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阿莉,袁晓亮
(1.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西北师范大学西北生态旅游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飞速发展,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旅游业中,后现代旅游活动与其理念正在相互促进中蓬勃发展。作为人们旅游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后现代旅游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旅游业中的合理应用,是创造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由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生态文明理念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因此,后现代旅游中处处渗透着生态文明意识。随着后现代旅游理念的继续向前发展,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哲学理念将得到进一步体现,并给我国现代旅游的科学发展带来重要启示。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场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并于七八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1973年石油危机的爆发,结束了资本主义国家战后黄金发展时期。由于盲目地追求现代性,从而给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带来了严峻的问题,学术界也开始深刻反思现代化的局限。广大学者们针对现代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批判:以德里达、福柯、利奥塔等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者提出了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但其局限性在于没有提出一套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改革的方案。
到20世纪80年代,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因屡遭质疑而走向衰落,科布教授以及他的学生格里芬教授提出了“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他们认为,理论只有反映现实、指导现实才有生命力。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对后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严峻环境问题,努力寻求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看来,人类在现代化过程中,缺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性把握,片面地追求经济价值,单纯强调经济指标和利润,而漠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以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不顾自然的承载能力,从人类发展的长远战略来看,这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必将对其自身生存发展造成难以预测的威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业中大众旅游的高速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现代旅游的模式和理念开始遭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突出表现在人们旅游价值观的显著变化。就在现代社会理性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表现出各种弊端的时候,一种不同于大众旅游的价值取向,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后现代旅游理念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
后现代旅游(postmodern tourism)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新的旅游形式。它是建立在现代旅游的基础之上,是对现代旅游不合理部分的扬弃,同时也是对现代旅游的继承和发展。后现代旅游是在对现代旅游中表现出来的过度商业化、功利性严厉批判后提出来的一种新旅游观,突出旅游活动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后现代旅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形式或变体:主题公园、自然相关和环境导向的度假、超现实的构造物和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近年来,后现代旅游越来越重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后现代旅游正在为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释放着正能量,也必将发展成一种未来社会里更加适应人类文明进步的旅游理念。
生态文明指的是在遵循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类在世界改造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方面成果的总和;它所追求的是人、自然及社会三者和谐共生、持续繁荣、全面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文化伦理形态[1]。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从社会形态领域来说,生态文明被认为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历史发展的更高阶段。具体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产业文明四个层次[2]。它的产生是基于对工业文明中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反思,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可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有限性。因此,人类应当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体现在“人—自然—社会”复合体的和谐与协调[3]。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4]也就是说,人是自然万物中的一员,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生态文明提倡“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为友”,要求人类认识自然法则,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主张善待自然,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然后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环境资源承载力为支撑、生态文明为指导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
“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5]可见中国共产党正在理论和实践领域开展全面探索,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为实现生态文明而努力奋斗。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生态文明理念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一方面,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针对文化和社会政治批判的思想文化运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社会形态领域推动着生态文明的变革,是实现生态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
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发展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高级文明形态,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的相互促进、和谐发展。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要求以有机整体观审视人与自然,辩证地看待当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以人与自然共同福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伦理文化形态,为后现代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因此,倡导“生态文明”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应有之义。格里芬曾宣称:后现代思想是彻底的生态学的[6]。通过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把握和整体考虑来规范符合人性、自然性以及时代要求的行为准则。并且,著名的生态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斯普瑞特奈克更是明确指出,真正的后现代主义一定是“生态的”。可见,“生态的”要素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不可或缺的。因此,生态文明理念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
由于现代主义者通常认为,人类历史是线性发展的。在现代化没有实现之前,讨论后现代化只能是无稽之谈。基于这种错误发展观的导向,世界很多国家为了实现现代化,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高速的GDP。生态文明理念正是反对这种为片面发展经济而对生态破坏采取“漠视”和“纵容”的态度,避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而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以生态伦理为价值导向努力探寻人类发展新的科学路径,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中实践生态价值观。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未来的创造性的筹划是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创造性[7]。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格外欣赏叔本华曾说过的“由于创造者不仅创造世界,而且创造可能性本身,因此,他应该创造一个比这个世界更好的世界的可能性”。并且格里芬认为,创造性是人性的一个基本方面,“我们本质上是创造性的存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创造性的推崇,使得生态领域相关的政治制度、发展方式、经济模式及理念发生巨大变革,对于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影响。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不是仅仅停留在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上,它更加强调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并积极付诸实施,力求通过具体行动来改变现代主义造成的种种弊端,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就是需要实践进行推动和发展。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利用生态文明这一科学思想武器作为反抗现代主义的工具时,必然同时推动生态文明思想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倡导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反对消费主义,提倡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倡导绿色消费价值观,这些观念和主张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同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强调“稳态经济”,即人类应该努力做到在生态自然系统允许的范围和限度内,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从事开发利用自然的活动。因此,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实现生态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
后现代旅游批判地继承了现代旅游,同时运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对现代旅游进行反思和创新[8]。后现代旅游理念中所渗透的生态文明意识,主要包括:生态伦理意识、生态审美意识、生态价值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9]。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推进生态伦理道德。后现代旅游主张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从旅游产品的自然韵味中得到满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法国后现代主义画家塞尚认为“景色中包含看风景的人”,即人也是自然风景的元素之一,人与自然平等的站在一起,而非互相对立。后现代旅游建立在现代旅游基础之上,摒弃了现代旅游中的不合理成分,将可持续发展论引入旅游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之中,强调打破传统打包式的大众旅游发展方式,试图以绿色旅游、乡村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来改变人们过去那种粗暴的娱乐方式,更注重把旅游的过程贯穿于日常的时空之中,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因旅游地短期内的“超载”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必要损害。生态伦理意识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中应运而生的伦理思想。它追求的是心灵的体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非征服自然、盲目改造自然。
在后现代旅游理念中,生态审美意识影响着素质日益提高的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生态审美选择上,人们更希望到乡村田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中去观赏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大熊猫、藏羚羊、金丝猴、朱鹮、银杉、红豆杉、金花茶……体验和感受环境之美、自然之美、人与自然及自然各物种之间协同和谐的生态之美[10]。近年来正在兴起的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乡村旅游,不仅在审美欣赏上,而且在生活实践上深化了人们对于生态美的感悟,塑造了人们净化心灵、丰富精神品格的审美价值取向。
在旅游商品的生态审美取向上,对于那些在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生产、销售过程中损害生态与环境、浪费资源的产品,游客开始自觉抵制,并且那些破坏人们努力保护的珍稀动植物资源的行为更是受到法律的禁止和道德的谴责。
后现代旅游理念中,人们再次提出了“回到大自然”的口号,这次人们更深入地感受到大自然中生命与生存环境的协调所展现出的生态之美,并认识到自然生态美的深刻含义。从而“掀起保护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停止贪得无厌地技术开发,保护整个地球的新潮”[11]。在以宽阔胸怀感受自然生态美的同时,净化心灵、丰富情操,获得精神的超越。
树立生态价值观念,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天然的环境。这个环境是人类不断繁衍生息的必要条件,因而它有作为人类的“家园”“生活基地”等重要地位。事实上,对于人来说,“生态价值”其实就是“环境价值”。在后现代旅游理念中,人们不是一味地考虑自然的“经济价值”,而是更关注自然对人类的“环境价值”。这是基于人与自然的“存在论”关系,即与其他自然物种一样,人类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普通“存在者”,人类必须依赖整体自然系统并在生态链中正确发挥自己的独特环节作用。因此,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态的价值,认识到了保持自然生态系统整体平衡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树立生态价值意识。而这种生态价值意识的普及对于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作用不言而喻。
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生态价值”这个概念。这是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已经走在了过去发达国家所建立的不可持续发展观的前头。在国家战略发展的宏观层面上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深入推进生态价值意识的普及,不断创新和实践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观。
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发展平衡。生态责任意识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境遇下,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深刻的现实考察和历史审视,在潜移默化中所形成的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社会为己任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在旅游业中,人们开始认识到,对旅游资源进行的掠夺性开发,对生态环境进行的无节制破坏,最终将造成各种生态、社会和人文危机问题。因此,在后现代旅游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在从事旅游活动中,无论是旅游资源开发者、管理者、经营者,还是旅游者本身,都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持。旅游资源开发者们开始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的落后发展观念,主张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对于生态环境恶化的旅游资源加以保护和修复。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们基于经济效益的长远利益考虑,更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科学指导,在旅游资源的日常管理中,更加注重生态责任意识。而广大旅游者,为了把自己所看的美好景色留给子孙后代,更会自觉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历史责任。
生态哲学(ecological philosophy)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12]。后现代旅游理念中所体现的生态哲学是关于在旅游活动中如何更好地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法论体系。它不仅研究旅游生态观和旅游生态方法,而且还注重旅游活动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生态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告诉人们,人作为生态系统整体的一部分,在从事旅游活动过程中,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维持生态平衡。因此,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后现代旅游中的生态哲学理论来推动现代旅游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这种和谐要求我们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开发、利用、改造自然,又要保护、尊重、爱惜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现代旅游特别是大众旅游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保罗·布伦特和斯蒂芬·佩吉认为可持续发展论是引导旅游业科学发展的重要观念。因此,后现代旅游的研究应该是围绕如何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一方面寻找增加旅游经济效益的途径,另一方面探索减少旅游对环境影响和破坏的方法[13]。事实上,后现代旅游的发展本身符合可持续的特征。比如在后现代旅游理念指导下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壮大的生态旅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生态旅游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倡导旅游者自觉保护自然环境,强调走向自然、回归自然的目的在于欣赏自然、享受自然,在获得美好旅游体验的同时,对旅游者进行环境保护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方面的教育,从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良好效益,保证目的地旅游业健康有序的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如Ross K.Dowling和David A.Fennell的观点,生态旅游是确定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曾经被视为“无烟工业”现代旅游业,现在却面临着危害生态环境的尴尬局面。随着生态运动、绿色运动的蓬勃发展,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教训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所有的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不能片面地看问题办事情。因此,发展中国家在鼓励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应当致力于倡导与推进一种生态经济意识,并使其与人类总体生态环境达到某种和谐。“稳态经济”的出现打破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瓶颈,实际上它是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效益观的不同表现形式,是对现代化过程中一味追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一种否定和纠正。它立足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努力化解生态和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把建立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稳定和谐、有机统一的整体格局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14]。“稳态经济”作为一种集生态伦理、社会伦理和经济伦理于一身的科学经济模式,对“治疗”现代旅游中服务质量差、经济效益低、生态破坏大的痼疾问题具有显著“疗效”。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旅游经济必须从以前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推进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建立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经济,使旅游经济发展与景区的生态承载能力相适应,在经济发展中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真正实现旅游经济的“绿色”和“生态化”。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蕴含着大量的生态文化思想。在开发和利用各种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价值取向融入到旅游发展理念里[15]。比如“天、地、人三者合一”的生态旅游审美观、以生命为根本的生态旅游伦理意识、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的生态旅游观念、视自然美为审美最高准则的审美观以及“取之有度,用之以时”的生态旅游开发意识等。现代旅游应该以生态文化古迹为依托,通过深挖蕴含其中的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精髓,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观、生态审美观,形成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6]。这不仅可以增强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而且它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文化,对于深化广大旅游者的生态文明意识,乃至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都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现代旅游发展过程中,大量存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经济效益的“生态错位”观念。后现代旅游中的生态哲学理念告诫我们,必须尊重人与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人类由传统的“大众旅游”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特征的“绿色旅游”和“生态旅游”。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彻底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旅游方式、价值观念,进入一种全新的文明旅游境界。尤其是长期处于一线的导游应带头严格遵守法律的硬约束,努力构建环境伦理的软约束,力做“绿色旅游”的倡导者。对每一个旅游者而言,就要改变不合理的生活和消费模式,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只有树立善待自然的生态意识,人类才能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家园。
目前,我国现代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很少能考虑开发具有生态责任教育功能的旅游方式或产品。因此,现代旅游应当通过加大旅游方式和产品的创新来促进对旅游者的生态责任教育。比如,现代旅游可以运用“寓教于乐”的方法,使得旅游过程既可以愉悦身心,又能对旅游者产生深刻的教育意义。让旅游者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生态责任感:以保护生态环境、尊重旅游目的地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促进旅游社区经济和文化发展为己任。此外,一些新颖的旅游形式如责任旅游、绿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都是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无疑将会对旅游者起到生态责任教育的作用,最终有利于国民生态文明观的养成和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1] 龚娜.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J].理论与当代,2008(4):8-11.
[2] 余达锦,胡振鹏.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生态经济,2008(9):99-102.
[3] 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9.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5.
[5]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1).
[6] 步蓬勃,韩秋红.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伦理转向[J].道德与文明,2012(3):110-111.
[7] 王治河.中国式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建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27-28.
[8] 白光润,李先德.后现代旅游探析[J].旅游科学,2007(3):32-33.
[9] 闫喜凤.论生态文明意识[J].理论探讨,2008(6):65-66.
[10] 顾贻昌,杨学峰.摭谈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审美意识[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9-30.
[11] [美]托马斯.顿悟:生活与生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58.
[12] 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3.
[13] [美]贝斯特,[美]科尔纳.后现代转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69.
[14] 尤鑫.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生态哲学观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5.
[15] 邓红艳.传统文化中生态旅游意识探微[J].湖南社会科学,2010(2):32-33.
[16] 彭兆荣.后现代性与移动性: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挤压——兼论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文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7(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