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强,张格祥
(1.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2.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在校大学生外周静脉血常规指数及营养状况评价
张 强1,张格祥2
(1.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2.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 通过外周静脉血常规指数监测结合身体质量指数(BMI)综合评价在校大学生营养状况,为针对性改善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普查平凉市某医学专科学校一、二年级1 874例外周静脉血常规,计算异常率;同步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对照相应标准综合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 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变化呈平行关系,有42例低于参考值,异常率达2.26%,其中男生5例,女生37例,男女生贫血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参考值的仅有2例,均为女生,占0.11%;BMI异常率为4.5%(低于BMI下限76例,超过BMI上限8例),营养不良与过剩现象并存,男女生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该校大学生营养状况不良主要表现为贫血,营养改善策略应在重视增加铁、维生素C等食物来源营养素的同时关注摄入过剩问题,女生营养状况更应引起关注。可通过针对性的营养教育,改变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同时注重学校集中供餐的合理营养搭配。
血常规;身体质量指数;营养状况
在校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或向成年过渡期,是生长和发育的又一关键时期。平凉市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该地高校学生多为农村生源,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学生膳食观念有误、膳食结构不合理、优质蛋白摄入不足、凭喜好选食物、依赖集中供餐等现象,已引起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1]。本研究选择外周血常规监测结合身体质量指数(BMI)综合评价该地大学生营养状况,为针对性改善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1.1 对象
以平凉市某医学专科学校一、二年级38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排除影响血常规及患慢性病学生的监测结果,共得到1 874个有效数据,其中男生866例,女生1 008例,年龄18~22岁。
1.2 方法
对20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身高和体重的测量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的排除方法;另请20名经过正规培训的护士用预装EDTA—K2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抽取被检者静脉血1.0~2.0 ml。用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迈瑞BC~360O)进行血常规测定,并用仪器配套的校准液和质控液进行仪器校准和质量控制。计算各指标异常率及BMI,对照相应标准综合评价学生营养状况。
1.3 判断标准
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WBC<4.0×109/L为白细胞减少,>10.0×109/L为白细胞增多;贫血严重程度以血红蛋白含量为依据:血红蛋白含量(Hb)91~110 g/L为轻度贫血,60~90 g/L为中度贫血,<60 g/L为重度贫血。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女生(3.5~5.0)×1012/L,男生(4.0~5.5)×1012/L;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109/L;BMI=体重(kg)/身高2(m),此值在(18.5~24.0)kg/m2之间为正常[2]。
2.1 统计学处理
培训30名录入员,选择统一时间利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建立原始数据库,进行逻辑检错。用SPSS 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α=0.05。
2.1 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常规情况
调查发现,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WBC均无异常,PLT减少2例,均为女生,占0.11%。RBC、Hb、BMI的平均值都在参考范围内,但各指标异常率不尽相同,男女性别之间Hb、RBC及BMI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常规情况(±s)
表1 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常规情况(±s)
性别 Hb(g/L)BMI(kg/m2)PLT(×109/L) WBC(×109/L)男女P 125.81±14.62 117.56±19.08<0.05 RBC(×1012/L)4.47±0.71 3.82±0.85<0.05 127.32±23.5 126.59±28.6>0.05 5.73±1.57 5.68±1.62>0.05 21.22±2.65 19.53±1.94<0.05
2.2 研究对象贫血情况
在所有受测对象中,共有42例学生表现为贫血,均为轻度贫血。其中男生5例,占男生总数的0.58%,女生37人,占女生总数的3.67%,女生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男生(P<0.05),且这42例学生平均BMI偏低(见表2)。
表2 研究对象贫血情况分析(±s)
表2 研究对象贫血情况分析(±s)
性别 贫血人数 平均BMI(kg/m2)贫血发生率(%) 平均血红蛋白(g/L)男女5 37 0.58 3.67 102.4±17.26 93.6±15.81 18.3±2.35 17.6±2.73
本研究发现,该校大学生外周血常规WBC、RBC、PLT、Hb以及BMI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人群总体营养状况较好,这与人们整体生活水平提高有关[3]。但亦发现该人群有轻度贫血现象(发生率为2.24%),且女生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男生,这些学生同时有BMI偏低问题存在,说明贫血和身体偏瘦有一定关系,应当加强营养,提高动物蛋白在膳食中的比例[4]。女生的贫血发病率明显高于男生,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生理特点,经期不规律流丢失过多的铁而摄入不足则会引起贫血。(2)盲目减肥致使营养不良。(3)偏食、挑食严重,营养失衡。许多女生喜欢吃麻辣烫、凉皮等,而三餐以此为主势必造成营养失衡[5]。(4)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偏弱。(5)食堂菜品单一,营养不均衡。所以,女生更应该了解导致贫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家庭和学校也应重视这一情况,加强对女生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预防意识[6,7]。
研究提示,通过血常规结合BMI测定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评价,血常规具有简便、快速、适用筛查疾病范围广的特点[1],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多种全身疾病的早期迹象,可作为大学生健康体检的主要项目[1,8]。血常规检查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健康状况,对诊断贫血和血细胞减少等的作用尤为突出,可为学校制定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计划提供参考资料。
该校在制定大学生营养改善策略时在重视某些营养素(食物来源)摄入不足的同时还应关注摄入过剩问题,女生营养状况更应引起关注[9]。有效可行的办法是: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宣传,改变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同时,注重学校集中供餐的合理营养搭配。
[1]李灵通.基层医院1 498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常规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628-629.
[2]陈春明,孔灵芝.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刘瑾红,袁世岗,刘静,等.招飞体检血常规检测的质量控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8):1870.
[4]赵海峰,王慧芬.山西省不同学科类型院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10):736-742.
[5]张雪莹,赵学芳.苏州市大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257-262.
[6]郭李娜,刘金霞,韩纯杰,等.长治地区健康成人体检1 295例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4):91-92.
[7]梁骑,唐中等.南充地区26 336例健康体检者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5):562-563.
[8]李宁,袁招红,陈芳静卉.体检人群肥胖调查与健康状况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4):379-381.
[9]史曙生,邹玉玲.江苏省大学生体重分布特征与体质差异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3(3):368-369.
R194.3
A
1671-1246(2014)19-0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