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才钢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2
摘 要 随着学生年龄的逐渐增长,他们的思维、思想也随之成熟和独立,并对事物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思维。而消极的心理情绪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造成教学目标的难以实现。本文从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消极心理产生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了消除学生消极情绪的几点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中学生 常见消极心理 原因
目前,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学生的心理因素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手段和措施,在帮助学生消除消极心理的同时,促使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消极心理产生的原因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个人情绪。学生的个人情绪表现为学习中的紧张情绪以及遭受的挫折等,而如果学生将这些负面影响带到体育学习中,不仅会影响体育的学习效果,也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心理。然后,自身因素。学生自身的因素既有心理因素如意志力薄弱,或者是由于长时间学习过程导致学生的精神不佳、情绪暴躁甚至是情绪紧张、反应迟钝等,也有生理因素如身体素质差、体力不支以及肌肉功能不协调等。以上原因都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不良情绪以及心理障碍。最后,老师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单一化的教学手段、无新意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造成学生的心理疲劳。此外,落后的教学设施、空间狭小的活动场地以及不和谐的同学关系等也会影响到学习氛围,从而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
二、常见的消极心理解析
(一)逃避心理
学生害怕困难的心理就会导致学生不能勇于面对困难以及解决问题,从而产生逃避心理。而造成学生此心理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教师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合理教学方法的采用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彻底失去对体育的兴趣,从而产生退缩的心理障碍。二是高难度的动作以及高强度的训练,体育活动的开展项目大大超出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范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体育训练产生畏难心理[1]。三是学生的自卑心理,对于体育活动没有树立自信心是学生逃避心理产生的关键因素。
(二)害怕心理
害怕心理也被称为恐惧性障碍,它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回避[2]。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害怕心理是学生中最普遍的一种心理障碍,而学生产生害怕心理的原因可以从主观和客观这两方面来看。从主观角度出发,害怕心理的产生因素大都是学生的主观因素,如不明确的学习动机、较差的身体条件以及薄弱的运动能力等,而这些表现因素都十分复杂且制约性强。从客观角度出发,主要是体育活动中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如特殊的训练动作、多变的气候环境以及不科学的运动器械等。
(三)心理压力
因为所处环境中外部以及自身施加的种种压力,导致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心理阻碍,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训练自信,还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受到极大的影响,出现一些明显的反应如视力降低、心绪紊乱[3]等,从而造成学生身体的忍耐性变差,受伤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学生较弱的水平以及不规范的动作,在高难度以及复杂性的体育活动中都会容易造成失误而导致身体伤害,这也是学生心理压力加大的关键原因。此外,在运动训练中,学生不能保持平常心,对自己的动作要求过高、对成绩过于计较、对名次过于在意等等,这些原因都会使学生对自己的体育技术以及能力丧失信心,对自己的表现产生紧张感。
(四)反抗心理
学生反抗心理的表现形式是对老师语言、动作等的不认同,更严重的表现为学生不愿再接受老师的教诲。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师不合理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可能是老师不得当的教育方式,也可能是学生的心理不够强大,但是不管是何种情况,追根究底都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导致了一些不必要误会的产生,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效率。
(五)单纯性兴趣建立
学生学习兴趣的建立既是学生对学习所产生的一种内在动机,同时也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情感式选择。在体育活动中,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切身体验感受到体育训练的乐趣,但是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兴趣持续时间都较短,且只对趣味性、刺激性强的体育项目感兴趣。然而,学生这种单纯性的兴趣建立并不科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一种不良的心理。
三、消除学生消极心理的对策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学生消极心理的产生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因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及开展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高难度、难掌握的运动动作时,老师要及时地给与帮助和指导,并用自己关心的态度和热情的行为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和学生一起克服对体育的心理障碍。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仅能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还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
(二)学习动机的明确
学习动机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因素,还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动机,这就需要老师针对性为学生开展学习目的和学习意义的教育活动,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想要更好地适应逐渐发展的社会,良好的身体素质与较高的知识水平一样必不可少。通过使学生将求知欲与发展需求进行紧密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的精神和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应该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并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感染学生,帮助他们消除消极的心理。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消极心理,老师就应该及时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针对性地给与学生劝说以及指导教育,其中需要加强注意的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学生使用刺激性语言以及约束性心理控制[4]。在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制造一些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在切身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时,还能逐渐地树立学习的自信。
(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科学性、丰富性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以从客观上帮助学生消除消极心理。而教学手段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明确,在充分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积极的教育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老师应该先让学生对需要训练的动作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让学生在明确动作概念以及要点的基础上,再采取简练的语言和规范的动作为学生讲明运动的要领,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其中,老师还可以通过部分手部姿势、语调变化以及提醒式的动作,对学生的训练给与足够的帮助和鼓励,这样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不良情绪得以缓解,还能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如此一来,既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产生融洽的关系,还能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然后,老师要有意识地给与学生帮助和保护,并适时的改变引发学生不良情绪的具体物。理论上说,对需要保护者提供保护能获得被保护者的巨大信任。一般来说,这样既能使学生建立强大的安全感,还能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根据老师的相关信号、手段来帮助完成训练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找出刺激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的具体物,再对其进行改变,从而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最后,在教学活动的训练过程中,老师也可以通过部分学生的良好示范,使学生在和谐的训练环境中,创造轻松的练习心情,而最终消除心理障碍。学生的良好示范作用不仅能对其他胆小的学生产生很强的说服力,还能发挥良好的促进、带动作用。比如在跳跃器材的训练过程中,老师就可以组织技术基础好以及勇于挑战的学生先训练,通过轻松训练氛围的营造,对害怕的学生起到积极的影响,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消除学生对跳跃器材的恐惧心理。
(五)必要的心理训练
帮助学生消除对体育训练的心理障碍,老师可以从根本上出发,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训练。心理训练的加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首先,呼吸的适当调整。当人的精神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时,通常会感觉到胸口发闷、气息短促且呼吸急促,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调整自己呼吸的节奏,并尝试深呼吸,慢慢使自己的情绪稳定、心情放松下来,从而逐渐地缓和紧张、恐惧的心理。
然后,自我鼓励和暗示。在体育教学的训练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精神过度紧张且伴随着消极心理的情况时,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采用鼓励性或自信式语言不断地暗示和提醒自己,在排除掉负面情绪的同时建立积极的正面意识。
最后,动作表象运用。这样方法的使用是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住时机,在讲授复杂性的动作和难度大的技术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静静地闭上眼睛,然后将老师示范的正确动作放在脑中细细回想,并在完成动作时对切实的肌肉进行深入感受[5],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中促使动作的表象思维得以有效提高,从而在消除学生紧张、恐惧心理的同时,提高他们对动作技术的运用程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具有各自特殊的心理状态,并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消极的心理倾向也属其中一类。而想要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老师就应该在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形成全面、充分认识和了解,再采取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手段,在促进学生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良好心理素质得以提高的同时,逐渐消除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消极心理,加强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老师及时性的原因分析以及消除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还能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长天.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常见消极心理原因与对策[J].内江科技.2011(11).
[2] 李磊,王洪祥,刘红梅.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探讨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5).
[3] 肖姗.浅析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J].成功(教育).2010(06).
[4] 熊涛.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J].老区建设.2012(06).
[5] 秦璐.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诊断与矫正[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