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辉
对赣南的认知,多来自教科书,神秘,迷惑,久思不得正解,难得真谛。整日忙于生计,难有空暇深究其学问。仅有的那点肤浅认知,便如过眼烟云,远方清风,顷刻即失,于脑中无存。癸巳年初夏,赣南正处梅雨之季。笔者走进这块在近代史上曾震撼整个中国的圣地,所到之处,触目惊心,令人发思,直到返琼数月,仍在思索这块土地的历史、现在、未来,仍是难得真解,仍是愚惑。
寂孤的郁孤台
梅雨之季的赣南,难得一见天日,细雨靡靡,微风习习,偶有黑燕在雨中剪裁。风雨却将赣南大地笼罩得雾障迷离,眼前蒙了浓稠水气。到赣州之前,便上网搜索了郁孤台,再次对它有了认知,胸腔中盈了崇敬、憧憬。一人,独行,撑着雨伞站在郁孤台下。
笔者出生于黄土高原,青年时又驾驶战车转战青藏高原,无数次翻越巴颜喀拉、唐古拉、昆仑山,复员后又工作于秦岭巴山,面对郁孤台所在的贺兰山,禁不住哑然失笑。一个高度不及长安周围葬埋皇室家眷的墓冢竟敢号称“贺兰山”,让真正的贺兰山作何感想?
笔者撑着雨伞,雨气的潮湿仍能浸淫全身。雨中,人们通常不愿出门,更无人来此地游览。我独独站在贺兰山下,仰望伟岸的古代建筑,三个金色大字豁然入目——郁孤台。“郁”字不是笔者写的郁字,是繁体“郁”字。笔者尚未登临台顶,便急不可耐地放眼四望。山川被雨雾遮蔽,比遥远更显遥远,目力不及,无山林的郁葱、涧溪的白练;滔滔章江水奔腾不息,江中无渔船,无驳轮,无限空寂。雨雾,远山,空水,平添了沉闷、郁结,使人心底泛生出浓稠的怀古情怀。
怀着满胸满腔的忧结,沿着石铺的台阶一步一步登。站在毗邻贡江的贺兰山腰,站在辛弃疾的塑像面前,仰望着久仰的诗人,豁然生出和诗人相遇的感觉。雨伞遮不住零散的雨丝,雨丝借助风力落到脸上,有了丝丝点点的冰凉。在淫靡的细雨中,郁孤台更显沧桑、幽怨、孤独。唯独辛弃疾傲然屹立,昂头目视远方,披风在风雨中飘逸衣角,长须在风雨中飘动,张望远方的双目,饱含了冲锋陷阵的渴望和对人间动荡的愁苦,浓眉透溢着悲世的绝望;紧握剑柄的手,骨节突出,肌肉饱绽,宝剑出鞘一截,似乎就要拔出剑鞘的锋刃,却又无奈地藏于剑鞘之中。笔者觉得,辛弃疾这尊雕塑,最得意的一笔就是这截欲拔未拔的剑锋,雕塑家的这截剑锋,使我们懂得了辛弃疾壮志难酬的悲愤、愤世忧民的愁肠,也让我们领略到诗人对金戈铁马的渴望。于是,人们就不难读懂楼台门口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
笔者驻留脚步,一首读书人都可熟诵的千古绝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从思维中奔泻而出: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思维中又闪现出诗人驾骑猎猎嘶鸣的战马,挥舞长剑,冲锋陷阵,取敌首级如囊中取物。思维中还闪现出当时的权力者,剥夺了这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的英雄的兵权,将其数度免职。正像一位作家在郁孤台前写的文章里讲的:“其被迫过着宜醉宜游宜睡、管竹管山管水的闲居生活,正因此,南宋朝廷无意中成全了一位纵横千古的伟大文豪,让中华文化多了一代词宗。”
在一声声叹息中,笔者登上郁孤台三楼。看章江,看贡江,看两江汇合的赣江,三江江面宽阔浩荡,苍茫迷障,仍无一船片舟,江中无行船,便空寂了一江清水;看三江两岸的街道,纵横交错,高低残差,却见不到雨中的行人。街道上无了行者,同样空寂了一条街道。空寂的郁孤台,如果没有辛弃疾走来,便空有了如此壮观的建筑。笔者突然感触到,上苍偏爱赣州,让辛弃疾走进这里,给予了赣州万年的福分。如果没有辛弃疾,赣州也不过区区地名而已。泱泱中华,哪块地方没有名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任何楼台建筑,如果不赋予很厚的文化底蕴,便如没有行舟的江水,没有行人的街道一样。郁孤台如果没有辛弃疾走来,不过是个空壳建筑而已。但是,上苍让辛弃疾走进了空荡的郁孤台,成就了现在的郁孤台。资料记载:“宋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辛弃疾36岁,任江西提刑。其时,斜阳荒草,鹧鸪声声。辛弃疾站在高楼,身影凝重。他看见一江春水浩荡而去,仿佛看见大半个中原沦陷金人手中,百姓惨遭杀戮,南宋朝廷岌岌可危,隆佑太后一路仓皇逃窜,从赣江造口壁起船上岸逃至赣州。而如今,自己却空有一腔抱负,落得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十多年来的郁结之气在胸中翻涌。”于是,辛弃疾在这里写下了“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绝响。笔者突然感悟:任何绝美宏丽的建筑,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充其量是穿着华丽衣服的模特而已。同时还意识到“苦难造就文学”。如果辛弃疾没有这段苦难的历史,一直官运亨通,绝对写不出空前绝后的诗章。
我清楚了脚下的这个土堆,竟敢取名为“贺兰山”。它不是地理概念的海拔,而是千古积淀的文化标高。这个标高,辛弃疾是用伟岸身姿把它支撑起来。
离开郁孤台,还是笔者一个孤独的身影。芸芸众生都在忙碌什么,竟然无暇来瞻仰郁孤台?笔者突然感悟:即使有了辛弃疾的千古绝唱,有了诗人伟岸的身影,郁孤台是不是照样空寂孤独?现代人是否缺了像郁孤台、像辛弃疾这样遗世特立的心态和精神?
笔者正在感慨,一位老者向郁孤台走来,向辛弃疾走来。看老者沧桑的身影、艰难的步履,笔者心里有了凄楚,也有了慰藉,还是有人没有忘记郁孤台、没有忘记辛弃疾,心绪豁然开朗;再观天,雨止了,天空蔚蓝,夕阳灿烂。笔者无回归住所之心,坐在石凳上打开电脑,写下这篇拙文。
天又有了阴沉,又有了细雨,笔者撑起雨伞,向住处走去。不远不近的地方,传来一阵歌唱,像出自花甲老者的嗓子,沙哑、沧桑、悲凉、充满无奈、不甘,甚至绝望。听不懂歌词,却被歌的韵律感染,被歌的情感蛊惑,心里又涌出凄楚,泪蒙了双眼,看不清去处的道路,此时是癸巳年农历四月二十戌时。
蒋经国与《新赣南家训》
天气晴朗,却充满潮气,也许赣南的梅雨季节就是如此。笔者沿着北宋时期修建的古城墙,向蒋经国故居走去。步履不快,类似散步,一路观赏古城墙的雄伟,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设施齐全。思维中又泛起当年的金戈铁马,冲锋厮杀;泛腾出唐末客家人卢光稠兴修的土城,以及北宋孔宗瀚任赣州知府后将其用砖修筑的事情。这段城墙,沿着章江延伸,与汹涌章江共同构成易守难攻的铜墙铁壁。在章江河畔古城墙旁,笔者走进一座俄罗斯式的砖木结构别墅,别墅旁挺立一株白玉兰,郁葱、茂盛、扎眼,讲解员讲它是蒋经国先生当年亲手种下,已经成为重要景观。别墅依山傍水,西临章江,南向郁孤台,后院通往古城墙,十分幽静。
资料显示,蒋经国在赣州期间,积极推行“赣南新政”;采取“除暴安良”措施,打击地方恶霸、流氓地痞;禁烟、禁赌、禁娼;提倡公仆精神;下访农村,改良社会风气。他提出“五有”,决心要建设一个“人人有工做、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屋住、人人有书读”的新赣南。
蒋经国故居里,有块刻有繁体字的《新赣南家训》,此家训在《正气日报》公布宣传。蒋经国要求每个人会读,每户都要学习实行,使之成为人们思想言行和生活的准则。赣南人人皆唱“新家训”,成为当时“建设新赣南”的精神文化武器。笔者站在《新赣南家训》面前,轻声朗读:“东方发白,大家起床。洗脸刷牙,打扫厅房;天天运动,身体健康……牺牲个人利益爱国家,放弃一时安乐助民族……国难当头,战事正紧张,日本鬼子不消灭,中华儿女无福享……有钱快出钱,有力快出力,壮丁去当兵,老人看家乡,妇女耕田地,儿童上学堂,大家一条心,赶走日本鬼,共贺大胜利,建设新中华。”
朗读这些文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蒋经国先生通过这些文字,教导百姓节俭、勤劳、孝悌、爱国、卫生、抗日、团结。朗读之中,被这些文字震撼得浑身颤栗,如强劲来风吹进死寂的心灵,如淋淋春雨降落千年酷旱的沙漠。蒋经国先生的治国主张“五有”和《新赣南家训》,别说在80多年前独树一帜,值得学习履行;就是在今天,难道不是权力者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的根本旨意,难道不是当今权力阶层必须解决的问题,难道不是我们民族越来越缺憾的文化指南和精神导向?
笔者站在《新赣南家训》面前,胸臆中又泛生出《朱柏庐家训》,禁不住随口背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蒋经国先生的《新赣南家训》和朱柏庐先生的《朱子家训》,不但在形式格句上十分相似,内容上也是继承了朱柏庐的治家方略。这些,难道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脉相承?
从赣州返回琼州,在书柜里找到《中国家训经典》。阅读,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如久旱禾苗遇雨水滋养,误入死谷聆听故人呼唤,如得遗失多年的瑰宝。日出之时,开始阅读《诫伯禽》、《弟子职》、《庭训》、《母训》,午时读到《诫子书》、《诫子》,晚时读到《告诸子及弟侄》、《家诫二则》、《训子孙文》、《示冕》。一部经典在一声一声感叹中,一页一页翻去,思维翻腾出一阵一阵巨澜,尚未读完,抬头望窗外:日已西坠,还能看到没完全坠落的半轮红日,如血、如火,还散射万道霞光;霞光里,屋外的几株树木枝叶枯黄,呈现垂死状况;残日枯树里,不知谁家的音响爆出一阵吼唱,无韵、无律、歇斯底里、充满聒噪,吼者充满激情,全然不顾闻着的无奈与痛苦。笔者在残阳、枯树、聒噪中,豁然生出一个思考:《家训经典》中的数百个家训,无一家训要求子孙贪污、腐败、投机、取巧、懒惰、弄虚、造假、阴谋、倾轧、厮杀、仇恨、贪欲,怎么到了我辈,祖宗倡导的东西却渐离渐远,祖宗排斥的东西却渐行渐近?当今的人,谁还知道《朱子家训》,谁还知道《新赣南家训》,谁还信奉《中国家训经典》?残日坠落还会有新的日出,枯树旱死还会有新芽冒出,聒噪过后还会归于安静;失传的家训会像清晨日出、枯树新芽那样出现新生吗?
思索良久,回答的是一声叹息。
颓落的千年古村
东龙村距宁都县城百里。又是在雨中,车子冒雨行进,走不到一半路程,再往东龙的道路正在修筑。泥泞、坎坷、狭窄、颠簸,车速如牛,艰难爬行,全无现代化的速度。兀然,看到路旁电线上,卧几只鸟。形体不大不小,颜色不深不浅,勾着脑袋,窥视着脚下的水塘,做出随时扑击的架势。陪同的江西作家卜谷告诉我们,此鸟为野生鱼鹰,捕鱼为生,发现水塘有鱼出现,就会猛扑下去。正说之间,看到鱼鹰忽地离开电线,箭样射入水塘,顷刻,嘴里叼了一条小鱼,离开水面,重回电线上,得意吞食,一串动作,瞬间完成。
路途中,卜谷告诉我们,要前往名扬江南的千年古村——东龙村。此村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具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村子鼎盛时有百间大屋,百间祠堂,十多座寺庙。古代的东龙村是宁都东去的隘口,是客家人从宁都县通往福建境内的捷径。东龙人善经商,村人贩运白莲、烟叶、糯米等物资到福建,贩回食盐、布匹、海产品等。甚至在宁都县城、福建、浙江、湖南等地开设商号,经营生意,腰缠万贯后,回乡大兴土木建造豪宅祠堂。有一批士绅,获得官职告老返乡后,也兴建豪宅祠堂。东龙主要居民姓李,十分重视教育,倡导办学,延请名师。各宗祠房祠设立义学田租,对发奋读书的族中子弟实行奖励。据《宁都直隶州志·选举志》记载,每年的科考中,几乎都有东龙子弟中榜或选为岁贡、恩贡、优贡。在明清两代,仅李氏下祠就出过文武举人5人,庠、廪、增生300名,贡生40名,授予官职者达80多人。杰出的清代理学家李大集和著名文学家、“易堂九子”之一李腾蛟,就是东龙村人。
淫雨霏霏,落在伞上有细微声响。一行人走进东龙村,村子一片沉寂,无人声、狗吠、鸡鸣、牛嗥,如古老庞大的坟墓。广袤的水田里,看到农人冒雨插秧,抓了几条野生鳝鱼,用稻秧穿过腮帮,悬挂在细竹上。看见我们,熟视无睹,冷眼观望,继续插秧。笔者心中感慨,种田人苦累,雨天都不敢耽误季节!
导游为东龙村人,告诉我们东龙村的祠堂分宗祠、房祠和支祠,现存48座祠堂,引导我们走进李氏下祠。该祠堂兴建于明代正统年间,祠堂前有空地,建照壁,栽古杉,祠堂大门上方高悬“李氏家庙”匾额,祠堂为府第式砖木框架结构,室内“梁挑介柱”,由圆木及横梁支撑,斗拱及榫部均饰有鲤鱼、莲花、龙凤、麒麟等图案。
我们沿着导游指引的道路缓走,观赏。感觉肃穆的宗族气息,如同浓稠的雾霭扑面而来,不轻不重地击打着我们的精神和思想,使得我们肃然起敬。走出祠堂,我突然有了感悟,如果没有这些祠堂,宗族的力量怎么能凝聚,宗族的秩序怎么能有序,宗族的冀望怎么能实现?东龙村距宁都县城百里之遥,道路狭窄坎坷,官家的权力末梢很难延伸到这里。很有可能,当地的官员数十年都难得光顾东龙村,东龙村凭借什么力量使得村子祥和、安宁、向上、团结?深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宗法制度代表的乡村道德!如果没有宗法制度,东龙村的祠堂会设立义学田租、资助发奋读书的族中子弟吗?
思考至此,笔者想起曾在《消失的乡村》中对中国西北地区乡村的宗法和道德的描写:家中如果出现分家不均、兄弟不睦,轻则本家叔伯训诫规劝,重则请来姑家、舅家,连同本家,来个三堂会审,断决的官司比官家的断决都令人信服。我曾做过这样的思考:“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者,都难以把权力渗透到偏远乡村,很多乡村几百年没有官家人到过,为什么能保持既定的秩序,平安无事地度着年月。乡村的道德舆论监督,长辈的管教,宗法的力量,在很多方面替代了统治者的管理,官家不付出成本,收获着需要的成果。思考今天的乡村治理,当政者把公安机关、法院越修越大,监狱的人越来越多,官员的数量年年增长,现代传媒把当政者的意志无孔不入地传达给乡民。但是,乡村秩序并没有好转,甚至不如过去。思考使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政者忽视了民间的道德力量,忽视了民间的舆论作用,忽视了民间千百年形成的‘调节中心。”
走完东龙村,笔者觉得,曾经繁华至极、富有至极、显赫至极的千年古村已经黯然没落。笔者所看到的建筑,尽管还能昭示出当年的风采,但满目残墙、石碑缺憾,显示着一个没落宗族的颓废和无奈、贫穷和惆怅。昨日的辉煌凭借了什么,今朝的衰落又是为什么?
东龙村处在宁都东去的隘口,是客家人从宁都县通往福建境内的捷径。东龙的祖先凭借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因时度势地经营生意,长途贩运,积累财富,显赫一时。昔日的坎坷古道行人不在,无所作为。东龙人还墨守陈规,困守祖业,不越雷池,不思改变,岂能再创辉煌,颓落就是它唯一的下场。近年,中国相继发现了众多古村落,都有辉煌的历史,都显赫一时,但几乎都没有摆脱没落沉寂的命运,这不能不使我们深思?
走完东龙村,归途中回忆在赣南所经所闻,豁然发现,宁都、瑞金、萍乡的展馆里,都显示着为新政权牺牲的烈士人数、新政权成立后授予的将军、高级官员的人数。看到的都是身穿将军服装佩戴将军军衔的开国功勋。还有壮烈牺牲的烈士名录和照片,壮烈,辉煌,令人仰慕。唯独东龙村给我们展示的是清明两代有400多名举人、若干名官员等,没有当年造反的功勋人士。试想:周围的土地都在爆发,都在怒吼,都在造反,都在燃烧,其声势震撼中国,震撼世界,位于烈火燃烧中心地带的东龙村却保持着祥和、安宁、静谧?是研考历史者的疏漏,还是笔者学识的肤浅?如果两者都不是,缘由又是什么?
原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旨就是维持已有的和平秩序,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有别的等级关系,传统文化最仇视的莫过于造反。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东龙村,在赣南大地熊熊燃烧的造反风潮中,保持既有秩序、平静观望,完全可以理解,也符合大规律。
毕竟,整个赣南,整个江西,整个中国,像东龙村这样的千年古祠村寥寥无几。它承载过我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民族历史的一段记载,印记了我们民族曾经的风光,体现我们民族一个地域的民俗风情,为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文化道德的经验教训。实在不该这样自生自灭,实在不该在我辈手里继续颓败。否则,我们将无法面对民族,无法面对历史,无法面对未来!
让东龙村再度辉煌起来,将是一个巨大、困惑、难解的命题,也是充满挑战的命题!
归途中,雨还在淋漓,心情如阴雨,堵了阴霾,无有开朗。经过那截承载鱼鹰的电线,电线犹在,水塘犹在,鱼鹰却了无踪影,不知飞往何处。车轮下还在修筑的路,下雨停工,无人力劳动,无机械运作,唯有待修的路面还是坎坷、泥泞、颠簸、狭窄、难行。我豁然觉悟:路已开始修筑,距离修好的日子还能很远吗?道路修好之后,这些坎坷、泥泞、颠簸、狭窄、难行都将成为修路阶段的历史。展现在我们脚下的新路,将宽阔、平坦、畅通无阻。思想到这里,心底豁然开朗,觉得车外的雨丝都减少了许多、心里的阴霾渐渐散去!
立下心愿,路修好后再来东龙,能看到另外一幅景象。
但愿!相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