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静,曾 亮,王智涛
(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床边教学在中医类院校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李 静1,2,曾 亮1,2,王智涛2
(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针对我校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特点,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初步实施床边教学,高效、合理地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
床边教学;中医类院校;医学影像学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在技术及诊断方面发展迅速,在临床诊疗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中医在内的广大临床医生对影像诊断的依赖性也与日俱增。我校作为知名的全国高等中医类院校之一,对医学影像学教学相当重视,将其从中医类《西医诊断学》中划分出来,单独设置课程,但由于中医类院校学生课业繁重,时间安排较短,容易被忽视。如何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必要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读片能力,是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1]。据此,我们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引入床边教学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读片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其今后开展临床及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2]。本文就床边教学对医学影像学教学的影响作初步探讨。
我校中医临床专业的医学影像学这门课程总课时为54学时,其中包括理论课时45学时,实践课时9学时,教学内容涉及人体全身各个系统,内容繁多,学时少。其中理论课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改变了以往利用黑板进行的灌输式理论讲授,其文字和图像集于一体,使得教学形象化,改变了枯燥的局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多媒体课件容量毕竟有限,典型病例图片载入量不够,不利于学生对病变加深印象;对CT和MRI图像的观察讲究连贯性,跳跃式截图不利于对病变的系统及整体观察;图像的清晰度与教室投影仪分辨率和光线有关,好多学生反映一些细小的病灶看不清楚,或者一些病灶的细节观察不到,这些都是困扰我们的问题。实践课主要采用的是胶片式教学,在理论课结束后,到影像实验室将典型图片置于观片灯上示教,学生分组在各自的观片灯上看片,有疑问时请教教师,但其存在一些不足[3]:胶片更新较快,成本增加,且容易老化、损坏、丢失,导致有些病灶可能会因图片不清晰而无法辨识;胶片的大小和窗宽窗位都是固定的,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最重要的是传统胶片不能承载现代医学影像学带来的大量影像信息和完整的临床信息,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由此可见,“多媒体课件+胶片式”教学模式弊端渐露端倪,但我校毕竟是中医类院校,医学影像学也只是西医的一个分支,不是临床主干课程,并且我校没有医学影像学这个专业,所以在硬件设施上有所欠缺。因此,教研室进行多番研究讨论及实践,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影像科丰厚的资源,将床边教学概念引入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成效。
床边教学(bedside teaching)[4]就是临床医生结合病例在病床旁边的讲解教学,是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在临床带教教师的指导下用于临床,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目前床边教学较多应用于临床课程,其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应用较少,因为医学影像学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它不是直接面对病人,而是病人的图像。我们将床边教学概念引用到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将上课地点设在附属医院影像科示教室,在带教教师指导下,学生直接操作计算机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大量调阅图像,随时查阅病人相关临床资料,将影像图片与临床病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近几年我校逐步开展医学影像学床边教学,部分班级在附属医院影像科示教室进行授课,示教室内有25台配备PACS的计算机,平均每1~2名学生共用一台计算机,而这样的计算机也安装了附属医院医生用来读片并书写报告的系统。我院所有数字化影像设备的图片信息全部经过网络存储于PACS软件,从而可以随时被各个网络工作站点调用[5]。课程开始前教师简单训练学生操作PACS系统。上课时,理论部分仍由教师利用课件讲解,图片部分就切换至PACS系统进行讲解,教师和学生可分别同时操作PACS系统,在教师分析图像时,如果观察不清,学生可在自己的计算机上仔细观察图片,根据需要调节窗宽窗位,对病灶进行放大观察,测量病灶的大小、CT值,进行二维三维重建,调阅检查申请单等。当然在讲课过程中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在讲完本次课内容后,大约留20分钟作为实践时间,由学生自己根据本次课的内容选择调阅图片,针对临床病史有疑问的地方,可以调阅病人病历,结合病人病史及临床各项检查,对比病人的影像图片,综合作出诊断。鉴于海量PACS数据,学生可以调阅同一疾病(如肺结核)的多个病例进行观察,充分认识一种疾病的多样表现及其共性表现。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床边教学使得图像观察更加连贯、清晰,且内容丰富,充分显示了影像学的特点和细节,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具体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加强了对难点和重点内容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虽然目前只有小部分班级的该课程采用床边教学,但其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从课堂氛围、学习兴趣、考试成绩及见习效果来看,优于传统教学,并得到学生的认可。
医学影像学床边教学对于中医类院校来说,是较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高效合理地开发、利用了教学资源。但由于上课地点及附属医院示教室容量的限制,只有小部分班级得以开展。目前学校及附属医院正在加大对影像学教学软硬件及人力物力的投入,床边教学模式的扩大应用必将更好地促进医学影像学教学的改革,加速医学影像学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1]龙学颖,彭光春,王小宜,等.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40-42.
[2]张卫萍,谭文,彭德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三大因素[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89-90.
[3]谭永良,赵志清,杨茂洪,等.PACS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实用医药,2010(32):236-238.
[4]王锁彬,贾建平.重视床边教学 全面提高实习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624-626.
[5]杨明,刘斌,杨小庆,等.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及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41-42.
G424.4
B
1671-1246(2014)17-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