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红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上海 200083)
近二十年来国内语篇理论研究述评
周 红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上海 20008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篇理论已是国内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或从其内涵与特征方面进行分析,或就其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等方面进行探讨,根据当下语篇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回顾与总结,对于今后该问题研究方向的确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宏观结构;微观结构;语篇连贯;语篇衔接
随着国外语篇理论的发展,语篇理论成为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语言学研究不再局限于句子层面,而是将研究视野扩展到语篇层面,这样更有助于探析语言的使用规则。语篇理论之于国内语言学界也经历了一个从引介、评述到发展的历程,对语篇的内涵、特征、宏观结构、微观结构等方面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与认识,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
1.语篇内涵
学界在以下三个问题上逐渐达成共识:(1)语篇的语体表现——书面与口语?国内学者研究口头语言时倾向于使用“话语”,而不特别指明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时倾向于使用“语篇”。(2)语篇的语言表达形式的大小?黄国文认为语篇是超句统一体,大于单个句子,包括“语段”与“句群”[2]。聂仁发认为语篇的基本单位是小句,语篇是最大的语言单位[3]。国内学者倾向于韩礼德的观点:语篇或长或短,是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任一语言片段[4]。(3)语篇是语法单位、语义单位还是语用单位?国内学者多倾向于语篇是语义或语用单位的观点。如张德禄提出语篇由一组相互连贯的句子所体现的意义单位,或称语言运用单位[5]。理清这三个问题,将有助于推进语篇理论及其应用。
2.语篇特征
黄国文提出语篇最重要的属性是“语篇性”(textuality),即语篇必须合乎语法,并且达到语义连贯。其中连贯性是语篇的重要特征,连贯要具有衔接成分,符合语义、语用和认知原则,同时还取决于说话的前提和发话者与受话者双方共有的知识[2]。针对“语篇性”这一属性,国内学者开展了进一步研究。廖秋忠引介了De R.Beaugrande & W. Dressler“语篇性”的七条标准:衔接性、连贯性、目的性、可接受性、信息度、场合性和篇际性[6]。单士坤、王绍斌认为这七条标准涉及语篇的结构、功能、信息与情境四个方面[7]。聂仁发将七条标准整合为目的性、有序性与情境性,分别对应语篇的功能、结构和认知特点,其中目的性表现为主题与文体的统一性,是语篇的根本特征,统帅有序性与情境性[3]。吴启主则归纳为统一律、层次律、连贯律、轻重律与变化律的语篇五律,体现了语篇研究的取向:不仅解析语篇结构,而且要指导写作实践[8]。
3.语篇分析内容
语篇分析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结构研究,其中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分析的主要内容。黄国文指出语篇分析的基本内容是:衔接、连贯、逻辑联系语、基本关系结构、语篇指向性等[2]。康光明认为语篇宏观结构研究是从文章的总体、层次结构及组织来研究,语篇微观结构主要研究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识别一系列句子如何组成连贯的文章[9]。聂仁发和蔡基刚对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的分析更为细致,聂文认为宏观结构是语篇的功能结构,包括文体结构和普遍结构;微观结构是句组中小句与小句之间的关联,包括静态的句间关系和动态的赋值关系两个方面[3]。蔡文认为宏观结构是语篇语义发展结构,包括语义轻重、时空顺序、因果逻辑、分类比较等;微观结构是语言粘连衔接手段,包括语法和词汇衔接手段,前者主要有照应、省略、替代与连接,后者主要有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具体/笼统、语义场等[10]。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具体分类不同,但基本观点一致,即宏观结构侧重实现语篇功能的语义组织,微观结构侧重小句扩展成语篇的结构规律。
1.语篇连贯条件研究
学界对语篇连贯条件的分析多围绕衔接与连贯的关系展开,形成的倾向性观点为连贯是第一性的,衔接只是影响连贯的因素之一。如张德禄、刘汝山指出衔接是语篇的具体意义关系,连贯是其产生的整体效应,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涉及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认知因素[11]。殷习芳、刘明东认为连贯是前提,衔接是说话人在产生话语时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标记,这些标记会帮助听话人理解话语[12]。
“屌丝”,原为粗语,现今已成为青年群体中的流行语和文化现象。从对“李毅吧”粉丝的称呼到现在流行的“屌丝”涵义已经大相径庭。“屌丝”已不是原来特指的那一群出身卑微、内心充满纠结、无奈面对现实的年轻男性,而有着丰富的内涵。有的青年以自嘲的方式自称“屌丝”,将自己与“高富帅”、“白富美”作区分;有的则用来贬责他人;有的以玩笑用之……“屌丝”已变成当下在网络上、在青年群体中流行的一种时尚、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学者认识到语篇连贯性依靠结构上的衔接不全面,除此之外,句间语义关系、句序逻辑性、交际情景等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武果和朱永生研究较为全面,武文提出语篇连贯性分析要全面考虑衔接语义、语用和认知原则,以及篇章的主体和类型[13]。朱文指出连贯包括句间之间的语义联系、说话的真正意图、话语或文章发展的话题中心[14]。黄国文和林纪诚从语义角度来分析语篇连贯。黄文认为连贯是语篇的语义关联,通过逻辑推理来达到语义连接[2];林文认为语篇连贯有三个条件:句间有概念上的联系、句序符合逻辑、句子主述位结构相互联系[15],还要符合交际情景与意图[16]。程雨民、刘辰诞和魏在江则从认知理解角度来分析语篇连贯。程文认为连贯的建立必须依靠言语活动参与者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来解决[17]。刘文认为语篇的连贯是作者编码过程中形成的,读者总是尽力当作连贯的篇章去解读[18]。魏文认为语篇的连贯性产生于听话者或读者对话语相关性的寻求,连贯是语言选择与认知推理的结果,反映人们的经验、背景知识[19]。严世清、董宏乐则从心理生成角度来分析语篇连贯,认为语篇的连贯应包含说话人当时的行为与其所出现的社会场景之间的匹配[20]。
探讨语篇连贯因素之间的关系,试图建立语篇连贯分析框架。如胡壮麟从语音、词汇、句法、语义、逻辑、语用知识和宏观语篇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重点讨论了语境和语用知识对语篇连贯的影响[21]。朱永生将语篇连贯的条件归纳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前者包括语篇的意义和体现语篇意义的衔接机制[22],后者包括文化语境、情景语境、认知图式和心理思维等因素[23];张德禄提出应从社会文化、认知心理和语篇本体三个方面分析语篇的连贯性[24]。史有为认为汉语语篇连贯性的参与因素有语段类、意义类、接应类与背景类,其中意义类是连贯的基础[25]。
运用其它理论来探讨语篇连贯问题。如郭纯洁认为语篇连贯性的实质在于语篇中的信息结构对共享认知模式的依附性上[26]。程晓堂、王琦认为语篇连贯,包括语场连贯、语式连贯、语旨连贯和语类连贯[27]。王琳分析了知觉视点下的连贯特征:层级性、关联性、话题理论与视点框[28]。李奕认为语篇的完整性、逻辑性、层次性、互文性等始终建立在可及性认知规律上[29]。
2.语篇衔接研究
关于衔接的界定,主要形成三种看法:第一种以黄国文为代表,认为衔接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包括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2];第二种以张德禄、刘汝山为代表,认为衔接是语篇的不同成分和部分之间的比较具体的语义联系[11];第三种以孙玉为代表,认为衔接有语义联系和衔接纽带两重意思,前者体现连贯性,后者是衔接的具体形式[30]。目前学界较多地进行形式衔接手段的语篇分析。胡壮麟认为衔接手段体现在音系层、词汇层、句法层、语义层和社会符号层等语言的各个层面上[21]。这种多层次模式拓展了衔接研究视野。学者们对具体语篇衔接手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其中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从照应、替代、省略、连接、重复、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关系、搭配等方面对英汉语篇衔接手段进行了对比分析[31]。
第一,主位结构研究。主位推进模式的类型研究主要有:徐盛桓认为主要有平行型、集中型和延续型[32,33]。黄衍和黄国文都提出了平行型、延续型、集中型、交叉型、并列型和派生型[2,34],黄文还包括跳跃型。胡壮麟总结出三种基本的主位推进模式,即T1—T2型,即第一句主位同时是第二句的主位;R1—T2型,即第一句述位称为第二句的主位;T1+R1—T2型,即第一句主述位结合成为第二句的主位[21]。
主位结构在语篇建构中的作用研究主要有:廖巧云和杨斐翡从语篇生成角度进行的讨论。廖文认为主位结构不仅注意语篇的整体信息、深层意思和整体结构,而且注意到词汇、句法的选择,使语篇生成过程涉及语言内部各层次[35]。杨文认为主位推进是人脑思维特征和一般规律的反映,形成的连锁语义链有助于建构连贯的语篇[36]。李国庆认为主位结构模式可以帮助读者把握语篇发展的进程[37]。王晋军认为语篇主题对次主题的宏观统领构成语篇连贯性的基础,语篇主题转换标记加强了语篇的连贯性[38]。王静认为语篇中话题和说明同时处于强势的话题链是强势话题链,语篇主要由强势话题链构成,弱势话题链则随语篇类别而有不同的成因[39]。张俊、苗兴伟认为述位是新信息的主要资源,述位通过对语篇总体意义的具体化和明晰化而不断实现语篇主旨[40]。
第二,语篇照应研究。黄国文引介Halliday & Hasan的观点,照应又叫指称,可通过代词、冠词、名词、副词、形容词等与指称对象之间的呼应来衔接语篇,可分为人称、指示和比较照应三类。根据照应关系,可分为内照应(包括前照应和后照应)和外照应,还提出了分句照应[2]。胡壮麟将指称成分分为人称、社会、地点、时间和语篇指称五类,指称方式分为人称、指示、比较和词语指称,还提出了“零式指称”[21]。杨朝军则认为时、体、语态语气作为语义手段长期语法化的形式结果,都应在照应关系之列[41]。
照应限制条件研究主要有:廖秋忠提出篇章中的框—棂关系来确定名词的所指:框提供了一个大范围,棂是其中的一部分或相关的实体或状态,两者之间是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6]。刘宇红发现“语境域(百科知识、感官知识和语篇知识)”对先行词的确认至关重要[42]。王义娜指出语篇指称的研究取向已从指称信息的已知性研究、可及性研究发展到指称实体的主观可及性研究,即从心理构建和主观识解的角度阐释指称现象[43]。马文认为会话篇章中指称词语的选择是所指实体的可及性特征、会话结构、照应修正等多种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44],得出了存在言语失误、听觉问题、指称不明、词汇难解与身份偏误等五种指称阻碍,并认为照应纠偏是应对指称阻碍的最有效的策略[45]。
语篇回指研究主要有:徐赳赳根据汉语语言的特点提出了“篇章回指链”、“代词单位”和“节点”等概念[46]。许余龙提出了一个以可及性和主题性两个基本概念为基础的回指确认理论模式[47]。这两本专著为语篇回指研究奠定了基础,徐文侧重于回指在语篇中的使用,许文更强调回指的理解过程。
第三,逻辑连接语研究。主要有三种分类模式:第一种是抽象逻辑语义分类法。胡壮麟将韩礼德“加合、转折、因果与时间”四大类划分转变为“详述、延伸与增强”三分法,并将汉语篇章连接词概括为“添加、转折、因果与时空”四大类[21]。黄国文(1988)概括为“列举、增补、转折、解释、等同、结果、推论、替换、转题、原因”十大类[2]。第二种是功能位置分类法。廖秋忠提出连接成分要根据功能和位置来界定,大致可以分为因果、转折、并列、时空等[6]。第三种是语用分类法。冉永平在关联理论和语言顺应理论的框架内,将连接成分划分为话题、话语来源、推理、换言、言说方式、对比、评价性、言语行为等八类标记语[48]。其中第一种分类法获得较多关注。在此基础上,对语篇连接成分具体研究,主要有:廖秋忠探讨了带有篇章管界作用的管领词语及确定管界的手段,指出研究篇章管界有助于确定局部的篇章结构[6]。金晓艳、彭爽认为主要取决于前后事件语义上的必然联系,包括借助于其他的时间连接手段[49]。
1.语篇建构研究
宏观结构包括语义宏观结构与语用宏观结构两个研究取向。前者研究主要有:郑贵友认为篇章宏观语义结构的相对性:是相对于一些较低层次的组合单元来说的[50]。王全智提出宏观结构是以命题形式体现的、表达语篇或话语的核心内容的高层次语义结构,可通过van Dijk的删除、概括和组构三条宏观规则而得出[51]。后者研究主要有:刘思提出宏观言语行为是语用宏观结构理论的核心概念,并指出以宏观言语行为为基础,对语篇的言语行为的目的、进展、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等的研究是语用宏观结构理论的研究重点[52]。
从认知角度来考察语篇建构。如姚文俊利用语篇分析中的“原型性”概念创建的语篇图式结构,展现了各类语篇类型的宏观结构[53]。严轶伦认为语篇使用者大脑中表征的关于语篇涉及的社会、文化、经验等认知结构参与了语篇的宏观组织模式;语篇的知识序列决定了语篇结构,即语篇外事实、感知与意义表征决定了语篇内连贯方式[54]。其中从隐喻与转喻角度探讨语篇建构的主要有:魏纪东认为隐喻系统中“大存在链隐喻”和“事件结构隐喻”的单一式或交互式延伸是构建博喻性篇章的语义基础[55]。王松鹤、于广探讨了隐喻的语篇功能,认为其在行文中具有统形作用和化神之效[56]。何清顺提出语篇隐喻包括主位隐喻、信息隐喻和衔接隐喻,主位隐喻和信息隐喻通过级转移得以体现,衔接隐喻通过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之间以及显性连接和隐性连接之间的范畴转移得以体现[57]。廖美珍等探讨了隐喻的语篇变化与语篇组织程度的关系问题,即隐喻变化与跳跃越大,语篇表层组织程度越低,并提出不同的隐喻目的一致,在语篇中就是连贯的[58]。魏在江分别从指称转喻、谓词转喻和言外转喻等三个层面探讨了转喻的语篇连贯作用[59]。
从预设和其它角度来考察语篇建构的主要有:陈丽霞、曾燕冰提出预设可进入文学语篇的构建和理解过程,可运用来确立虚拟的文本世界,推动语篇中情节的发展[60]。魏在江认为语用预设具有主体的介入功能、隐性信息的激活功能和对他者的负面或正面评价功能,可通过显性手段影响和制约语篇构建[61]。除此之外,徐盛桓提出了语篇建构同事件建构和语境建构具有同一性的观点,事件和语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语篇建构[62]。
2.语篇理解与分析模式研究
研究不断趋向多样化。杨才英引介van Dijk & Kintsch对于语篇理解的三个层次,即语言表层解码、语义连贯和情景模型,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提出语篇理解的三个阶段:以句子为单位的词汇语法功能分析阶段、语篇衔接构建阶段、心理模型完型阶段[63]。张德禄引介系统功能语法语篇分析的两个层次,即语篇的描写与解释、语篇的评价与说明,以及“词汇语法分析→情景语境分析→文化语境分析”的分析步骤,提出了更为行之有效的语篇分析模式:语境→语篇→评价语境(联系语境变量)[5]。熊学亮认为语篇模型主要由语篇单位和语篇关系构成,描述时要关注细节的动态分析[64]。金荣认为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要充分考虑言语行为理论的要素,才能真正理解语篇[65]。辛斌、赖彦探讨了互文性分析的理论基础、目标与原则、维度与范畴、方法及应用价值,提出互文性分析有助于语篇选择话语秩序[66]。
3.语篇体裁与宏观结构研究
研究不断细化。于晖认为实际的语篇往往是不同体裁的复合体;语篇体裁的确定要视最终的语言环境而定[67]。刘礼进借鉴van Dijk关于篇章结构是语句序列与客观世界中发生的现实情状顺序之间的意义关联性观点,着眼于篇章语序,探讨了语篇结构意义的连贯与人的认知规律或程序之间的交互关系[68]。王凤英运用语义场理论研究科学篇章语义结构,根据叙述方式将其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根据篇章中首句与尾句的语义关系分出封闭式语义结构和开放式语义结构,根据语句关联特征分出放射性结构、枝形结构、互联结构等[69]。吴思聪认为那些具有实义、语义相互联系与映射的词语在篇章连贯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0]。辛红、范红运用宏观结构理论对新闻语篇进行宏观结构分析,有助于达到了解新闻语篇特点、提高新闻报道传播效果以及帮助读者更有效理解新闻内容的目的[71,72]。张滟、祖大庆、胡坚研究了学术论文的宏观结构:导言>续言>结果、引言>背景>方法>结果>讨论[73,74]。
语篇研究目前多体现在语篇特征、语篇连贯与衔接的关系、语篇建构机制、语篇理解与分析模式、语篇体裁等方面上,呈现出不断细化、多样化和深化的趋向。前人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1)语篇宏观结构研究尚待开展;(2)多引介西方理论,对语言事实的分析不充分;(3)语篇体裁与语篇建构的关系研究较薄弱;(4)语篇连贯研究较零散,各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未理清;(5)语篇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等。因此,加强语篇定性与定量研究,加强语篇体裁研究,加强语篇理解与生成要素研究,加强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关系研究,等等,是今后语篇理论研究的重点。
[1]张廷国,陈忠华.语篇的理论界定、描写与解释[J].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3).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聂仁发.汉语语篇研究的几个问题[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
[4]Halliday,M.A.K. & Hasan,R. Cohesion in English[M].Longman,1976.
[5]张德禄.语言的功能与文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廖秋忠.廖秋忠文集[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7]单士坤,王绍斌.论篇章性的构成标准[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
[8]吴启主.汉语构件语篇学[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1.
[9]康光明.语篇语言学及语篇例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10]蔡基刚.英汉写作修辞对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1]张德禄,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2]殷习芳,刘明东.语篇连贯性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3).
[13]武果.也谈篇章的连贯性[J].现代外语,1987(4).
[14]朱永生.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下) [J].外国语,1997(1).
[15]林纪诚.试论篇章连贯性的条件[J].现代外语,1988(1).
[16]林纪诚.语义连贯的语用模式[J].外语教学,1989(2).
[17]程雨民.英语语体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18]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9]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0]严世清,董宏乐.语篇连贯的新视角[J].山东外语教学,1999(3).
[2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教育出版社,1994.
[22]朱永生.衔接理论的发展与完善[J].外国语,1995(3).
[23]朱永生.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上) [J].外国语,1996(3).
[24]张德禄.语篇连贯研究纵横谈[J].外国语,1999(6).
[25]史有为.汉语语篇连贯性问题概析[J].修辞学习,2004(5).
[26]郭纯洁.语篇连贯性的认知基础[J].现代外语,2003(1).
[27]程晓堂,王琦.语篇的语域连贯和语类连贯[J].山东外语教学,2003(5).
[28]王琳.基于视点理论的语篇连贯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
[29]李奕.试论可及性理论对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作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30]孙玉.试论衔接与连贯的来源、本质及其关系[J].外国语,1997(1).
[31]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2]徐盛桓.主位和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1).
[33]徐盛桓.再论主位和述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4).
[34]黄衍.试论英语主位和述位[J].外国语,1985(5).
[35]廖巧云.主位与语篇生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3).
[36]杨斐翡.主位推进与语篇连贯[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
[37]李国庆.主位功能与语篇理解[J].外语学刊,2003(4).
[38]王晋军.语篇主题转换中的衔接手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39]王静.语篇与话题链关系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2006(2).
[40]张俊,苗兴伟.述位与语篇建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
[41]杨朝军.照应关系的篇章功能研究[J].福建外语,2002(4).
[42]刘宇红.前指研究的方法论嬗变:语法、语用与认知[J].外语学刊,2004(4).
[43]王义娜.从可及性到主观性:语篇指称模式比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
[44]马文.会话篇章中指称表达的选择与阐释[J].外国语,2004(5).
[45]马文.会话篇章中的指称阻碍与纠偏策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
[46]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回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7]许余龙.篇章回指的功能语用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8]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00(4).
[49]金晓艳、彭爽.汉语篇章中后时连接成分的隐现[J].世界汉语教学,2005(4).
[50]郑贵友.汉语篇章语言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
[51]王全智.宏观结构与意义关系[J].外语教学,2001(5).
[52]刘思.语篇的语用宏观结构[J].外语学刊,2005(1).
[53]姚文俊.语篇分析中的“原型性”概念及其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4(5).
[54]严轶伦.语篇的认知建构及其知识蕴含[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55]魏纪东.论博喻对篇章的语义建构——再谈篇章隐喻[J].中国外语,2008(3).
[56]王松鹤,于广.语篇的形和神———隐喻的语篇功能分析[J].外语研究,2009(6).
[57]何清顺.语篇隐喻的类别及体现规则[J].云梦学刊,2009(5).
[58]廖美珍,周晓萍.我们赖以建构和组织语篇的隐喻———隐喻变化与语篇组织程度[J].外国语文,2010(2).
[59]魏在江.概念转喻与语篇连贯———认知与语篇的界面研究[J].外国语文,2010(2).
[60]陈丽霞,曾燕冰.预设及其在文学语篇建构中的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0(9).
[61]魏在江.语用预设的语篇评价功能——语篇语用学界面研究[J].中国外语,2011(2).
[62]徐盛桓.语篇建构中的事件和语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6).
[63]杨才英.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理解模式[J].山东外语教学,2005(3).
[64]熊学亮.语篇的认知修辞解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3).
[65]金荣.言语行为理论下的语篇衔接与连贯[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7).
[66]辛斌,赖彦.语篇互文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J].当代修辞学,2010(3).
[67]于晖.语篇体裁复合体———试析语篇体裁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b(2).
[68]刘礼进.篇章语序认知分析[J].福建外语,1999(1).
[69]王凤英.语义场理论和篇章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
[70]吴思聪.论篇章基础上的语义映射现象[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6).
[71]辛红.新闻语篇的宏观结构分析[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
[72]范红.报刊新闻语篇及其宏观、微观结构[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增1).
[73]张滟,祖大庆.评价:英汉财经语域学术论文摘要语篇宏观图式结构TC的生长点[J].外语教学,2006(2).
[74]胡坚.语言学语域学术论文的宏观结构和修辞模式[J].山东外语教学,2008(5).
责任编校:汪长林[HJ]
2014-02-24
上海市语委课题“知识建构与对外汉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
周红,女,山东滨州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博士。
时间:2014-10-28 14:19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4.05.010.html
10.13757/j.cnki.cn34-1045/c.2014.05.010
H0
A
1003-4730(2014)05-00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