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红, 彭秋发
(东华理工大学师范学院,江西抚州344000)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近几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长足发展,职业院校数量明显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也明显上升。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给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一,社会对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标准整体提高了,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第二,社会对于技能人才所需的规格呈多样化趋势,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岗位分工日益细化,过去“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也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高职院校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我国高职教育经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众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积极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顶岗实习”、“订单式”和“2+1”等模式。但当前高职教育招生就业不好、吸引力不强、收入待遇与社会地位不高等现象,预示着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主要是一种典型的以知识、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主要釆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考核以单一的笔试为依据,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1]。这种传统人才培养方式,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眼高手低,缺乏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较多问题,具体体现在:未能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盲目跟风,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甚至为了招生和增加专业的完整性,开设一些学校不具备条件的专业;照抄照搬本科的课程设置模式,没有与岗位对接,丧失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内容方面,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技能、价值观以及情感方面的教育。这些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办学特色,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就业前景。
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不强。首先,高职院校的教师虽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但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院校,没有经过国家专业技能资格认定,也无相关企业工作经验,多数专任教师的动手能力较弱,教学过程中不能给予学生较好的实践指导。其次,因受学校的办学层次、原有体制和硬件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其科研能力和水平不高,即使有部分教师搞科研,也偏重理论研究。此外,教师培训也多零散,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培训体制。
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分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除了部分示范性高职院校基地建设规模和标准达到了国家要求外,大多数学校实训基地面积狭小、格局单一、设施落后,难以为学生实践操作提供保障[2]。个别学校为了完成政府下达的硬性指标或者顺利通过考核评估,不惜代价盲目扩建和重建,造成专业间不平衡与资源浪费。一些大型现代化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与维护都需要巨大资金投入,这对于原本综合实力普遍较弱的高职院校来说,无疑又是较重的压力与负担。校外实训基地流于形式的多、实际使用的少。
与西方各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相比较,我国的校企合作程度相差甚远,企业对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动力不强、责任心不强。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迫于生存和学生就业的双重压力,主动与企业加强联系,为学生寻找实训、实习基地,但企业不愿意参与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践技能培训,使得学校较为被动。校企之间缺乏一个“中介”机构来协调二者合作事宜,政府没有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学校虽设有招生就业机构,但因面临招生难的问题,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招生方面,而忽视了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问题。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全国上下的高度重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职教育应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按照“一个核心、二个结合、三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训实习相结合,实行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联动”,形成合力,共同实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是高职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盲目模仿本科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与“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背离。必须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在课程开发、建设中把“能力培养”作为主线,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需求,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同时要为学生实践锻炼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如建立校内仿真实训中心,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2.2.1 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结合
教学内容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的载体,通常以课程的形式体现出来。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未能真正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照搬照抄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忽视了自身特色,应实现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向“能力本位课程观”的转变,以企业岗位群人员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为依据,重新界定课程、组织教学内容。同时借鉴DACUM课程开发方法,充分了解市场和岗位人才需求情况,邀请行业专家、教育学者、用人单位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结合。
2.2.2 理论学习与实训实习相结合
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大力推行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职业教育走向成功的必然之道。基于此,我国高职教育应不断进行改革:一是实现教学主体双元化,企业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主体之一,应担负起与高职院校共同育人的重任,学校应加强与企业联系,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计划等;二是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提供良好的教学与指导;三是理论讲堂与实践场所并行施教,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后,及时进行实践锻炼,通过“工学结合”使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操作技能。
2.3.1 政府方面:发挥统筹协调职能
(1)完善政策法规。高职教育法规政策是保障高职教育健康顺利发展的必备条件。欧洲各国纷纷通过制定完善的职业教育政策法规来管理、规范和引导其顺利发展。我国自职业教育出现以来,政府也做了积极的努力与探索,但仍存在诸多不完善,应在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校企合作中双方的权责、职业准入制度、基地建设以及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等方面进行完善。对于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实现奖励政策,如减免税收等。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高职教育的顺利发展必须以充足的教育经费作为保障。国外职业教育的大部分经费由政府划拨,如澳大利亚TAFE学院70%经费来自联邦和州政府[3]。然而,我国高职院校一直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境,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很多学校面积狭小、教学生活设施不完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实训实习基地匮乏等,严重影响其长远发展。如何保障高职教育经费是履行政府职责的重要体现,必须加大对高职教育以上方面的投入,同时拓展集资渠道,鼓励与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职教投资[4]。
(3)提高高职教育吸引力。作为政府,除了为高职教育给予财政支持和政策法规的保障外,还要努力提高高职教育吸引力。首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形成“劳动最光荣”的社会氛围。要加大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率。要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技能型人才的生涯规划、岗位晋升、社会福利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同时为毕业生接受继续教育提供多种渠道。
(4)加强统筹协调职能。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为企业和学校搭建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如在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税收减免等方面做出规定,调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发挥政府公共管理和资源调控职能,推动校企合作的有序开展[5]。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的桥梁作用,促进企业和学校的沟通。此外还应制定科学的评估机制,对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监测和评估。
2.3.2 企业方面:提高协作参与积极性
(1)转变观念承担社会责任。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走向企业,为企业效劳与服务。这些人员是否是企业所需的类型、是否满足企业规格要求、是否达到岗位任职资格,都与企业密切相关,可以说高职教育发展的直接受益者是企业。现代企业竞争取决于人力资源竞争,高职教育的对象既是在校学生又是企业未来的员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既有利于企业发展,也是企业对员工职业生涯负责。因此,企业应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参与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2)提高实训教师教学能力。企业实训教师是高职教育师资队伍一支重要力量,担负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重任,其教学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大多实训教师有着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在教案编写与授课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应开设教育理论相关课程,对实训教师进行统一培训,颁发教师资格等级证书。定期开展实训教师教学研讨会,与合作院校进行教学方法交流,以此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3)完善实习实训条件。企业要为学生实训创造良好环境和工作氛围,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实训计划制定,配备优秀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要与高职院校、学生签署有关协议,明确企业、学校与学生三者的责任和权利。同时应根据企业效益和学生实际劳动情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经济报酬,树立良好企业形象,调动学生劳动积极性。
2.3.3 学校方面:发挥育人主体作用
(1)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学校一方面要注重培养校内教师的综合素质,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科研单位、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和实习,选送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任教条件的教师,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实践课和专业课兼职教师,从而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6]。此外,要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科研生产活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聘用机制和淘汰机制。
(2)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动手实践第一现场,对于学生技能培养至关重要。针对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不够完善现状,学校一方面要按照真实性、开放性、先进性的原则建设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应充分利用原有基地资源,进行扩建、改造,有效提高场地和设备利用率。此外,可通过和企业、兄弟院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租赁场地设备,寻求政府资金支持等方式,达到少投资、多共享的目的。
(3)提高校企合作能力。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为经济发展、企业服务的思想意识。这就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师资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引导企业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找准合作的利益趋同点。同时要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与水平,为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供智力保障,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促进二者之间的互动和交融。
(4)设立统一协调管理机构。高职院校应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将“招生—实习—就业”全方位联系到一起,为学生打造“一条龙”服务。如联系对口企业,制定实习计划,安排学生入岗实习,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等。对于经实习培训合格,达到企业聘用要求的毕业生,直接推荐就业,建立“实习就业一体化”办学机制。
[1]张健.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与教育,2010(1):26-28.
[2]韩战强,王荷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职教研究,2011(2 下):8,15.
[3]蔡炎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76-77.
[4]刘妮娜.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2):142-145.
[5]李海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6):57-58.
[6]陈凌,邓志军.英国高职教育“双师素质”师资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