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飞宇,李存金
(1.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2.宜春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江西 宜春 336000)
分析化学是医药院校高职教育中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是药学领域与化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开设,既是药学工作和学习对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选择和提取,又是化学在药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其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是药物分析技术、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技术、药物制剂技术、临床药物治疗学基础等学科的必备基础。其中,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是分析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养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如何才能充分挖掘和发挥分析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功能,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在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并把他们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笔者在总结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主线、两重点、四结合”的教学构思,现介绍如下。
职业能力是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基本条件,是胜任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是立足社会、取得社会认可、获取生活来源、谋求自我发展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院校教学的重心[1]。
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学以达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分析技能;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提高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和增设开放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完善实验考核体制,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强调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突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根据分析化学实验课自身的特点制订相应的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高职药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2],且由于医药行业职业的特殊性——担负着维护人类身体健康的特殊使命,因此,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当今社会因各种原因导致药品质量不合格而出现药害事件的报道屡现不止,如“齐二药”假药事件、“欣弗”劣药事件等,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显得日益重要。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并重,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文化素养,最终把他们培养成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合格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人民提供安全、优质的药学专业服务。
为达到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并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应该与以下4个方面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
分析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在药学专业课程中都有重要应用,尤其与药物分析技术关系密切。分析化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熟练掌握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常用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为学生从事药品质量的分析、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验技术基础。药物分析技术是利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学科。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研究和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一般规律、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并树立“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为学生以后从事药物的分析检验、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和研究开发等工作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分析化学是药物分析技术的重要基础,药物分析技术是分析化学的具体实践和运用,且两者的教学目的在培养目标中得到统一,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职业能力。
因此,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分析化学和药物分析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分析化学中的分析原理和方法时,能深刻体会到各种方法在药学领域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20世纪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邻科学的相互渗透,分析化学已发展成为以仪器分析发展为主的现代分析化学[3]。其中,色谱分析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药品的分析检验中,且有代替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的趋势。如在200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阿司匹林的特殊杂质水杨酸的限量检查是采用水杨酸与铁盐的显色反应进行,而在2010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查。因此,教学内容应与社会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减少滴定分析实验,增开仪器分析实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由工业化时代转变为信息化时代。社会上所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必然引起青年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药品行业中的相关报道展开教学活动,如“毒胶囊事件”。首先,由教师叙述事件始末,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表观点、看法,然后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胶囊的质量标准,并设计实验方案,开展胶囊的分析检验实验教学。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分析手段和技术在药学专业、药品行业中的作用、地位及重要性,使学生具有爱岗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为使教学内容贴近职业岗位实际,满足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要求,我们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基础理论知识以“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为准则,着重培养实验技能,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需适时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以及医院药房等实习基地参观,并到相应的岗位进行见习和顶岗实践,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1]李革.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7):165-167.
[2]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S].教高[2004]1号.
[3]倪坤仪,田颂九,丁丽霞,等.21世纪药物分析学的发展趋势[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2):79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