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成
一、内涵:怎样理解“生命语文”教育
(一)“生命语文”的理念内涵
“生命语文”,就是教师焕发生命意识,充分挖掘、还原、开发文本课程的丰富内涵,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唤醒学生的人生体验,点燃学生的生命激情,升华师生的精神境界,使学生形成人文、多元、丰富、深刻的情感与思想的语文教育理念。它把传统意义静止的文本,看作动态、不断建构、具有生命内涵的课程;把传统意义的教学手段,看作具有生命活力的教学途径;把传统意义知识接受者的学生,看作正在成长的人;把学生学习的过程,看作言语与精神的建构过程;把传统意义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看作具有生命激情的引导者:文本课程、学生、教师、教学手段——语文教学四个要素都是有生命的,具有“生命的活力”,语文教育是四者的“生命共振”,是师生共同的生命成长!
(二)“生命语文”的要素阐释
1.文本课程的内涵:作者生命心血的结晶。霍达创作《穆斯林的葬礼》后写道:“我在稿纸前和主人公一起经历了久远的跋涉。我常常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心都在小说中。我忘记了人间的寒暑,以小说中的季节为自己的季节。窗外正是三伏盛夏,书中却是数九严冬,我不寒而栗……当我把他们一个一个地送离人间的时候,我被生离死别折磨得痛彻肺腑……我甚至担心自己的葬礼先于书中的葬礼而举行。”霍达在用生命写作。语文正是作者生命心血的结晶,教语文,就要还原作者的情感,还原作品的生命与灵魂。
2.学生的角色:有待唤醒、不断成长的生命。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和鼓舞。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都有独特的知识背景、人生阅历、生命体验,都是有待点燃的火把,有待唤醒、期待成长的生命,但因受到自身局限的影响,面对文本课程时,许多时候不能顺利走进作品的思想,走进作者的心灵,无法与之展开有效对话,无法实现生命境界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的唤醒、鼓舞与帮助!
3.教师的使命:帮助学生与文本课程对话的引导者。文本与课程,在没有成为学习对象,没有进入学生的思考与生命建构过程之前,都是静止的,与学生的生命相隔离。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要做引导者,构建一个个通向学生心灵的课程,搭建一座座沟通的桥梁,引领学生跨过千山万水,跨过时间历史,直达学生心灵深处,帮助学生穿越古今中外一切主观和客观的障碍,与人类精神大师对话,与世界思想者沟通。
4.手段的选择: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途径。教学手段有富有生命活力的,也有呆板僵硬的。我们要选择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手段,带领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体验文本精彩的世界,感悟文本多彩的人生。可选用描述、删除、想象等方法设置情境,调动兴趣,增加生命体验;还可采用主题学习、专题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建构自我生命的精神大厦,思想走向丰富与深邃。
二、路径:如何实现“生命语文”教育
(一)还原文本生命内涵,回到作品文化现场
引领学生还原文本内涵,“回到”历史文化现场,“经历”创作过程,“体验”情感流程。
1.还原词语的文化意蕴。词语意义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积淀了丰富意蕴,一个词语就是一个文化镜像。夏丏尊说:“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我教《百味清明》,努力还原“清明”的文化内涵,先以“淡荡春光寒食日,梨花风起正清明”营造氛围;然后从清明是节气、节日、文化现象等角度展现“清明”的文化意蕴;接着学习《寒食上冢》等古诗领略“清明”的诗意;最后总结哲学意味:“阴阳互补相生……清明不仅是对先人的祭奠和追忆,也蕴含着新希望、新生命的开始。”
2.还原人物的精神世界。教《记念刘和珍君》,为还原人物精神世界,唤起情感体验,让学生摘录词句创作诗歌,触摸刘和珍的心灵世界,对其精神作出评价。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精神世界,用诗句评价心中英雄:“你不为势力所屈,敢于反抗黑暗;你的微笑,你的温和,是黑暗社会一缕永恒的曙光。”“枪林弹雨中,殒身不恤,足以表现中国女子的勇毅,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一位勇毅、担当的新时代女性呈现面前,大家在真情倾诉中走进人物精神世界,沉浸在对刘和珍为民族献身的缅怀中,心灵得到净化和洗礼。
3.还原作者的独特思想。作品源于作者的独特个性和生命历程,源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只有追根溯源,才能还原作者的独特精神。教《将进酒》时,让学生读《李白传》和《李白诗歌选》,带领学生“回到”盛唐时代,“跟随”李白走完一生。从少年时任侠豪气,到青年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踌躇满志,到长安时春风得意,到受排挤离长安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哀叹失意,到《临终歌》“大鹏起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的矢志不渝,还原了自信豪迈、追求理想的千古诗仙李白,使李白形象有血有肉地呈现学生心中,学生对《将进酒》表现的自信、豪迈与进取精神有了深刻感悟。
4.还原作品的时代风貌。《项链》中的玛蒂尔德是怎样的形象?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这是我们贴的标签。很多老师设计问题:马蒂尔德听朋友说项链是假的时有什么反应?有人想象她晕过去了,有人想象她承受不住打击疯掉了,不少学生嘲笑她爱慕虚荣而自酿苦果。如放在19世纪那时代去阅读,我们会感觉这个人物形象丰满,具有多重性格。她丢项链后,没有买假的还给朋友,而是花了三万六千法郎买真项链,用10年时间还清债务,她把“替代品”还给朋友时,还在想朋友会不会把她当做贼呢!我们会不会被路瓦栽夫人诚信、有担当的美德打动呢?这些美德正是新兴资产阶级的特点。如果我们客观分析文本,学生就不会标签式、脸谱化分析人物,而真正从完整的“人”的角度看待人物,形成多元思想。
5.还原内容的真实原貌。对节选式、改写式作品要还原面貌,弄清楚未选或改写内容有什么特点,更准确全面地理解文本思想。《一千零一夜》中《渔夫的故事》结局在选文中是这样的:“我要把你扔到海里……叫所有的人提高警惕,捞着你就立刻把你扔回海里,让你永远留在海里直到世界末日!”原作结尾:“渔夫这才相信他,打开了瓶口。魔鬼出来后,履行了诺言,给渔夫指出了一条发财之路。”教材删去原作结尾用意:彰显“惩恶”的主题。原作结尾启示:对于犯错误的人,要在一定条件下宽容他、帮助他。现行教材真正教学生学会“宽容”的作品并不多。这样长期教育学生,学生的思想感情就会有缺失。
(二)选择活力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生命体验
选用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方法,增加生命体验,引起心灵共鸣。
1.描述法引入情境。把学生思绪带回特定的历史事件情境中:(语言饱含深情)同学们,本节课我们跟随鲁迅走进这样特殊的一天:那一天,天空布满阴霾;那一天,天安门广场,血流成河;那一天,40多位青年罹难,九州同悲;那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所有的华夏儿女都为之痛心疾首;那一天,就是1926年3月18日,一个需要我们永远铭记的日子。今天,我们要学习鲁迅的作品《记念刘和珍君》,一起缅怀“三·一八”惨案中献身的人们。
2.删除法体验情境。王崧舟老师在《亲情测试》课上,让学生在空白页写下最爱的五个人,然后让学生一次次划去(舍弃)亲人。学生每次“舍弃”都是痛苦的心灵选择过程,划着划着就划不下去了,所有学生“舍弃”到最后一个人都泪流满面。王老师让学生想象挚爱亲人的画面、场景或细节,点燃了学生的情感火花,发自内心的真挚话语喷涌而出。这种生命体验,唤醒了学生对亲人浓浓的依恋、爱戴、感恩等宝贵的情感。
3.想象法放飞思维。放飞思维,激发灵性,舒展思维触角,展示语言魅力。教《沁园春·雪》时,我引导学生诵读时想象自己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如巨人立于天地之间,眼望远方,俯瞰北国万里山河:“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如银蛇舞动、平原上白雪覆盖的大地如白象奔驰;想象自己这个立于天地间的巨人声响九霄,振彻环宇。通过诵读想象,激发出青春学子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
4.补充法丰富内涵。补充材料,帮学生多角度、立体解读文本。如《雨巷》中“丁香姑娘”意象朦胧,凭诗句很难全面把握意象。可先展示丁香花图片,让学生对丁香花“白色或紫色,纤小文弱,外形像结”的形象有感性认识;然后补充丁香诗词“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让学生体会丁香美丽、高洁、愁怨的气质;再播放现代歌曲《丁香花》,最后体会本诗中“雨中丁香”的愁怨和凄美,帮助学生把握“丁香姑娘”丰满的形象。经过补充,还原“诗中丁香”意象蕴含的丰富、内涵的深刻,拓展了诗歌内容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
5.诵读法焕发激情。《归去来兮辞》是东晋陶渊明的作品,与学生有一定距离。我引导学生诵读“登东皋以舒啸”,唤醒生命情感,感受陶渊明追求自由的情怀!我问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放声长啸?”学生回答:“心情压抑,想释放一下时。”我让学生带着释放的感觉诵读。学生进入角色,高昂头全力高诵:“登东皋——以——舒——啸——!”我追问:“体会到什么样的生命状态?”学生纷纷回答:“有活力!”“有激情!”“有生命力!”“有一种‘大河向东流的感觉!”我让学生带着感觉再次诵读,学生的精彩诵读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教师指导学生联系生活感受的真情“诵读”,唤醒学生生命勃发的自由心性,点燃了生命激情,学生既充分理解了陶渊明归隐田园的闲适快乐,又尽情彰显了自己青春活力的幸福自由!
(三)实施生命主题课程,建构言语精神家园
开创富有生命内涵的课程,引领学生建构言语与精神的家园,带领学生走向广博与深邃。
1.主题课程。我与学生共建“语文主题学习课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海量阅读、研究性写作为主要特征,构建以浓缩现行教材、编写“主题”实验教材为基本载体的新语文学习体系。现行教材与自编教材双线并行、同时使用。在教学内容上,现行教材中的古诗文内容浓缩整合教学,其他内容删掉或者整合在自编课程中学习。在教学时间上,现行教材占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自编主题课程占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
2.主题形式。“主题”有四种形式。一是以现行教材单篇课文为基础而扩展深化的“群文主题学习单元”,二是以现行教材单元为基础扩展深化的 “群文主题学习单元”,三是开发整本经典书籍形成的学习主题,四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师生具有的教学资源开发的新学习主题。
3.学习愿景。师生共同编制动态的主题课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学习,师生将课程与自己的生活、心灵、生命进行反复编织与融合,使课程成为师生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师生的生命更加丰富、崇高、深邃,师生共建言语与精神的大厦,实现生命的共同成长。
4.课程特点。(1)确立生命主题:从“选篇式语文”到“主题式语文”;(2)建立生命关联:从“概念化语文”到“生命化语文”;(3)确立主体地位:从“导读式语文”到“学习式语文”;(4)打通读写生命通道:从“读写分离式语文”到“读写贯通式语文”。
5.学习路径。包括主题内容导学、海量主题阅读、拓展思考联系、研究性写作四个步骤。对学生来说,主要有三个层次:(1)“读”与“解”:阅读主题文本,理解内容思想,深入的“阅”,认真观察思考。(2)“联”与“通”:联系生活经历,打通心灵与课程,找到关联点,解释、联系、印证,产生共鸣。(3)“思”与“言”:综合思考,研究性写作,对主题文本进行个人生命感悟色彩的主体言说——我读出了什么,我的生命有怎样的触动,我实现了怎样的成长。通过“解”文本,“联”生活,“言”感悟,打通阅读与写作的通道;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读,深刻而独特的思,研究而个性的写,将读与写一体化;真正实现语文教育内在的生命关联,实现从学习文本课程到提升生命境界的愿景。
6.课程例释。我与学生共建《论语》主题课程:一、按顺序阅读《论语》原著,梳理词句;二、学生质疑与教师提问,专题研讨;三、学生自主选题,搜集材料;四、学生小论文主题写作。实现了三个目标:学习《论语》知识,识记文言词语;联系生活,以《论语》为镜为尺反观衡量自己的生活;实现言语与精神的双重成长,学生找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与《论语》的“君子”之间的差距,反省品行,更改过错,走在成为“君子”的路上,他们在文中写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论语》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的思想一点点蜕变,境界一点点升华的过程。
中语会阅读推广中心主任孟素琴老师说:“单篇课文就像‘萝卜雕花,再精美,也变不成更有营养的东西。而开发课程是‘做大餐,比起萝卜来,其色香味和营养价值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就要不断开发新的课程,为学生送上一盘盘营养丰富的“大餐”。
[作者通联:深圳福田区梅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