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与维护实践

2014-03-19 07:20:56苏晨霜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实验室

苏晨霜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高校实验室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开展科技活动的场所。实验室与学校其他的学习、工作、生活场所相比,具有独特的管理和维护体系[1]:实验室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仪器设备,配套的环境设施,适合实验需要的房屋面积等。为此,笔者就实验室存在的管理与维护问题做了以下初步的探索,现介绍如下。

1 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人员、物品分散,不利于实验室资源共享

在此之前,高校实验室在管理和维护方面,采取的还是传统的看管模式[2],每门实验课程都配有专门的实验室,实验室管理人员归属于不同的教研室。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实验教学要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就必须实现实验多元化,使各学科的验证性实验向探索性实验发展,而由于分科过细,实验管理人员分散,导致实验设备不能统一管理与调配,从而不利于实验室资源共享。

1.2 管理体制落后,实验教学与管理没有有机结合

实验室管理的对象是与实验有关的人和实验用物,实验工作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关键在于管理工作不到位,其核心是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健全[3]。除此之外,实验室缺乏人才管理新机制、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繁杂工作被忽视,导致实验室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创新精神不足。

1.3 部分实验室设备陈旧和维护不及时,影响实验效果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经费的不断增加,各院校仪器设备的购置量大幅度增加,实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和维护”的现象,实验设备购回后因管理落后,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和维修,致使一些仪器设备的故障率增高,甚至发生实验事故,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

2 改进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举措

2.1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

根据高校实验室的发展趋势来看,各学科实验室相互独立是弊多利少,已不能适应办学要求。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管理体制,建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的新机制。

首先,成立实验中心,把实验室、实验室管理人员合并,仪器设备统一管理、支配,实验中心根据实验科目和内容,负责实验教学的统一规划和安排。这样既提高了实验资源的利用率,又避免了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解决了因教学资源分散而无法满足实验教学需要等问题,促进了实验室的统筹规划和建设发展。其次,目前的实验内容从属于理论课程,多是验证性实验,各门课程的实验教学独立设计,学科之间界限分明,缺乏融合,难以实现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一方面造成实验物品浪费,另一方面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通过实验资源的有效集中,对实验教学内容、方法进行整合改革,开展跨学科及单学科的综合性实验,使学生的实验过程成为动脑研究、动手探索的过程,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又能合理利用实验器材,避免了实验用品的浪费。

推进实验室大型通用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共用。通过一定的有偿使用原则,实施成本收费,对实验室拥有的高、精、大型仪器设备面向区域学校开放,提高大型科学仪器使用效率,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共建的运行模式,在完成实验教学科研任务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可供开放共享的仪器设备,建立“专管共用,资源共享”的大型仪器平台,在实验室管理、维护等方面建立良好机制,实施网络化管理[4],促进开放服务,使教育资源获得最大的使用效益。

2.2 坚持以人为本,形成科学管理新概念

学院成立了实验中心,面向的对象是全院的师生,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能够满足各专业教学的实验环境,对每一个专业的每一门实验课程都提供了支持[5]。如何高效、科学地进行实验室管理,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这是实验室管理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而满足新时期高校科学发展的需要,则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6]的原则。

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作为一名实验室管理人员,管理和维护实验室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服务水平。为此,建立一支责任心强、具备吃苦耐劳精神、业务精通的高素质人员队伍就尤为重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业务技术水平、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质量。在我国高校长期形成的“重理论、轻实验”思想使得学校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教育提高等投入甚少,导致实验室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偏低。因此,必须要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

具体措施如下:(1)优化实验室管理队伍结构。在学历、年龄、职称等方面形成梯度[7],保持管理队伍的稳定,保证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实验室管理人员之间要及时做好交接工作,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账物相符,各种实验资料齐备,使实验开出率保质保量。(2)定期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通过业务培训、专业进修、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实验室能否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关键。(3)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制订一系列严格的、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制度,增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明确分工,避免设备共用却无人负责的现象,对爱护仪器设备并能节约原材料的管理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充分调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主动性,以确保实验室高效运行,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3 正确使用、合理维护,实现信息化管理监督

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源于设备管理,主要的管理对象是设备和与之相关的任务和环境[8],实验设备是学校办学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是学校实力的标志之一。随着实验仪器设备数量的增加,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做好管理和维护工作,科学规范的管理成为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1)正确使用、科学保管仪器设备,创造经济效益。

实验的正常进行不仅与仪器设备的选择有关,也与正确安装使用、合理的维护措施密切相关。例如某些临床医学治疗仪器设备随意放置,未按操作规程进行预热、调节,或仪器工作环境不符合技术要求,没有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正确使用等原因都会产生误差,轻则影响实验结果,严重的会损坏仪器仪表,引发实验事故。因此,作为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全面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熟练掌握操作和维护保养方法,指导学生规范使用实验物品,结合日常管理和实际工作,加强对实验仪器的深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记录设备的故障情况,以便及时维修,延长使用寿命,既保证了实验教学和科研顺利进行,又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实现仪器设备管理信息化,增加实验室效益和成果产出。

面对实验室庞大的设备资源,需要科学有效的网络化开放管理平台来提高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效率。建立网络信息库,把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名称、数量、用途、购置日期、型号、维修等资料以及仪器设备的借用、开放管理、报废等数据和使用状态等信息放在网上,针对不同的网络用户对象,设置不同的权限,做到信息的规范化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实现实验室仪器设备信息系统化、规范化。从技术角度来说,信息化管理为仪器设备的高效使用提供了便利;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信息化管理减小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9]。

(3)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实验室管理工作。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管理好实验室的基础,对保障正常的实验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实验室,对已有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健全完善是非常重要的,如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学生实验操作守则、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对学生、教师及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进行约束,使他们有章可循,确保实验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3 结语

实验室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实验室管理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勤于积累管理经验,善于思考,运用科学管理方法,用心做好实验室工作。

[1]郝云忱.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新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2):189-191.

[2]王佳娜,雷霞,高慧英,等.浅谈高校临床医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生物技术世界,2012(4):65-67.

[3]李伟.浅析高校语音实验室的维护与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1):183-185.

[4]朱威同,杨厚俊,贾民生.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10-13.

[5]周淑君.高校实验室管理与维护的经验[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1):76-79.

[6]朱艳,尹丛丛.浅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J].工会论坛,2010,16(4):146-147.

[7]王丽凤.浅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J].科技资讯,2007(34):111-112.

[8]万成堂,赵英良.浅谈高校建立第三方实验室的必要性[J].实验室科学,2009(1):166-168.

[9]郭明航,赵军,翟连宁.信息化环境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系统的架构与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11(2):54-57.■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实验室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水利(2020年12期)2021-01-18 05:59:02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2期)2019-03-07 05:17:26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1期)2019-02-24 06:55:52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0期)2019-02-24 06:55:35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19期)2019-01-16 05:36:09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
北京近4万台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
计测技术(2014年6期)2014-03-11 16:22:11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