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校史育人功能研究
——以东华理工大学精神为例

2014-03-21 17:55詹建英江光亮刘顺祥
关键词:东华理工校史

詹建英, 江光亮, 刘顺祥, 朱 青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1 发挥校史育人功能的必要性

1.1 高校发展需要整合一切育人资源

学校,词典中给出的解释是,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大学之道,育人为本”。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组织,“教书育人、创新科技、服务社会、文化传承”被视为高校的四大主要功能。育人是高校功能之本。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大步推进,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充分利用资源,实现高校育人功能愈发显得重要。这不仅丰富高校育人的理论研究,对于高校发展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2 校史助推高校育人功能的实现

在一个学校的发展进程中,无论是正面经验或是反面教训,都是宝贵财富。作为学校发展的宝贵资源,校史凝聚了学校发展轨迹和时代发展缩影,不仅是学校持续发展的精神财富,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更是助推育人功能的重要因素。高校校史既是高校发展历程的记录,也是一种文化,是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文化的积淀延续[1],极具育人功能。校史既包括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如校园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也包括以精神现象或精神成果的形式存在的如学校的历史沿革、优良传统、大学精神、办学理念、专业特色、优秀师资、杰出校友等。其中,学校精神是校史中的重要育人资源。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学校精神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掀起了一股热潮。然而,国内关于学校精神的专门研究却甚少。将学校精神纳入校史范畴进行育人功能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何为“学校精神”,学界并未有统一定义。众多学者在讨论学校精神时,都将其视为能潜移默化影响人、塑造群体形象的一种精神、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导引学校发展的精神性力量。如“所谓学校精神,就是指一所学校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办学宗旨、办学成就、校园面貌、师生群体诸因素体现出来的一种学校理念”[2]。

“精神建构是教育的绝对使命。”本文认为学校精神是学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文化积淀,属于校史的重要内涵,具有凝心聚力,优育人才的作用,既包括对个体自我完善的追求,也包括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追求,对师生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体现在办学的指导思想、规章制度、培养质量、管理模式、保证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在学校发展中具有精神引领作用[3]。学校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在文明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发挥学校精神的育人功能,不仅有助于高校基本功能的实现,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及国际影响力也有积极作用。

2 东华理工精神育人功能分析

2.1 东华理工精神的孕育与发展壮大

东华理工精神孕育于学校创办之初,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学校精神,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随着学校四易校址,八易校名,东华理工精神也在不断发展壮大。2004年,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评估时正式提出“东华理工精神”,即“艰苦奋斗,为国奉献”。学校前组织部长王光世在解读“东华理工精神”时指出,“艰苦奋斗是过程,是手段;为国奉献是目的,是追求。它是东华理工人奋斗的坐标和最高理想,也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东华理工人身上的具体体现。”

“艰苦奋斗,为国奉献”是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凝练而成。学校精神也是校史,故在分析学校精神的孕育与形成时,离不开对学校发展历程的梳理。根据学校前组织部长王光世撰写的相关文稿及老校长王祥的回忆文章,本文将东华理工精神的孕育与形成分为以下阶段:平地起家时的“抗大”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抚州时期——学校停办至1978年艰难复校时期——1978年至2004年本科评估时期——评估以后跨越式发展时期。

(1)“抗大”精神下的建校时期。据老校长王祥的回忆文章介绍,学校在山西太谷创建时,硬软条件近乎为零。没有校舍,将孔祥熙在太谷的宅院替代。没有桌椅板凳,师生自己动手打造,桌椅板凳未一一到位时,学生把笔记本放在膝盖上记笔记。没有教材,借用别人的。上课没有实验岩矿标本,老师利用周末带学生上山收集。师资方面没有一位讲师,更别提教授,就靠着这样“土法上马”一个一个台阶上的“抗大”式办学精神,在全校师生的艰苦努力下,完成了当时的各种教学任务。

(2)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抚州探索发展时期。1959年,为响应教学与生产结合的需要,学校搬迁至江西抚州。其办学困难不亚于重新建校。挖地基、搬砖瓦、担泥土、修道路等重体力活全由师生承担。仅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教工食堂、学生食堂(兼大礼堂),教学大楼、教工宿舍、学生宿舍等约4万平方米校舍拔地而起,成为一所精干的抗大式学校。由于体制的问题,学校没有花国家的正式基本建设资金(体制改革后银行贷款办校,每年地质局给100万基建费也就给了一年)。学校现在的绿化,也是师生自己修路、栽树、挖人工湖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抚州办学时,恰逢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硬是把一个学校给重新创建起来了,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不得不归于精神的力量。正是靠着师生的艰苦奋斗,1961年,学校在校生人数已达到1 000多人,教职工队伍也达到470人,其中专职教师230人。

(3)学校停办至1978年艰难复校时期。1962年,地质队精简人员,学校因此也未招生,而且下放100名学生。1964年学校招生时因错过时间没有招生指标,也没有学生志愿,临时确定用衡阳工学院的指标和志愿,并改为专科临时征求学生志愿,招生117名。1965年又正式恢复学校名义并按专科招生,共招365名,为历届最多的一次,自此成为真正的地质专科学校(1965年至1969年被称为四年专科实践)。

受“文革”影响,1969年学校正式停办,所有人员与二机部脱离一切关系交由地方,大批人员下放农村劳动。1973年又恢复办校,不到四万平方米的校舍,从乡下调回96名教工,其中教学人员49人,管理人员和工人47人。校舍需重新改修,一切依旧是从头再来。为创造复校条件,部分干部、教师睡走廊,睡帐篷,索要被占用的原校舍。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1978年,终于把校舍全部要回,为恢复大学创造了基础设施条件。王部长在描述这段校史时,借用首任校长王涛所言,“‘中国要在世界上立足,不能没有核工业,发展核工业不能没有铀原料,搞铀靠什么,靠人才。所以,培养铀矿地质人才的学校一定会复办的。’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

(4)1978年至2004年本科评估时期。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学校被国务院纳入恢复大学本科招生的首批高校名单。从1978年复办到1998年转制前,是学校崛起的黄金时期。1978年复办初期,没有专业教材,教师自己编写。经过几年努力,各基础课与专业课都有了自己的特色教材,如国防科工委规划教材《核科学概论》、《水文地球化学》等。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进行了两批33门重点课程建设,到90年代,有12门主要基础课和6门专业课达到了省、部级优质课程标准,19门达二级课程。本科专业从复校初期的6个增加到19个。1986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99年,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布局调整,学校从部属划归省部共建、以省管为主的体制。学校克服资金和人才师资不足等困难,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办学层次和规模、实验室和图书资料建设等各方面加速发展,学校性质也从单科性地质院校发展为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兼备的多科性理工院校。2004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学校发展所取得的这些成果,都是靠艰苦奋斗而来的。

(5)跨越式发展时期。自2004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教育质量、师资队伍等综合实力全面提升。2003年底抚州师专并入,2005年学校纳入国防大教育系统,开始招收国防生,2007年学校更名为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随着全省高校首个“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的获得,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获批,学校在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拓宽人才培养层次。2013年,为顺应教育布局调整,学校斥资扩充教育用地,成为拥有五校区的高校,进一步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东华理工正一步一步朝着“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部分优势学科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前进。这些成就的取得,依旧离不开“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东华理工精神。

2.2 东华理工精神育人功能分析

如果说2004年之前还未正式提出“东华理工精神”,学校精神的作用还未凸显,那自2004年之后,学校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可以说与“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东华理工精神密不可分。根据高校的基本功能,东华理工精神的育人功能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激励学生成才,涌现东华理工群星方阵。纵观中外著名的大学,哈佛、牛津、清华、北大,无不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校精神,它们都在各自学校精神指引下,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鲜明个性的青年才俊。学校的首要功能是培养人才,学校精神育人功效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

东华理工大学有着50多年的办学历史,我国一些著名学者和教授先后任教于此,如被誉为电子界权威的奚大顺,放射性物理界颇有影响的卢存恒,著名水文地球化学专家李学礼等。在办学历程中形成的“艰苦奋斗,为国奉献”铸就了东华理工人,激励着东华理工人奋发向上,涌现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龚健雅,国际原子能机构赴伊拉克核查专家唯一中方代表郭冬发,曾任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森,荣获1997年全国青年地质奖——银锤奖的赖绍聪,美国劳雷工业集团(世界最大测绘仪器巨头)总裁兼制片人方励,“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瞿诗涛[4]……在学校的发展进程中,东华理工人在这一学校精神的激励下,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贡献个人的才智,积极拼搏,奋发向上,既将东华理工精神发扬光大,也为东华理工精神在新的时期增添新光彩。

(2)渗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校精神育人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的载体,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学校精神的生动诠释,也是学校精神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5]。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与学校精神有着天然关联。东华理工精神的育人功能,也融合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物质层面,东华理工大学将学校精神具象化呈现,如制作具有辨识度的校徽、谱写展现艰苦奋斗的校歌、将校训印刻于学校园林、校友栽种而成的校友林、彰显核军工传统的国防科技大楼、海军楼、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核工楼、“核地学教育科技文化园”军工文化教育基地等,以形象塑造的形式将学校精神呈现给师生,达到身处其境、耳濡目染的教育作用。

制度层面,作为激励师生的价值和理念,学校精神本身难以具备强制性,为了充分发挥学校精神的功能,学校还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对其巩固与强化。如制定《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校内结构工资发放方案》、《学校教职工常规考核工资发放办法》、教学科研奖励实施方案等,促进学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行为层面,学校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学校精神的熏陶与教育。学生方面,围绕东华理工精神,定期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主题活动,如海军文化节、核科技竞赛、核文化节、“献身核工业”主题教育、“感受核工业”夏令营活动等。

教师层面,每周二召开教学例会,增进教师间沟通交流。“学术沙龙”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在学术交流中呈现东华理工人的精神风貌。

(3)榜样示范,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的辉煌历史,抓住学校大发展所形成的新的教育资源和机遇,让学生知校爱校,努力做到“今天我以东理为荣”。东华理工自1956年成立以来,为江西乃至全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所培养的学生无论在政界、商界、教育界、科技界还是文化界,都为母校争得荣誉。自东华理工精神明确提出之后,学校将东华理工精神教育寓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生离校,始终贯穿学校精神的教育。而教育的手段也丰富多彩,如请老教授讲校史、请知名校友作成才创业报告,引导学生努力成才,做到“东理明天为我自豪”。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核地学教育科技文化园、学校校园人文景点和重点实验室等,让学生了解学校历史和当前的发展态势。“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东华理工精神激励着学生努力向上的雄心斗志和为母校争光的决心。

3 东华理工精神育人功能启示

作为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精神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大学发展方向。事实证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重视校史尤其是学校精神的作用。

3.1 环境策略:将学校精神凝练于学校形象识别

系统建设

借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的理论框架,根据学校精神,创建由MI理念识别系统、BI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构成的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将学校精神通过教风、学风、校风等感染和激励师生,体现学校精神的魅力与熏陶,建立学校形象的理念识别系统;通过一系列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科研、教学和管理行为活动及对外的一切社会服务、传播活动及师生员工在一定制度规范下的行为方式,建立学校形象的行为识别系统;加强校园景观建设,包括彰显学校精神的校史馆、珍贵遗存等,固化校训、校旗、校徽、校歌等形象标识,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使蕴含学校精神的物化形态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3.2 人的策略:领导示范,榜样激励,全员参与

学校精神归根结底即为“人”的精神,脱离了“人”,学校精神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发挥学校精神的育人作用,必须在“人”这个问题上做好文章[6]。学校精神的弘扬必须重视学校领导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精神首先体现在学校领导的精神风貌。“校长是学校的灵魂”[7],学校的领导者尤其是校长,应是学校精神的率先示范者,学校领导率先践行学校精神,能使教职工的行为和态度趋同于学校精神所体现出的价值规范,提升学校精神的育人功效。其次,培养和弘扬学校精神,应充分发挥杰出校友,先进人物的榜样力量,他们既是学校精神的传承者,也是学校精神的传播者、实践者,榜样对学校精神的代言,既能使学校精神的理念形象而又具体,又能激励师生员工奋发向上,形成自我前进的动力。当然,实现学校精神的育人功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精神育人功能的实现,还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从教育教学到后勤服务,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位师生,都是学校精神的宣传与传承者。

3.3 宣传策略:加强舆论引导

学校精神要在师生心底扎根,实现育人功能,很重要的途径是加强宣传教育,进而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之渗透、内化到师生的思想和行动之中[8,9]。学校精神的宣传,不仅要做好学校精神本身的宣传,如校史的重温,学校精神的宣传与教育,还可以发挥杰出校友,优秀教师的作用,他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也是学校精神的代表。如邀请校友回校畅谈成长历程,召开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对内可激发全体师生的学校意识,促使他们奋发进取,使学校精神进一步渗透于师生思想,对外也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对于实现学校精神的育人作用具有积极作用。

[1]金雁.以高校校史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2]余惠斌.学校精神和现代人格教育[J].上海教育,2003(12B):28.

[3]陈雅芳.关于转型院校“学校精神”的传承与创新[J].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1-6.

[4]詹建英,江光亮.东华理工大学:建设核工业大学 培育核特色英才[N].中国教育报,2013-6-21.

[5]沈黎明.塑造学校精神是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J].教学与管理,2010(7):8-9.

[6]潘杏平.论学校精神的涵义及培育煤炭高等教育[J].1996(3):91-92.

[7]阎德明.论学校精神的培育与弘扬[J].教育探索,2000(10):67-68.

[8]王月林.论学校精神的构建[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4):124-125.

[9]詹建英,江光亮.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探讨——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0-73.

猜你喜欢
东华理工校史
相同的“手” 不同的义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作品
陈光中:理工男变身“披萨达人”
“80后”理工男与油纸伞的不解之缘
理工人之歌
李东华,亲手打造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