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顺应与典故翻译研究

2014-03-21 08:34豆涛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典故译者译文

豆涛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郑州 450000)

文化语境顺应与典故翻译研究

豆涛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郑州 450000)

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涉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历史文化、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语言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激起不同的情感。译者翻译过程中,要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之间,做出动态的顺应和调整,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更好地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本文从Verschueren的语境顺应论出发,探讨文化语境顺应在典故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探析了在不同类型典故翻译中所采取的相应的顺应策略。

文化语境;顺应论;典故;翻译策略

语境,也即语言的使用环境。在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修辞学和翻译学等各个学科领域中,语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许多学者都曾对语境进行了论述。波兰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923)最早把语境分为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他认为研究语言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语言使用者的文化和生活环境[1]。Fishman(1971)、Firth(1975)、Halliday(1976)、Van Dijk(1977)、张志公(1985)、胡壮麟(1994)、常敬宇(1995)、何自然(1997)、何兆熊(2000)、黄国文等[2,3,4],都对语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类。大体来讲,语境主要分为语言语境与非语言语境。文化语境属于非语言语境的范畴,文化语境是语用学中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内容之一。[5]

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涉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译者既要准确传递原文的信息内容、写作意图、文体风格等,还要努力满足在某个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译文读者的要求。[6]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根据不同的语言结构和具体语言环境,挑选准确合适的译文语言进行表达,以此获取翻译的最佳效果,其中也包括选取最恰当的翻译策略以达到动态翻译对等,这是翻译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典故是各个民族中语言的精华,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语言形式,其往往具有丰富的内容,浓郁的民族色彩,也和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密不可分。典故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本文将从Verschueren的语境顺应论出发,探讨文化语境顺应在典故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探析在不同类型典故翻译中所采取的相应的顺应策略。

一、文化语境的顺应性

(一)顺应论

语言顺应论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Jef 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的语言理论。该书提出了语言的综观论和顺应论。Verschueren认为,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受到语言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故人类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做出选择[7]。语言的动态顺应要依赖具体的语境,从社会、历史、文化、认知等多方面因素来考虑,语境关系顺应对语言顺应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选择要与语言使用的内外环境相顺应。语言的选择不仅是语言成分、语言结构和语境因素之间动态作用的双向过程,同时也是语言使用者使用言语策略的实现过程。

(二)文化语境及翻译

关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巴斯纳特有个形象的比喻:文化好比肌体,语言是心脏,译者便是外科医生,给心脏动手术必须考虑肌体的具体情况。同理,语言与文化无法分离,译者在进行出发语与译入语的转换时,也必须考虑到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8]

所谓翻译,无非是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因此可以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历来有经验的译者或翻译研究者都比较注意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王佐良认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其著作《语言文化与翻译》中也强调了掌握文化对于翻译的重要性。他指出,对于成功的翻译而言,双语文化能力比双语语言能力更加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中才具有真正意义。因此,实际上翻译就是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即翻译离不开文化。

文化语境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Ma⁃linowski提出。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这些体现特殊语言环境的表达和因素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文化语境”[9]。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来确定。[10]翻译是语言、文化之间的交际活动,它依靠读者或听者从译文中获得信息。翻译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文体生成活动。译者既要准确把握原文作者的目的意图、原文内容和风格特征等,又要满足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译文读者的要求。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及表达远非单纯的语言问题,而是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及影响[6]。

由于受到不同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喻义,不同文化背景又会对不同读者或听者产生各异的情感。

(三)文化语境顺应对翻译的启示

翻译的过程相当于文化移植的过程。人们在语言文化交际过程中在不同程度上对语言进行不断地协商和顺应。在选择的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应该主动地顺应语境的变化,在不同语境交际会对语言的选择产生影响,从而使语言的意义也发生改变。在翻译实践中,作为翻译实践主体的译者应该动态顺应原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语境,才能选择正确的词义,在最大程度上对译文语言进行重构。为了获取译文的最佳效果,译者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翻译技巧或策略,如直译、意译、加注等,对语言进行重构,而在翻译技巧或策略的使用中,译者也要注意顺应文化语境,只有如此,才能取得原文与译文的近似等值效果。

二、典故文化

典故往往具有丰富的内容,浓郁的民族色彩,它是人们在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语言形式,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联系密切,也反映了人们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具有各自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11]

(一)典故的概念

《辞海》中,典故解释为:“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很多书籍及词典中,“典故”被翻译为“allusion”,但其英语释义为:“Al⁃lusion is afigure of speech,in which one refers covert⁃ly or indirectly to an object or circumstance from an external context.It is left to the reader or hearer to make the connection;where the connection is de⁃tailed in depth by the author,”(维基百科英文)。所以我们知道,“allusion”和“典故”在意义上并非是完全对应的词语,两者只有部分意义重合。英汉语典故,多数都是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浓缩而成。典故是精炼的词语,具有“含蓄、洗练、深邃和富于联想”的特点,这是两种语言中典故的意义共同点。[12]

(二)典故的来源

中国人说话或者写作中喜欢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喜欢用人们耳熟能详的事物进行描述和表达。人们喜欢用名人名言或者历史文化典故,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群众、中小学生,引经据典在汉语中都受到人们的偏爱,这体现了汉民族的整体性、联系性思维。例如,《全唐诗》中用到的典故高达6000多条。再让我们看看英语中使用典故的情况。据调查,莎士比亚作品中典故的数目也有数百条,《圣经》中收录的典故有700条。在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英美文学作品中,也不乏典故的身影。一些作品的名称常使用典故映射一定的主题意义。例如:美国现代小说家John Steinbeck的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源自《圣经》里“Wrath of God”;爱尔兰作家James Joyce的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Ulysses)源自希腊神话人物;Hemingway的《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和William Faulkner的《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都出自莎士比亚的作品。典故的来源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事件和故事;(2)神话和民间传说;(3)文学作品;(4)寓言故事;(5)风俗习惯;(6)人名、地名、动植物名。

三、典故的翻译方法

虽然英汉语典故有许多共通之处,如典故来源、语言表达、隐喻认知等方面存在类似特点,但两者同时都拥有各自文化体系所特有的鲜明民族文化特色。所以,进行典故翻译时,必须处理好、顺应好喻体形象和语言表达的关系,这是典故翻译是否成功的关键。[13]

顺应论提出,人类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来自不同语境、语言、认知和社会文化的各种彼此交互作用,语言的交际在各种内外语言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来完成,人们在此过程中对语境做出动态的顺应是语言交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翻译也是一种读者和译者交际的过程,译文语言的选择离不开动态顺应,译文语言的使用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翻译的过程一定会包含目的语的重新构建,这个过程要求译者在原语和目的语语境及两者语言结构之间做出动态的顺应调整。文化语境是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语言的选择方面要努力对文化语境做出动态的顺应调整。

(一)保留形象直译

典故隐含着重要的文化内容,反映某个民族长期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民族心理。在翻译中采用直译法,并努力保留典故的原有形象,有利于汉英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有益于传达文化中的异质(foreignness)和他性(otherness),丰富译文语言的表达力,增强读者的审美感受。

例①:“朱斌这个人就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吴强:《红日》)

"Zhu Bin!He's like a dog worrying a mouse, can't mind his own business!"(A.C.Barnes译)

例②:鸿渐给酒摆布得失掉自制力道:“反正你会摆空城计。”

(钱钟书《围城》)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Hung-chien had lost his self-control,as he blurted out,"Anyway,you could always pull the'empty-town bluff.'"

(珍妮·凯利,茅国权译)

(二)保留形象释义

在译文中,译者要尽量对原文中的典故形象加以保留,同时可增加一些解释性的短语,既可保留典故在原语中的形象特征,又可传达出原语的意义和内容。这样做不但使读者对译文的理解毫无影响,而且也保留了译言的修辞效果,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

例③:中国还有一句成语:“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单独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缺陷的。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Still another Chinese proverb says"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Zhuge Liang by himself can never be perfect,he has his limitations.

例④:这对年轻夫妻并不相配,一个是西施,一个是张飞。

This young couple is not well matched,one is a Xi Shi—a famous Chinese beauty,while the other is a ZhangFei—awell-known ill-tempered brute.

西施和张飞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西施是春秋时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后来把她作为美女的代称;张飞是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蜀主刘备手下的武将,性格豪爽,脾气暴躁。一般英美读者由于对这两个人物不太熟悉,因此不加必要的注释说明,就不可能了解句子的寓意。

(三)保留形象加注

由于英汉民族的文化差异,对于典故译文中保留的形象特征所传达的言外之意,对目的语读者来说可能十分费解,尤其是当典故中包含有自己民族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故事的时候。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加注的形式。加注可以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形象和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一些修辞的使用也可以更好地加以解释和说明。

例⑤:“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是更是可厌。”

(曹雪芹:《红楼梦》)

"Can this be another absurd maid come to bury flowers like Daiyu?"he wondered in some amusement. "If so,she's'Dong Shi imitating Xi Shi,'which isn't 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

对于“Dong Shi”和“Xi Shi”,一般的英美读者可能并不熟悉。因此对“Dong Shi imitating Xi Shi”这一典故也会不知所云,为此译者加注如下:“*Xi Shi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Dong Shi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s.”这样有利于那些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英美读者对此典故涵义的深刻理解。

例⑥:要放开,需要有充分的说服,而且要有一种相当的压力,就是公开号召,开许多会,将起军来,“逼上梁山”。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To make them let people air views freely calls for plenty of persuasion and,what is more,consider⁃able pressure,that is,issuing an open call and hold⁃ing man meeting,so that they find themselves check⁃mated and“driven to join the Liangshan Mountain rebels”.

“逼上梁山”语出古典小说《水浒》,英美读者如果没有读过这本小说,就不可能理解句中的语义,为使英美读者理解其含义,译者加注如下:

Note:Liangshan Mountain in Shandong Province was a rebel peasant base in the Song Dynasty.Most of the rebel leaders in the classical novel Water Margin were forced to take refuge on Liangshan Mountain as a result of oppression by the authorities or despoticlandlords.The expression“driven to join the Liang⁃shan rebels”has since come to mean that one is forced to do somethingunder pressure.

(四)改换形象套用

英语民族在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方面有所不同,所以会造成在思维认知语言表达方面有所差异,即使对于同一事物或概念的表达,在使用比喻时也会用不同的喻体。在典故翻译中,为使译文读者更好理解其中的比喻含义,需要改变喻体,使用对方所熟悉的比喻形象,套用各自语言中已用的成语俗语或典故故事。

例⑦:宝玉忙道:“咱们也别管他绝后不绝后,只是这姑娘可好?你们大爷怎么就中意了?”香菱笑道:“一则天缘,二来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曹雪芹:《红楼梦》)

“Never mind that,”said Baoyu,“What’s the girl like?”How did he come to take a fancy to her?”“It’s partly fate,and partly a case of‘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replied Xiangling,smiling.

例⑧:这妯娌俩,可真是针尖对住麦芒了。

(周立波:《暴风骤雨》)

These two women are like diamond cutting dia⁃mond.

“针尖对住麦芒”是富有汉文化特色的一句俗语,形象生动,喻义贴切。如果直译则译语读者未必能理解其义,现套译成英语成语短语“diamond cutting diamond”,则不仅语义基本对等,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五)舍弃形象意译

翻译是语言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播,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缺乏文化语境的熏陶和存在的土壤,原语中的典故形象或喻体,对目的语读者来讲根本无法进行联想而体会其喻义。这样,在翻译时,出于交际优先的考虑,可以对原语中典故形象进行忽略,仅仅翻译出其比喻含义,这有利于目的语读者对原文意思的理解,也有利于译文语言的简洁流畅。

例⑨:(猴王)猛的醒来,乃是南柯一梦。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

(The Monkey King)woke up with a start.It had all been adream.(W.J.FJenner译)

例⑩: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

(鲁迅:《阿Q正传》)

However,the truth of the proverb“Misfortune may prove a blessing in disguise”was shown when Ah Q was unfortunate enough to win and almost suf⁃fered defeat in the end.

以上两例,译文均省略了原语典故的形象,只保留语义,省却了冗长的注释。

四、结语

本文通过典故翻译简要地分析了文化语境顺应对翻译的启示和制约。文化语境是典故翻译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正如Newmark所说:“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词义。”[14]语境顺应论认为:译语的选择过程是不断进行商讨、协商、选择的过程。翻译是读者和译者交际的过程,译文语言的选择也离不开动态顺应。翻译的过程一定会包含目的语的重新构建,这个过程要求译者在原语和目的语语境及两者语言结构之间做出动态的顺应调整,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更好地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1]Malinowski,B.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 in Meaning of Meaning[C].Routledge&Kegan Pau1. 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World.Inc,1923.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何自然.《语用学新解》导读[A].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李锦,廖开洪.语言与翻译[J].语言与翻译,2005(5):49.

[6]关孜慧.文化语境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 46-48.

[7]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 and New York:Arnold,1999.

[8]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0]张美芳,黄国文.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2(3).

[11]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2]http://baike.baidu.com/view/13957.htm.

[1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14]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Pergamon Press,1982.

Cultural Context Adaptation and Chinese Allusion Translation

DOU Tao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0,China)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the conversion between languages but also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Different languages produce different meanings in terms of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To serve the purpose of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ter,translators should be devoted to the dynamics of adaptation and negotia⁃tion,and the variou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s well.This 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xtual adaptation theo⁃ry,presents an account of the theory in allusion translation.

cultural context;adaptation theory;allusion;translation strategies

H319.3

A

1673-2928(2014)05-0097-05

(责任编辑:陈丽娟)

2013-09-16

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3-QN-564)的阶段性成果。

豆涛(1982-),男,河南焦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汉对比、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典故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I Like Thinking
闻鸡起舞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