7月3日)、光周期诱导期处理(8月7日至8月19日)、绿蕾形成期处理(8月22日至9月3日)、绿蕾期处理(9月7日至9月19日)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综合上述所有处理时间),分别用50 μg/L BR(原药含量0.015%,由郑州神雨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水溶液对菊花姹紫嫣红进行叶面喷施,BR水溶液中都加入0.5%吐温-80(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同时为增黏剂),每处理10株植株,各时期分别以喷施只加入0.5%吐温-80的去离子水为对照,各时期处理以BR50表示。

1.2.2 花期的观察、记录和统计分析 于9月1日起观察记录初花日期,并计算初花时间。以每株半数以上分枝达到初花状态(菊花外轮1~2轮花瓣伸出)的日期记为初花日期,以自定植之日起至初花日期之间的天数计为初花时间(d)。每处理5次重复,测定结果取平均值。

1.2.3 生理生化测定 根据各处理具体开花动态,在菊花达到盛花期,即其头状花序达到最大直径时,用改良的Arnon法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12],用盐酸浸提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花瓣花青素[1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12]。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BR对菊花姹紫嫣红花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菊花姹紫嫣红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初花日期在10月9日,初花时间为140 d。在苗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BR50处理下,菊花的初花日期明显比对照晚,初花时间明显比对照长。表明苗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BR50处理对菊花花期具有推迟效应。

2.2 BR对菊花姹紫嫣红盛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时期喷施BR,菊花姹紫嫣红盛花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以鲜重计)均高于对照,且处理时期越向后移叶绿素含量越高,以各时期综合处理的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BR50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表明喷施BR对菊花盛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具有升高效应,且随处理时期后移效应越强,多时期处理对叶绿素含量的升高具有累加效应。

2.3 BR对菊花姹紫嫣红盛花期花瓣花青素和MDA含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时期喷施BR,菊花盛花期花瓣中花青素含量(以鲜重计)均高于对照,MDA含量(以鲜重计)均低于对照,且处理时期越向后移花青素含量越高,MDA含量越低,以各时期综合处理的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BR50处理菊花姹紫嫣红花瓣花青素最高,MDA含量最低。表明BR对菊花姹紫嫣红盛花期花瓣花青素含量具有升高效应,对MDA含量具有降低效应,且随处理时期后移效应越强,多时期处理效应也累加。

3 小结与讨论

研究表明,BR对拟南芥的成花具有促进作用[10]。在本试验条件下,仅有苗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两个时期喷施50 μg/L BR对菊花姹紫嫣红花期具有明显的调控效应,但表现为花期推迟,苗期喷施BR是这两个处理的共同点。据报道,BR能够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13],在苗期喷施BR是否对菊花的营养生长产生了较强的促进作用从而影响了其生殖生长,最终表现为花期的推迟,尚待进一步研究。

色泽浓绿的叶片,大而艳丽,寿命持久头状花序构成了菊花观赏价值的主要部分,尤其后者是人们观赏的焦点。不同时期喷施50 μg/L BR对菊花姹紫嫣红盛花期叶片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效应,且随处理时期后移效应增强,多次处理具有累加效应,对MDA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效应。表明BR处理时期越靠近开花越有助于菊花价值的提高,其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升高效应一方面直接从视觉上改善了菊花的叶色,另一方面为叶片光合性能的改善提供了生理基础,进而有助于在花瓣中积累较多的花青素,延缓了花瓣细胞的衰老,降低了MDA含量,表现为头状花序花色的改善和寿命的延长。

根据本试验结果,在苗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喷施50 μg/L BR均可以实现推迟菊花花期的目的,从节约成本考虑,可以选择苗期处理;在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和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喷施50 μg/L BR均能提高菊花观赏价值,从不推迟菊花花期前提下改善菊花花色角度考虑,可以选择绿蕾期处理;若从获得最浓郁颜色头状花序角度考虑,可以选择苗期+光周期诱导期+绿蕾形成期+绿蕾期处理。总的来说, 试验的外源物质处理方法与缩短或延长光照方法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生产实践中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穆 鼎.鲜切花周年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何清正.花卉生产新技术[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 黄章智. 花卉的花期调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4] WILFRET G J. Comparative effects of foliar sprays of growth regulator on potted chrysanthemum[J]. Proceedings of the Florida State Horticultural Society,1990,103:197-201.

[5] ZIMMER K K. Effect of gibberellic acid on chrysanthemum cultivar A ste Lee Ganten[J]. Bauw-issenschaft,1980,45(2):49-55.

[6] FURUTANI S C,SAKAI W S. NAA-induced leaf epinasty in chrysanthemum[J].Hortscience,1987,22(1):100-101.

[7] SASSE J M. Recent progress in brassinosteriod research[J]. Physiologia Plantarum,1997,100:696-701.

[8] CLOUSE S D,SASSE J M. Brassinosteroids:essential regulators of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J].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Plant Molecular Biology,1998,49:427-451.

[9] 杨 芳,李启任. 表油菜素内酯对月季切花中几种与膜脂过氧化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1):107-108.

[10] 李计红. 拟南芥内源油菜素内酯对开花时间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

[11] 胡文海,闫小红,陈金德,等.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开花结果的影响[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5):46-50.

[12] 刘 萍,李明军.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3] 侯雷平,李梅兰,黄正青. 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1(3):259-261.

(责任编辑 王晓芳)

猜你喜欢
形成期蕾期光周期
大豆光周期适应性研究进展
不同光周期对甜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蕾期低温胁迫对棉花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法国象征主义艺术运动的酝酿期和形成期
立足校园 生生不息地“延长”
计算今天的光周期
干旱条件下生物炭施用量对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