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人民本位的唯物史观

2014-03-20 08:00黄向阳
武陵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党员干部利益

黄向阳

(湖南文理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湖南 常德 415000)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但世情、国情、党情正发生着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这些深刻的变化使我们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我们党内存在着腐败涣散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党员干部自身的原因。正如习总书记指出:“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1]习总书记的讲话切中当下中国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循着这一思路,我们党提出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任务,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牢牢掌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重回人民本位的唯物史观,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自觉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的意志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一 回归人民本位的唯物史观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在“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掩盖中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样“一个简单事实”,从而使我们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从唯心走向唯物,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政治的困扰,在现实世界之中找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这一伟大的发现,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与实践及其党的建设找到了坚实的依靠力量,使无产阶级政党明确了“党的立场,就是无产阶级的立场,就是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的立场,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2]。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场就是人民本位的唯物史观的立场,中国共产党人将这一立场高度凝练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并在这一宗旨的指导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先后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两大阶段的历史任务。面对新形势,虽然世情、国情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一立场和宗旨不能变。它是我们信任群众、依靠群众、学习群众、领导群众,战胜全面深化改革路上的各种“激流险滩”,拆掉阻碍全面深化改革的各种“藩篱”,使党摆脱各种执政困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回归人民本位的唯物史观是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首先,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立足群众观点分析问题,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人类一直尝试寻找是谁创造了人类历史并进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在唯物史观产生之前,人们一直未能发现真正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直到“黑格尔把历史观从形而上学中解放了出来,使它成为辩证的,可是他的历史观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3]544。马克思在黑格尔的基础上把唯心主义从历史观中驱逐出去,“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3]545,从而发现“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4]287,唯物史观的发现使人类社会终于找到了“决定历史结局的却是广大群众”[5]33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为共产党人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共产党人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俄罗斯“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5]399,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探索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历程中掌握了“经济决定政治的观点,和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6]586;在“劳苦人民自己解放自己”[7]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了民族解放,并在多年的革命实践中将马克思人民本位的唯物史观从理论上加以完善,开创了群众路线理论。群众路线的创立及其在革命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力量,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即使是领袖人物,也“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忠实反映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并自觉投身到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去,才能发挥好自己的作用”[8]。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和自己解放自己的人民本位唯物史观,正是今天我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逻辑起点,只有把握这个逻辑起点并在实践中坚持从这一起点出发,才能在实践中依靠人民的力量,和人民一道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并“用十三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9]。

其次,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的立场,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应坚持的基本立场。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同时也是历史评判的价值主体,一个政党好不好,不是由政党说了算,而是由人民说了算;一个政策好不好,不是由政策的制定者说了算,而是由人民说了算。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这一至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执政,从毛泽东强调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0]到邓小平的“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准”,再到江泽民提出的“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执政为民”这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无不体现着共产党人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的人民本位的意识。习近平同志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11]这一标准不仅是衡量我们工作得失的标准,也是衡量共产党员党性原则的标准,“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1]。以人民本位的唯物史观教育党员干部就是要让“人民利益标准”扎牢我们的思想根基,使一切脱离群众、与民争利、与群众的利益背道而驰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不再发生。

最后,回到人民本身,是人民本位唯物史观的落脚点,也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唯物史观的内在逻辑告诉我们,创造历史的人民,不仅是一切历史活动的起点和原动力,也是一切历史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共产党人只有在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才能把握群众、才能和群众一起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有回到人民本身,理论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政策的效用才能得以实现,因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11。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不仅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还亲身致力于参与和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在实践中宣传共产主义理论,让共产主义理论回到诞生它的土壤之中,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巨大的物质力量。深刻把握了唯物史观这一规律的中国共产党因此将群众路线表述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不断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12]在实践中以群众利益为标尺,但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部分党员干部中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党的执政安全。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使广大党员干部牢牢把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坚持在工作中以群众观点分析问题。

二 回归人民本位的唯物史观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

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在过去的30多年里,改革作为中国最大的红利,所走的道路是从易到难的,在改革中,总的来说获益者比利益受损者多,因此,改革的阻力较少。但当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时,原来被暂时搁置起来的改革难题,加上思想观念的束缚、利益固化的藩篱等就成为了阻挠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硬骨头”甚至是激流险滩。弄不好,不仅不能继续推动改革全面深化,反而有可能使我们丧失30多年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果,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因此,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党和政府不仅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敢于去啃“硬骨头”和闯“激流险滩”,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而且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决定作用,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依靠人民的力量啃掉“硬骨头”,闯过“激流险滩”。

在深化改革中我们面临的“硬骨头”和“激流险滩”,是与人们的思想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与少数党员干部的主观认识有关,与他们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关。以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四风”为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之所以盛行,就是由于部分党员干部忘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忘记了党的群众路线,忘记了党的宗旨和使命。由于这些党员干部的头脑中没有了群众,所以在工作中才会罔顾群众利益搞形式主义,脱离人民群众高高上在搞官僚主义,不顾人民群众的疾苦搞享乐主义,浪费人民群众钱财搞奢靡之风。“四风”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心中没有了人民的利益,只有小团体和自己的利益。心中没有了人民,行动上自然就不会和人民站在一起,就不会以人民利益为重,就必然会做出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有的党员干部甚至还以所谓党的利益来为自己辩解,将党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严重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他们的做派不仅使自己远离人民群众,把自己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还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影响到人心向背,危及到党的生死存亡。要彻底根除“四风”,必须治理产生“四风”的土壤,从根本上着手,才能打造一支务实清廉的党员干部队伍。因此,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反“四风”联系起来,其目的就是让广大党员干部重新树立人民本位的唯物史观,重塑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反复证明:只有依靠群众,回归人民本位的唯物史观,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改革的胜利,这也是获得人民爱戴与拥护的重要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本位唯物史观的重要实践者,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程中,逐渐懂得: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不仅需要共产党的领导,更需要人民的积极参与,没有人民的参与就不会有革命的成功。张太雷在谈到北伐战争时就指出:“国民革命是人民自己的革命,一定要有人民自己的参加,才能成功。”[13]191“五卅运动没有能够成功的最大原因是因中国的经济基础及人民的大多数——农民没有参加。”[13]156在随后的中国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形成了自己的人民战争理论,而且凭借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赢得了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了民族解放,后又继续依靠群众,打败了有强大美国支持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政治基础。

在实现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依然注意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群众路线教育,使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懂得:群众的解放,要依靠群众自己,不是依靠任何人的恩赐;只有从群众中来的政策,才是正确的政策,也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正确地执行政策;只有密切联系群众,遇事同群众商量,才能把革命事业做好”[14]。从没有人民的参与革命不能成功到“任何一个经济建设的事业,没有广大人民自愿地积极地参加,都是得不到结果的”[15],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大多数时候都很好地坚持了人民本位的唯物史观。正是我们党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才使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为代表开启的中国农村改革成为中国改革的第一推动力,随着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的逐渐深入,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全面铺展开来。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使我国实现了国家富强的中国梦,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改革发展到今天,不仅有“硬骨头”和“激流险滩”阻碍着改革,还有由于环境和形势的变化,“过去合理的现在可能已经不再适应,以前长期有效的目前可能开始失灵”[16]。这意味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所确立的国家治理模式、经济运行方式、利益协调机制等都难以适应变化了的时代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工作方法创新,寻找解决新问题的动力之源。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仅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定位为人民的梦,强调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还特别强调:“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17]群众的探索、先行先试正是我们党凝聚力量、积累经验破解阻碍全面深化改革难题的最强动力。

三 回归人民本位的唯物史观必须做到知行合一

回归人民本位的唯物史观,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提高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修养,又要坚持以人民本位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提高践履能力,将人民本位的唯物史观融入自己的工作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回归人民本位的唯物史观,首先要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没有革命的理论,也就没有革命的行动”[17],这一结论的科学性已经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所证实。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导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初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使中国基本上立于强国之林。但是,我们党的任务并没有就此完结,我们还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为此,我们还要全面深化改革,还需要群策群力,集中全党的智慧,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尤其是在今天,国内国际的形势越来越复杂,观念多元、价值多元、利益多元格局下,社会治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要妥善处理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要求我们从理论上提高把握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的能力。正如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只有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才能在纷繁芜杂的社会关系中,找到全面深化改革真正可以依赖的力量;才能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现象之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真实规律,并自觉按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办事;才能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18]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把历史活动还原成群众的活动,在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去理解、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使唯物史观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武器。

学习唯物史观,不仅要掌握向书本学理论的方法,还要掌握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方法。人民群众在创造自己历史的过程中虽然不直接创造出理论,但“群众的革命实践不断创造出极可宝贵的斗争形式、组织形式、工作方法与方式以及各种极可宝贵的经验。”[6]183群众创造出来的经验不仅为理论创造提供直接素材,还能为理论创造指引方向,并对理论创造中有可能的偏差进行纠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都曾出现过一些失误,这些失误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客观条件的制约,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没有虚心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刘少奇在总结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失误时指出:“如果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密切地联系群众,在工作中充分地发扬民主作风,恭恭敬敬地当群众的学生,有事很好地同群众商量,认真地倾听群众的意见,特别是倾听不同的意见,很多错误是有可能不犯的。”[19]到群众中去,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参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理解唯物史观、发展唯物史观,可以使我们接地气,不犯或少犯错误,不断提升党对社会的治理水平。

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坚持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把握唯物史观,解决的是认识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检验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靠认识本身,必须靠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不断修正错误,趋近真理。因此,共产党员及其干部,不仅要有过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还必须有扎实肯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实干精神。习近平在河北省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20]践行人民本位的唯物史观,就是要以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历史、自己解放自己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回到人民群众之中,化为人民的一员,和人民群众一道在实践中创造自己的历史。“我们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现在我们谈不上说一块苦,但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保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工作做好。”[21]

在唯物史观的引领下回到人民群众之中,在实践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求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的情绪和要求,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人民群众利益需求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背景下进行的,要将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上来,需要兼顾、协调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之中,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其次,党员干部必须在实践中为群众出主意,和人民群众一道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在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利益固化的藩篱必然阻碍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党员干部必须在实践中坚决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依靠人民群众,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捍卫人民利益的实践中捍卫党的利益,捍卫党的宗旨,捍卫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够破除全面深化改革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奠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现实基础。

[1]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06.

[2]彭真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1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刘少奇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11.

[8]江泽民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77.

[9]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10]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11]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3-7

[1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42.

[13]张太雷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80.

[15]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5.

[16]全面领会和落实三中全会精神——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3.

[17]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48.

[18]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N].人民日报,2013-12-05.

[19]刘少奇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76.

[20]习近平.充分调动干部和群众积极性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善做善成[N].人民日报,2013-07-13.

[21]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05.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党员干部利益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学建构的基础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党员干部要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