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填补空白的陕西地方戏语言研究力作
——序田晓荣教授《李芳桂皮影戏剧本语言研究》

2014-03-21 05:45段国超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皮影戏典故方言

段国超

【语言研究】

一部填补空白的陕西地方戏语言研究力作
——序田晓荣教授《李芳桂皮影戏剧本语言研究》

段国超

我向来认为,学问是老老实实的,因为它要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只有老实的人才配做学问,因为不老实的人就做不了学问。做学问和做人是统一的,例如《李芳桂皮影戏剧本语言研究》就出自老实人田晓荣之手,只有田晓荣教授这样的老实人能做出这样的真学问。

田晓荣教授,陕西临渭区人,1964年出生。我认识她快三十年了。当时她才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文静、娴雅、温和,为人诚实,做事认真。后来一度其爱人去山东上班,她独自一人带着一个几岁的孩子,住在一间约有12平方米的房子里。房间里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柜子,拥挤不堪,书报、餐具等其他杂物只能放在小小的书桌上。备课、批改作业时,就拿条小凳子,将被褥揭起一角,坐在床前。这床,晚上睡觉是床,白天就等同办公桌。虽然独自一人带着孩子,但她工作从不马虎,晚上总是趁孩子睡着时备课、写论文,常常熬到深夜。有一次恰逢我有事找她,看见她两眼肿胀、嘴角起泡、一脸疲惫,问其原因,才吞吞吐吐告诉我,晚上赶一篇关于普通话测试工作的总结,几乎熬了个通宵。她是我们学校的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除教学工作外,还参与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她工作尽职尽责,非常出色,得到学生众口一声的称赞和周围同志的一致好评,多年来不断获得各种荣誉和奖励,例如1995年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并且被渭南市评为“巾帼十佳”;2000年被省委组织部评为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她的《流行语、方言与社会文化研究》获得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并被学校评为中年教师示范教学先进个人; 2010年被学校评为学术带头人和师德标兵;2010年她的学术专著《临渭方言调查研究》获得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13年又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普通话水平测试优秀工作者,等等。总之,田晓荣教授,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科研上不懈努力,师德高尚,注重教书育人,是学校领导和师生公认的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

如此,《李芳桂皮影戏剧本语言研究》这本扎扎实实、厚厚实实、老老实实的学术著作,现在出自田晓荣教授之手自是名至实归,自自然然,我们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了!

田晓荣教授撰写《李芳桂皮影戏剧本语言研究》这部学术著作,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李芳桂研究的需要出发的,是有着明确的目的、充分的准备和基本的构想的。

2010年是著名剧作家李芳桂逝世2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对我国戏曲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陕西渭南籍剧作家,陕西省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渭南市委宣传部、渭南市文化局、渭南市文联联合举行了一系列活动。“相约渭南”2010——纪念著名剧作家李芳桂逝世20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渭南市临渭区蔺店镇李十三村隆重举行。渭南宣传文化界的领导、文艺界知名人士等出席了启动仪式。田晓荣作为渭南师范学院秦东文化中心的成员之一,也被邀请参加了这次仪式。不久,渭南师范学院秦东文化中心将秦东戏曲研究确定为其中的一个研究方向,她作为秦东文化中心副主任,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这个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另外,她从小对皮影戏情有独钟,对《火焰驹》《如意簪》《清素庵》等优秀传统剧目中的人物、情节甚至唱词烂熟于心,当时她只觉得皮影戏好看,但并未深究其中意蕴,也不知是哪位高人所编,后来听其父说,这些戏的作家是清朝时渭南人李芳桂,于是她对这位剧作家十分敬仰崇拜。作为一个渭南人,一个皮影戏爱好者,她觉得应该为这位伟大的本土戏曲作家做点什么。于是,她从渭南市文化局借来内部刊印的《李十三十大本》。初读剧本,她就被剧本中纯净高雅、意蕴丰富、地方色彩浓郁的语言所吸引,尤其是那些充满泥土味的关中方言俗语,可以说是清代方言研究的活化石,为汉语史、古代文学等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而自己作为一个高校搞语言教学和研究的教授为何不把李芳桂剧作的语言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呢?于是,这年的6月,她即决定申报国家教育部和陕西省有关皮影戏的研究项目,而最终这些项目也都获批。这就是田晓荣教授撰写《李芳桂皮影戏剧本语言研究》一著的起因、动机和目的。

项目获批后,她即着手准备:熟读《李十三十大本》和其他有关戏曲语言研究的各种资料,写出了近10万字的读书笔记;进行必要的调查考察和观摩演出,基本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构想出写作提纲;根据提纲笔耕不辍,至今年6月份全著写成,历时整整三年。李芳桂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地方剧作家,逝世到现在有200年,但后人对他的研究,若从高泽等著的《李十三评传》出版算起,也不过二十几年,而且这二十几年也是冷冷清清,并不曾有人予以特别关注。至于对李芳桂剧本语言的研究,更是不曾有过。因此,田晓荣教授《李芳桂皮影戏剧本语言研究》这本学术著作,是一部高起点的著作,是一部填补空白的著作,它的撰写没有什么参考资料可查,其撰写难度可想而知。但田晓荣教授,从着手写到最后写成,虽碰到不少困难,也不曾动摇和停滞不前,整个过程,一丝不苟,一往无前。

《李芳桂皮影戏剧本语言研究》这本著作,从皮影戏剧本语言的角度,探讨其蕴藏的语言特点以及丰富的民俗文化。李芳桂皮影戏剧本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和古代汉语尤其是近代汉语、关中东部方言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是汉语史研究的活化石;典故的运用和人物的命名表现了李芳桂戏曲语言纯净高雅、意蕴丰富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这本著作的内容非常丰富。全著共分七章,各有各的专门内容:

第一章,主要分析李芳桂皮影戏剧本的语言研究价值。由于皮影戏属地方剧种,所以保留了当时当地的大量方言俗语。李芳桂一生生计艰难,长期在乡村教书度日,和农民有天然的联系,对他们的语言非常熟悉。反映在他的剧本中,则语言十分口语化、生活化,关中尤其是渭北的方言俚语俯拾皆是,这些方言资料保留了历代汉语的众多特点,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唱词的用韵情况,研究李十三剧作的语音特征,为研究清代关中方言的语音提供参证;分析剧本中的词语,为我们研究方言词汇提供有价值的语言资料。以往学者考求方言本字时,大都例举上古或中古的语言材料为证,而近代语言材料相对较少,有的甚至无近代语言材料佐证。不免让人有“时间跨度太大”之嫌。李芳桂作为清代陕西关中地区的一位有影响的地方戏剧作家,他的剧本语言如实地反映了近代汉语的特点,因此,李芳桂皮影戏剧本语言也是方言研究的一份十分难得的珍贵材料。

第二、三两章,主要从方言词和同素异序词两个方面探讨某些词语的运用特点以及发展演变轨迹,为汉语史、词汇学等提供丰富可靠的研究资料。第二章方言词语汇释部分通过对剧本进行地毯式搜索,共摘录了345个典型的关中方言词,对每个词语注音(方言读音)、释义、列举例句、考释语源。第三章“同素异序词”共搜集到70多个同素异序词,分析了它们的类型、产生的原因,通过对这种特殊语言现象的探讨和挖掘,对词汇史研究、训诂学、文献整理、修辞学等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四章,摘录了一些具有明显的语法特点的词语或句式,对它们的语法意义、语法功能、语用特征进行详尽的分析,揭示清代关中方言的一些语法特点。这些词语的语法特征与普通话或其他方言差异很大,如助词“着”“来”“加”,副词“才”,动词“起去”,半截把字句等,它们的形成都有其特殊的原因,通过对它们的深入分析,可以为汉语史研究、方言研究提供可靠的佐证材料。

第五章,分析探讨李芳桂剧本中典故的运用特点,并对剧本中的典故进行了地毯式搜索,逐一释义、探源。剧本中典故的运用首先从数量上颇为可观,笔者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十大本中大约用典200多个,有的典故使用次数多达7次。就《十王庙》一出戏,用典故的地方竟然多达60多处。全剧共十八回仅第十六回“内审”一折戏就用了18个典故。有些地方为了说明事理,甚至在一段唱词中连用多个典故。典故的运用不但数量多,而且形式多样,来源丰富,有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古代诗文语句等,真可谓经史子集无所不包。这些典故以极精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可以借古喻今,有所寄托,可以恰切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并能给观众以语言富丽华美的艺术享受。

第六章,对剧本中有特点的人物命名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人物命名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创作思想、展现语言艺术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李芳桂剧作中的人名并非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而是联系人物个性特征、故事情节或戏曲主题的或隐或现的意蕴符号,其实皆有精义,饱含着作者创作的心血,是戏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丑角的命名,含义丰富,意味深长,表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暗示故事的情节线索及作者的创作思想。作者在命名时还巧妙地利用谐音、拆字、隐喻等艺术手段针对不同人物身份、性别、个性给予了富有特点的命名,使观众只要看到角色的名字,他们栩栩如生、神情兼备的艺术形象便会呼之欲出。

第七章,对剧本中的用词、用字错误进行纠正,并指出有些剧目中语言杂乱、粗俗、不规范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便渭南皮影戏能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赢得更多的观众。

看起来,《李芳桂皮影戏剧本语言研究》全著共七章,各有相对的独立性:第一章是概述,第二、三章谈词汇,第四章谈语法,第五章谈典故运用,第六章谈人物的命名艺术,第七章纠错。从前后顺序看,各章在逻辑上又有内在联系。由此我们说,《李芳桂皮影戏剧本语言研究》这部大著,内容全面,结构紧凑,逻辑严密,是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

《李芳桂皮影戏剧本语言研究》这部学术专著在写作上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一是选题独特,角度新颖。我前面说过,目前还没有见到前人关于李十三剧作语言方面的专题研究,只是在一些有关李十三戏曲评价的论文和著作中见到一些语言评价的分散言论,而且极少,如在1987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十三评传》的部分章节看到过只言片语。且不说李十三这样一个有影响的地方性的剧作家,就是整个的皮影戏研究,也同样只是对皮影戏本体的研究,如从皮影戏的发展历史,皮影戏的音乐、美术、表演,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皮影艺人及其家族的记录,皮影产业等方面进行探讨,而像这本专著独辟蹊径,以语言研究为切入点,分析了清代关中方言的众多特点,再扩展到对地方文化、民风民俗的研究,则是绝无仅有。因此,这本专著是填补空白之作,拓宽了李芳桂皮影戏研究的领域,提升了李芳桂皮影戏研究的高度,是李芳桂皮影戏剧本研究的高起点。

二是资料丰富,分析详细具体。作者以严谨扎实、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对剧本进行了反复阅读,对考释的词语、例句进行地毯式搜索,以事实为依据,材料丰富信实,每一个论点都有大量的语例支撑。如,无论是方言词语还是典故,都是在作者多次阅读原文的基础上一一收集的。认真解读每一句道白,每一段唱词,每一个人物,仔细体味其中的韵调、旋律、意义、结构,分析这些词语典故时,查阅了大量的工具书,不厌其烦地列举各种语例,力求准确、全面、系统,做到证据确凿,字字有来历。除剧本的例子外,还列举了与之相关的其他书面资料。如在分析剧本的方言词汇时,为了说明词语的渊源,列举了大量的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用例以及现代关中方言用例,有的列举例句多达几十个。丰富的例句使读者清楚地了解词语的渊源关系、意义演变脉络。分析科学合理,得出的结论令人信服。当然,这种人工搜索即使再全面,也免不了遗漏掉某些有价值的材料。

三是在写作方法和语言方面,这本专著的主要风格是平实、简洁、朴素、厚重,以事实为依据,求真务实。无论是对词语的解读还是对剧本内容的分析,都本着“辞达则足矣”的原则,准确明白地说明现象、解剖事理,力求全面、客观、准确、科学地反映出这位清代陕西戏曲作家的语言特点,不因为偏爱自己的本土作家而大放溢美之词,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使读者喜欢上李芳桂的皮影戏,了解关中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

在篇章结构方面,全面系统,完整统一,脉络清楚,这点因前面已经提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我们说,田晓荣教授的《李芳桂皮影戏剧本语言研究》是填补空白之作,它的出版是李芳桂皮影戏剧本研究的高起点,是李芳桂及其皮影戏研究的拓宽、提升,这评价并非溢美,主观拔高,而是实事求是。这里似乎不再需要我多说些什么了。鉴于以上的认识和评价,那么,《李芳桂皮影戏剧本语言研究》的出版,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它向我们展示了田晓荣教授近三年的重要科研成果,在李芳桂这位重要的有影响的地方剧作家的研究上,她有所突破,有所超越,有所创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它提供了李芳桂皮影戏剧本所具有的学术研究价值。李芳桂皮影戏剧本的语言是汉语史研究的活化石。一方面,由于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所以这些剧本保留了大量的古代用语,是研究语言发展演变的活素材。另一方面,由于皮影戏属地方剧种,所以保留了当时当地的大量方言俗语。这些方言资料保留了历代汉语的众多特点,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另外,皮影戏作为一种民俗艺术,它的语言包孕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民俗文化景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因此,皮影戏剧本的语言研究,有助于推动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深入探讨。本书通过对李芳桂皮影戏剧本的语言研究,开辟了汉语史、民俗文化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为语言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并且通过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些令人信服的、有一定价值的学术观点。

三是该著作的出版,将有利于保护和传承皮影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众所周知,渭南皮影在2006年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不仅仅在于抢救和保护,更重要的在于如何传承。皮影戏属地方剧种,唱词和唱腔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包含大量的地方音和俚俗语,通过对剧本中的方言语音、词义等进行探讨和解读,挖掘出皮影戏中的地方文化,有利于秦东这种古老的地方戏曲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另外,过去的皮影戏很多没有剧本,主要靠皮影艺人根据某人口述的故事情节在剧场临时发挥。后来产生了一些手抄本剧目,但都是很零散的,如不及时地搜集、整理、保存,这些宝贵的剧目就可能逐渐失传。研究剧本的语言,势必就要对剧本进行搜集和整理,因此,这项研究将会为保护皮影戏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一定的贡献。

当然,我们说田晓荣教授这部学术专著的出版意义重大,并不是说这部著作就没有缺陷。它的缺陷叫我看也是明显的,如语音部分的内容似应独立作为一个章节,通过描写和分析唱词的押韵、节律等,找出当时的用韵特点、所使用的音系等,从音韵学的角度全面分析皮影戏语言的语音特点,但作者似乎就放弃了对语音的全面分析,只是在其他内容中有所渗透。又如,第五章谈典故的运用,其内容似应包括典故的类型、典故运用的特征、典故的作用、典故个例分析、典故统计分析、神话典故的运用等,但作者只写了“典故运用的特征及意义”,其他未能顾及。三如第七章纠错,似应对李芳桂皮影戏剧本中的用词、用字错误进行纠正,并指出有些剧目中语言杂乱、粗俗、不规范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但作者最终只纠正了剧本中的文字错误,而没有涉及到语法修辞问题,更没有涉及其他版本存在的问题,这些都让人有个别章节内容不够完整之感。前苏联戏曲理论家包戈评说:“戏曲语言是履行着事件发展的职务的;它是传达剧本中人物的性格的;由这两部分就形成了一个剧本的艺术形式。”(《在第二次全苏青年作家代表大会上讲话》)这就是说,戏曲语言的任务,一是推动事件发展,二是表现人物性格,这两者是统一的。而现在,不论“关中方言词语”还是“同素异序词”,只是把它当做“汉语史研究的活化石”来搜集整理,而未能把它当做活的语言放在剧本台词中加以具体分析,看它在推动事件发展、表现人物性格中的具体作用,我以为也是不够的。等等。当然,我这里只是吹毛求疵,在鸡蛋里找骨头,并没有发现整个著作有什么大的失误,更何况我的意见也未必正确,只是提出来和田晓荣教授商讨而已!

拙序已经写得很长了,就此打住。最后我希望田晓荣教授的第三部学术专著能尽快面世。是为序!

【责任编辑 朱正平】

段国超(1940—),男,湖北罗田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艺批评和鲁迅研究。

猜你喜欢
皮影戏典故方言
方严的方言
我们来演皮影戏
方言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皮影戏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皮影戏的秘密
闻鸡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