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校园,多彩呈现
——转型升级情势下打造魅力阜师的路径思考

2014-03-20 06:27:37刘毓航
文教资料 2014年23期
关键词:魅力培训专业

刘毓航 马 力

(阜宁高等师范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0)

根植校园,多彩呈现
——转型升级情势下打造魅力阜师的路径思考

刘毓航 马 力

(阜宁高等师范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0)

打造“魅力阜师”是阜宁高等师范学校全方位立体构思与宏阔建设的重大项目版块,也是学校转型升级情势下发展路径的集中体现。其内涵由五大板块组成:历史文化魅力、核心价值魅力、专业特色魅力、社会责任魅力和科研创新魅力。“魅力阜师”赋予每一个板块以相应的目标定位,并基于对学校现状的精准认知和中长期发展定位的集体构想,结合转型升级的大背景而谋划出魅力阜师的建设路径。

转型升级 魅力阜师 建设路径

职业学校内涵式发展注重软实力建设,是职业学校规模化扩张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一条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师资队伍、社会责任等方面由“横向拓展”转为“纵向深入”的发展路线。内涵建设渗透出的校园魅力全方位地展示了一所学校由内而外的生机与活力,以及与社会共生共荣的思想与理念。阜宁高等师范学校以建设“平安阜师、人文阜师、创新阜师、魅力阜师”为主线,在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的背景之下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强化特色、打造品牌,做精师范、做强职教,全力实现学校在大市区职教资源部署的洪流中有所作为的“阜师梦”。

在“魅力阜师”的建设征程中,平安是保障、创新是动力、人文是氛围。在物质成果与精神文化上,三者充分互动,和谐共振。以创新为发展动力,展现“一体”(魅力阜师)“两翼”(平安阜师与人文阜师)的大格局。在学校百年发展的历程中,“魅力阜师”被赋予了独特的内涵,在此内涵上建构的目标与实现路径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描绘了科学与美好的图景。

一、“五位一体”——“魅力阜师”的内涵解析

(一)百年校史,峥嵘岁月——历史文化魅力。

表现在时间维度上,魅力则主要体现在其历史厚重之感而渗透出的文化魅力。阜宁高等师范学校是一所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校。从1920年偏居孔庙一角的“阜宁县甲种师范讲习所”到2005年颇具规模的 “阜宁高等师范学校”,从2007年与盐城建筑工程学校成建制合并到2011年9月整体搬迁到盐城高职园区办学,几番兴替,十易校名,数度迁徙,走过了一段段不平凡的岁月。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历史进程中,几代阜师人栉风沐雨,弘文励教,弦歌不绝,先后为盐阜地区培养了3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为地方各项事业尤其是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举足轻重的力量;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当初乡村师范的发展定位使得如今的阜宁高等师范学校在师范、教育类专业领域仍居于区域的 “排头兵”位置,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借鉴意义与实践价值的宝贵成果。这种植根阜宁并辐射周边地区的人文历史渊源成为阜师现实发展的独特优势。在历史发展的经纬之上,几代阜师人励精图治,努力熔铸了具有时代精神和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以主题月、专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形式为载体,以学生参与和教师指导为主体,通过开展和塑造一批品牌文化教育活动,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与品位,在构建和谐校园、幸福校园的征程中同舟共济,愿想事、肯干事、能成事,踏实奋斗,共同铸就了历史的辉煌。精神与文化在一代一代阜师人身上得到了全方位的传承和发扬,百年荣光更是魅力阜师不可多得的文化积淀。

(二)阜师精神,引领发展——核心价值魅力。

“阜师精神”是阜师作为一所百年乡村师范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阶段性积淀,是改革开放以后阜师人“困难中求生存,逆境中谋发展”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为农村培养合格师资的过程中,阜师从教育改革、学生管理、思想道德教育、实习实践、基本功训练等多纬度出发,为农村小学培养“多面手”,努力成为施教区小学人才与智慧的中心。“阜师精神”也正是以勤劳、执著、朴实和自强为特征享誉省内外,成为国家级教育媒体头版头条宣传的重点,为各级领导及兄弟学校所称赞。“阜师精神”诞生二十余年来,学校始终紧扣“弘扬优良传统,重铸阜师精神,打造阜师品牌”这一发展目标,坚持“质量为本,管理创新,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发展战略,“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积极履行高等师范学校“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小学教科研指导”等三大办学功能,坚持“一主多元、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不动摇,坚持“教学中心、质量立校”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不动摇,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不动摇,其内涵和外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丰富,成为引领阜师人大步向前的不竭精神动力和核心价值取向,激励着阜师人在学校跨越发展的道路上不怕吃苦、居安思危、务实肯干、开拓创新。“阜师精神”不仅在师范专业上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而且在建筑工程专业、涉海类专业等优势专业建设上得到了进一步彰显。此外,学校近年来在教学科研上的丰硕成果、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上的出色表现,以及在各项评比中的优异成绩,也是“阜师精神”与岗位奉献完美结合产生的“结晶”。“阜师精神”已经成为彰显学校生机与活力的永远熠熠闪光的“金字招牌”。

(三)“师”、“建”、“海”、“成”,集群发展——专业特色魅力。

地方产业集群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作用日益凸显①,衍生出生了对专业人才培养“集群化”的迫切需求。2010年1月,阜师确立“建设四大专业群、促进事业新发展”的办学思路,即:稳定师范教育并重点发展学前教育,做优师范专业群;加强工民建、工业与环境艺术设计、市政工程、园林工程等专业建设,做强建设类专业群;主动策应江苏沿海发展战略,增设港口物流等涉海专业,开拓海洋专业群;以品位办培训,以特色办成教,做强师教、成教专业群。这种以“师”、“建”、“海”、“成”集群发展为主基调的专业整体布局为阜师绘制了内涵式发展的宏伟蓝图,也进一步彰显了阜师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服务区域、凸显特色的专业发展路径。以学前专业为重点的师范专业是阜师的强势专业,“百年师范路”积淀下来的优质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和教学经验为师范专业的优化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与盐城建筑工程学校成建制合并后的建筑专业群成为学校面向未来发展的又一方向,其中囊括的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景观绿化、园林工程、环艺设计等专业将为区域建筑行业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人才与资源服务;紧跟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步伐,顺应市场需求而设立的海洋专业群更鲜明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区域性特征,为学校地方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输出注入了新鲜血液。此外,建立在师资培训、行业技能型人才培训基础上的成人教育专业群建设也成为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主阵地。其培训规模已覆盖江苏全省,培训单元已深入社区,培训品牌效应也已显现并逐渐成为行业内部培训活动的标杆。以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与学校传统观学科优势基础上建立的四大专业群,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实现了资源整合、定位明晰、品牌建设基础上的内涵式发展。

(四)培训品牌,深入人心——社会责任魅力。

阜师利用学校现有条件,整合优势教育资源,开展各层次教师培训、建筑行业人才培训等,呈现出“对内对外两个培训方向”、“专项常规两种培训模式”、“省市区校各级培训层次”、“讲练感论多种培训方法”等总体态势,尤以师资培训、建筑行业紧缺人才培训为特色和优势,实现了专业等级考试培训与成人教育共同发展。学校现系江苏省教育厅小学新课改教师培训基地,盐城市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心,江苏建筑职教集团理事单位,建设部、教育部确定的建筑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在现有培训资源的基础上,阜师积极拓展培训项目与培训范围,提高培训层次与培训质量,通过丰富培训方式,改革培训模式,扩展培训资源渠道,逐步扩大培训效益。十多年的培训经验铸就了阜师社会培训的品牌效应,尤其是师资培训已经成为区域内教师个人发展提升工程实施的主力军。此外,学校还利用优势资源为社会成员开展义务培训和知识宣讲,通过志愿者活动、义务讲座等形式深入社区,以“传播知识、服务群众”的理念践行社会责任。

(五)以赛促练,以研促学——科研创新魅力。

技能竞赛的组织与实施不仅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调动了职业院校学生勤学苦练的积极性,而且改变了一部分职校生的学习与职业生涯。阜师坚持“以赛促练”的指导思想,不仅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而且在学校层面组织技能比赛营造校园技能比拼的氛围。近年来学校在省级以上师范类、职教类技能大赛中成绩突出。2004—2013年在全省高师5+2专转本考试中,连续十年名列前茅,学生个人单科成绩和总分多次第一。近两年来,在全国书法比赛、论文大赛、省市职业技能大赛、省高师师范生基本功大赛、音舞节、经典诵读,以及其他省级以上各类比赛中,学生获得一、二等奖(含金银牌)的有125项、三等奖128项,累计获奖1000多人次。此外学校注重以科研引领学校内生动力的发展,将教师科研工作摆在了学校战略发展的高度,着重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区域发展的需求出发,追求产学研高效紧密结合。此外,学校注重科研制度设计,以制度规范科研工作执行的每个环节,保证科研经费高效实用,科研成果准时发布。近年来,学校在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评比中三项获奖,一项成果获一等奖,两项成果获二等奖;获省市级立项的课题近33项,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作品)59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6篇,出版编著72本。科研水平稳步提升,科研带动学校教育教学与服务地方的能力不断增强。

二、“百花齐放”——“魅力阜师”的目标定位

(一)专业建设:发挥优势、彰显特色。

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挥专业建设资源优势,以优势专业群为龙头,在凸显学校专业建设实力的基础上彰显专业建设特色不失为提升和优化专业建设水准和效果的途径。师范类设置小学教育专业中的英语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综合文科教育、综合理科教育等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紧缺人才,如幼儿园师资、幼儿园管理人员、小学理科师资、小学文科师资、小学英语师资、小学信息技术师资等,致力于打造高素质的小学、幼儿园师资基地。其中免费男幼师更是作为优势专业中的特色吸引了区域内广大学生的关注与报考。建设类专业依托盐城建筑工程学校原有的师资、实训基地和市场声誉,以建筑工程管理与计算机应用、市政工程管理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为平台为区域培养各领域优秀建筑技术人才。海洋专业群整合了港口、信息、旅游等专业的多年积淀,以上海等区域海洋经济发展重点城市为窗口,通过与上海海洋大学等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将人才引进、培养、输出等环节与前沿对接,最终形成区域海洋发展人才的热门供应单位。教师教育与成人教育是在相关优势专业成熟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相关人才岗位提升与个人职业生涯成长需求,将定制培训与普通培训相结合,实现优质资源的社会化运营。教师教育与成人教育将成为学校社会服务的品牌项目,更是学校实现办学经济效益提升的新的稳定的增长点。“魅力阜师”建设的目标,首先应契合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主基调,在专业建设上狠下工夫,以四大专业群优势专业群建设为主力,发挥个别专业的区域特色优势,实现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品牌优势与特色之间的互动和合力。

(二)人才培养:深抓教学、技能为本。

人才培养是职业院校“魅力常驻”的核心所在。只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质量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才能实现学校办学活力与动力的长期存在。人才培养的最直接的途径是教学,这其中涉及教材选择、课程编制、教学安排、师资队伍、技能比赛等各方面工作的协调与配合。人才培养应该实现“扎实教学”基础上的“技能为本”。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应是实现学生、家长、社会、学校的四方满意之愿景:即学生可以顺利实现就业和个人职业发展,在发展中实现职业素质与个人品质的不断提升;家长以满意的心态对待孩子的就业与未来发展路径,并在实际行动中支持学校办学;社会,尤其是行业企业在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技术水平、个人品质等方面满意校方所培养的员工,并形成与学校密切合作的人才培养与吸收模式;学校受益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为学校赢得更多的社会赞誉和办学支持,并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创新实力:科研先导、以“新”促“进”。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职业院校同样能够受益于创新带来的由内而外的变革。职业学校的使命,既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又承担着以科研创新带动职业教育各领域蓬勃发展的责任。尤其是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大背景之下,如何实现不同层次职业教育间的专业对接、师资对接、教学对接,创造性地根据区域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培植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塑造有效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更是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层次思考的问题。科研工作应发挥引领作用,在学校发展宏观问题讨论(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观问题咨询 (如专业设置与评估)、微观问题实践(如教学方法改革)三个层面充分发挥科研力量。此外阜师“科研魅力”的展现应重点突出优势专业领域的科研创新,突出阜师精神所孕育的学校发展创新精神与成果,以创新为动力进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事业的不断进步,扩大学校在优势领域的影响力。

(四)校园文化:争创品牌、平安和谐。

校园文化是校园的内在属性,是校园精神内核的独特呈现方式。校园文化最大限度地集合了学生、教职工,以及学校所倡导的独立完整的精神风貌,为众多学生和老师所认可并积极实践。阜师在加强内涵建设的道路上始终将校园文化建设置放于学校跨越式发展蓝图的战略位置,将“红色文化、经典文化、职业文化、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经典主题,以精品和特色为支点,以校园文化节、“八仪四礼”教育活动等平台成功的营造了阜师独特的“知性校园”印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仪式文化和活动文化四大板块,并以价值观为核心,形成从“物”到“人”到“精神”的多层次多领域文化构架。在校园文化魅力的建设蓝图上,文化的层次性与多元化必将成为活力校园的重要保证,全员参与则是校园文化魅力彰显的体现,品牌塑造也将成为校园文化逐步深入的指标性内涵。而校园文化最终的归宿必将是对全体教职工及每一位学生的内在品质形成积极影响,并为学校未来发展传递正能量,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五)社会培训:服务办学、责任为先。

社会培训是职业院校的本职工作,也是发挥学校自有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扩大学校品牌效应的主要渠道。社会培训重在服务,以坚定的社会责任感为区域内的受教育群体提供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服务。此外,社会培训事业蓬勃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服务,可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社会责任魅力”正是体现在社会培训工作的扎实开展及其为社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创造更多财富之上。这种魅力主要体现在对培训需求的预测上,对培训内容的科学安排上,对培训对象的关心与教育上,对培训质量的保证上及对培训效果的跟踪之上。从培训预测,到培训实施,再到培训评价与后续服务,这种连贯性的社会培训流程正是其社会责任魅力得到彰显的方式,并统一于对社会责任的高度认知与实践中。

三、系统设计——“魅力阜师”的建设路径

(一)以制度为保障、以队伍为基础、以作风为纽带,打造“魅力阜师”建设一流团队。

“魅力阜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牵涉到学校内部各部门的联动与配合,更需要学校外部环境的支持与维护。“魅力阜师”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注重专业特色的建设、注重社会责任的担当、注重科研创新的力量、注重核心价值的彰显。每个魅力之处都是“细微处见真知”式的宏大工程。这就需要学校以制度为保障,以一支良好的师资与管理队伍为基础,将学校优良作风贯穿于学校建设发展的每一步,打造实现“魅力阜师”美好图景的一流团队。这其中包括科学的顶层设计,严谨的作风建设,优良团队的打造,以及协同创新机制的创立。初稿征求意见时,有专家提出还应包括,学校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领导魅力、专家治校的权威魅力、名师大师的人格魅力、优生特生的个性魅力等②。

制度是实现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保障。完善的制度设计将在“魅力阜师”建设的步伐中扮演协调关系与促进行动的作用。“魅力阜师”建设设计教育教学、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后勤服务建设、社会服务工作开展等各个领域工作的进行,如果缺乏制度的支撑,则不仅各领域内工作的进展缺乏原则和规律,各领域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也将变得举步维艰。诸如教学督导制度、专业建设指导与监控制度、社会培训工作指导制度、群团工作制度等构成的制度群应该成为“魅力阜师”建设的先行者;优秀的队伍是工作实施科学到位的保证。“魅力阜师”工程的开展是自上而下式的全员行动。从党委行政班子的统筹规划与科学领导,到学生在校期间的一言一行,都渗透着“魅力阜师”建设的真谛和灵魂。一支优秀的队伍不仅需要正确的领导和规划,更需要各层次教职员工与学生的积极落实。这就需要发挥优秀团队的规划与引领作用,将团队建设融入“魅力阜师”校园整体工程的每一个环节与每一个领域。各部门负责人、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员工、企业代表等都应该成为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并在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发挥作用;作风是实现“魅力阜师”建设效果的内在保证。只有端正作风才能实现行为上的规范与合理,也才能为这一工程的开展稳定民心,赢得尊重。

(二)以专业建设为契机,深化教学督导、评价、改革进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建设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横向上可以分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计划调整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教风与学风建设等。所以专业建设虽名为“专业”,实际上涉及学校教育系统的全方位调整与改革。这种改革是顺应职业教育发展规律,顺应区域经济发展目标,顺应学校战略发展路线的举措,是实现“专业特色魅力”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说,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的过程应在专业建设与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设计下进行,教学理念应与时俱进,并积极探索符合职业技能学习规律的新教学方法与课程组织形式。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组织行业企业代表与专业骨干教师编写具有时代气息和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通过制度建设激励教师与学生在技能研究与学习中不断超越,规范教职工和学生在工作与学习中的作风、行为。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学校实习实训条件水平,加强与区域内行业企业的协调,将“产学研合作”逐步深入到专业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优化学校教师队伍,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训工作。总之,应将阜师优势专业的“优势之处”充分发挥,特色专业的“特色之处”充分体现,对于具有广泛前景的新兴专业要大力扶植,对具有百年历史的老牌专业要精心经营,对于规模化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专业要注重其内涵建设,将其打造为区域乃至全国优质专业。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优质校园文化引领学校跨越发展与育人工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 “价值观念可以说是构成文化之基础的整合因素,是社会文化的‘无形的骨骼’。”③《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是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牵引下,社会群体形成共同认可的行为方式与思维习惯,而这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层面,则可以表述为价值观文化是职业院校文化的深层次部分,是学校文化的精髓内容。而其他仪式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活动文化是学校价值观文化的外在表现及载体,这几个部分的文化内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在价值观文化中,职业院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是为了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有利于教育的进行。职业院校价值观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学校价值观会对学生个体价值观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润物细无声”,学校价值观通过对学生个体价值观产生影响,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从而使学生更能接受学校的文化传统及教育行为,从而使学校文化更具活力,学校文化成为影响人、改变人的现实力量。职业院校价值观作为一种针对特定社会组织必须遵守的价值原则,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学校价值观建设关系到高职校园文化的发展,学校氛围的建设,学校竞争力的提升。这就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重视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并利用合适的机会集思广益,共同参与,开展全校价值观大讨论;在仪式文化中,学校应注重对重要仪式的组织与参与工作,尤其是对“新生第一课”、“国旗下的讲话”、“毕业典礼”等具有重要象征与教育意义的仪式要充分考量和认真筹备,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感受浓浓的校园人文气息;物质文化建设上,要充分注重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推进校园整体化建设,着力打造校园景观,推进生态化建设,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强调制度群的建设与制度的执行力,让全体师生感受到制度的规范性与执行的严格性;活动文化上加大品牌活动的建设力度,着力打造一批校园知名的文化品牌项目,以大型主题系列活动为平台将更广泛的学生和教师纳入到活动体系中,进一步扩大教育范围,彰显活动的教育意义,注重师生礼仪建设,着力塑造和谐校园、幸福校园、魅力校园。

(四)以创业就业和学生发展为工作导向,为实现“人人出彩”之愿景提供现实保障。

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是各项工作中的重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将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乃至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作为工作重心就是贯彻讲话精神的体现。在现实工作中,就业创业工作涉及学院就业部门、团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而与校外用人单位、培养单位的对接则是就业创业工作顺利开展的直接通道。要注重构建可持续的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从源头入手,加强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和培训工作,以职业为导向开展校园活动,以服务就业创业为宗旨开展学生工作,以为社会提供紧缺优秀人才为目标开展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各项工作最终回归到对学生人生规划与发展的服务和导向上,为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实现“出彩”而努力。

(五)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推动产学研结合,提高和扩大学校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与范围。

产学研合作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发展的共同之路。在产学研合作的图谱中,学校、企业和政府作为三大宏观合作主体,分别承担着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利益协调之角色。而学生、教师、企业员工作为三大微观主体,分别扮演着受教育者、理论教育者和实践教育者的角色。如何在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间形成巧妙的合作关系,以区域产业发展为背景构建创新型产学研合作框架与平台则成为新形势下科研力量、产业力量与教学力量三股洪流汇聚的难点。实际上,学者和一些职业院校已经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给出了答案。但是无论何种形式的合作,其目的都是要符合“科研服务生产、教学紧跟一线”的基本理念,不断提高与扩大学校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与范围。需要指出的是,创新作为一种行为,或者概念化过程,其内在的动力机制与作用不得忽视。无论是产学研合作中的实际研究,还是针对产学研这一平台的创新实践,都需要科研力量的参与。这也就对学校制度化的科研保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六)以社会发展为己任,用品牌实现区域人力资本提升之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是职业院校区域性的直观体现。服务社会是职业院校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能,为社会提供职业培训是职业院校服务社会重要的形式之一,也是社会最迫切最需要的服务形式④。利用学校资源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是学校作为社会一份子所天然赋予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学校参与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大好机遇。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各项资源,在社会培训上多下工夫,立足为区域人才培养与提升工程贡献力量,并形成品牌效应以达到更好的辐射效果。在培训需求的分析上,应与地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密切合作,通过对地方人才需求情况的分析,有预见性地对培训内容进行规划和协调。同时主动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达成培训意向,为其量身定做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培训项目。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要整合学校教育教学与科研资源,并充分考量受训单位对培训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并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性的方案。在培训实施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培训对象的需求,做到培训过程扎实有效。在选择培训方式时也应该与时俱进,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讲座等形式外,还应该尝试采取实地考察、体验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形式,以丰富的培训方式充分激发受训者的培训兴趣。在培训结束后,要做好培训的评价和追访工作,力求培训评价真实有效,并通过对培训学员的追访找到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追求培训工作的更高水平。以上措施的执行,其最终效果是实现社会服务的“打包推介”,形成“品牌效应”,实现学校在社会服务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面对学校的转型升级新形势,阜宁高等师范学校将紧紧抓住战略发展机遇,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基调,以“平安校园”建设为保障,以“创新校园”建设为动力,以“人文校园”建设为氛围,以“魅力校园”为突破口,在“共建幸福校园,共圆师生梦想”的发展愿景下,薪火相传,励精图治,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洪流中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注释:

①孟韬,孔令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校专业集群建设探析——以沈阳装备制造专业集群为例[J].经济师,2012,04:102-104.

②本校曹致虎老师认真审阅并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对蔡正栋、秦春等老师在此也一并致谢.

③袁贵仁著.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4.

④常兴华,尹力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45-48.

[1]孟韬,孔令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校专业集群建设探析——以沈阳装备制造专业集群为例[J].经济师,2012,04.

[2]袁贵仁著.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常兴华,尹力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

猜你喜欢
魅力培训专业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世界汽车(2022年3期)2022-05-23 13:42:12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东方欲晓》的魅力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15: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