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奔胜+朱国亮
谈及南通,一个抓人眼球的描述是:翻开中国地图,只有上海和南通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的交汇点上。这座近代中国人最早自主建设和全面经营的城市,位居长江入海口,拥有206公里黄金海岸,8701平方公里海域,正寄望于“优江拓海”,破解“成长中的烦恼”。
在全国两会上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市长张国华,他却并未涉及“陆海统筹”、“江海联动”等“宏大”主题,而是紧盯民生。
2013年江苏省南通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分别跃上5000亿元和1万美元新台阶。在张国华看来,南通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遇到“中等收入阶段”的挑战,此时必须更加重视民生建设。
1964年出生的张国华,曾在位居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昆山任职八年多,从昆山市委书记职位上调任南通,担任南通市长两年有余。
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南通市把民生工作与经济工作置于“平起平坐”的地位,特别是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时,更多摆在优先位置。2013年公共财政民生投入比重达到56.1%。“宁可少造一条路、少建一座桥,也要保证民生投入。”
张国华说,南通的做法是通过“补短、补缺、补软”,把统计指标与群众的真实感受结合起来,切实防止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真正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中等收入阶段”的问题大多在民生
《瞭望东方周刊》:十八大报告提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对深化社会建设领域改革作出重要部署。你认为加强社会民生建设面临哪些阶段性问题和瓶颈制约?如何破解?
张国华: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应该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普遍认可的全面小康,重中之重是民生。
改革开放35年来,从全国范围来看,总体上较好地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处于由民生保障向民生改善过渡、并为民生发展奠定基础的阶段。民众的民生需求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这一点我在工作实践中有切身体会。
在苏州昆山工作期间,我曾经随同三任省委书记到基层调研,第一次,10年前,群众讲得最多的是收入;第二次,5年前,群众讲得最多的是保障;第三次,3年前,群众反映最多的是公共文化需求。
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社会民生建设领域有几个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公共产品不够充足。供给跟不上群众需要,从全国范围来讲,还有一些基本民生没有保障好;同时,公共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供给不足,比如上得起学、能看到病基本解决了,但是“上好学”、“看好医生”,包括大病看得起等方面还要下很大功夫。
二是社会发展不够均衡。从国家层面讲,我们必须直面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这两个最大的也是涉及人口最多的差距。不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而且城市内部也存在失衡,比如城镇还有1000万户以上群众住在棚户区里。还有不同行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也很明显。
三是社会心态不够健康。不少人只看到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却忽视了人均水平偏低的现实,动辄要求高福利。与经济快速发展相比,社会价值观体系也不够健全,法制淡薄,诚信缺失,影响了社会民生建设合力。
另外,生态环境问题正在成为侵害民众基本生存权利的、最为敏感的突出问题。
“中等收入阶段”的问题有很多表现,绝大多数体现在社会民生建设领域。
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根本的还是要推动转型发展。必须按照中央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要求,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发展动力、城乡结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和体制机制“六大转型”。
经济发展和发展动力转型,说到底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升级,不以损害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增长,构建有利于维护群众长远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城乡结构转型重点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居民共享小康建设成果;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转型,就是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体制机制转型,主要是通过政策设计、制度创新,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根本保障。
把统计指标与群众的真实感受结合
《瞭望东方周刊》:基于你对社会民生建设问题的认识,南通是如何改善民生的?
张国华:对照江苏省“两个率先”(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的指标体系,南通正努力在从小康到现代化的过程中搞好衔接,主要是在“补短、补缺、补软”上下功夫。
补短,就是拉长收入总体上还不高这块短板,促进富民增收。
收入是群众关注度最高、最基本的民生。我们专门制定了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万元、2万元,并提出产业富民、创业富民、就业富民、物业富民、投资富民、保障富民、转移支付富民、加强帮扶富民等八项富民举措。
同时,通过“万人创业”计划,发展富民合作社、扶持经济薄弱村等途径,拓宽增收渠道、优化收入结构。经过几年努力,2013年,南通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1000余元、14700余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4100亿元,人均储蓄超过5万元。
补缺,就是补齐公共产品不够丰富的缺口,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社会民生建设的关键就是让群众享有更多、更好、更公平的公共服务。我们按照中央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要求,着力构建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比如,围绕生有所保,构建了“十大类22项”社会保障体系,五大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7%以上,近三年来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养老金增长39%,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分别上调135%、137%,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调高38%、55%。
围绕学有优教,合理配置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城乡各类教育发展,让更多孩子享受良好教育。endprint
围绕病有良医,健全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基本药物制度镇村全覆盖,启动居民大病保险,真正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病更方便。
围绕住有宜居,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市区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18%。在养老、文化等方面也都作了一些探索,取得较好成效。
补软,就是补硬生态环境这一软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新的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更是民生幸福的核心所在,直接影响群众对全面小康的认可度、满意度。我们以国家生态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探索产业、城市相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相和谐,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发展路子。
一是抓源头,着力构建生态、循环、低碳经济主导的绿色经济体系,制定实施循环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扶持政策。二是抓保护,制定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推进新一轮“绿色南通”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三是抓治理,开展“铁腕治污”行动,实施重点行业标准化整治、化工园区生态化创建,推进一系列控媒降尘减霾措施。
我们想通过不断的“补短、补缺、补软”,把统计指标与群众的真实感受有机结合起来,切实防止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真正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宁可少造一条路、少建一座桥,也要保证民生投入
《瞭望东方周刊》:南通的社会民生建设有哪些重点?
张国华:我们把民生工作与经济工作“平起平坐”,特别是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时,更多摆在优先位置。
一是重设计。按照中央从“制度碎片化”走向“制度整合”的要求,对接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六大体系”,加强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整体设计、相互衔接,构建具有南通特色的社会建设“十大体系”(收入调控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公共交通体系、公共文化体系、公共安全体系)。同时,按照“构建体系、总体设计、分年完成、滚动推进”的原则,梳理确定了社会建设45项重点任务、50个关键目标,逐年逐项分解落实。
二是重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有的方面需要花钱,有的只需要一个政策设计,投入并不是太多。我们在政策、制度的创新上作了积极探索。比如,在富民增收上,有序推进“三集中、三置换”,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制,让更多农民当上股东、享受分红。
在保障制度上,将市区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有序推进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并轨。
在医疗服务上,重点开展全科医生培养、“双向转诊”、智慧卫生协同创新等工作,让群众“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
在养老体系建设上,确立政策支持的重点,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97%)、机构养老为支撑(3%)和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丰富公共产品供给上,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发动政府、市场、社会、民间等各方面力量参与民生工作。
三是重落实。民生工作不能“放空炮”,必须实打实。一是项目化落实,每年都排出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2014年共排出10大类48项实事,近三年共实施159项);二是投入上倾斜,宁可少造一条路、少建一座桥,也要保证民生投入,公共财政民生投入比重2013年达到56.1%。三是政策上聚焦,每年都对民生政策进行梳理,查找薄弱环节,找准着力点,集中出台一批民生政策。近三年来,我们出台了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60多项政策意见。
《瞭望东方周刊》:你对国家进一步推进社会民生建设有哪些具体建议。
张国华:下一步加强社会建设,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的思路和要求很明确,就是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关键是抓紧抓实,抓出让群众满意的成效。
守住底线,关键是切实担好政府责任,坚决把基本民生保住。我们国家大,遇到的问题也多,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几千万低保对象,特困群体的情况也有差别。要千方百计解决这些基本民生问题,完善贫困人口长效脱贫机制,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对象救助等制度,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可以从低水平起步,逐步把网织密、织牢。
突出重点,关键是顺应民生期待,让公共服务更加有效覆盖,把有限的资源用在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关乎群众福祉的突出问题上。我们感到,有这么几个重点:一是收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提低、限高、托底”为突破口,加快构建“橄榄型”收入格局;二是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是在扩大公共资源的有效覆盖面上狠下功夫;三是养老、文化服务;四是生态环境,强化中央与地方上下联动、区域联防联控,形成“全国一盘棋”齐抓共管的局面。
完善制度,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形成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可持续惠及全体人民的长效机制。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发挥政府作用方面,围绕城乡社会保障并轨、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重大问题,可以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成熟之后再在面上逐步推开。有的领域,如社会保障等,可以出台一系列的法律,尽快纳入法治化管理渠道。在发挥市场和社会作用方面,建议进一步明确准入标准,在政府购买服务以及民营医院、民营养老机构建设方面,加快突破。
引导舆论,关键是更好“接地气”,汇聚共建共享共治的正能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在基本国情、“高福利陷阱”等方面加强宣传,增强舆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成为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