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阅读的本色

2014-03-20 22:23余耀清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考试读书文本

余耀清

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确是比过去活跃多了,但形式主义的东西也多了,并且淹没了语文的本体;课堂上“语文”少了,“关于语文”的东西多了。一些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霸占了课堂上学生沉入阅读、思考的大量空间,解读文本的深度、阅读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升等阅读的本意几乎被冲淡殆尽。因此,让阅读教学重返正轨、回归本真已势在必行。

一、什么是本色阅读

本色阅读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客体的最本质的了解和掌握,通常是指读者对文本所传输的最基本的概念语义、内容材料、情感态度等元素的一种自然的、放松的摄取和理解。它要求放手让学生阅读,在本真的阅读状态下还原阅读最真实的生命。

二、为什么要回归本色阅读

过于浮躁、不能沉入文本的阅读及过于功利、忽视语文素养的阅读都是本色阅读所极力反对的。

(一)理解文本离不开本色阅读

解读内容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如果离开了亲身的阅读体验,只是听听老师的讲解,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文本的。林语堂先生说:“……或事偶有疑难,未能遽然了解,涉猎既久,自可融会贯通……你们的少辈现在看《红楼梦》《西厢记》,又何尝须要你们去教……那些书中不懂的字,不懂的句,看惯了就自然明白……一次不懂,二次不懂,三次就懂了。”刘国正先生在回忆他的语文老师时也说:“先生很少讲,但喜欢吟咏,吟到得意处,音节铿锵、声震屋瓦。我也跟着吟咏,跟着铿锵,许多诗篇的妙处,是在跟着吟咏中体会到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这样描述寿镜吾老先生读书的神态:“……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寿镜吾老先生忘我的读书,能达到这样自我陶醉、如痴入迷的境界,也正说明老先生是真的读懂了文本。可见,只有身体力行的阅读、吟诵,和书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地享受到读书的快乐,才能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二)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本色阅读

自古代科举制度产生以来,语文的阅读就被功利所绑架了。非常庆幸的是那时候的考试内容是写作,而写作又是最能衡量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读书人除了静下心来阅读典籍、积累经验、感悟生活、书写文章之外,别无其它途径。他们遍观七略四库、熟读四书五经、饱受寒窗之苦,最终有少部分人成就了功名;而绝大部分人虽未能进学,却也靠自己多年读书积累的语文素养,在社会上寻得一席体面的生存之地;更有一些屡试不第的落魄秀才,反其道而行,用小说、戏剧等当时被称为另类的写作体例勾画出人间的众生百态、诠释社会生活,却也成就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又一个高峰。其实,古代的阅读其实就是现代本色阅读的雏形。古人阅读的经验告诉我们,本色阅读是提高人的语文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而今,功利化的阅读教学已经一步一步地走进了万劫不复的死胡同。语文素养被肢解分割成“考试”的模块,阅读教学蜕变成了无休止的考试训练的模具。具体表现为:拿过一篇文章后,不是沉下心去阅读,而是依据考试的要求、题型进行机械的编题训练。在他们看来,读书必须做题,做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几年前媒体报道的一件事值得我们深思:“80后”作家韩寒的文章被某省选做高考阅读题的“考本”,共出了8道阅读理解题,有趣的是这8道阅读题由韩寒本人来做,8道题中只有3道答案和“标准答案”一致,甚至他选“错”了“画线句子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这里,连最有发言权的作者也“被阅读”了,这岂不是当前阅读教学的悲哀吗?

三、回归本色阅读的途径

(一)沉入文本,让阅读真实而高效

2012年11月,某省举行了初中语文优秀课评比及观摩活动,来自13个大市的参赛选手充分展示了各自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素养,给与会人员奉上了14节精美的语文大餐。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个问题:有些课堂过分地追求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学生很少有沉入文本的阅读过程。看似课堂非常活跃、互动和谐,学生滔滔不绝、“生成”不断,实际上,这些所谓的“生成”,大多是课前学生自读预习的成果,很少是在这一节课上获得的;这样的课堂,并非是真实的、本真的阅读教学,它只是对学生课前阅读成果的包装、复制与华丽的展示而已。如果学生课外不预先阅读,课堂上能够有30分钟的真正“沉”下去读书的时间,读后再经过老师轻轻地一“点”,那么学生心中“浮”上来阅读体验及阅读生成也许会更超值。因此,课堂的阅读教学,实质上应该是学生沉入文本的、实实在在的阅读行为,不是蜻蜓点水式阅读,更不是阅读成果的包装、复制与华丽的展示。

(二)朗声诵读,让阅读返璞归真

只是看书还不能算是真正的读书。明末清初教育家陆仪说:“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岁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成诵……若年稍长,不惟不肯诵读,必不能诵读矣。”五六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段,孩子的记忆力最强,因而中小学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应是反复地、大声地“朗诵”,这也是本色阅读的心法和要诣之一。古代在学问上有成就的人,也大都经常使用这种读书方法,苏东坡夜读《阿房宫赋》,反复地、大声地吟唱、朗读,以至于听得守夜的更夫都能熟练地背诵文章的句子。

几十年以来,考试的功利性给语文阅读打上了深深的、痛苦的烙印,至今,这种状况也很少有所改变。教师、学生平时大多并不十分关注朗声诵读,只是有时在评优课上出于无奈,也只是轻轻地走过场而已。因为他们看不到朗声诵读在考试中长远的、隐形的效果,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况且中考、高考的考场上是绝对禁止有声读书的,别说是大声朗诵了。叶圣陶说:“建国以来语文教学最大的失误之一就是阅读教学的舍本逐末,而所谓的‘本,就是指学生的正儿八经、字正腔圆地吟唱、诵读。”多年的实践也表明:这种声情并茂的朗声诵读,本身就是一种对文本知识和阅读智慧的记忆、消化和吸收,长期的读下去,必然会有超越“考试”的巨大收获。

(三)尊重个性,让阅读各有异同

由于年龄、认知水平及生活阅历的差异,中小学生同教材之间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阅读距离。从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上说,认识也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鲁迅的散文,小学生读、中学生读和大学生读,怎么可能有同样的理解?况且阅读是一个很主观、很富有个性色彩的活动。即便同一个层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也不会对同样的文本产生同样的感受,正如有一千名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比如杨绛的《老王》,在苏教版课标本高中教材与人教版初中教材中都有这篇文章,初、高中学生会读出不同的韵味:初中学生会把阅读视点集中在人物的外貌、形态描写上,情感价值观通常立足于对弱者的同情;而高中学生会把阅读视点集中在文本人物及自身的心理活动上,其情感认识会立足于对社会的独立而冷峻的思考。因此,尊重学生个体、允许与学生年龄特征等相对应的阅读才是真正的本色阅读。

(四)摆脱束缚,让阅读轻装前行

林语堂先生说过:“什么才叫做真正的读书呢?这个问题很简单,一句话说,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这才叫做真正的读书,这才是不失读书之本意。”而现在阅读的背后负载的赘生物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从写作背景到段落大意,从主题到写法……我们把教材折腾得天翻地覆。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题也总是捆绑在阅读教学的全程:“题目有哪些含义?某句话的作用是什么?文章的写作方法有哪些?作者的思路是什么……”如此不堪重负的阅读,学生如何能真正的走进文本?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叫《随便翻翻》,提倡“当作消闲的读书——随便翻翻。”他说:“一些人和我闲谈之后,常说我书是看得很多的。我也的确好像书看得很多,殊不知就为了常常随便翻翻的缘故,却并没有本本细看。”真正的阅读就应该像鲁迅这样“随便翻翻”,要提倡感性的、不求甚解式的读书法,尽力淡化时下流形的解析式的阅读。

著名学者郭启宏先生倡导的读书法值得借鉴:一曰信马由缰法。即抓到什么读什么,有兴趣就读,没兴趣就歇,漫无目标,可行可止;思想无负担,放松近乎惬意。二曰蜻蜓点水法。即只在书上款款飞,一点,二点,三点,如打水漂;浅尝辄止,是因为无意饱餐。据说郭沫若、老舍和杨绛都用过类似的读法,称作跳跃式浏览。三曰囫囵吞枣法。即在暂时不能接受时,将相关的知识先装进脑子里,等下一次再看到的时候至少可以知道有这个知识,进而再在今后反复的过程中一步步消化,直到有一天会有大彻大悟的惊喜。四曰改弦易辙法。一册书若读来无味,绝不强读,需马上换书;再无味,则再换,至三番乃止。

江苏省教科院规划课题《本色阅读的状态及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编号:D/2013/02/164)

[作者通联:江苏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猜你喜欢
考试读书文本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我们一起读书吧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读书为了什么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