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斌
“预”有“准备”之意,“习”即为“学习”,“预习”可以理解成“准备性学习”。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理念的指引下,预习成为先学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在学生预习后,老师们发出了“我都不知道该教些什么了”的感慨,这是大多数教师面对预习后的共同感受,也是遇到的共同问题。
的确,预习后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变化,教学起点也跟着发生了变化,整个课堂教学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预习后的课堂教学应该把握怎样的尺度?应该给学生怎样的数学课堂?学生应该获得怎样的发展?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随意地创设情境,自由地出示问题,一切都得重新考虑,对静态的数学知识、对动态的学习过程都要重新审视。
“∞”在数学上是指“无穷”的意思,我以为预习后的课堂更应该激起学生无穷的思考,引发学生无边的思考,激活学生无尽的思想。我们应用智慧点燃预习后的课堂,使预习后的课堂更深刻、更广阔,更灵动。
一、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预习后的课堂思考更深刻
学生凭借旧知的学习和新知的预习,对一些浅显的知识自学并理解,但对一些深奥的知识只能“临摹”而不知其产生的过程,只知表面意思而不明白知识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此时就需要老师抓住知识的难点处、关键处,通过设计有坡度有层次的问题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处,使学生思考得更深刻。
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二年级)时可布置如下预习作业:
■
学生有“编1~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再通过这样的预习作业,在家中经历了编口诀的过程,对“7的乘法口诀”已背得滚瓜烂熟,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不能像教材中建议的那样“在教7的乘法口诀时,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编1~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引导学生独立编出7的乘法口诀”,课堂上我们应把重点放在理解口诀的意义和口诀之间的关系上。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7的乘法口诀,谁知道哪些7的口诀?这些口诀的意思你知道吗?选择其中的一句说给同桌听一听。
此问意在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并根据学生全班交流情况板书(板书略)。
师: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编成了“7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这些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有三个发现:①口诀的第一个数依次加1;②口诀的第二个数都是7;③口诀的第三个数依次多七。
师:为什么口诀的第二个数都是7呢?
生:因为是7的乘法口诀。
生:因为都是几个7相加。
师:原来是这样。我们回忆一下“6的乘法口诀”是不是第二个数都是6呢?
学生不由自主地开始背“6的乘法口诀”。
师:看来还真是这样。那么“8的乘法口诀”会是怎样的呢?
生:几八几十几。
生:第二个数是“八”。
师:第①个发现和第③个发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口诀第一个数多1,实际上就是多了1个7,所以结果多7。
师:说得真好。看看每相邻两条口诀都相差1个7,结果就相差7。那么如果我们跳着看口诀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生:二七十四比四七二十八少十四。
师:为什么少14呢?
生:因为2个7比4个7少了2个7。
师:谁再说说,你看的是哪两句口诀,有什么关系?
生:我看的是三七二十一和七七四十九,3个7比7个7少4个7,就是少四七二十八。
……
教师通过“仔细观察这些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吗”“第①个发现和第③个发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跳着看口诀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不仅发现口诀在表面上数字的不同,也发现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更探索出任意两句口诀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学生对“7的乘法口诀”的认识是立体的,是深刻的。“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这样才会发现更美的风景;撑起预习这支长篙,向知识更深处漫溯,你就会发现知识深处的美丽风景。
二、海阔凭鱼跃——预习后的课堂思维更广阔
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虽然预习的过程或许是囫囵吞枣式的不细致,或许是蜻蜓点水式的不深入,预习后也未必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不可否认的是,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的活动空间。预习后的学生,有了对教学内容的初步认识,有了自己的困惑和收获。此时,学生的思维不再拘泥于一点一块的知识细节,而更在乎知识的来龙去脉、方法的前因后果。教师应顺势而导,把单线知识置于整个数学体系中教学,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更广阔的空间。
如教学“比的认识”一课(六年级上册):
通过预习,学生对比的各部分名称和如何求比值基本上已经掌握,课堂教学此时可这样组织。
师:昨天大家都预习了比。谁来说说你认为今天我们在数学课上要研究的比是什么意思?
生:比如2比3就是比。
师:你举了个例子。
生:比表示两个量的关系。
师:是的。比表示两个量的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例1中说“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
师:你真会学习。
生: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师:不错,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大家说得很好,下面有几句话,哪些是我们今天数学课上要研究的比,哪些不是?为什么?先和同桌讨论讨论。
■
生:第1句不是,因为这表示果汁和牛奶的相差关系。
师:这么说来我们今天的比不是表示两个量的相差关系。
生:我认为2、3、4三句都表示比,都可以表示除法。
师:你抓住了比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来判断。endprint
生:第5句也是的,因为写成了2比0。
师:你的意思是从书写形式上看“2︰0”是个比,和“2︰3”“900︰15”“11︰6”相同。
生:我不同意,如果2︰0是比,那么它表示2除以0,但是在除法中除数不能是0的。
(大部分学生同意这种意见)
师:看来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如果表示两个数的相差关系就不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比,如果可以用除法表示两个量的关系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比,是这样吗?
(生点头同意)
师:是这样的,表示两个量的相差关系的我们称之为“差比”,差比运用的算式是“减法”。那么除法应该表示两个量的什么关系?
生:倍数关系。
师:对,像这样用除法表示两个量倍数关系的比我们称之为“倍比”。
根据师生交流板书如下:
■
(在解决完如何求比值后,教师这样组织教学)
师:比和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比也和分数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请同桌交流,并试着填写下面的表格。(表格略)
关于“比”,教材中这样描述:“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这是从比与除法的关系这个角度对比做了一个描述,而比的另一层含义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正因为有了预习,学生的学习起点提高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对“比”意义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意思的理解而是放在更广的知识体系“数量之间的关系”中去引导学生思考。
数学是研究数量之间关系的学科,而“比”正好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的,是表示关系的方法的一种。这样教学,学生不仅认识了倍比,还认识了差比;不仅认识了比,还理清了比、除法、分数三者的关系。此时,学生的思维不是单一的、线性的,而是广阔的、立体的。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次好的预习后的教学设计,为孩子的思维打开了一片蔚蓝的天空、一片广阔的海洋,任由他们的思维在此飞翔、遨游。
三、映日荷花别样红——预习后的课堂思想更灵动
预习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思想的舞台,通过预习,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将更具创造性。他们不再徘徊于知识的直白处和局限于教材的坦露处,而会“缠绵”于知识的曲折处和创造于教材的潜隐处。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学生提出的儿童化问题,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课堂上就会看到学生思维的碰撞,创造的火花,整个课堂就会流淌着灵动的思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正如罗杰斯所说:“自由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愈高。”预习后的数学课堂,将会在学生“情投意合”中变得更加热情洋溢、丰富多彩,呈现出一番“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喜人景象。
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六年级)可布置如下预习作业:
■
课上,教师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作业,我记录了一个小组的交流过程。
生1展示了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同书中介绍的方法一样,沿着圆柱的高把侧面剪开变成长方形,再求出面积。展示完后,他问:“书上要求沿着接缝把商标纸剪开,这个接缝实际上就是圆柱的高。为什么要沿着圆柱的高剪开呢?”
生2:我就不是沿着高剪开的,我斜着一剪展开后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能求得圆柱侧面的面积。
生3:我随意一剪,圆柱侧面展开后既不是平行四边形,也不是长方形。但后来我又剪拼成一个长方形了。(说完生3还演示了他的方法)
生1:那为什么书上只写了“展开后成长方形”这一种情况呢?
生2:对呀,为什么非得沿着高剪开呢?
生4: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剪成长方形也好,平行四边形也罢,剪成不规则的图形也行,这些情况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听到这儿,我不禁为这些孩子跳跃、灵动的思维叫好,忍不住凑上去说:“我想,肯定有联系。你们可以看看生3为我们提供的例子,再想一想。”
(思索片刻后)
生2:对呀,你看我们把圆柱侧面剪开后要能算出面积才行,长方形我们会算,平行四边形我们会算,但不规则的图形不会算,这不就仍然要剪拼成长方形吗?
生3:是的。我们在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也是把它转化成长方形的。
生4:这下我明白为什么书上只说了一种。因为长方形是我们最先学会求面积的图形。
生1:不管怎样剪,归根结底都是转化成长方形的。
生2:对呀,老师说过“转化”是很好的数学方法啊。
“也是非常好的数学思想!”我忍不住插了一句。我无法形容这一小组学生的喜悦心情,但能体会到他们获得思维满足后的兴奋,体会思想飞翔后的成长。
通过预习,学生主动发展的欲望一旦被解放出来,他们就会勇敢地去捍卫自主学习的自由空间,就再也不愿意被束缚、被压抑。这正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释放出来的教育力量!endprint
生:第5句也是的,因为写成了2比0。
师:你的意思是从书写形式上看“2︰0”是个比,和“2︰3”“900︰15”“11︰6”相同。
生:我不同意,如果2︰0是比,那么它表示2除以0,但是在除法中除数不能是0的。
(大部分学生同意这种意见)
师:看来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如果表示两个数的相差关系就不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比,如果可以用除法表示两个量的关系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比,是这样吗?
(生点头同意)
师:是这样的,表示两个量的相差关系的我们称之为“差比”,差比运用的算式是“减法”。那么除法应该表示两个量的什么关系?
生:倍数关系。
师:对,像这样用除法表示两个量倍数关系的比我们称之为“倍比”。
根据师生交流板书如下:
■
(在解决完如何求比值后,教师这样组织教学)
师:比和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比也和分数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请同桌交流,并试着填写下面的表格。(表格略)
关于“比”,教材中这样描述:“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这是从比与除法的关系这个角度对比做了一个描述,而比的另一层含义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正因为有了预习,学生的学习起点提高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对“比”意义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意思的理解而是放在更广的知识体系“数量之间的关系”中去引导学生思考。
数学是研究数量之间关系的学科,而“比”正好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的,是表示关系的方法的一种。这样教学,学生不仅认识了倍比,还认识了差比;不仅认识了比,还理清了比、除法、分数三者的关系。此时,学生的思维不是单一的、线性的,而是广阔的、立体的。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次好的预习后的教学设计,为孩子的思维打开了一片蔚蓝的天空、一片广阔的海洋,任由他们的思维在此飞翔、遨游。
三、映日荷花别样红——预习后的课堂思想更灵动
预习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思想的舞台,通过预习,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将更具创造性。他们不再徘徊于知识的直白处和局限于教材的坦露处,而会“缠绵”于知识的曲折处和创造于教材的潜隐处。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学生提出的儿童化问题,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课堂上就会看到学生思维的碰撞,创造的火花,整个课堂就会流淌着灵动的思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正如罗杰斯所说:“自由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愈高。”预习后的数学课堂,将会在学生“情投意合”中变得更加热情洋溢、丰富多彩,呈现出一番“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喜人景象。
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六年级)可布置如下预习作业:
■
课上,教师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作业,我记录了一个小组的交流过程。
生1展示了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同书中介绍的方法一样,沿着圆柱的高把侧面剪开变成长方形,再求出面积。展示完后,他问:“书上要求沿着接缝把商标纸剪开,这个接缝实际上就是圆柱的高。为什么要沿着圆柱的高剪开呢?”
生2:我就不是沿着高剪开的,我斜着一剪展开后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能求得圆柱侧面的面积。
生3:我随意一剪,圆柱侧面展开后既不是平行四边形,也不是长方形。但后来我又剪拼成一个长方形了。(说完生3还演示了他的方法)
生1:那为什么书上只写了“展开后成长方形”这一种情况呢?
生2:对呀,为什么非得沿着高剪开呢?
生4: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剪成长方形也好,平行四边形也罢,剪成不规则的图形也行,这些情况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听到这儿,我不禁为这些孩子跳跃、灵动的思维叫好,忍不住凑上去说:“我想,肯定有联系。你们可以看看生3为我们提供的例子,再想一想。”
(思索片刻后)
生2:对呀,你看我们把圆柱侧面剪开后要能算出面积才行,长方形我们会算,平行四边形我们会算,但不规则的图形不会算,这不就仍然要剪拼成长方形吗?
生3:是的。我们在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也是把它转化成长方形的。
生4:这下我明白为什么书上只说了一种。因为长方形是我们最先学会求面积的图形。
生1:不管怎样剪,归根结底都是转化成长方形的。
生2:对呀,老师说过“转化”是很好的数学方法啊。
“也是非常好的数学思想!”我忍不住插了一句。我无法形容这一小组学生的喜悦心情,但能体会到他们获得思维满足后的兴奋,体会思想飞翔后的成长。
通过预习,学生主动发展的欲望一旦被解放出来,他们就会勇敢地去捍卫自主学习的自由空间,就再也不愿意被束缚、被压抑。这正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释放出来的教育力量!endprint
生:第5句也是的,因为写成了2比0。
师:你的意思是从书写形式上看“2︰0”是个比,和“2︰3”“900︰15”“11︰6”相同。
生:我不同意,如果2︰0是比,那么它表示2除以0,但是在除法中除数不能是0的。
(大部分学生同意这种意见)
师:看来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如果表示两个数的相差关系就不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比,如果可以用除法表示两个量的关系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比,是这样吗?
(生点头同意)
师:是这样的,表示两个量的相差关系的我们称之为“差比”,差比运用的算式是“减法”。那么除法应该表示两个量的什么关系?
生:倍数关系。
师:对,像这样用除法表示两个量倍数关系的比我们称之为“倍比”。
根据师生交流板书如下:
■
(在解决完如何求比值后,教师这样组织教学)
师:比和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比也和分数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请同桌交流,并试着填写下面的表格。(表格略)
关于“比”,教材中这样描述:“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这是从比与除法的关系这个角度对比做了一个描述,而比的另一层含义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正因为有了预习,学生的学习起点提高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对“比”意义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意思的理解而是放在更广的知识体系“数量之间的关系”中去引导学生思考。
数学是研究数量之间关系的学科,而“比”正好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的,是表示关系的方法的一种。这样教学,学生不仅认识了倍比,还认识了差比;不仅认识了比,还理清了比、除法、分数三者的关系。此时,学生的思维不是单一的、线性的,而是广阔的、立体的。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次好的预习后的教学设计,为孩子的思维打开了一片蔚蓝的天空、一片广阔的海洋,任由他们的思维在此飞翔、遨游。
三、映日荷花别样红——预习后的课堂思想更灵动
预习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思想的舞台,通过预习,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将更具创造性。他们不再徘徊于知识的直白处和局限于教材的坦露处,而会“缠绵”于知识的曲折处和创造于教材的潜隐处。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学生提出的儿童化问题,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课堂上就会看到学生思维的碰撞,创造的火花,整个课堂就会流淌着灵动的思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正如罗杰斯所说:“自由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愈高。”预习后的数学课堂,将会在学生“情投意合”中变得更加热情洋溢、丰富多彩,呈现出一番“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喜人景象。
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六年级)可布置如下预习作业:
■
课上,教师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作业,我记录了一个小组的交流过程。
生1展示了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同书中介绍的方法一样,沿着圆柱的高把侧面剪开变成长方形,再求出面积。展示完后,他问:“书上要求沿着接缝把商标纸剪开,这个接缝实际上就是圆柱的高。为什么要沿着圆柱的高剪开呢?”
生2:我就不是沿着高剪开的,我斜着一剪展开后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能求得圆柱侧面的面积。
生3:我随意一剪,圆柱侧面展开后既不是平行四边形,也不是长方形。但后来我又剪拼成一个长方形了。(说完生3还演示了他的方法)
生1:那为什么书上只写了“展开后成长方形”这一种情况呢?
生2:对呀,为什么非得沿着高剪开呢?
生4: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剪成长方形也好,平行四边形也罢,剪成不规则的图形也行,这些情况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听到这儿,我不禁为这些孩子跳跃、灵动的思维叫好,忍不住凑上去说:“我想,肯定有联系。你们可以看看生3为我们提供的例子,再想一想。”
(思索片刻后)
生2:对呀,你看我们把圆柱侧面剪开后要能算出面积才行,长方形我们会算,平行四边形我们会算,但不规则的图形不会算,这不就仍然要剪拼成长方形吗?
生3:是的。我们在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也是把它转化成长方形的。
生4:这下我明白为什么书上只说了一种。因为长方形是我们最先学会求面积的图形。
生1:不管怎样剪,归根结底都是转化成长方形的。
生2:对呀,老师说过“转化”是很好的数学方法啊。
“也是非常好的数学思想!”我忍不住插了一句。我无法形容这一小组学生的喜悦心情,但能体会到他们获得思维满足后的兴奋,体会思想飞翔后的成长。
通过预习,学生主动发展的欲望一旦被解放出来,他们就会勇敢地去捍卫自主学习的自由空间,就再也不愿意被束缚、被压抑。这正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释放出来的教育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