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强
(辽宁省沈阳市健康教育中心,110031)
沈阳市部分高校学生健康知识态度 行为调查报告
李 强
(辽宁省沈阳市健康教育中心,110031)
目的 了解大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今后在大学生中深入、系统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编写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市5所非医学院校的大一和大三两个年级学生,共计9 83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我市大学生的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0.9%;对健康的态度方面,89.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接受健康知识;健康行为方面,57.7%的学生能够每天吃早餐,12.4%的学生能够保证睡眠>8 h/d,6.4%的学生能够保证锻炼>1 h/d。结论 被调查对象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缺乏常见病防治知识,对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不够全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健康生活方式,应当加强我市高校学生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学生;健康知识;知-信-行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与否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学业、生活,还关系到祖国全民的整体素质[1]。如今,在应试教育以及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影响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身心压力大,生活方式不正确,导致大学生们的健康水平不容乐观[2]。本研究对沈阳市部分高校大学生健康知识水平、对健康教育的态度以及行为形成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并分析问题,希望能为今后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沈阳市部分高校大一、大三年级在校生9 830人。
1.2 方法 编写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市5所非医学院校的大一和大三两个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常见病的防治知识、日常卫生行为、健康需求等内容。
1.3 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驻沈5所高校的大一、大三年级9 830名学生,平均年龄19.98岁。其中:大一学生4 885名,占49.7%;大三学生4 945名,占50.3%。男生7 863名,占80.0%;女生1 967名,占20.0%。30.9%的学生来自城市;47.0%的学生来自乡村;13.7%的学生来自县城;8.4%的学生来自郊区。
表1 常见病知识回答情况
2.2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2.2.1 常见病知识掌握情况 甲肝传播途径:41.5%的被调查学生知道甲肝经粪-口途径传播,19.7%的被调查学生回答不知道。患了急性胃肠炎是否需要暂时禁食禁水:仅有26.6%的学生回答不需要,38.4%的学生回答不知道。高血压:19.0%的学生能回答高血压的标准。流感与感冒:62.8%的学生知道流感与感冒不是一回事。健康生活方式:84.0%的学生能回答出不吸烟、不酗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避免意外伤害、心态平衡和定期体检为健康生活方式。见表1。
2.2.2 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道艾滋病可以通过性行为、输血、母婴传播的学生分别占97.5%、96.1%和83.0%;在性行为、输血、共用注射器、街头拨牙、母婴传播等5项可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中,能回答全部5项的学生占25.4%,能回答出其中4项的占54.2%。见表2。
2.2.3 平均知识知晓率 因健康问题涉及多项选择题型,故以考查知识点的每个选项计算知识知晓率,即:平均知识知晓率=(Σ每个人实际答对选项数)÷总人项数。本调查共有8道题,17个考查点选项。被调查学生的平均知识知晓率为60.9%。
2.3 健康行为形成情况 43.2%的学生能做到饭前便后洗手;26.1%的学生能晾晒>5次/年;57.7%的学生能做到每天吃早餐;19.5%的学生在生病时能及时就医;61.8%的学生能做到不喝生水;77.4%的学生不吸烟;21.1%的学生从不饮酒;87.7%的学生能够保持>6 h/d睡眠;6.4%的学生能够保证锻炼>1 h/d。
2.4 健康态度
2.4.1 对自身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 被调查学生认为对自身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作息时间不规律(占33.5%)、运动少(占25.0%)、吸烟(占12.6%)、饮食不规律(占12.2%)、学校环境卫生差(占4.1%)、宿舍管理不好(占3.6%)和饮酒(占2.1%)。
2.4.2 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 如果身边有朋友患艾滋病能否正常交往:38.3%的学生认为自己能正常与之交往,27.4%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与之正常交往,34.3%的学生没有想好。
表2 艾滋病传播途径回答情况
表3 最喜欢获得的健康知识
表4 最喜欢了解健康知识的途径
2.4.3 对待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态度 89.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接受健康知识;84.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接受性知识教育;55.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性知识一知半解;23.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对性知识知道很多。
2.5 健康需求
2.5.1 被调查学生最希望获得的健康知识 依次为:心理卫生(占79.0%)、饮食营养(占59.8%)、常见病防治(占58.0%)、青春期卫生(占47.5%)、用脑卫生(占46.2%)、运动健美(占31.7%)和美容(占11.5%)等。见表3。
2.5.2 被 调 查 学 生 最 喜 欢 的 了 解 健 康 知 识 的渠道 依次为:报刊杂志(占79.7%)、广播电视(占69.5%)、健康教育课(占49.0%)、咨询医生(占29.2%)、校 园 宣 传 栏 (占28.5%)、咨 询 电 话(占15.7%)等。见表4。
3.1 应重点加强我市高校学生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被调查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平均知晓率仅为60.9%,缺乏常见病防治知识,对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全面,有相当部分学生没有端正的对待健康的态度,在健康行为方面表现的问题主要是不按时吃早餐、睡眠时间短和运动不足。应当重点加强大学生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其内容应包括:①营养与饮食卫生;②性教育;③心理健康教育;④社会适应能力;⑤常见病的防治与安全教育。建议将健康教育课纳入高校必修课,聘请专业人员担任教学任务,有周密的教学计划、编写教材,统一安排教学时间,保证课时。重点针对入学新生开展健康教育,为新进大学生编发大学生健康宣传资料,让每位新生在入学时就能了解到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健康知识,并要做到知识及时更新[3]。应当针对大学生特点开展不同形式健康教育宣传,如举办学校“健康月”“健康文化节”等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知识技能竞赛、义诊咨询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工作[4]。应当建立学生健康调查档案,加强不同时期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形成率的动态监测,以指导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3.2 建立完善高校健康教育体系,创造重视健康教育的环境氛围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着明确目标的教育活动,最终目的是改变人们不健康的陈旧陋习,关系到每个人乃至社会行为和习俗,是一种文化,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5]。应当创新学校健康教育模式,健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范围和职责,对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场地、设施和经费上提高待遇。学校健康教育专职人员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健康教育工作当中去。
3.3 进行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减轻学习压力 目前,我国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应试教育的突出表现是学生负担过重。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威胁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已演变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6]。学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解决心理症结。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团结协作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张秋菊.河南省部分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1,22(5):202-204.
[2] 曲欣,郭崇友,杨冬梅,等.通州区健康促进学校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0,16(5):371-372.
[3] 陶国枢.加强健康管理优质保健服务[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11(1):1-3.
[4] 王清生.论态度的形成与发展[J].浙江师大学报,2011,36(3):82-83.
[5] 马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 季成叶.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2005[R].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04-105.
1672-7185(2014)04-0013-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4.009
2013-11-05)
R1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