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振江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作为区县一级的党委,要严格按照中央和市委的总体部署,加强学习教育,发挥领导示范带头作用,聚焦解决“四风”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与海淀区当前改革发展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统筹兼顾推动各项工作,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加强学习教育 夯实思想基础
思想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重点,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进一步解决好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同时,紧密结合海淀实际,着力强化四个意识。强化宗旨意识。坚定群众立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牢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紧紧依靠广大群众,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强化政治意识。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是首都工作之首要,也是海淀工作之首要。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在任何情况下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把中央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强化责任意识。对海淀来说,不但肩负着做好“四个服务”的职责使命,还肩负着创新引领的特殊使命。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着力”的要求,指示我们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更好示范引领作用。我们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个责任使命。强化首善意识。海淀作为首都的重要功能区,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建首善、创一流”作为各项工作的基本标准,做到想问题、做决策、抓工作自觉把握首都城市性质功能和历史方位,自觉把海淀的发展置于首都工作全局中考量和谋划,为首都新一轮改革发展探索新路、做出表率。
领导带头示范 抓好责任落实
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至关重要。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做,亲力亲为,以身作则,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教育实践活动才会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一定要从上头抓起,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把自己摆进去,带头转作风。中央政治局带头贯彻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带头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要求自己,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拥护,为全党同志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在全市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常委班子带头下基层调研,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改进文风会风,为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实践证明,只要领导干部带头,坚持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不正之风就转得快、改得彻底。领导干部带头,率先垂范,应当贯穿于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并实现常态化。要从区委常委会班子成员做起,区级领导同志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把自己摆进去,高标准、严要求地投身教育实践活动。
弘扬实干精神 破解突出问题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践行群众路线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解决 “四风”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最生动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真抓实干,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以实绩折射党风,以政风引领民风,以实干赢得民心。全力整肃“四风”问题。“四风”问题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要认真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25个方面的“四风”突出问题,深入分析查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抓铁有痕的力度抓作风整治。对于发现的问题,不回避、不遮掩,不捂着、藏着、掖着、护着,勇于接受批评,能够及早解决的尽快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积极创造条件抓紧解决,不等待观望、不敷衍塞责,通过解决问题切实改进作风。同时,要着眼于标本兼治,加快建章立制,实现以好的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形成作风建设的刚性约束机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在破解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党员领导干部为民务实的执政理念和真抓实干的从政操守,让人民群众看到作风转变的成效,增强跟党走的信心。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深化基层党建“创新聚力”工程,引导基层党组织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建好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夯实基层基础。
抓好“五个结合” 确保取得实效
要以问题为导向,把开展好活动同做好全区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党员干部在活动中激发出的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动力,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要与全面深化改革紧密结合。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自觉,从群众的呼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出发,寻找改革的主攻方向。要与中关村核心区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建设中关村核心区的主体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率先落实好中关村“1+6”、新四条、科技金融、人才特区等先行先试政策,评估、梳理、完善海淀产业促进政策体系,通过深化区域融合发展,打破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瓶颈,释放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与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紧密结合。坚持“创建为民”宗旨,直面城市转型期出现的人口、交通、环境等突出矛盾,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开展创建活动,推动新型城镇化,抓好生态文明重点工程,促进业态升级和人口调控疏解,打好治理“城市病”的攻坚战,为首都破解人口资源环境难题探索新路。要与政府职能转变紧密结合。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承接好市级部门审批事项权限下放的基础上,精简事项和再造流程,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下沉,抓好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街镇、社区服务中心的三级平台建设,以政府职能转变的新成效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要与反腐倡廉建设紧密结合。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进区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依法公开权力运行的流程,构建科技防控管理系统,形成科学有效的制约和协调机制。
(作者:中共海淀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蔡庆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