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庆珠
(安阳工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简析肖洛霍夫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
于庆珠
(安阳工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一个人的遭遇》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著名短篇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来自于真实的生活,他自述了自己在二战期间的悲惨遭遇,作家在描写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同时又赋予其新的希望,使读者从中感到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肖洛霍夫;索科洛夫;人物形象
1956年最后一天和1957年第一天,苏联党报《真理报》刊登了作家米哈伊乐·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该小说立即得到国内的一致赞誉,苏联评论界给予了极高评价,把它誉为“长篇史诗式”的短篇小说。当月《一个人的遭遇》便被译为中文,赢得了我国读者和评论家的一片赞扬。
作家塑造的主人公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劳动者——卡车司机,犹如沙海中的一粒沙子,但这个普通人所具有的坚强、刚毅的性格,富有正义感和敢做敢为的品质,对亲人和祖国深沉而内敛的爱,至今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一个璀璨夺目的人物形象,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小说中索科洛夫的形象源自于真实的生活。1946年战后的第一个春天,肖洛霍夫外出打猎,遇见有个汽车司机带着收养的儿子等待渡河。这位司机向肖洛霍夫敞开心扉,把自己的身世、经历和感受全部向他倾诉出来。这个勇敢坚强的男人的悲惨遭遇深深打动了作者,肖洛霍夫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就此写一篇小说,一定要写。”这位司机就是小说的主人公,作家在小说中将主人公赋予了有象征意义的名字和姓——安德列·索科洛夫。安德列是基辅罗斯时期俄罗斯国家的保护者,在俄罗斯帝国时期被认为是帝国海军的保护者。作家将这个名字赋予主人公,是有深意的。在二战中,正是这些平凡的小人物和普通的士兵,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保卫了自己的国家,他们才是俄罗斯的真正保卫者。索科洛夫这个姓氏在俄语中有鹰的意思①刘亚丁《在作家故里探讨肖洛霍夫的创作奥秘——2011年维约申斯克肖洛霍夫的国际学术会议侧记》,《俄罗斯文艺》2012年第4期。。鹰是一种骄傲的、热爱自由和独立的鸟类,在俄罗斯传统中代表了力量、好战、勇敢和高尚,至今俄罗斯的国徽仍是双头鹰,可见鹰这种鸟类在俄罗斯人民心中的象征意义。小说中的索科洛夫的性格特征也是如此:他将那些婆婆妈妈、喊怨叫苦、爱哭鼻子的家伙叫作脓包,建议他们穿上裙子去挤牛奶、除草;他认为自己既然是个男人,既然是个军人,那就得忍受一切,应付一切。在战场上炮火连天的情况下,炮位急需炮弹的时候,指挥员问他,“冲得过去吗,索科洛夫?”而他却想的是:同志们也许正在那边流血牺牲,难道能待在这不理不睬吗?于是他就回答:“什么话,我应该冲过去,这就是了!”他开着装满炮弹的汽车快到炮位时,苏军已经开始撤退了,但他没有向后转,相反却拼命开足马力冲向自己人的炮位……被俘时,他面对持枪的德国兵时,坐了起来,不愿躺着死去,就又站了起来,这一刹那他既不慌张,也不胆怯,只是眼睛瞧着敌人,心里在想会打在哪呢,脑袋上还是胸膛上,仿佛要被射穿的不是自己的身体。在俘虏营被坏蛋告密后,索科洛夫在面临死亡时,也鼓起勇气,好让自己毫无恐惧地看着手枪的枪口,不让敌人在最后的一分钟看见自己很舍不得离开人世,在面临敌人的羞辱时仍旧保留着俄国人的骨气和骄傲……
但鹰是天空的翱翔者,它的流动性、迁徙性在索科洛夫身上也有体现。他一生都处于一种动荡和迁徙中。索科洛夫出生在沃罗涅日省,参加红军,到库班当雇工,一年后回家搬到沃罗涅日城,战争开始后在乌克兰服役,不久被俘后押送到德国的俘虏营,走遍了半个德国,逃回自己人那里,复原后没有回家而是投奔了乌留平斯克的老朋友,现在正要到卡沙里去。用他自己的话说:“这颗悲愁的心可不让我在一个地方长呆下去。”
任何伟大的悲剧都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是悲观的,客观上它表现出恶的最可怕的方面,而且并不总是让善和正义获得全胜;但是任何伟大的悲剧归根结底又必须是乐观的,因为它的本质是表现壮丽的英雄品格,它激发我们的生命感和努力向上的意识。①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索科洛夫的一生是悲惨的,他生命中宝贵的东西都离他而去。命运像一个恶作剧的孩子,先将其推到绝境,但让其心存希望,然后抢走他的希望,却又给他期待,再将期待打碎,这样反反复复……
第一次他失去了父亲、母亲和妹妹,他们因饥荒饿死了,此时作者没有多写他的悲痛,只简单提到了只剩下“我”(索科洛夫)一个人,无亲无故,孤苦伶仃。于是索科洛夫卖了房子,进了城。虽是简单的几句,但却道出了他背井离乡的真正原因——离开伤心地。但此时他还有父母亲人留给他的一所小房子。进城之后有了新的希望,他结婚成家了。他的妻子伊琳娜是一个孤女,两个同样孤苦伶仃的人在一起,生活便有了起色。在整个回忆中,与妻子一起生活的十七年占了重要地位,小说中没有描写他如何爱着伊琳娜,但是在他的自述中几次回忆了伊琳娜对他的好。他(索科洛夫)对她凶,可她温柔地待他,事后他向伊琳娜道歉,拥抱她,随后他自己便心安理得;他出去喝得烂醉,可她不吵、不闹,细致周到地照顾他,而索科洛夫此时只是用眼睛默默地谢谢她,乖乖地上工了;最后一次索科洛夫因为自己妻子送别时的失态,粗暴地推了她一下,却再也没有道歉的机会了,为此到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无法原谅自己。而推妻子的这一下在他随后的叙述中反复三次提到,反复地自责“为什么当时要推她一下”,歉疚悔恨之意溢于言表。索科洛夫的第一个希望——他和伊琳娜一起经营的家,一起盖的房子,在俘虏营里支撑他活下去、夜夜梦见的希望——与妻子、儿女团聚,刹那间全毁了,又剩下他一个人了。他只回到自己原来的房子那看了一眼,当天就回部队了,很明显这次他逃离伤心地的速度明显比上次要快得多。
但是不久他又有了新的希望,找到了儿子安纳托利,这是一个有着美好前途的年轻人。于是索科洛夫开始规划自己以后的人生:战争结束后,给儿子娶媳妇,住在小两口那,干干木匠活,抱抱孙子……然而命运连这个小小的愿望也不让他实现,安纳托利在胜利的那天早晨牺牲了。索科洛夫的眼泪在心里枯竭了,只是心疼得厉害,他最后的快乐和希望埋在异国他乡……这次他复员根本没有回自己原来的家,直接投奔了老朋友。
福祸所倚这句话在这里又得到了印证,他在老朋友那认了一个新儿子——万尼亚。万尼亚的出现让索科洛夫的心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他唤起了索科洛夫久违的父爱,虽然这种父爱很笨拙,他甚至在大热天给儿子买了一条呢裤子,也正是这种父爱让他可以睡得踏实,睡得香甜,日子有了奔头。从此万尼亚成了有家的孩子,成为索科洛夫生活下去的新的支撑,索科洛夫的生活又变得充满希望。
在小说中作者没有致力于塑造一个能够左右社会矛盾的超人,而是着眼于一位极其普通、平凡甚至十分渺小的人物,索科洛夫是一个普通人,但这个小人物身上具备的正义和爱国精神将其由普通变为伟大。
小说伊始,索科洛夫只是一名木匠,后来当了钳工,再后来学会开车,当了卡车司机,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如果没有战争,他以后的几十年或许和以前一样平凡无奇,享受一个普通人的天伦之乐。在索科洛夫的自述中我们也能看到他和许多工人一样,爱发脾气、喜欢喝几杯,但是勤劳肯干顾家。随后的战争将他性格中隐藏的闪光点暴露出来,富有正义感,对自己的祖国怀着深沉的热爱。正因如此,当他在听到一个叛徒要出卖自己的战友时,他被这么卑鄙的行为气得直打哆嗦,心里打定主意:“我决不让你(叛徒)这畜生出卖自己的指挥员!有我在,你别想自己走出教堂,你只能让人家像牲口那样拖出去!”于是,他主动帮助被告发者并亲手杀死了那个叛徒。在当时人人自危,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杀身之祸的情况下,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惩治叛徒,足以见得他是一个富有正义感、敢作敢为的人。这是索科洛夫第一次杀人,但他没有丝毫的恐惧和后悔,事后只是觉得他非常不舒服,仿佛杀死了一只虫子。
被俘以后,他从第一天就想逃回自己人这边。第一次逃跑失败了,第二次他通宵考虑,周密计划如何逃回祖国,并且他决心不是自己一个人跑掉,还得带上那个德国少校,因为自己人那需要他。
索科洛夫思维缜密,胆大心细,他先找来一个两公斤重的砝码,用来打晕那个德国人,为了不敲出血,他在砝码上裹上了破布,随后又打了一段电话线用来绑人。不仅如此,他还剥了一个德国兵的军服和军帽,为的是逃跑时乔装改扮。逃跑的时候,他先将德国人打晕,缴了枪,再用电话线和螺丝刀将少校的头固定在汽车后座上,防止开车时少校倒下来,以便迷惑前线的敌人,自己则穿上了德国军装,扮成德国兵。在遇到真正的德国兵时,索科洛夫先减速,让德国兵看清少校,而遇到德国兵阻拦时,他就加大油门,猛冲过去。但让索科洛夫没想到的是,他穿着德国军装,开着德国人的汽车,车上又坐着一个德国少校,所以自己人也向他开枪,好在他和德国少校没有死在自己人手里,当他回到自己人那里时,他打开车门,倒在地上吻着地面,连气都喘不过来了,激动之情无法表达。
这两个事件使索科洛夫从一个普通人变为一个富有正义感和高尚爱国主义情怀的人,一个伟大的人,索科洛夫的形象霎时高大起来。使读者由原来对主人公的同情变为对主人公的敬佩,索科洛夫的“硬汉”形象从小说中走了出来,但肖洛霍夫笔下的“硬汉”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硬汉”形象大相径庭,我们能够强烈感觉到索科洛夫坚强外表下有一颗善良、慈悲,关心和同情弱者的心,这个人的命运中充满了坎坷、痛苦和不幸,但他没有向命运妥协,相反的是,他一直在不断与自己的命运抗争,顽强地活着。而在作者的心目中这个人遭遇的不幸也正是一个民族在半个世纪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索科洛夫这个形象所具备的性格特点就是俄罗斯人性格特征的典型化。
[1](苏)肖洛霍夫.肖洛霍夫文集(1-8)卷[M].金人,草婴,孙美玲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荣洁.肖洛霍夫研究史——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肖洛霍夫研究[J].外语学刊,2010(5).
[3]范会芝.简析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主人公的典型化[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4]刘亚丁.在作家故里探讨肖洛霍夫的创作奥秘——2011年维约申斯克肖洛霍夫的国际学术会议侧记[J].俄罗斯文艺,2012(4).
[5]王国华.军事文学领域的新拓展——《一个人的遭遇》和《西线轶事》之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1987(2).
[6]李毓榛.新中国60年萧洛霍夫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责任编辑:王念选)
I106.4
A
1673-2928(2014)05-0073-03
2014-04-16
于庆珠(1974-),女,辽宁丹东人,安阳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