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的创新发展

2014-03-21 02:24陈锦函
文山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理论

陈锦函

(文山学院 政法经济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的创新发展

陈锦函

(文山学院 政法经济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紧紧抓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创始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发展,历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阶段。影响所致遍及世界,并在相当大的程度和区域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创了人类历史新时代。今天,作为一种绽开的思想之花,仍然闪烁着明亮的色彩,夺人耳目。究其原因,就是这种学说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任何迷信的教条。它必须同各国实际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不断得到发展,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紧紧抓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的突出贡献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突破了许多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一)在社会主义经济方面,邓小平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创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担负起领导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后,便将精力集中投向对我国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所有制才能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其分配结构如何才能与它所要求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社会主义需不需要发展商品经济等等问题的深邃思考中,并对这些问题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答,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

关于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全社会共同占有、支配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单一公有制形式,是社会主义惟一的所有制形式。与此相适应,按劳分配便是社会主义惟一的分配形式。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所建立的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种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形式。从实践情况看,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看做“惟一”,是严重超越我国社会发展阶段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的,以致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仍然未能摆脱贫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也借鉴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一方面的经验教训,在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思想的基础上,突破了公有制为“基础”,为“惟一”的观念,突破了按劳分配为“惟一”的观念,提出在经济制度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形式为补充;在分配制度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思想。实践证明,邓小平的“两个主体”思想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之巩固与完善的。个体经济、三资企业等是有一定生命力的,尤其在不发达国家里,其生命力还更强一些。利用它们繁荣社会主义经济,对社会主义事业利多弊少。以公有制为主体必然决定着分配上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恩格斯曾提出让社会所有成员过着富足的生活,斯大林正式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都没有异议,都是一以贯之的。但过去在执行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把共同富裕看做是同步富裕,结果谁也富不起来;二是把共同富裕看做是平均富裕,结果是平均贫穷。针对这些问题,邓小平提出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观点。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最突出贡献。实践证明,这一思想之于地域辽阔,情况复杂,生产力水平低,层次多,发展不平衡的中国是极为有效的。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让部分先富的大政策和共同富裕的大原则的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极大发展成就。其“两个主体”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重大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和社会实践意义显然是不言自明的。

肯定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对于社会主义是否存在市场经济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认为,商品、货币、市场关系都是与私有制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不可能存在商品、货币和市场。在我国,毛泽东曾作过一些有益的探索,提出在社会主义阶段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但他的这种认识在实践中打了折扣,晚年又大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反映了他在商品经济这一重大问题上的矛盾心理状态。应该说,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的探索是连续不断的,有层层深化的趋势,但最终未能跳出“计划经济”的思维范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刻反思,对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进行了认真总结,勇敢地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经济只是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种方法。这样,邓小平便果断地纠正了前人的某些空想成分,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一次实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也纠正了西方经济学家长期存在的将计划经济视为社会主义代名词的理论失误,因而也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理论的一项重大贡献。

(二)在社会主义政治方面,邓小平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邓小平的政治学理论具有诸多重要内容,其涵盖面十分广泛。这里仅就其党的建设理论、“一国两制”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贡献作一集中阐述。

关于党的建设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党的作用时明确指出:党要领导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夺取政权,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恩格斯说,我们的党一经掌握国家权力,就要变“资本主义企业”为“社会企业”,同时通过示范和提供社会帮助,把小农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除此之外,其他方面就很少谈到了,抑或是不可能谈到。列宁则进一步地谈到要加强党的建设,要同党内官僚主义作斗争,要加强对党内高级官员的监督,要建立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度,要党政分工。但最终因列宁执政时间短而未果。斯大林、毛泽东在强调党的领导之作用时,将党的权力扩大化、绝对化,形成以党代政、以政代企、党内个人专权的领导体制,共产党得不到监督,党的最高领导缺乏必要的制约,以致苏联集体农庄化过早、过快、过大,并最终导致了肃反斗争的扩大化。在中国,则出现1957年的反右扩大化,1958年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大跃进”和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人民公社化,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大动乱。诸如此类,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惨痛损失。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为兴利除弊,邓小平提出了改善党的领导,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加强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加强党内集体领导,反对个人迷信,反对个人专断等一系列重要观点。更为重要的是,他根据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这一政治格局,提出共产党也要接受监督,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标准的新论断。同时,还提出了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这一指导思想。所有这些,都是邓小平对执政的共产党的党建理论的重大贡献。邓小平还主张要坚持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肯定了各民主党派是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的性质,肯定了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并采取措施加大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力度。这就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并使这一制度在毛泽东探索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重大发展。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更是一个伟大创举。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主体是社会主义,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长期不变。这种构想从马克思到毛泽东均未提出过。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不主张实行联邦制,而主张实行由中央统一管辖的国家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国家能够一下子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有的国家则不能。毛泽东、周恩来曾对处理港、澳、台有过特殊考虑,但均未明确提出过采用“一国两制”的方式来解决。“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深刻背景下,在港、澳、台经济较为发达的具体情况下提出来的,这是解决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应用这一方案,中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开创了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当然,在这种构想下,两种制度在一国的前提下,如何和平共处,如何互为补充,如何进行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往来,将来如何做到社会制度的统一,都有许多新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课题,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社会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一种社会形态。但是,它自身具有什么样的内在本质规定?怎样判断现实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怎样估量社会主义的决定性因素?由于社会主义实践的时间并不长,人们过去对这些问题并不十分清楚。同时由于受到传统社会主义思维定式的影响,甚至还存在不少错误认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主动面向新的时代,深入研究现实社会主义面临的新情况和呈现出的新特点,在寻求社会主义新的生路过程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生产力决定论,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观,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一)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在社会主义观上实现了一次认识上的新飞跃

“社会主义本质”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罗莎·卢森堡在德国共产党的成立宣言《斯巴达克同盟想要什么?》一文中提出并进行论证的。这一问题的提出和论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她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回答,可以用一句话来归结,即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当然,这主要是从政治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一种揭示,并不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科学回答。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都从不同角度进行过探索和论证,但从终结而论,都没有能够真正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的新思想。但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偏差,逐步形成了一些错误观念。诸如,“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思想;“穷过渡的大跃进”观念;“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等等,都严重偏离了社会主义本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拨乱反正过程中开始对社会主义进行反思。1980年5月,他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第一次谈到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这次谈话中,他虽然没有直截了当地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但从他的论述中,已初步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这就是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人民收入增加。可以说,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是第一个给予科学回答的。后来又多次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在1992年1~2月间视察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高度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373从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到1980年的这132年间,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没有能够很明确地提出来,自然也谈不上科学解决。邓小平从1980年很明确地提出这一问题,到1992年又很明确地予以解决,只用了12年的时间。这个总结性的理论概括既全面并正确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又摆脱了不合乎实际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同时还赋予了社会主义新的时代内涵。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深刻揭示了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在属性、内在联系及其内在规律性,这是从总体上、从内部深处对社会主义的一种把握。这种深刻揭示和把握,在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认为是认识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对社会主义建设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伟大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解决了当代社会主义的新课题

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由于时代和实践的局限,没有对社会主义进行具体的阶段划分,但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他们认为,未来社会是分阶段发展的,并且预测,未来社会将经历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这些阶段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列宁是马恩所开创的伟大事业的继承人,他坚持马恩关于社会发展三阶段的理论,并根据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对马恩提出的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设想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他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不可能不经过中间环节和一系列过渡阶段,而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当然,列宁也没有明确地对社会发展阶段进行具体划分,但他的理解仍为后来者进一步认识这一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斯大林是作出了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理论创造的,但其间也包含着严重的缺陷,最主要的就是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成混为一谈。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很多方面比斯大林更前进了一步。他在纠正斯大林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建立了,但还没有建成,还不巩固。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社会主义才算建成。这表明毛泽东已经认识到,在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中,在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后,还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实践建设阶段。从这些观点和论述看,应该说,毛泽东对于我国何时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是持一种审慎态度的。但遗憾的是,毛泽东在实践中未能始终如一地贯彻自己的这些正确思想,如同斯大林一样犯了急性病,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给社会主义造成了严重损失。

回顾社会主义的发展,各国在实践中曾出现过普遍性的失误,一是把社会主义社会看得很短暂,因而没有必要去划分阶段,并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二是认识到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后,对本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估计过高,从而使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屡屡出现“左”的失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防止过去所犯的错误,就成为邓小平和我们党必须面对和深刻思考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带领全党直面新时代,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由此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这个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必经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决不能偏离社会主义轨道。在这一阶段,我们必须从客观现实出发,不能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做超越社会发展的事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使我们能够科学地确认我们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置于真正客观的基础之上,从根本上避免“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它更加全面地概括出世界上不同类型、不同历史条件的国家社会主义进程的不同特点和规律,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解决了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新课题。

(三)提出生产力决定论,将其作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突破点

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往往能激发理论思维的触角探向历史的纵深层次。生产力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这一理论正是立足于历史纵深层次,对历史发展变化主动脉的深刻把握。生产力理论的核心是关于生产力及其演变发展与生产关系和整个社会形态及其演变发展间关系的科学思维。凭借这一理论就能从历史的纵深层次上全面审视历史表层现象,万千变化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走向。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应大力发展生产力。列宁在领导创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除坚持了马恩的观点外,也提出过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但由于当时俄国是在不发达国家基础上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因而,列宁着重论述的是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问题。基于此,经典作家们也就不可能提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生产力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的认识。在我国,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对生产力问题极为关注,并进行过论述。根据毛泽东的有关思想,党的“八大”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建成社会主义的任务。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左”的思想的干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却依然“以阶级斗争为纲”,长期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更是走到了极端,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历史所给予的一个沉痛的教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认真反思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为什么一再受挫的问题。这一思考的结果就形成了社会主义同发展生产力须臾不可分的认识。邓小平曾尖锐地指出,不努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不出来。如果社会主义总是穷,它就站不住脚。从邓小平的论述可看出,社会主义的立足和发展,它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就是要发展生产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邓小平坚持以生产力标准拨乱反正,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终于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正轨。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智慧地把握时代脉搏,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的提出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石破惊天,振耳发馈,意义重大。1992年,针对在生产力标准问题上出现的某些曲解和庸俗化的不正常现象,以及由此所引起的思想混乱和实践中的一些消极后果,他又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明确了衡量社会主义发展成败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372在这里,唯物史观所一贯坚持的生产力标准原则又一次获得了确认和阐释。因为从根本上说,“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强调的其它两个方面,归根结底决定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因此,“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核心和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是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解决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到底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历史课题的又一次突破,不仅是对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更是对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总之,邓小平同志不仅是20世纪也是进入新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继孙中山、毛泽东之后的第三位世界伟人,他用自己的一生奋斗,用自己为祖国和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表明了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这不仅体现在它的全部实践活动中,而且突出地表现在他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的创新发展上。实事求是地说,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某些观点或观念发展到毛泽东时代时,已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僵化的、单纯划一的、脱离现实的基本框架,尤其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形成了高度集权和高度集中的结构态势,社会主义道路呈现出了越走越窄的趋势,甚至陷入了停滞而不能自拔的景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是邓小平用新的观念和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观念代替了那些旧的观念和不够科学不够完善的观念,使社会主义焕发了勃勃生机,使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多了起来,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多了起来。同时,使我们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更加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eng Xiaoping’s Theory of Socialist Marxism

CHEN Jin-h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00, China)

Comrade Deng Xiaoping who enjoys high prestige, is recognized as an outstanding leader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 great Marxist, a great proletarian revolutionary and statesman, and the cor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second generation of collective leadership. In the new era of reform and opening, he has made a historic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creating the great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cialist doctrines of Marxism, by firmly grasping the Marxist philosophy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ractice constantly know and develop truth”.

Deng Xiaoping; Marxism; socialist doctrin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849

A

1674-9200(2014)05-0082-05

(责任编辑 杨永福)

2014-09-20

陈锦函(1972-),男,云南马关人,文山学院政法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伦理理论和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

猜你喜欢
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