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鸩人羊叔子

2014-03-20 20:31夏双刃
国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君子人性人生

夏双刃

关于知己,古往今来有两例最令我感动。一例是延陵季子,所谓“延陵季子兮不忘故,千金之剑兮挂丘墓”,人格实在太完美了。另一例是羊祜和陆抗。两军隔江对垒,主帅惺惺相惜,陆抗病了,羊祜派人送药,大家怀疑有毒,独有陆抗说“岂有鸩人羊叔子”,服之不疑。

我还认为,这句“岂有鸩人羊叔子”也是魏晋风度的顶级状态,比之竹林七贤更有感召力。羊、陆展示的,只不过是人性中温暖柔和的一面,但在那个道路以目的严酷时代,又是在金戈映日的两军阵前,这人性多么不可思议!

羊祜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男子。他登岘山,抚碑而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七八”,非诗非歌,却成为千古名句。江淹《别赋》是千古名篇,赋中列举了各种各样的生离死别,但洋洋万言,又怎比得上“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七八”这简简单单的一句。只是,后人多把“十之七八”改为“十之八九”,一个涨停板的差距,人世间的快乐突然所剩无已了。

像季札、羊祜、陆抗这样的君子,在当代恐怕难寻了。不止中国,萨特在《禁闭》中提出“他人就是地狱”。在他笔下,三位囚徒同居一室,那种互相猜忌、算计的心理战,正是人类社会的缩影。推衍开来,人与人交往,有爱,就会担心失去爱,就会有负面的情绪,会有人性的交战。于是,即便亲如父子、夫妻、兄弟,都会成为彼此的地狱。

关于人生与人心,不能不提到佛教。对教义我不甚了了,却也知道佛家谆谆劝诫信众要戒贪、嗔、痴三毒。贪是贪恋,嗔是恚怨,痴是愚顽,这三毒是世间一切烦恼的根本,亦可概括上帝造人的本来缺陷。我绝对支持人性本恶。

季札、羊祜、陆抗,都是他们所处时代的君子,在当时就驰誉天下。而他们这些君子的诞生,离不开其高贵的出身、良好的教育与自身的努力。在正确的时代,当然有更多的君子。君子多了,人间就暖了。反观我们的时代,教育几乎不考虑人格和人性,就像大炼钢铁一样,造出了大量不堪使用的“器”。结果,不仅君子没了,就连正常人都不常见到了,很多人失去了底线,整个社会危险重重。用孟子的话说,就是“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亡无日。”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七八。我仍相信,放之个人,每个人的心灵都有柔软的部分。“岂有鸩人羊叔子”,如果你面对的羊祜那样的君子,就算他多愁善感,就算他偶犯嗔痴,你非要坚持“他人就是地狱”,认为他送来的是毒药,他会害你,而和他成为永远的仇敌吗?

实际上,地狱都在自已的心里。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努力,不再沉沦,逃出生天,成为君子。

猜你喜欢
君子人性人生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君子无所争
人生中的某一天
国风·卫风·淇奥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