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泽民
20世纪80年代末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后考入中国音乐学院从事艺术心理学研究。1991年赴匈牙利工作,现定居布达佩斯。翻译作品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凯尔泰斯的《英国旗》《命运无常》《另一个人》和《船夫日记》等。曾与匈牙利汉学家合译《道德经》《易经》。著有中篇小说集《匈牙利舞曲》、长篇小说《狭窄的天光》等。
瑞典小说家卡尔-约翰·瓦尔根(Carl-Johan Vallgern)是一个天才的多面体,他不仅是闻名欧洲的小说家、剧作家,还是歌迷甚众的摇滚歌手和作曲家。
瓦尔根于1964年7月26日出生在瑞典东约特兰省的林雪平市,青少年时代在法尔肯贝格市长大,成名后移居斯德哥尔摩。近几年经常住在柏林,活跃在德国文坛和乐坛。从1996年开始,他先后推出《脱衣扑克与魔鬼》、《轻音乐的受虐狂》、《爱情和其他的灾难》、《生活》等七张唱片。在柏林,他还开掘了自己的表演天赋,2002年,他在德国电影《大女孩不哭》里担任男主角。恐怕,瓦尔根是全球作家中很少能上时尚杂志封面的酷男之一,这让我联想起开赛车写书的韩寒。
瓦尔根出生的年代,是瑞典文学的黄金时代,执着的个体主义和流畅的自然主义是当时的主旋律。作家们热衷于对普通生活的悉心观察,喜欢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腻入微的描绘,特别是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瑞典文学充满了女性的特质,故事婉婉道来、绘声绘色,即使像瓦尔根这样的年轻作家,也不赶西方文学的时髦,他们试图在音乐、宗教、日常琐事和漫无目的的旅行中探索生存的意义。
1987年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游牧者》问世,之后出版了《远盼》(1988)、《鸟女》(1990)、《睡眠与清醒的故事》(1994)、《关于巴赫曼先生的书》(1998)、《柏林八章》(1999)等多部小说和散文集。他的文字平实无华,题材源于现实生活,作品始终贯穿着一种凡人的自由欲望。1988年,瓦尔根获得艾克斯泰因斯卡文学奖,1996年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莉娜·文德尔费尔茨奖,成为当代瑞典文坛的代表人物之一。
2002年,瓦尔根的小说《可怕的爱情故事》为他夺得更多的荣誉,先后被授予瑞典年度最佳小说奖——八月奖及蒂勒桑德文学奖、哈兰文学奖等。2009年问世的《昆策尔曼与昆策尔曼》,深入到20世纪30年代瑞典和德国同性恋者的生活,2012年创作的《海人》则以80年代为背景,继续从独特的角度探讨弱势人群的生存问题。目前,瓦尔根的小说已被翻译成德语、意大利语、俄罗斯语等25种语言。
《失眠》是瓦尔根的早期作品,小说主人公是一位迈入老年的家庭主妇,通过她在失眠时五味杂陈的内心独白,讲述普通人生活的幸与不幸、焦虑与平和、矛盾与解决。娓娓道来,有声有色,读来像看一只娴熟的手画溪涧的风景,看上去没有波澜,但日常人的生离死别尽在其中。这篇《失眠》,是我在一本匈牙利文版的瑞典现代小说选中读到的小说,通过老实、细腻、柔情、内敛的文字,我想象他该是阿兰·德波顿那类的小生模样。翻译好这篇小说后,编辑问我有没有作者的照片,我上网一搜,眼前一亮,找到的是一副颇像布莱德·彼特的硬派面孔,真是很酷,由此我生出额外的好奇,想赶紧找到他别的作品读。
责任编辑 韩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