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福生
〔关键词〕 语文教学;绕口令;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2—0068—01
“绕口令”虽然是一种口头文学,来自民间,但它有深厚的生活基础,文学来自于生活,因此,它能够锻炼口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大脑反映事物的敏捷性,培养他们今后说普通话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它还有娱乐和净化人的精神世界的效应。
“绕口令”顾名思义,就是说它是一种拗口的语言,读时拗口。拗口本来就是一般文学的大忌所在,但在绕口令中却成为最大的优点。正因为读起来拗口才显出其艺术效果。它具有以下很多特征:
一、短小精悍,节奏感强
几句话,几十个字,能描写一事物,或说明一个故事,而且很少采用单字,多用重叠字,形成独特的风格。如:麻妈妈骑马、马慢麻妈妈骂马。牛妞妞骑牛、牛扭拗牛妞妞拧牛。仅仅两句,巧妙地把“麻”“妈”“骂”“马”“牛”“妞”“拗”几个同音异词字组合在一起,每句都有名词,组成一个简短的主谓结构,语言极富有节奏感。言简意明,容易记忆。能使学生感受到每个字,每句里的不同声调,在快乐同时掌握发音技巧。
二、形象生动
富有快感的“绕口令”来自民间,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往往几句就能描绘出一幅生动画面,使人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快感。如“粉红墙上画凤凰,红墙上画粉红凤凰;红凤凰画在粉红墙上,粉红凤凰画在红墙上。字数不多但说明了一幅活生生的画凤凰的图象,简洁准确地说明了什么墙上画什么凤凰。但它读起来拗口,却颇有情趣,能使学生感到生活处处皆学问的道理,也能培养他们在生活中观察思考的习惯。
三、虚构夸张
想象丰富的“绕口令”常用虚构夸张的手法,构思巧妙,想象力极为丰富。如:“石狮子”和“涩柿子”以及“四十四”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虽然没有真实性,但是人感到别的趣味,把学生带进了“四十四”的数字游戏和“石狮子”要吃“涩柿子”的娱乐中去感受民间知识的渊博和有趣。
四、风趣幽默,寓意深刻
“绕口令”不一定每段都有什么主题思想,但有些段子含义很深,耐人寻味,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如:嘴说腿,腿说嘴,嘴说腿爱跑腿,腿说嘴爱卖嘴,光动嘴不动腿,不如不长腿。这段“绕口令”,不但形象生动,富有戏剧色彩,而且寓意亦有奥妙之,也能给学生鞭策,让他们在学习娱乐的过程中去体会、去感悟、去学习。
“绕口令”巧妙安排了语言和选择近音字,字句排列得体,使它产生一种风趣、幽默的艺术效果,能使学生语言的表达有一定的幽默感。上述这些都是传统的段子、演唱节目,均属于对近音字的运用,要求严格。都采用的是“谐音”、“对比”、“倒装”、“排列”的手法,突出“拗口”二字,而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合理性则不一定过分强求,但它的趣味性较浓,艺术效果比较强烈。这也是“绕口令”在生活中存在的原因。
学会“绕口令”,尤其对少年儿童智力的发展和培养大有好处,学生常常在一起练“绕口令”,相互检查、相互学习、相互纠正。这样就会使他们的口才伶俐,提高他(她)们的头脑对语言反映的灵敏度,培养在生活中学习的兴趣,帮助提高智力的发展。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的不断创新,不仅需要丰富的书本知识,更需要广泛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能得到锻炼和培养,只有通过一些实际的社会活动。才能具有实效,才能使他们体验到创新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让他们更多地接触民间知识,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培养了学生对“绕口令”的了解和掌握及学习的兴趣,就能使学生有创新的精神,而且教师必须树立全新教学理念,并从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努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有较大的起色。
编辑:刘於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