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柳青
(云南省昆明市同仁医院,650228)
・临床研究・
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疗效分析
高柳青
(云南省昆明市同仁医院,650228)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157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根据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2个月后检测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显著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 他汀类可通过调整血脂水平影响冠心病的预后。
他汀类;冠心病;高脂血症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明显的转变,由于血脂代谢异常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患者逐渐增多,其临床主要表现有总体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1]。一系列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他汀类药物作为降脂药物用于冠心病患者,对其疗效褒贬不一[2]。本项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预后,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内科2011年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57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高脂血症诊断标准:血清胆固醇>5.75 mmol/L,甘油三酯>1.7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60 mmol/L,具备以上条件≥2项诊断为高脂血症。本组患者中,男88例、女69例;年龄45~81岁,平均(62.34±10.24)岁;合并心绞痛86例、心肌梗死28例、高血压69例、糖尿病15例、其他7例,部分患者合并多种疾病。以上患者均未接受介入治疗,根据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同时给予相同的对症治疗,包括降压、降糖等,包括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10 mg/次, 2次/d;对照组给予非诺贝特,100 mg/次,2次/d。连续用药12个月,然后检测患者的LDL-C、HDL-C和hs-CRP。
1.3 统计分析 采用SSPS 13.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LDL-C、HDL-C和hs-C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LDL-C和hs-CRP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HDL-C升高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LDL-C及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竞争性地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降低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并诱导肝细胞LDL-C受体增加,加快LDL-C体内清除速度,同时增加HDL-C的含量,最终使血液黏度降低,改良冠状动脉微循环[3]。LDL-C的升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心血管事件具有相关性,这点已得到公认。同时,相关研究也认为,LDL-C/HDL-C比值作为最好的指标之一,可反映冠脉病变程度,可全面评价冠状动脉事件的风险,其比值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成正比[4]。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12个月后,LDL-C和hs-CRP明显降低,并且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较治疗前也显著升高,但是对照组HDL-C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这充分说明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
因此,建议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应该在其他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常规使用他汀类药物。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49.
[2] Reuben A, Koch DG, Lee WM, et al. Drug induced acute liver failure: results of a U.S.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J]. Hepatology, 2010, 52(6): 2065-2076.
[3] 李稳慧,夏进标,罗春华,等.不同剂量氟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01,17(12):915.
[4] Liu W, Resnick KA, Jablonski KI, et al. Non-HDL cholesterol as a 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es[J]. Diabe Care, 2003, 26(1): 16-23.
1672-7185(2014)18-0023-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8.012
R5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