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4-03-20 07:17潘林花张林灿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酚酸丹参红细胞

潘林花,张林灿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潘林花,张林灿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脑梗死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降压、降血脂及营养神经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80.00%(32/4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0.0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对于脑脑梗死患者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仅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学流变学各项指标,值得推荐。

脑梗塞;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疗效;血流变学指标

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每年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引起了社会的关注[1]。脑梗死患者的发病机制考虑主要与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包括血液黏稠度大、流量小、流速慢及阻力增加等因素。脑梗死患者可伴有各种精神症状,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康复可能性。怎样能够提高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其学流变学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丹参多酚酸盐提取自丹参,可以起到很好的活血除瘀的治疗效果,其临床应用安全可靠[2]。笔者对40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均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同时伴有典型的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临床症状(抑郁、焦虑、幻想、妄想、异常兴奋等);排除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发育迟滞、心境障碍、妊娠及急性脑出血等。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5~70岁,平均(50.3±4.5)岁;患病时间8 h至12 d,平均(6.4±1.2)d;伴随疾病:伴有高血压患者25例,伴有糖尿病患者31例,伴有高血脂患者7例,伴有冠心病患者17例。入选的患者既往无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等情况;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发病年龄、男女构成比、患病时间、病情严重程度等基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药物治疗,具体实施方案为:(1)阿司匹林(100 mg/片注册证号H20080331)口服,首次300 mg,连用5周,后改为1片/次,每天1次;(2)营养脑神经:甲钴胺注射液(0.5 mg/支,国药准字H20057823)肌肉注射,1支/次,每周3次;(3)前列地尔注射液(1ml/支,国药准字H10980023)静脉注射,1次/d,1支/次;(4)氯毗格雷(75 mg/片,国药准字J20080090)口服,1次/d,1片/次;(5)阿托伐他汀(10 mg/片,国药准字J20120050)口服,1次/d,1片/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100 mg/瓶,国药准字Z20050246)静脉滴注,1次/d,2支/次。

1.3 观察指标患者均于住院后第2天抽晨起空腹血,加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防止血液凝固,采取由普利生公司提供的LBY-N6型锥板式血液黏度计测定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及增加红细胞变形指数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3]治愈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日常生活可以自己处理,未遗留后遗症;显效指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我处理,病残分级属于3级以下;有效指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略好,功能缺失评分在8~20分;无效指患者在治疗过程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功能缺失评分在8分以下。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5 统计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效果比较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0.00%(32/40),优于对照组的50.00%(20/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91,<0.05)。见表1。

2.2 两组各项血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2个月,观察组各项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29,均<0.05)。见表2。

表1 治疗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对比例(%)

表2 治疗组和观察组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脑梗死事件发生频率增加,脑梗死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生活健康的重要问题。目前对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显著提高了对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但由于其高致残率及急性期易伴发精神障碍,仍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以往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脑梗死患者的发病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来源于患者血液黏稠度增高的情况,因此临床上把降低血液黏稠度、舒张血管、增加脑灌注量作为主要方向[4]。血液中的红细胞具有双层膜中含有胆固醇和磷脂两种成分,且其含量的高低决定了红细胞的流动性和变形能力,因此当患者血液中血脂浓度增高时,其血液中的红细胞运动和变形能力都会显著的降低,这样当通过狭窄的脑血管时就易造成血管阻塞[5]。而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可以聚集血小板,易造成血管形成斑块和血栓,而且纤维蛋白原降解后易刺激白细胞的运动和增值,同时使血管内皮活性增加,这样干扰血管内皮的正常功能。当体内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增加时,体内粥样斑块的形成会进一步加快。脑梗死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均显著高于正常患者,这提示患者血液中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显著降低而聚集能力明显的增加。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和正常人必然不同,而治疗前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液流变学变化是造成患者发生血管堵塞形成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提取自丹参,能够显著的降低血小板间的聚合及激活,同时可以起到抑制抗血栓形成,改善患者微血管的作用,同时痛感其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6]。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经过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而且改善血流变学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2]吉佩忠,罗仲秋,王春革.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0(1):4,17,20.

[3]高芳.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33(23):5991-5992.

[4]王修石,冷小艳,孙昌君,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与脂蛋白(a)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4): 411-413.

[5]米玉霞.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2,18(22):3903.

[6]侯进义,孙菊光.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长春西汀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3):31-33.

[1]鲁雅琴,王颖,何忠芳,等.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559-4560.

10.3969/j.issn.1671-0800.2014.07.012

R743.33

A

1671-0800(2014)07-0810-02

312500浙江省新昌,新昌县人民医院

潘林花,Email:1043813@ qq.com

猜你喜欢
酚酸丹参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