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未必胜于雄辩

2014-03-20 00:41张钟玉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贴标签论据事例

张钟玉

在议论文写作领域,“事实胜于雄辩”这一说法可谓深入人心。的确,在证明观点时,一个新颖、典型的论据,经过写作者恰当合理地使用,便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然而,在学生的议论文中,原本新颖、典型的事例非但未能起到胜于雄辩的作用,反而削弱文章的说服力,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使用和分析论据时缺乏足够的辨析力和严密的逻辑性。具体表现为:

一、“有眼无珠”——未能建立观点与材料的无缝对接

众所周知,同一个论据,由于其事件的复杂性,人物经历、性格的丰富性,其论证角度往往是多向的。例如,运用史铁生的例子,可以论证“生命的突围”、“精神家园”、“找准自己的位置”、“母爱的伟大”、“生与死”等多个立意。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辨析能力,善于把与观点最为契合的方面从一个论据的诸多方面中选取出来,进行分析论证。然而,现状往往不尽人意。

例如,在论证观点“找准自己的位置”时,有学生这样写道:

鲁迅,一个弃医从文的倔强文人,一个“鞭打”麻木国人的无畏勇士,一个代表良知的高尚灵魂。在那个“生病”了的社会中,他因痛恨黑暗的统治而愤愤不平,因人民的麻木而心神忧虑,因那个时代的悲哀而满腹伤痛。在乌烟瘴气的社会中,他拿手中的笔作枪,将文字化为炮弹,每一次的攻击都打中社会的要害。他独自在黑暗中闪光,思想的火花却闪亮了一方天地,多少人在他的文字中审视自我,反思当下,并走上自我解放、民族解放的道路。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学生对鲁迅的了解是清晰的,对事件的演绎能力是具备的,语言表达也具有一定的气势和力量。然而,明眼人一看便知,其问题是致命的,即作者叙述角度明显偏移,所选事件丝毫不能体现与观点之间的关联,与其说是论证观点“找准自己的位置”,不如说是论证观点“用文字拯救社会”。这种无的放失、缘木求鱼的做法,其结果自然是好好的一则材料白白地给糟蹋了。

二、蜻蜓点水——事例分析流于“贴标签”

现在有许多学生在写作议论文运用论据时,或者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能力对所选契合观点的事例进行恰如其分的演绎,常常只是简单地贴上一个观点的标签后便戛然而止,或者直奔事件带来的价值意义而去。这种蜻蜓点水般的议论,留给读者的是隔靴搔痒般的感觉,自然没有太强的说服力。

例如,同样是论证观点“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学生这样写道:

“复得返自然”的陶渊明,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娱情山水,怡然自得,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更是随意,漫看天外云卷云舒。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做官的料,找到了自己的应待的位置,所以才能安度晚年。

从这则材料不难看出,与观点相关的事件分析一共就三句话,即“他知道自己不是做官的料”、“找到了自己应待的位置”和“复得返自然”,至于他原来的位置具体是什么、在原来的位置上处境如何、心境怎样,即为什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却只字未提。而这些恰恰是增强观点正确性和文章说服力的看点所在。

三、思维短路——价值意义判断走向死胡同

众所周知,在议论文写作论据分析环节,对所引人物事件的价值意义或后果的危害揭示,对于证明观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然而,如今的中学生,或许是过多地受到成功学的影响,他们所能想到的好的结果往往只是成功,而后果危害也仅限于失败,思维极其狭隘。单一、空洞的结果、后果揭示势必大大削弱语段的说服力。

事实上,一个人、一件事,客观上带来的影响绝对不会单一,辐射面往往是广泛的。只要学生的思维足够发散,勤于观察生活,善于深入思考,必定会有层出不穷的发现。一般来说,人物或事件的价值意义或后果危害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对于人物自身,对于他人、群体、社会、物质、精神、历史、文化等等。

例如,在以陶渊明的例子证明观点“找准自己的位置”时,针对学生习作中事例分析流于“贴标签”和价值意义判断过于单一的不足,我们做了如下修改:

陶渊明,因开创山水田园诗派而流芳百世的大文学家,也曾经在官宦仕途的弯道上踯躅许久。仕途的追名逐利,他嗤之以鼻;官场的钩心斗角,他愤而视之;为官的左右逢源,他不得要领。官场环境让他内心饱受着折磨,寻觅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当他高呼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而毅然奔向隐士与文学家的位置时,生活向他打开了一幅全新的画卷。诗人娱情山水,恬然属文,在愉悦内心、丰盈灵魂、启迪世人的同时,与其他流派的文学家们一起为中国古典文学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显然,对相关事件的适度演绎让观点有了强大的支撑,而对结果意义的丰富揭示也使观点具有了足够的信服力。

当然,除了事例与材料的契合度、事例分析是否贴标签、事例价值意义判断是否丰富,影响论据说服力的因素还有许多,特别是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表达能力。如果说上文提到的三点是写作教学的雕虫小技,那么思维品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便是议论文写作的“屠龙之技”,有待我们深入研究,从而让事实真正胜于雄辩。

[作者通联:江苏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贴标签论据事例
小熊贴标签
拒绝被贴标签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恰当使用论据
我给酸奶贴标签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