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如何以教育实习基地形式进行阅读推广

2014-03-20 09:22:50朱颖华
文教资料 2014年15期
关键词:基地图书图书馆

朱颖华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高校图书馆如何以教育实习基地形式进行阅读推广

朱颖华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高校图书馆拥有良好的图书、人力及技术资源,却一直难以被外界利用,中小学与社区因为资源缺乏而使未成年群体的阅读需求不能得到满足。针对以上状况,高校以教育实习基地为形式的阅读推广模式便应运而生,互利共赢的成效推广模式受到高校师生及社会的广泛欢迎。

高校图书馆 教育实习基地 阅读推广 未成年人

在全球阅读热潮的影响下,我国于1997年1月,颁布了由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广播影视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九个部委共同发出的《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实施“倡导全民阅读,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1],而高校图书馆一直是社会阅读推广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高校阅读资源一直面临着局限于校内的窘境,如何“走出去”成为高校阅读推广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加大了建设校外教育实习基地的力度,以教育实习基地为推广中心的模式逐渐成为阅读推广的选择之一,对于高校、大学生(师范生)与社会都有着不可比拟的好处与优势。

一、教育实习基地形式的阅读推广模式的提出

(一)未成年人阅读情况亟须关注

我国有近4亿未成年人,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相比上次有所下降,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为77.0%,比2011年的78.6%下降了1.6个百分点。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也较2011年有所降低。而根据刚刚发布的第十一次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0-17岁未成年人整体的平均阅读量比2012年又下降了0.9个百分点,为6.97本,图书阅读率为76.1%。未成年人阅读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学生群体面临着越来越繁重的学业压力,阅读态度逐步下滑,可以说,高中生不如初中生,初中生不如小学生,阅读情况很不乐观。[2]同时,在课余假期时间,因为学生读书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父母便取代老师,成为影响孩子阅读最大的因素,“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可以记下来,等爸爸妈妈下班了,可以问他们”。而等到大人回来时,有的孩子的求知欲已经消解了大半,阅读效果、学习效果有所削弱。大部分家长对这一问题很无奈,平时因为忙于工作,他们很难抽出时间陪孩子读书,同时自身面临缺乏阅读方面的较专业的知识素养的困境。[3]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如何让未成年人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培养他们的积极阅读态度,成为阅读推广中需要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现状

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包括市面上鲜见的绝版书籍,最新出版的优秀图书,还包括代表现代科技发展的电子图书资源。同时在信息技术和管理方面,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读者可以联网直接访问图书馆,有任何需求可直接在线进行咨询或者是预约、续借等,无需再亲力亲为耗费劳动力。高校图书馆除了拥有以上优点之外,还拥有高校所独有的优势:高校图书馆有经验丰富的图书管理员、高素质的大学生读者和各学科专家等人力资源[4]。

表1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学历结构(截至2013年底)

表2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截至2012年底)

以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其工作人员中学历为博士的工作人员达到4.03%,硕士则为29.03%,而本科更是几近一半。工作人员的专业也十分有利,社科类约占46.55%,自然科学的约25%,具有图书情报专业学历证书的达28.45%。总体上看,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专业学历都极具优势,且对所负责的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包括纸质、电子、网络资源都相当熟悉,是阅读推广的有力倡导者,能够针对对象的不同提供相应的资源服务,有效地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同时,高素质的大学生知识文化水平较高,时间充裕,积极参加大学里的学生组织、读书俱乐部,一定程度上对阅读起到了推广作用,是阅读推广中不可忽视的群体,是活动中有力的推动者与组织者。而高校中大批的教师、专家、教授,拥有着最权威和先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为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最专业的指导。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机关、企业、学校的文化设施要尽可能向社会开放,积极开展文化服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也明确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然而,在众多高校中,图书馆依然实施门禁系统,绝大部分校外人员很难进入高校图书馆,校外网络很难通过图书馆下载免费的网络资源。纸质或者电子图书资源一定程度上依然局限于高校的师生群体,其似乎还没有充分地向周边群体敞开,一些服务措施亟待提出并实施。因此,必须构建一种合作的模式,将高校的资源充分利用,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能够进行有效的阅读普及,而大学生常常参与的教育实习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教育实习基地模式的阅读推广活动的特点

教育实习是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师范院校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必修课程,在此过程中,大学生不仅可以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锻炼自己的教育能力,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进行阅读推广,拓宽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将资源与知识传播给大众,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教育实习基地是阅读在基层进行推广的有效途径,弥补了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不足与缺失。

(一)资源的传递与共享弥补了青少年阅读资源的不足

青少年群体聚集的区域通常为中小学校园或者是家庭所在区域的社区,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中小学校在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更多地重视教学课程的进度和效果;中小学生的课余时间,所住社区的阅读资源更是少之又少,社区普遍缺乏相应的阅览室及相关的阅读活动,同时面临资金短缺等问题,学校或者是社区很难承担名人名师名作家的费用。而教育实习基地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相关问题。高校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基地的建设,多而优的大学生群体能够多而好地将校内资源带入中小学校或者是社区等基层,同时,大学生时间充裕,丰富的阅读活动充溢了青少年学生课余及假期的时间,对中小学生群体进行积极的阅读指导,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而高校内众多的专家教授则解决了名人名师的经费问题,也提高了教育实习基地的专业性、可信度及提高基地在区域内的名声,起到拉动周边阅读推广的作用。

(二)教育实习基地促进了大学生的认识与发展

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在将高校资源带入基层,推动大众阅读活动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学习与提高。为了保证专业知识的完备与正确,大学生的阅读量获得了充分的补充与提高,高校也在周边地区提高了知名度与影响力。另一方面,在基地实习的过程中,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生接触了更多的中小学生及教育教学活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对教育实际的陌生感,能够通过教育实习基地中遭遇到的问题,发现自身专业或是教育技术的不足,以便在往后的时间内有效地改进与提高;高校也能够根据实习基地的即时反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检查与培养。

三、教育实习基地形式下可采取的阅读推广措施

(一)高校图书馆放宽对教育基地的开放限制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对秩序等问题,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仍有限制和顾虑。针对此状况,高校方面可以对社会读者,尤其是有意愿参与的实习基地的教师或者是家长办理图书借阅卡,以方便他们进出图书馆及对图书等资料的借阅。教育实习基地也可以以集体的形式进行阅读资源的租借,确保基地高校人员之外的人员能充分接触到所需资源。同时,高校可以与地方中小学校或者是社区进行联系,组织学生或者是家长群体到高校图书馆参观,感受高校阅读氛围。

(二)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学历高、专业性强,聚集了大量的图书馆学、社会科学和各及其他学科的专业人才,是知识的导航员。图书馆可组织有关阅读推广和信息资源检索等讲座,对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对阅读推广活动的推动者——高校大学生,图书馆可向他们展示我国目前阅读情况和活动开展状况,培养他们的阅读意识和责任意识;指出组织阅读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重点和方法,帮助他们有效在中小学生或者是社区中进行交流和意义传达;传授资源检索的方法技巧,快速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充分有效地帮助需要者。当然,资源检索等技巧针对的不仅是高校学生,教育实习基地的教师、社区的家长及中小学生都应该有所了解,以便在没有高校人员的指导下独立使用资源。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互动活动

高校方面应积极和中小学校及社区联系,定期举办各种主题讲座、交流会,例如我校文学院就举办“国学进社区”活动,每周定期向基地小学和街道宣传讲解国学知识,例如昆曲、《弟子规》、曾国藩家训等,效果非常好,拓宽了参与者的知识面,培养了参与者的阅读兴趣,一定程度上对本校也起到了宣传作用。活动组织者也可以考虑邀请校内知名教授进行授课指导,确保知识的正确性与权威性,提升活动的品牌和影响力。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和地方实习基地可联合举办征文比赛,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并给予表扬鼓励,激发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四、在教育实习基地模式下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效

实践证明,以教育实习基地为模式的阅读推广活动对高校的图书资源流通,社会的阅读普及,文化氛围的产生,以及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生的就业指导都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合作单位乐于成为教育实习基地

此项阅读推广活动的对象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学生群体,合作单位除了传统的中小校园外,还拓展到学生课余、假期生活的社区范围。在合作之前,校园的阅读活动往往局限于课本知识,阅读氛围不是很浓厚,学生承担较大的学业压力。而课余时间,尤其是寒暑假,家庭缺乏较为专业人员的阅读指导,社区缺乏充分的阅读资源与阅读活动,中小学生便浪费了较为充裕的阅读时间。诸多因素导致青少年难以养成较好的阅读态度与习惯,阅读情况也随着学业的增加而逐年减少。但是,在教育实习基地模式的阅读活动推广下,校园,尤其是学生所在的社区,各类文化活动开展情况极为良好,数量多且质量佳,极大地丰富了中小学生的日常课余生活,拓宽了他们的阅读范围,提高了他们的阅读量。专业人才的指导也使中小学生的阅读更加有针对性与科学性,弥补了家长此类知识的匮乏与不足。同时,在社区等学生居住生活的基层区域开展活动,也方便家长参与和陪伴,所在社区也可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深受当地街道,尤其是学生居多的社区的欢迎。

(二)大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

教育实习基地模式的阅读推广活动对于高校和实习基地来说,是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途径。在高校校园内,学生的参与尤为积极。对于师范生,他们不仅帮助高校图书馆实现教育功能和知识价值的传播,而且较早地体会到今后教育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情境,发现自身的知识或是教育技能的不足,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与预热。同时,相较于过去教育实习往往与阅读推广相独立,实习人员仅限于师范生群体,对于其他专业院系的学生有较大的限制,此模式下的参与人员只要对所要求方面的知识有较浓厚的兴趣与一定的了解,都有机会参与推广活动,例如,社会工作专业或者是中文类专业等。当然,报名者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试与筛选,优秀者便有机会参与推广活动。在此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更实现了他们的社会价值。

五、结语

阅读推广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责与任务,借助教育实习基地进行阅读推广,是高校资源向外流通,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行为习惯和增加其阅读量的有效途径,这也需要社会多方面的不断努力与支持。当然,该模式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活动具体运行组织、合作双方的工作内容及具体条件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1]周浩鹏.浅谈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形式创新.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15:58-60.

[2]乔菊英,李瑞平.我国当前国民阅读状况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9(13):8-11.

[3]中国江苏网.你的孩子离读书远吗?青少年暑期阅读现状调查(2012-07-24).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2/ 07/24/013872402.shtml.

[4]王云翔.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刍议.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20:43-45.

猜你喜欢
基地图书图书馆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8:10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我的基地我的连
班里有个图书角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
探秘心战基地(下)
探秘心战基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