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涛 赵 宇 韩占江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新疆 阿拉尔 843300)
盐渍土壤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新疆有盐渍土约为0.13亿hm2,是我国盐渍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省区[1,2]。新疆的耕地近1/3盐渍化,开发利用耐盐植物是新疆植物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合理利用盐渍土壤的重要方法。盐生植物是一个宝贵的天然耐盐基因库,尤其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材料,可以利用它们自身的耐盐性直接引种驯化、开发应用,也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把耐盐基因整合到非盐生植物中,使其成为耐盐的转基因植物。
硬枝碱蓬(SuaedarigidaH. W. Kung et G. L. Chu)是孔宪武1978年发表的一个植物新种[3],是藜科碱蓬属中最高大的一种强木质化草本[4],是塔里木盆地的特有植物,真盐生植物,其植株高大,枝叶繁茂,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野生蔬菜,又是当地优良的牧草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5,6]。前人对硬枝碱蓬的地理分布、群落特征、生境土壤状况、叶片解剖特征及种子形态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硬枝碱蓬是很好的耐盐材料[7,8]。笔者前期调查发现,硬枝碱蓬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大致沿库尔勒-阿克苏-巴楚-喀什一线分布。
中药指纹图谱(fingerprinting)是借用DNA指纹图谱发展而来,应用较早较多的是中药化学成分色谱指纹图谱,特别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的目的是全面反映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进而评价样品的质量[9,10]。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中国药典A版)(以下简称为中药相似度软件)可对色谱图进行对照处理,快速检测样品物质与含量的相似性。不同生境下,同一植物的生长特性变现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硬枝碱蓬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相似度软件对该试验的准确度、精密度进行检测,并对不同产地的硬枝碱蓬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为后续研究所用材料的均一性提供保证。
1.1.1 试验原料
新鲜采摘的硬枝碱蓬(采自塔里木大学东北角虹桥路旁,阿拉尔5团,阿拉尔12团,阿拉尔16团,沙雅,库车,和静,巴楚,阿拉尔至沙雅公路旁9个地点)。
1.1.2 试验试剂
甲醇、乙腈为分析纯(天津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无水甲醇、乙腈为色谱纯(Merck公司)。
1.1.3 试验仪器
所用仪器主要有Prominence LC20A岛津液相色谱仪,KQ-100VDE双频数控超声波清洗器,Typc HP-01无油真空泵,FZ102粉碎机等。
1.2.1 样品的前处理
将新鲜采摘的硬枝碱蓬去除泥土和杂草,选取完整的植株洗净,通风无光条件下放置7-10 d,使其充分干燥。选取植株的茎叶部分,放入粉碎机中充分粉碎,过80目筛制得样品粉末。
1.2.2 提取溶剂的选择
称取6份2. 000 g样品粉末放入50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25%乙腈、50%乙腈、100%乙腈、25%甲醇、50%甲醇、100%甲醇作为提取剂震荡摇匀,过滤,超声提取40 min,抽滤,滤液经0.45 μm有机滤膜过滤,制得待测样液,于4 ℃冰箱内保存,备用。
1.2.3 提取溶剂用量的选择
称取5份2. 000 g样品粉末放入50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00%甲醇50 mL、30 mL、20 mL、15 mL、10 mL,震荡摇匀,过滤,超声提取40 min,抽滤,滤液经0. 45 μm有机滤膜过滤,制得待测样液,于-4℃冰箱内保存,备用。
1.2.4 色谱条件的优化
流动相:乙腈(A)-水(B)或甲醇(A)-水(B),采用100%乙腈或100%甲醇等度洗脱;流速:1. 0 mL/min;进样体积:10 μL;色谱柱:inertsil ODS-SP 4. 6 mm×250 mm×5 μm;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由于仪器在进样时是自动全波长(190 nm-800 nm)检测,所以进样后选择200 nm、210 nm、220 nm、230 nm、240 nm、250 nm、260 nm、270 nm、280 nm、290 nm、300 nm处样品色谱图,选择出峰多、峰形好的波段,进一步比较分析,选择出最佳检测波长。
1.2.5 精密度试验
使用同一产地的硬枝碱蓬制备5个样品溶液,每个样品连续进样5次,使用中药相似度软件进行对比,获得图谱之间的相似度,确定此次试验使用方法的精密程度。
1.2.6 重现性试验
使用同一产地的硬枝碱蓬,制备5个样品溶液,对其进样分析,使用中药相似度软件进行对比,获得图谱之间的相似度,确定此次试验的重现性能。
1.2.7 稳定性试验
制备一个样品溶液,在第1 d、3 d、5 d、7 d、9 d进样测定,使用中药相似度软件进行对比,获得图谱之间的相似度,确定样品溶液的稳定性。
1.2.8 生成对照图谱
将不同产地的硬枝碱蓬制备成样品溶液P1~P9,每一份样品溶液做两次平行试验,选取最优色谱图,得出P1~P9样品的指纹图谱。使用中药相似度软件对P1~P9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生成对照图谱,作为硬枝碱蓬的标准指纹图谱。
1.2.9 主成分分析
本次试验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来进行模式识别研究,即将这些样品中的所有峰的保留时间进行组合,进行散点作图,达到“物以类聚”的效果,很直观的反映出各个样本之间的关系,实现模式识别的目的。
如图1所示,S1~S6分别为25%乙腈、50%乙腈、100%乙腈、25%甲醇、50%甲醇、100%甲醇做提取溶剂的HPLC指纹图谱,经对比确定使用100%甲醇作为样品的提取溶剂处理效果较好,如图1中S6。经测定,使用15 mL100%甲醇做为提取溶剂时,样品溶液浓度适合,出峰较多,峰形较好。流速为1.0 mL/min时,色谱图中各峰分离效果明显,检测波长选择254 nm处,色谱图峰形较好,进样时间选择20 min,流动相为甲醇(A)-水(B),采用100%甲醇等度洗脱。
表1 样品1精密度试验相似度
表2 样品2精密度试验相似度
表3 样品3精密度试验相似度
表4 样品4精密度试验相似度
表5 样品5精密度试验相似度
图1 不同提取溶剂的HPLC指纹图谱
对五个样品溶液连续重复进样5次后,经相似度分析,获得各图谱之间的相似度均在0. 99以上,表明该试验方法精密度好。如表1~5。
进样同一个产地样品制备的5个样品溶液,经相似度分析,获得图谱之间的相似度在0. 97以上,表明此次试验重现性良好。如表6。
表6 重现性试验相似度
同一个样品溶液,在第1 d、3 d、5 d、7 d、9 d后进样测定,经相似度分析,获得图谱之间的相似度均在0. 99以上,表明所制得的试剂在9 d时间内是稳定的。如表7。
表7 稳定性试验相似度
重新配制9个不同产地的样品溶液进样测定,每个样品做两次平行测定,选取最优色谱图作为样品模版,使用中药相似度软件对9个色谱图进行处理,生成样品的对照图谱,这个对照图谱便可作为硬枝碱蓬的指纹图谱。如图2,R为生成的对照图谱。
图2 硬枝碱蓬对照图谱
运用中药相似度软件,对P1~P9进行相似度评价。如表8。9个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 9,说明这9个样品属于同一种物质。
表8 硬枝碱蓬相似度评价
使用simca-p 11.5软件对P1~P9样品的色谱图数据进行拟合模型处理并识别特异点,获得9个样品主成分的散点图。如图3所示,P1、P6和P8相似,P4和P5较为相似,其余样本均有不同,由此可以看出不同产地的硬枝碱蓬有一定的差异性。
图3 PCA散点图
此次试验选用HPLC法测定样品指纹图谱,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相比,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定量精密度高、检测器种类多、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现性好等特点。
试验确定的最佳条件为用100%甲醇作为样品的提取溶剂,用量为15 mL,流速为1. 0 mL/min,色谱进样时间为20 min,流动相为甲醇(A)-水(B),采用100%甲醇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
在PCA分析中,相同地区的样品被归为一类,有差异的样品会明显地与其他样品区分开来,可以直观的反映各个样本之间的聚类关系。通过PCA分析,得到的样品的归类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基于PCA的模式识别方法有效、可靠,为硬枝碱蓬的质量控制和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
[1] 赵可夫, 李法曾, 张福锁. 中国盐生植物(第二版)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2] 郗金标, 张福锁, 田长彦. 新疆盐生植物[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3] 孔宪武, 朱格麟, 简焯坡, 等. 中国藜科植物[J]. 植物分类学报, 1978, 16(1): 99-123.
[4]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25卷第2分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5] 冯缨, 严成, 尹林克. 新疆植物特有种及其分布[J].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23(2): 263-273.
[6] Zhao K, Song J, Feng G, et al. Species, types,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potential of halophytes in China[J]. Plant Soil, 2011, 342(1-2): 495-509.
[7] 柳维扬, 杨赵平, 高艳红, 等. 塔里木盆地特有种硬枝碱蓬适盐性与土壤养分初步研究[J].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9, 21(4): 18-21.
[8] 杨赵平, 段黄金, 黄文娟. 塔里木盆地硬枝碱蓬群落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J]. 草业科学, 2011, 28(12): 2186-2189.
[9] 孙波, 孙涛.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指纹图谱中的应用现状及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1): 109-110.
[10] 曾志, 杨东晖, 陶敬奇, 等.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芦根上的应用[J]. 分析化学, 2004, 32(8): 1035-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