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小说细节 个性解读文本

2014-03-20 00:57史倩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比尔玛丽树叶

史倩

《初秋》教学简案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贯彻新课标精神,体现“文学即人学”的思想,关注学生运用阅读经验与生活经历,调动自己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文本解读。

为了激发学生文本解读的探究意识,我课前反复阅读文本,将其进行各角度的思考,以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更灵活准确,触及内心最深处,力求让学生发挥其最大的潜能,调动其最丰富的经验;设计课程时着重关注学生一步一步走向个人解读之路的过程,让这个思维过程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

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教师个人能力对课堂气氛的调节作用,更注重学生个人思考的深入与学生活动的充分与高效,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情感思路、文章构思以及语言文字背后深藏的情感与哲理,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人文修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对文学文本的解读,一定要紧扣语言文字本身,一切从文本入手,通过对文字的解读,探究文本蕴涵的哲理。所以我本着“导入——初读文本——指导——研读文本——个性解读”的过程进行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中设计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利用集体智慧去感受有难度或有争议的地方;以及在充分尊重学生思维的基础上随机点拨,并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提升理性认识。

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深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知识目标: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

能力目标:尝试探究。

[教学难点]

难点:个性化解读的探究。

重点: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教学方法]诵读、举例启发、讨论、展示

[教学用具]多媒体播放系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一部影片在我们面前放映的时候,当一本书在我们面前打开的时候,当一篇小说在我们面前展示的时候,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阅读是心灵的历险。优秀的作家总是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的思维空间,读者要历尽心灵的艰辛去挖掘其中埋藏的宝藏。这节课,就让我们与美国著名黑人作家兰斯顿·休斯进行一次心灵历险吧!

二、初读文本

1.在学生初读《初秋》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感受文本,请两位同学与教师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运用钢琴曲伴奏带《秋日的思语》)

2.文章读完,请几位同学用一两句话或一两个词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回答示例:

生①:给我一种悲凄的感觉,有种欲哭无泪的冲动。

生②:我好像就站在主人公身边,无意中看到这一幕,让我十分伤感。

生③:玛丽感情的细腻更让我感到无尽的悲凉。

三、指导

读文章就是要挖掘作品中作家埋藏的宝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和作者进行一次较量。甚至有的评论家开玩笑说:“如果你从作品中读不出东西,作者就可以嘲笑你;如果你从作品中读出了作者也想不到的东西,你就可以嘲笑作者了。”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较量中取胜呢?

(展示课件)

阅读指导:1.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生活经历和阅读感受。2.注重对文本“细节”的阅读。3.尤其是小说。小说是人物的艺术,我们要关注人物,关注情节,关注环境。

总之,对文本细节的研读与把握对理解文章主旨有重大的意义。

四、研读

1.教师给学生举个例子,并谈谈对一个细节的认识,并通过幻灯片展示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展示课件)

“树叶从广场上慢慢落下来。不是风吹落的。秋天的黄昏里,她感到一阵难受。”

先让学生给此句定位,然后我给大家展示自己的个人化解读,让同学们跟随我的思维去感受,以真正起到示例的作用。

师:当我第一次读到此处时,我心里有些许疑问,小说是写人的艺术,这句话是不是多余的?树叶是不是风吹落的很重要吗?

当我第二次读到此处时,我心里有些莫名的异样;

当我第三次读到此处时,我就觉得必须再看看不可了……

因为,我想到“树叶不是风吹落的”,那它们是怎么落下的呢?(学生应和)自然凋零!生命已到尽头,不能不落,这是一种无奈,一种无可奈何!

自然凋零的树叶一旦落到地上,就再也回不到树枝上了,这不正如人生吗?人的一生平凡如一片树叶,普通如一片树叶,一旦岁月流逝,就再也回不到过去了。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回忆、咀嚼、怅惘和无奈。

就像玛丽和比尔的分离与相遇,读起来是十分平凡的生活小事,但当他们多年以后相遇,在当事者心目中却是一次震撼心灵、惊天动地的事情。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片树叶的跌落看似很轻,但可以砸伤多少脆弱的心灵啊……

(学生中发细微的声音,表示赞同和叹息)

2.给学生一个挖掘历险即个性解读的机会。学生先研读文本,找出感触最深的地方,谈一谈作者想通过此处揭示什么问题,告诉我们什么,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

(1)用五分钟时间在初读的基础上细读、思考。

(2)小组讨论。

(3)推出发言人,展示挖掘的财富。

发言示例:

生:“突然,第五街所有的灯都亮了起来。”我觉得女主人公的心事由此张显,男主人公仍没发觉,说明时间实在让他变得不关心她了。

生:我觉得这个“暗淡”照应了她的心境,又被“亮”来反衬,更精彩了。

生:他“没能一眼认出她来”,与他能在芸芸众生中一下喊出她的名字不同,他已经对她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昨日的感情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淡漠了。

生:“她看上去那么苍老”,而他“依然年轻”,说明他们过着不一样的生活,她的生活可能很不幸福,这也许就是她对他难以忘怀的心理基础之一吧。

生:对于上位同学说的这个问题,我再给一种可能性。俗语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玛丽的“苍老”也许确实只是比尔的主观感受,玛丽在比尔眼中已经不算什么,不会感到她有什么青春活力了;而比尔一直没有走出玛丽的情感世界,所以他在玛丽心里依然年轻帅气。

生:见到他后,她习惯性地等着他的吻,说明他们以前感情很好;而他却只握了握手,从这儿看出时间是一个很有威力的东西,它可以把世上最深厚的感情磨平。

生:灯,忽明忽暗,玛丽的心情就似波涛跟着翻转起伏;风,忽来忽往,比尔的感情犹如过眼云烟不再真切。人与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不会相同,于是故事出现了,哪怕,它让人伤感。

(掌声大起)

生:《初秋》这个题目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自古逢秋悲寂寥”,“初秋”给人特有的环境感:寂寥、悲凄,有利于故事发展。

(注意,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给以适当简洁的点评。)

五、解读及小结

1.只要我们敢于在阅读中历险,敢于细心的挖掘,宝藏定会在我们面前熠熠闪光。

教师谈谈对文本解读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用课件展示以下四句话)

(1)人们都渴望交流,但又无法拒绝生活将自己改变。

玛丽和比尔多年后不期而遇,双方都想交流,都在试探地询问对方的情况。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谈话实际上是在答非所问。因为他们都被生活改变了,已经不再懂得对方,甚至他们从来没有懂得过对方,没有懂得过自己的真实思想。比如“我”和闰土,原来是一对很好的玩伴,是完全平等的,但是多年的生活将他们改变了,闰土竟喊“我”“老爷”。其实大家在生活中可能也有这样的经验。你现在已经和小时候的朋友找不到共同话题了。即使同学聚会,更多的也是回忆并谈论过去,因为生活将我们变得陌生了,除非你们经常联系,他从来没有在你的生活中消失过。

刚才我们已经分析了,这些年里,玛丽生活得不如意,变得苍老了;而比尔可能一直很幸福,依然很年轻。其实生活中的变化并非都很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没让自己进步,反而是落后于生活了。变化是挑战,也是机遇,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变化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灵世界,不断超越和改变自己。

(2)人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谁都无法走入他人的世界。

人们都生活自己的世界里,谁都无法走入他人的世界。因为人群分开了我们,我们也分开了人群。人与人之间似乎都横亘着一些无法逾越的障碍,而你又没有能力将它推开。就像文中两位主人公,他们被什么分开了?找个关键的“障碍”,就是那些“不认识的人”。所以啊,人与人相处时,有时候也不要要求别人太多,这本身就是一种宽容。

时间就是一种设置障碍的武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礼貌”这个词。在时间的流逝中,世界将一对恋人分开了。多年后,当他们再次相见,比尔对玛丽是礼貌的笑笑。大家知道,在家人、朋友、恋人面前可以撒娇,甚至可以相互笑骂,而对陌生人才会不得不“礼貌”。一个“礼貌”道出了他们越来越陌生,越来越疏远,道出了他们之间那个障碍的确是无法逾越的。

(3)人生中有着太多的偶然,我们谁也无法控制和把握。

“为了点小事”,他们“闹崩了”,一气之下嫁给了那个“自认为她爱的人”,一对多年的有情人从此越来越远,这本身就是一种偶然;多年后的不期而遇,更是一种偶然。在这些偶然中,他们内心波澜起伏,答非所问,不知所措,而这些都是谁也无法控制和把握的。

(4)很多时候,选择等于放弃。

玛丽选择了别人,等于放弃了比尔,即使再相遇,也永远回不到过去了,这正如林中有两条路,选择了其中的一条,就再也回不到另一条了,这个观点可以结合美国著名作家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诗《没有走的路》来解析,让大家更深切地体会。(用课件展示《没有走的路》)

2.让学生从这种选择中学会积极勇敢。

(展示课件)启示:选择是不可避免的,没有放弃就没有选择,当我们面对选择时要大胆果断。一旦选择了,就要用心走下去,勇敢走下去。

3.谈了几点小小感受,你们又是怎么看待本文的呢?是否从这个看似简单的文本故事中读出了更多深藏的道理呢?希望以后可以更多地听到同学们用自己的人生感受、阅读经历解读文本的内心的声音。

六、作业

调动自己的主观感受、知识经验,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根据生活经验,写一篇读后感或者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

[作者通联:山东滨州市滨城区一中]

猜你喜欢
比尔玛丽树叶
爱思考的比尔·盖茨
树叶的不同称呼
和我一起玩
吃书的狐狸
一片树叶
玛丽的怪兽美容店
乔致庸的退与比尔·盖茨的让
小树叶等
也用泥土造人的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