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文艺鉴赏如何可能?——中国梦文艺正能量系列思考之一

2014-03-20 01:14
武陵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上品文艺作品客体

魏 饴

文艺作品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为媒介,创造出生动丰富的艺术形象,接受者在品鉴文艺作品时,通过由浅入深、融情入理的理解把握,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强列共鸣,从而得到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艺鉴赏。文艺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以文艺作品为对象,这使它有别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鉴赏;文艺鉴赏从审美的角度感受艺术美,这使它又有别于科学认知以及一般的游艺活动。

同样一个文艺作品,不同的人鉴赏所获得的效果并不一样。我们将文艺鉴赏划分为上品文艺鉴赏、中品文艺鉴赏和下品文艺鉴赏三个层次。划分依据重在两维:一看鉴赏心理活动过程是否完整;二看鉴赏理解是否合情合理,深识堂奥,富有创造。

文艺鉴赏的完整心理过程包括“直觉→体验→认识”三个阶段。“直觉”就是不假思索地感知作品;“体验”则是对作品获得初步美感之后的再理解、再确认;“认识”就是艺术享受与艺术判断融为一体后再反观作品的最高审美把握。与此相关,歌德也曾将文艺鉴赏分成三个境界:一是不假思索地享受美;二是只作判断不享受;三是在享受的同时作判断,在判断的同时进行享受,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再现作品的精髓[1]。此所谓三种不同境界,它们的关系是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的,实际上这与我们上面所说文艺鉴赏完整的心理过程基本一致,不过“享受”应该贯穿鉴赏活动的全过程。

文艺通过艺术形象表现生活。《文艺概论》里说,形象大于思想,意在表明艺术形象的内含十分丰富。中国古文论中经常强调文艺作品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2];要有“画意不画形,咏物不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3];要“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4]等,这对文艺鉴赏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成为作者的知音,就得仔细领会作品的“象外象”、“物外情”、“言外意”,对艺术形象进行多层理解与创造。这种创造,既表现在鉴赏者头脑里还原、丰富文艺作品的意境,也表现在鉴赏者对文艺作品深层内涵的探求。

所谓文艺鉴赏上中下三品,它是指鉴赏心理过程和鉴赏理解的综合体现,犹如人们游泳,你的体能素质与采取蝶泳等方式方法的不同,表现在一定时空即可区分为健将级以及一级二级等,但人们天生就具有追求健将级运动水平的愿望。上品鉴赏,其鉴赏心理过程必然完整,同时还能与作者作品保持一致之思,或是还原似的共鸣,并在此基础上又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识堂奥。如果鉴赏心理过程不完整,对作品内容基本不理解、不准确,或者对一些低级趣味的作品也津津乐道,当然就是下品鉴赏;介于上品与下品之间则是中品鉴赏。

上品文艺鉴赏总是活动“四要素”的有机统一。“四要素”指世界、作家、作品和鉴赏者。“世界”是自然和社会一切事物之和,它是作家和鉴赏者的依托,作家和鉴赏者对“世界”了解掌握得越深,就会越有利于自身对生活的准确评价;“作品”是世界的反映,是人类发展历史的确证,也是作家和鉴赏者对话交流的主要中介;作家和鉴赏者通过作品进行交流,鉴赏者是主体,与客体作品形成思想交流,作者则是客体隐含的另一主体。

上品文艺鉴赏究竟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实现?如仅仅关注以上“四要素”的相互关系显然不够,如果再深入探索,择其要者,只有主体和客体条件充分,从而双向交流,上品文艺鉴赏才有可能实现。这种交流彼此互为对象,它是有前提的,前提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主客体审美交流关系的密切和创新程度。下面,我们即围绕这个关系具体分析上品文艺鉴赏如何可能。

先说鉴赏主体。这里的主体,是指文艺鉴赏活动中的读者、听众或观众。主体之所以能够与鉴赏客体形成一定的审美交流关系,就在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文艺鉴赏期待视野。期待视野,包括一有鉴赏需求;二有鉴赏能力。鉴赏需求是在主体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才有可能的;鉴赏能力是指主体要具备一定的鉴赏修养,主体对作品的鉴赏并不是新生婴儿睁眼看世界,完全从零开始。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5]。以上二者,基本生活需要是鉴赏需求的前提、保障和基础,越是在高度物质文明的社会里,主体就越是需要高品质的文艺鉴赏活动以求得精神生活的平衡。主体的鉴赏能力具体表现在对作品的还原、探求和创造上,其能动创造是文艺鉴赏生生不息的重要根源。它的能动性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大凡优秀的文艺作品都回避倾箱倒箧地去表现,往往会留给鉴赏主体一些“不确定点”或“空白”,这就更需要主体去补充和创造;第二,主体总是根据自身的修养、阅历与立场去鉴赏客体,这样也难免会对不同种类的文艺形式,或同一种类同一作品表现出不同的鉴赏需要和鉴赏评价;第三,因为主体具有自由生命活动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文艺鉴赏活动有着比其它实践活动诸如宗教、政治等具有更大更多的自由灵活性,它是一种摆脱了肉体需要支配的活动,是一种摆脱了对“物”的绝对依赖性的活动。

再说鉴赏客体。这里的客体又称鉴赏对象,是文艺家创作出来的可供人们鉴赏的文艺作品。显然,没有它就没有创作者与鉴赏者二者之间的双向交流,文艺的效用也就无从实现。鉴赏客体之所以能够为主体所鉴赏,它的前提条件又是什么?或者说,文艺作品应当具备怎样的功能?我以为,这个问题虽不新鲜,但它在当下却显得特别严峻和突出。过去,我国文艺政策长期坚持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结果全国只剩下几个样板戏,这固然有问题。目前,全国上下主抓经济、以GDP高低排座次,而文艺如何发展、有何问题,大家却并不那么关心。在很多情况下,文艺好像是一个摆设,某某部级领导获得茅盾文学奖并不是新闻;或者仅仅是一个娱乐手段,还振振有词地要用西方惯用的市场调节方式予以约束,但往往弄得很多公共价值观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2013年6月27日首映,上映半个月票房超过5亿,2013年7月16日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发文说:“人们完全猝不及防,就被这部明目张胆地炫耀财富、魅力和男权,表现‘女性就想要这些’的电影惊呆了。”该文还指出《小时代》存在三宗罪,主题混乱、故事松散、思想低俗。国内不少重要媒体也都发文予以批评,而且2013年7月15日《人民日报》还曾发表了一篇题为《不能无条件纵容小时代2、小时代3出现》的文章,但影片续集《小时代2》不久前却已经上映!这就好比医生通知你已患糖尿病,但你仍出于一时舒服,还是放开饮酒,这种为所欲为、不辨是非的无序状态难道不值得我们担忧吗?

上品文艺鉴赏须以上品文艺作品为前提。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6]然而,我们有些创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崇高责任,甚至还可能有意识放弃!鲁迅先生对此早有告诫:“若文艺设法俯就,那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7]

大家知道,文艺作品应具有审美功能、认识功能和文化功能,因此我们才会乐此不疲地去鉴赏它,咀嚼它。问题也正在这里,《小时代》及其类似作品,当下几乎都不再追求文艺作品的这三大功能,而是把“迎合和媚悦”及其经济利益摆在首位;更为严重的是,当下我们对这些有问题的作品却还往往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王蒙做客湖南卫视,谈到《小时代》说:“它不是一个非常艺术性的文学作品,相反的,它是考虑到某种文化消费的需要。那么,在文化消费作品中,各式各样的多了,你不能都有一个模子。”[8]王蒙不仅肯定了《小时代》的存在价值,他还在湖南卫视的那次采访中居然避免谈文艺作品、文化消费的价值判断问题,避免谈社会大众文艺消费质量的高低问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不想做价值判断,好和坏”[8]。依我看,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中国当下文艺政策主流意识淡薄,就是我们自己不敢坚持,不敢“亮剑”。

在上品文艺鉴赏“四要素”中,主体与客体自人类诞生文艺以来就总是保持着一种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主体的“再创造”和“被创造”之于上品文艺鉴赏同等重要。

主体“再创造”,这是上品文艺鉴赏的必备轻舟。西谚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9],以及我国古人所总结的“诗无达诂”等均强调“再创造”的重要。特别是自20多年前西方“接受美学”理论译介到我国以来,学界比较流行文艺作品不仅仅是作家所创作,也不是一个自足的体系,而是由鉴赏主体“再创造”后共同完成,把主体的“再创造”抬到了一个无以复加地步。不过,这又带来新的问题:如果离开作品的客观性而一味强调主体的再创造,就会进入到绝对主观主义的情景中,并不合适。

具体说来,主体再创造可分为三种。比较常见的是还原再创造与视角再创造。还原再创造就是主体和作者心心相印,主体通过想象再现出作者创作该作品时的意境,与作者感同身受、产生共鸣。视觉再创造则是鉴赏主体用自己的视觉观赏作品。譬如大家读《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10]这即是视觉再创造的结果。另有一种并不常见,即比况再创造,也就是鉴赏主体取其作品精髓,再以其作为比体喻指主体另要说明的一个事物。例如,我们都特别熟悉的王国维为描述“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即是用晏殊、柳永和辛弃疾各自作品中的一句诗来比况的[11],生动形象,非常贴切。

优秀的鉴赏再创造与主体鉴赏水平密切相关,但不论哪种“再创造”,它们彼此并没有高下,都是主客体积极的鉴赏交流,都可以出现上品文艺鉴赏,这是其一;另一方面,鉴赏主体的“被创造”现象却长期以来被我们所忽视,这并不利于上品文艺鉴赏,甚至出现中品、下品文艺鉴赏都有可能。

首先,因上品文艺鉴赏的目标就在于不断提升鉴赏主体,而客体本身的好坏则直接决定着我们的鉴赏质量。《红楼梦》写爱情会引起读者的情欲吗?蒙娜丽莎的微笑只能唤起我们的纯洁和率真!应该说,创作者给我们奉献怎样的作品至关重要!如果作品有问题,就会败坏人的胃口,影响人的审美趣味,甚至会混淆我们的公共价值观。现今文艺界普遍忽视作品本身的审美认识功能而特别关注文艺的娱乐功能或市场效果,从而主体在这种不良的“被创造”氛围中就很可能会出现慢性中毒,甚至如吸鸦片不仅中毒还会上瘾,这就特别特别值得我们高度警惕了。2013年7月17日凤凰网“娱乐频道”为呼应《人民日报》对《小时代》的否定,特别推出“如何鉴别毒草电影”专题,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译介上映的若干部毒草影片诸如少儿毒草《四百击》(法国)、励志毒草《肖申克的救赎》(美国)、抗战毒草《桂河大桥》(美国、英国)、英雄毒草《钢铁侠》(美国)、科幻毒草《星球大战》(美国)等进行一一剖析,读后不禁令人拍案叫绝!我看这个提醒正当其时,但这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被创造”的问题必须坚持并真正落实我们前些年提出的“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近年来,似乎前者我们往往无暇顾及,而后者又恰恰放得太宽。实事求是地讲,在当下计划与市场交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度里,仅靠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来梳理和修复健康的审美鉴赏和利益肌体并不现实。

其次,解决文艺鉴赏“被创造”的负面问题,人民大众自身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文艺导向、文化氛围、社会风气等亦不容忽视。文艺鉴赏表面上看是鉴赏主体个人行为,它纯粹是由主体个人的文化教养、兴趣和爱好决定的;其实,任何一个鉴赏个体也都隶属于某一群体或集团,共同的生活条件,类似的文化背景,相近的风俗习惯等会形成特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期待视野,这些因素也对鉴赏个体施加着影响。有人撰文指出:“不可否认,《小时代》内容空洞,情节拼凑,有些地方不知所云,有拜金炫富倾向,但也不必那么‘上纲上线’。一部电影作品还不至于会非常负面地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12]我看持这种意见的人并不太少,实际上它已形成一个不良的鉴赏氛围。《小时代》中的林萧等追求奢华、物质主义、理想模糊等已成为当代青年的时代病,他们甚至觉得就该这样去争取、去发展!青年人看好《小时代》也正是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反映,我们不能一味责怪年轻人,或者只责怪学校教育没有尽到责任。令人欣慰的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大刀阔斧地反腐倡廉,狠抓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老虎”“苍蝇”一起打,极大地提振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能够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信心,同时我们对中国梦文艺正能量也充满期待。

不能否认,我们的文艺应当面向市场,面向大众,市场成功就是文艺成功的起点。我国过去的文艺政策太左,太专制,文艺创作根本不顾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这个教训我们当然不会忘记。然而文艺作品仅靠市场评定、群众评定就一切OK吗?2014年央视春晚邀请冯小刚任总导演,赵本山等任副总导演,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信号?我想它就是中国文艺走向市场的一个重大举措!因为冯小刚、赵本山本就是经市场大潮淘洗出的超级明星代表,他们都是能够特别“接地气”的人民艺术家,广大受众肯定会欢迎!然而,央视春晚同时跨着市场和正统文艺的门槛,它是我国最大的文艺平台,如何把群众喜好和社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可以肯定,启用冯小刚等并不意味着今后我们的文艺政策会放弃文艺的政治教化与引导功能,或者只要迎合大众而不要社会效益。所以,2014年央视春晚也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1]鲍列夫.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322.

[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316.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26.

[4]欧阳修.六一诗话·白石诗说·滹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6.

[6]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5.

[7]鲁迅.文艺的大众化[M]//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579.

[8]李大超.王蒙力赞郭敬明吗?[N].新京报,2013-08-01.

[9]王朝闻.以一当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14.

[10]鲁迅.《绛洞花主》小引[M]//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45.

[11]王国维.人间词话[M].长沙:岳麓书社,1999:15.

[12]孟黎.何必终结《小时代》[N].金融时报,2013-07-19.

猜你喜欢
上品文艺作品客体
文艺作品
流传千年的养生“上品”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魏晋九品官人法之上品的演变与起家官制度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上品海参“上品堂”
群众文艺作品内涵的提升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