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途径研究

2014-03-20 22:23徐达奇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集群资源产品

徐达奇,曹 平

(1.安徽工程大学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安徽工程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中小企业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美国NSF的研究,每一美元的研发费用取得的创新数,小型企业是中型企业的4倍,是大型企业的24倍,小型企业的创新占全部企业创新的55%[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已有1 10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纳税占总额的一半左右,完成了75%以上的技术创新,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的60%左右[2].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起步相对较晚,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品仍占主导地位,大多数企业技术基础薄弱,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2.9年,而欧洲和日本企业平均寿命为12.5年,美国企业为8.2年[3].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研究中小企业以何种途径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创新资源

1.1 充分运用国家相关支持政策

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层面发展战略,受理念、资金、技术及人才等多方面的刚性制约.中小企业往往处于自主创新的劣势地位,能否适应并有效运用好相关支持政策,对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十分重要.

(1)努力争取财税政策的支持.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动在国家新兴或重点领域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努力争取科技攻关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扶持,解决研发经费短缺问题;关注和研究政府采购扶持自主创新产品政策,争取将创新产品列入国家自主创新产品采购目录,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和占领市场;争取自主创新投入税前扣除,以及税收优惠和奖励政策等,对自主创新提供全过程支持.

(2)主动运用金融政策融资.要敢于创新,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规范管理,尤其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提升信誉度,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愿意为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采取创新性融资方式,通过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形式,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抵押不足的矛盾;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争取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以及境外上市,发挥证券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对自主创新的支持作用.还可以通过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等场外交易市场进行融资,多渠道募集自主创新资金.

(3)多途径“引进”创新人才.中小企业有近70%的企业从事R&D的人员在10%以下[4],人才短缺是其生存与发展的瓶颈.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通过聘请或兼并等方式使外部人才内部化,从企业内选拔优秀员工到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培养,柔性引进“候鸟型”专家教授开展研发活动等方式应对人才短缺困难;将企业的发展与创新人才的个人发展和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采取新产品销售提成、科技成果或知识产权入股等多种形式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创新人才;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切实为创新人才解决户口迁移、社会保险、子女就学、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和发展预期等现实问题.

1.2 借助创新公共技术支持平台

自主创新不等于自己创新,况且当今技术创新活动面对的技术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仅靠单个中小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难以取得进展,必须借助区域内创新公共技术支持平台,将外部创新资源内部化,以减少中小企业创新成本、加快创新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中心、检验与测试中心及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创新公共技术支持平台,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研发、设计、中试转化、检验测试、新技术推广及技术培训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研发、科技成果入股等方式共享产品研究开发平台资源,取得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共性和前瞻性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还可直接购买有市场前景、前瞻性的科研成果,通过自身努力快速转化为适销对路的创新产品,增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依托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低成本使用区域内重点实验室、学科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等机构的大型仪器设备和科技文献等,解决研发过程中必须使用,但价格昂贵、维护费用高、使用频率低的设备问题和创新过程中文献资料奇缺的困惑,为自主创新节省投入,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1.3 依托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除了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和公共技术平台支撑外,还必须依托信息服务、法律事务、财务审计、管理咨询、产权交易、市场开拓、评估招标、国际合作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1)借助国家大力推进的信息化平台,在平台上发布和接受信息,分析和把握市场形势,正确把握市场机会,保证创新产品的市场前景,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创新活动的失败.把握相关的技术领域的发展前沿,了解技术动态,使创新成果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提高创新的成功率.

(2)利用区域内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提供知识产权战略性指导,查询与分析知识产权信息,避免重复研究,及时申请创新专利,使自身研发的新产品、精心设计的包装或多年培育的商标等为企业创造利润.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借助平台优势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解决创新维权成本过高等问题.

(3)合理采纳相关咨询机构提供的技术咨询,为自主创新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管理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和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帮助企业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专家,以及了解和掌握有关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还可依托区域内的高校和培训机构,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服务,提高全员素质,提升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人员创新管理能力.

2 主动加入社会创新组织

当前世界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技术复杂性加大,创新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很难具备创新所需的诸多领域的技术能力.开放式创新逐渐得到认同并被广泛采用.美国汉密尔顿咨询公司调查结果表明,与没有参加技术联盟的企业相比,参加技术联盟的企业的平均收益水平要高出40%左右[5].

2.1 主动融入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企业和相关机构的集合.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可以降低交易和创新成本,提高中小企业创新的成功率,是技术创新的有效平台与方式.因此,中小企业要主动加入产业集群,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1)产业集群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丰富的创新资源.产业集群中聚集了大学、研发机构、中介机构等,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必需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聚集在一起的企业、供应商、服务商、金融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等,为集群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以及丰富的信息、服务和资金资源;集群内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小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条件.产业集群促进了中小企业生产专业化,使得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相对集中,利于中小企业在较窄的领域内专注研究,易于产生自主创新成果.

(2)产业集群能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地理位置的接近使集群企业相互之间能够频繁交流,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的碰撞,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产生知识的溢出效应.使集群内中小企业获得创新思路、学习新技术变得比较容易,大大降低了自主创新的成本.现场参观、面对面交流与学习的便利性,使得某一技术的突破极易被其他企业察觉,受利益的驱使,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会不断发生;当某项核心技术获得突破时,在集群内各专业细分企业就会很快协同创新,围绕核心技术不断推出创新产品.

(3)产业集群有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和推动自主创新活动.集群内中小企业空间上的接近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不仅有利于显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而且增强了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又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从而产生知识“溢出”效应.另外,产业集群中有很多类似的企业,面对着相似的市场、使用着相似的技术,企业必须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从而强化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机.

2.2 伺机加入虚拟组织

在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一项技术创新往往是不同学科、技术领域的交融,新技术复杂性大大提高,生产制造也日益高度化和复杂化.中小企业很难仅依靠自身的创新资源开展自主创新活动,需要跨越传统意义上的时空,借助网络平台,集成跨企业不同方面的优势资源和核心能力构建虚拟组织,迅速动员整合企业内外创新要素,以此响应市场的快速变化,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虚拟组织一般由最早发现某个新的市场机会或者掌握某一关键技术的企业牵头,通过网络招标联系网络中其它企业和有关机构迅速形成动态联盟,共同应对市场的新需求或应用关键技术创造新市场.当创新目标实现后,这一虚拟组织也就随之解散.由于虚拟组织是由多个独立的企业通过信息网络链接而成,其建立与运行一般不需要改变各成员企业原有的生产过程与结构,而是利用企业现有的生产系统,在企业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高效率、低成本地适应市场需求.这种体系结构具有比传统刚性组织结构更为灵活多变的特性.

虚拟组织打破了中小企业内部封闭状态,集成了多方的优势资源和核心能力,增进了知识的流动,加速了技术积累,从而弥补了企业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不足,该模式为资源相对匮乏但运行机制灵活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创新思路.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适时加入合适的虚拟组织,在共享自身掌握的实现市场机遇独特能力的同时,获取外部资源,增加实力,改善形象,实现核心优势和竞争能力的聚变升华,从而快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6].

2.3 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

调查表明,产学研合作的缺失成为中小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障碍.由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导致产学研合作模式难以建立,缺乏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反过来又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4].因此,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快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作为高层次人才集聚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学科建设、理论前沿探索、技术研究开发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科研资源、人才优势却远未发挥出来.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市场意识强烈,还有可投入的项目资金和强烈的应用新技术欲望,这为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科研资源提供了用武之地.中小企业应主动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弥补自身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不足,通过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研发机构等多种方式,借助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研究基地等创新平台,共同研究行业、企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管理症结,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入,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 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创新资源

中小企业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不仅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外部创新资源,更要充分挖掘企业内部的创新潜力,使中小企业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创新.

3.1 塑造企业创新文化

要使中小企业实力由弱变强,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一个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

首先要培养企业家精神.在中小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大多数是由企业经营者倡导、决策和组织.要通过理论培训、实践锤炼、市场滚打,提高企业经营者对市场与技术关系的洞察力,增加追求自主创新的责任心、自觉性,使中小企业的经营者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家.使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和市场知识,能够及早地预见市场、技术的变化动态,并有相当的决策能力和胆识;具有献身精神,敢于面对困难、面对未来去设计挑战性的目标,为取得创新的成功,不惧怕困难、挫折和失败;重视寻找和利用外部的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发现某种潜在的市场并机会敢于立即做出果断的决定.

其次要激励创新的关键人员.对于创新关键人员,必须对其个人的能力予以充分肯定,承认他们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对于突出贡献不仅要给予物质奖励,还要有精神性奖励,使他们在相应的专业团队中获得足够的地位和尊重,在实现企业创新任务的同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如果创新关键人员创新获得成功并产生一个新部门或公司,就应在新的部门或公司中委以他们重任,甚至占有一定股份,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使其能够相对独立地开展创新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新才能和作用.

再次调动每个员工的创新热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仅靠个别企业家或部分专家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很难满足顾客全方位的需求,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全员参与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中小企业要培育激励探索、包容个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促使每个员工积极思考、不断改进工作,使技术创新成为全体员工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潜意识行为.对没有获得成功的创新者,也要给予鼓励和支持,消除他们主动创新的顾虑.

3.2 把握自主创新最佳时机

中小企业常常只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熟悉领域的某一技术进行研发,一旦创新失败就会蒙受巨大损失.另一方面,一项成功的创新不仅是由技术研发决定,如在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等后续环节技术跟不上、资金链断裂,或在市场开拓方面缺乏经验等,也难以使创新成果转化为商品,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因而,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一定要掌握策略,瞅准时机,将有限的创新资源用在刀刃上,才能提高自主创新的成功率.

(1)把握技术变轨机会.技术的发展变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遵循着一条技术发展的S曲线.当技术轨道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清晰时,技术的领跑者采用新技术、生产新产品的优势逐渐呈现,其市场地位也日益牢固.但没有一条技术轨道是永存的,任何技术总有达到极限的时候.随着新技术的突破,总会有新的技术轨道产生,使技术发展产生“蛙跳”.技术轨道的变迁和新技术轨道的出现,给后发者追赶打开了“机会之窗”.在新技术轨道上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都没有相关的技术积累,中小企业要抓住技术变轨的绝好良机,准确辨识和把握住轨道可能演进的方向,及时进入新的技术轨道,通过顺沿新轨道开展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2)化解自主创新壁垒.随着产业体系分工的日益深化,技术环节和产品生产环节的模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且具有独立的供应商.复杂技术和复杂产品属于复杂系统,中小企业很难依靠自身能力和资源全面掌握这些复杂的技术和产品系统,更不可能对这些复杂系统实施整体创新.中小企业要顺应、利用技术模块化这一新趋势,将复杂技术和复杂产品拆解,使每个模块简单化,进行自主创新,然后集成.采取“拆解-集成”实现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8].

(3)围绕核心技术创新.中小企业一旦实现了某项技术的突破,就可运用产品技术性能的变化规律,进行顺轨性创新,开发技术水平更高的新一代产品;以掌握的核心技术为平台,以满足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为导向,通过对核心产品作局部变革,研究开发满足不同消费者要求的差异化系列产品,开展衍生性创新;在企业现有产品和技术的基础上将经营活动向相关产品和技术领域进行扩展,利用对相关领域的熟知和现有创新资源存量,向上游产品领域、下游产品领域、工艺相近领域和有互补关系的产品领域渗透,研究开发与现有产品和技术相关的产品,形成渗透性创新集群.

总之,中小企业由于创新资源的有限性,不可能将自主创新战略作为其主要技术创新战略,但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获取外在的各种创新资源,弥补自身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把握创新最佳时机,就一定能成功地进行自主创新,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1] 张国良.基于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机理及对策研究[J].中州学刊,2009(3):38-41.

[2] 全国工商联.2011年中国中小企业调研报告[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2.

[3] 赖文燕.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7):38-41.

[4] 解学梅,曾赛星.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之路还有多远——来自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 195-96104.

[5] 林善炜.中小企业建立技术联盟的博弈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1):90-92.

[6] 钟敏.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策略分析——基于区域创新网络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09(1):40-43.

[7] 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之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集群资源产品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资源回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