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要注重树种多样性

2014-03-20 19:06:05杨勇
安徽林业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太和县纯林杨树

杨勇

(太和县肖口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阜阳 236600)

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要注重树种多样性

杨勇

(太和县肖口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阜阳 236600)

近年来杨树纯林面积增速明显,已带来一定的危害。太和县改变林业发展模式,改善树种结构,选择多树种造林,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杨树纯林;多树种造林

2012年10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16年全省新增森林面积66.7万hm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以上,从2013年起,每年造林13.3万hm2以上,全省林业总产值实现2 000亿元。

近年来太和县杨树面积增速明显,县委、县政府已经意识到大面积的杨树纯林,给全县带来了较大的危害。今后在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时,要选择多树种造林,改善树种结构,尽快消除危害。

1 太和县林业生产现状和问题

1.1 林业生产现状

笔者在乡镇从事林业20余年,参加了1999年、2004年的一类调查,2005年、2013年的二类调查,平时也多次调查了解太和县的林业生产现状。通过参加多次调查了解到太和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施林业重点工程为突破,把林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建成了以农田林网为主体,以沟、河、路林带为骨干的新型生态农区。截至2013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7万hm2,有林地面积3.3万hm2,其中用材林3万hm2,经济林0.05万hm2,防护林0.25万hm2。森林活立木蓄积量220万m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41%,林木绿化率21%。

1.2 杨树纯林过多

一方面木材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另一方面造林成本低、生长快,这就使杨树很快被作为绿化树种普及开来。仅2002~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期间,全县就造林1.3万hm2,其中杨树面积1.2万hm2,经济林及其他树种0.1万hm2。据统计,全县平均每年四旁植树350万株,杨树占95%以上。2013年林业二类调查时,全县有林地面积3.3万hm2,其中杨树面积2.98万hm2,占有林地面积的90%以上。随着杨树纯林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单一的纯林带来的危害在太和县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2 杨树纯林过多给太和县带来的危害

2.1 容易引发各类病虫害

太和县杨树纯林多,造林密度大。退耕还林工程造林55株/667m2,村片林密度更大,有的达70~80株/667m2。幼林期林木的生长量和造林密度成正比,但随着树木的生长达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进行适当的间伐。部分杨树林由于没有及时间伐,这类林木就变得生长缓慢,树势弱,抗性低,极易引发各类病虫害。

近年来太和县杨树病虫害的发生呈加重趋势。危害严重的有草履蚧壳虫、杨树天牛、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等虫害,如太和县308省道税镇到郭庙段的杨树和许多退耕还林小班,就因连续几年爆发草履蚧壳虫而不得不采伐更新其他树种。我曾随太和县电视台到当地居民家中采访,村民家中的墙上、灶台、水缸、床上到处都有草履蚧壳虫在爬行,数量惊人。每年的6~8月份,正是树木生长旺季,随处可见光秃秃的杨树叶子被吃光,那是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等幼虫在危害;经常出现大片大片杨树因遭受天牛钻蛀而枯萎死亡,刮风下雨的时候,不断有被天牛钻蛀的杨树主干被刮断。还有的杨树林因发生褐斑病,引起早期落叶。据统计,太和县每年发生病虫害的面积都在1.2万hm2左右,严重威胁着林木的健康生长。

2.2 土壤肥力下降

树木在生长和采伐过程中,会不断消耗并带走土壤中大量的养分。杨树生长速度快,所以消耗的养分也快,再加上管理粗放,没有或很少进行追肥,消耗的营养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另外,树种单一,返还到土壤中的枯枝落叶单一,分解速度慢,很容易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差,肥力下降,地力衰退。

2.3 杨絮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退耕还林工程栽植的杨树(且大都是开花雌树)陆续进入成熟期,每年4月中旬到5月上旬,杨絮到处飞舞,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或者吸入杨絮、花粉等物质后,容易引起流鼻涕、打喷嚏、呼吸急促等症状,或会出现皮肤瘙痒、眼结膜发红等过敏性反应,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睡眠。杨絮属易燃物,易被点燃引发火灾。此外,杨絮还影响小麦的传粉和灌浆,降低小麦的产量;影响交通,给人们行车带来困难等。

3 太和县改变树种单一采取的措施

3.1 改变林业发展模式,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林业发展必须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实行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方面转变,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林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为太和县实施造林树种多样性创造了思想基础。今后在植树造林时将扩大造林树种的选择范围,以生态建设为主,生态效益优先,并建议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3.2 完善营林措施,调整林种结构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坚持因地制宜、科学造林。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规划,适地适树,优先发展乡土树种,确保造林一片、成活一片、成林一片,实现可持续发展。太和县遵循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始营造不同形式的混交林。通过调整树种结构来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选择一些抗性强的树种,对现有林地进行更新改造,达到防病治虫的目的。

3.3 大力发展特色林业树种

在改善生态的同时,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发展珍贵树种、经济林、药材、花卉、林下经济和森林生态旅游等特色林业树种。在城乡结合部建设经果林带,建立现代林业示范园,建立景观林带发展森林旅游和生态休闲。

太和县是著名的“椿樱之乡”,香椿、樱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太和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向纵深发展。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对林农开展培训指导,并精心编制了《太和县无公害优质香椿栽培管理技术》资料,免费发放。几年来,利用项目资金、小额贷款及财政扶持累计投资710万元,县林业局筹资30万元以奖代补,帮助林农从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果粒大、含糖量多、耐贮藏的萨米脱、先锋、龙冠等优质高产樱桃品种。目前沿沙颍河两岸的400 hm2香椿、66.7 hm2樱桃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在销售时为林农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注册的“玉皇贡椿”、“太和贡椿”已成为省内知名品牌。

3.4 积极扩大育苗树种

要实现造林树种多样化,就要扩大栽植苗木的种类。没有品种多样的种苗,便难有全面的造林树种多样化。太和县积极扩大育苗树种,大力发展林苗两用林,涌现出一批规模化、有实力的林业经营实体。其中天禾花木绿化公司2013年开始在肖口镇租地发展林苗两用林,已栽植栾树、桂花、女贞、法梧、银杏、马褂木、泡桐等各类苗木200 hm2,平均每年可出售苗木70万株。

太和县2014年造林任务1 737.13 hm2,其中“三线三边”绿化提升行动任务559.7 hm2,作业设计造林树种是栾树、高杆女贞,主要落实在105国道、308省道、济广高速两侧。新治理的沟河作业设计为柳树和2025杨树混交。据统计,目前太和县共有花木绿化公司、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林业经济实体32家,流转土地1 130 hm2,栽植林苗两用林566.7 hm2,果树林233.3 hm2,药材、花卉330 hm2。造林树种包括栾树、女贞、法梧、桐树、桂花、玉兰、山核桃、梨树、葡萄、牡丹、黄蜀葵等二十几个品种,为全县改善树种结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责任编辑:杨婷婷)

S721

A

2095-0152(2014)03-0043-02

2014-04-16

2014-04-29

杨勇(1975-),男,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基层营林工作。E-mail:18756809779@163.com

猜你喜欢
太和县纯林杨树
太和县人民医院
——智慧医疗助推高质量发展
跟踪导练(五)
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碳储量
森林工程(2018年4期)2018-08-04 03:23:10
挪用公款8700万的“一把手”
方圆(2018年23期)2018-01-07 09:06:18
口算本失踪记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喜剧世界(2017年10期)2017-06-01 12:39:29
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水土流失规律的分析
“勤廉双优公仆”倒在石榴裙下(下)——安徽省太和县原县委书记刘家坤受贿案纪实
“勤廉双优干部”倒在石榴裙下(上)——安徽省太和县原县委书记刘家坤受贿案纪实
但愿那爱心星火早燎原:记太和县关工委主任廉月富
中国火炬(2014年1期)2014-07-24 14: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