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侨刊整合资源与推进民间侨务工作研究

2014-03-19 01:34
关键词:台山侨乡侨务

姚 婷

(五邑大学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江门 529020)

侨刊乡讯①是广东侨务的一个特色,也是江门侨务的一个招牌。到2013年底,“广东省共有139家侨刊乡讯,其中江门占88家”[1],几达2/3。对于这个百余年随着侨乡变迁而沉浮的侨乡文化产物在当今的处境和走向,部分学者、传媒工作者,甚至侨务界人士都表示出质疑和不乐观的态度。但同时,广东省和江门市的侨务部门与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在近几年持续做出保障和促进侨刊乡讯的出版发行与质量的努力:2010年7月,省委省政府在《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支持办好侨刊乡讯”。2010年10月,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省新闻出版局联合召开了全省侨刊乡讯工作会议暨侨刊乡讯主编培训班;2011年6月,成立广东省期刊协会侨刊乡讯专业委员会,作为“全省唯一的侨刊行业专业组织”[2];2012年3月,省期刊协会公布广东省首届优秀侨刊乡讯暨优秀侨刊乡讯工作者名单;2013年12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和省侨办、省侨刊乡讯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全省侨刊乡讯主编培训班。2010年10月,江门市外事侨务局和江门市侨联联合写就《关于加强我市侨刊乡讯工作的意见》,并经江门市人民政府同意,将此文作为正式文件印发给各相关单位;2011年7月,江门市外事侨务局和江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联合主办江门市侨刊乡讯文化巡展;2013年11月,江门市外事侨务局召开全市侨刊乡讯采编人员培训班。这一系列的规划和举措,不应被看作政府部门对“美人迟暮”般的侨刊继续“苟延残喘”而做出的无谓或不切实际的努力,实应是这些部门对于侨刊依然具有的民间侨务优势和它们所联结与可动员的侨务资源的一种认识与回应。在迅猛而强大的电子媒介与通讯技术的全面冲击下,侨刊因其已有的组织架构、运作模式和资源网络,而仍拥有自身的价值、功能,和具有一定弹性的生存空间。

本文拟以发行时间最长(《新宁杂志》创刊于1909年)、至今数量最多(包括2013年下半年创刊的《斗山侨刊》,共有35家)的台山侨刊为蓝本,分析侨刊的已有功能和所涉力量,探讨侨刊可整合的各种资源,并由此思考侨刊对民间侨务工作的再推动。对于当代侨刊乡讯的功能,相关著作和硕士论文②,或对五邑地区侨刊的刊社结构和相关力量做了阐述,或从新闻学角度对侨刊乡讯的前景和改革可能性与措施进行了论述,但均没有涉及到侨刊蕴含的社会资源问题。本文欲补此不足,并尝试从侨刊社的社会功能和海内外乡亲与侨乡关系等角度来讨论侨刊对于民间侨务工作的实践效用。

一、1978年后侨刊的功能

现今研究或论及侨刊的论著,通常会根据侨刊在一百余年间几次阶段性的创刊、停刊和复刊潮流对侨刊的历史进行划分。的确,由于所处政权、制度政策、中外关系、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差异,几个大的历史阶段——1949年之前、1950-1966年、1978年之后——的侨刊差别甚大,尽管始终强调与海外乡亲联系、沟通内外信息、与“侨”相关的宗旨,也一直保持以宗族或地方的人事与信息为主的内容结构,但侨刊的功能却不可避免地与时势相应,发生变迁。基于文章主题,本文只论述从1978年至今三十多年间侨刊的功能。

侨刊的功能与其宗旨密切相关。1982年《冲蒌侨刊》的中心为“报导家乡消息,沟通乡情侨情”,要办成“冲蒌旅外乡亲的最大‘家书’”。[3]1984年复刊的《溯源月刊》也提出要“沟通乡侨消息,密切宗亲联系加强宗族团结,为祖国四化建设贡献力量”[4]。与这些宗旨相应,80年代的侨刊大量报道大至台山,小至侨刊所在乡镇或村庄、宗族的工农业建设、城镇发展、文教进步、群众文明、华侨权益得到维护与保障、华侨捐助家乡建设的消息,以新闻或通讯的形式展现侨乡新貎和乡、侨之间重新搭建的亲密关系。“侨刊及时传递了家乡信息,使海外乡亲了解家乡变化,勾起了海外乡亲的思乡之情,回乡探亲观光的乡亲越来越多,去年(笔者注:1987年)达十一万多人次,比一九八○年增加了三倍多。近几年来,台山旅外乡亲,港澳同胞捐资三点四亿港元,在家乡兴办了一千多宗公益事业”[5]。向海外华侨传递侨乡信息,宣传国家侨务政策,报道拨乱反正、平反侨界的历史冤案错案,恢复侨界人士的名誉,使受害者亲属心灵得到安慰,并从物质上保障他们的利益,使华侨祖屋失而复得,留住了华侨在侨乡的“根”,增进他们对家乡的感情,促使他们回乡观光和捐资兴办公益事业,成为20世纪80年代侨刊的主要功能。公益事业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捐资办校。参与了《溯源月刊》复刊过程、如今依然为《溯源月刊》服务的邝老先生认为,该刊复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推动创办溯源电子学校。④该校由美籍华人邝文炽先生带头捐款、赠送仪器、筹资倡办,得到雷、方、邝三姓乡亲大力响应和捐资支持。学校于1986年5月17日开幕,在此前两年,刊物一直报道该校的筹办信息,甚至专门开辟“复校动态”专栏。学校开学运作后,《溯源月刊》又开辟“校园内外”专栏报道师生的教学情况和华侨对该校的关注支持。这是一个典型例子。上世纪80和90年代,台山各种侨刊的确借助自身在族群内部的宣传优势,推动了乡镇学校和宗族学校的复校、建设和发展,对台山教育实有不小贡献。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台山侨乡的经济水平、民众生活水准亦步步上升,侨乡内部与境外的收入差距大幅缩小,中国的教育格局和办学政策也已与80年代差别甚大。这时侨乡和海外乡亲之间的互动也有了变化。侨乡更希望将海外乡亲的力量纳入其经济建设之中,所以侨刊的宗旨亦稍有变动。《冲蒌侨刊》在2011年表述的宗旨是“服务当地,报道乡音侨情,联系侨胞,促进侨乡的发展”[6]。而2010年《溯源月刊》宣扬的宗旨更为简单明了:“为宗亲服务、为侨乡服务、为祖国服务。”[7]为侨乡和中国服务的一大举措即为介绍台山的投资环境、建设成就,招商引资。在这方面,《新宁杂志》可算一个典范。但亦如陈老先生所说,侨刊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作用和效果并不明显。侨刊的功能更突出地表现在联络乡亲情谊上。无论是地方性侨刊还是宗族性侨刊,都花大量篇幅报道海外乡亲回乡寻宗访祖或恳亲、在海外举行联谊活动,有成者在海外奋斗、为侨乡贡献,侨乡筹办或举办各种宗族祭祀与庆典、编修族谱、兴建祖祠等联络内外感情的消息。在这些报道中,海内外乡亲的地缘与亲缘关系极其明确。从海外乡亲对侨刊的持续捐款可以推知,侨刊或多或少地实现了联络乡谊、凝聚侨心、吸引海外乡亲关注侨乡的功能,这终究还是为侨乡服务。

“侨刊乡讯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植根于民间,是民办性刊物。”[8]这是侨刊的特点,亦可看作它的一个优势。1978年以来,侨刊功能的实现——无论是宣传侨务政策、发动捐助公益,还是联络内外情谊,均是靠民间力量、通过民间途径实现的。侨刊实为民间侨务的一种载体,而这得益于其所拥有的侨务资源。

二、侨刊可整合的资源

“侨务资源,主要是指蕴藏在华侨、华人、归侨侨眷中的人才、资本、物质、技术、信息、知识、市场、网络、文化等综合资源储备。”[9]69在外界看来影响力已大不如前、作用有限的侨刊恰恰掌握了其所对应族群范围内的文化、资本、物质、网络等资源。这些资源主要来自于已形成成熟运作规律的侨刊社与其外延组织,及稳固的受众群体。

侨刊社是侨刊得以正常出版和发行的基本组织保障。侨刊社的编辑人员是侨刊内容最重要的把关人,直接决定刊物的风格、形式和发行,其社会网络和活动方式对侨刊影响的扩张和功能的发挥也至关重要。这群人士本身就是侨刊关键而富有优势的资源。

据江门市外事侨务局的资料显示,现今江门市的侨刊乡讯中,“除《江门画报》及《新宁杂志》有正式编制外,其他侨刊均无编制,其社委会、编委会均由热心侨刊的人士组成,其骨干力量是离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师及部分在职干部,主编、副主编由从事多年宣传、文化、外事侨务工作的退休干部和退休教师组成”[8]。已退休干部与教师是现今江门侨刊界的主力军,为侨刊社提供了不少人脉资源。从宣传、组织、人大、侨务等部门退休的干部,依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仍有向政府建言献策的途径。他们多参加各类志愿或民间团体,结交不同领域的有才有识之士,增加了扩大侨刊知名度和扩充侨刊可利用资源的可能性。退休教师则有学生遍布社会各界,可动员的社会资源也不可小觑。

加入社委或编委的在职人士,一部分是镇级侨联里的工作人员。由于镇级侨刊在名义上归属于该镇侨联,侨刊社中的一些人员即为侨联人员所兼。他们活跃于基层侨务工作第一线,直接与这些地区的华侨、归侨和侨眷联络接触,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易于获取当地侨务动态新信息,并可为侨刊争取资金、物质资源。还有一些在职人士为在职官员或具有较强能力之人。这类人士主要担任社长职务,从宏观上管理侨刊社工作和把握侨刊的编辑发行。他们熟悉政府制度,社会活动能力强,可以在侨刊社和其他政府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协调,为侨刊社扩充资源。

(5)部分招标,半招半定。招标时将工程项目分解,只招其中一部分,其他部分按设计变更或追加项目送给关系户来施工;

如前所述,台山很多宗族原设有族校,族刊与族校之间关系密切。历史上,很多族校自设校刊,或族刊的编辑人员即为族校的教员。刊物宣扬学校精神,促进学校发展,促使教育与社会改革相结合;学校亦为刊物提供生存平台,师生为其提供消息和稿源,离校校友亦成刊物的重要支持力量。现今,由于中国教育方针与形势的改变,台山的族校性质已与昔日差别甚大,但它们与族刊之间依然有所联系。族刊的社委会或编委会中的主要人员往往也兼任族校董事会的主要职务,这意味着虽然族刊人员对于族校的事务没有决策权,但仍存在影响,族校资源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为族刊所用。还有一些族刊人员就在族校工作,族刊的社址也设在族校之内,如此侨刊有可能利用族校资源进行自我推广与提升。

每一份侨刊通常会花半页乃至一页列出侨刊社全体人员的名单。这些人员不仅包括直接参与侨刊社运作、编辑侨刊的社委和编委,及处理侨刊社日常事务的财务、发行、校对等基层人员,还包括名誉社长和大量的顾问。这类人士在海内外或族群内部享有较高声誉,或有一定社会地位。名誉社长或为成功商人,或为现居或曾居要职者,地位更高、声誉更隆,对侨刊的贡献也更为直接和显著,亦可提高侨刊“档次”。侨刊在对应的族群成员聚居国家和地区广设顾问,即有意扩大刊物的社会联系网络,为刊物罗织更多可供利用的资源。在实际操作上,有些侨刊对顾问的甄选并无严格的程序,显得有些随机,因而并非所有顾问都能真正对侨刊有所贡献。

侨刊基金会可算作侨刊社的一个外延组织。1989年,《新宁杂志》基金会成立,其后“许多侨刊社纷纷成立基金会。至2004年,台山共有20家侨刊建立了基金会,占总数的55%,台山市侨刊基金会合计611万多元。募集资金最多的是《台山光裕月刊》和《风采月刊》,均超过100万元”[10]。侨刊基金会的基金主要由海内外乡亲捐集,用于支持和保证侨刊社的持续发展。这种主要由侨刊社设立的基金会往往与侨刊社设于一处。侨刊基金会的成员,本身已有社会威望,且又关心侨刊事务,对侨刊了解,不仅可集合海内外支持侨刊的资金资源,还可作侨刊社与海外乡亲间的桥梁,向外宣介和推广侨刊,向内传递海外乡亲对侨刊的意见和看法。但从现今台山侨刊界对自身日常运作的认知和表述推测,侨刊基金会并未完全发挥作用。

受众是侨刊实现刊物价值与功能的关键因素,亦是侨刊可以整合的资源。现在侨刊主要面向海外发行,部分寄给可知的或与侨刊有联系的族群成员个体,部分则寄往与侨刊相关的海外团体,主要是相应族群的宗亲、同乡和校友组织。现今侨刊努力保持与这些社团的联系,几乎每份侨刊都有相当篇幅报道这些海外组织的联谊、恳亲、庆典、宴会、换届等活动,并在行文中强调这些社团与侨刊社之间同宗同源或同文同忆的关系。这些海外社团也颇珍视与侨刊社之间的联系,侨刊社的主要人员赴海外参加活动或拜访他们时,往往会得到热情而隆重的接待。2013年初《新宁杂志》总编辑何先生走访三藩市和纽约市的台山侨团时,深有此感。⑤这种社团组织间的互动其实也是侨刊社收集、组织和扩充资源的方式,海外社团本身在海外乡亲中的网络、人力与信息资源也可为侨刊社所借用。

在接收侨刊的信息之后,部分个体受众也会做出积极回应。他们或向侨刊捐款,或向侨刊供稿,在资金和人力上支持侨刊。这于双方都是互惠互利之举,侨刊固得其益,受众也因为被侨刊刊登鸣谢话语、甚至刊登玉照表彰而获得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尊崇,有助于个人社会资本的累积。还有一些受众义务帮助传播和发送侨刊,其中固有那些被聘为侨刊代理的人士,更多的是自发帮忙的热心人士。一位在三藩市的华侨会不时在他的诊所内摆放侨刊,有些可读性强的侨刊很快即被就诊病人拿走。⑥这些侨刊就借助这位华侨已有的商业资源而得以扩散。还有一位台山潮境的黄老先生,不仅为《居正月报》供稿,还收集了当地的华侨地址,自费给他们邮寄《居正月报》,争取他们对《居正月报》的支持。⑦

侨刊可利用与整合的资源主要是侨刊社和其工作人员、受众等相关者所拥有和可扩展的资源,尽管相关部门也一再表示支持侨刊发展,但侨刊可真正动用的官方资源极其有限。侨刊最坚固的依靠仍然来自民间。利用民间资源的过程也是侨刊实现刊物功能、推进侨乡与海外乡亲联系、增加后者对前者认知的过程。但从发展的持续性着眼,侨刊不能只是固守现有资源,而必须根据已有的模式优势,挖掘新资源,进行再整合,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媒体发展中守得一席之地。

三、拓展整合资源与推进民间侨务

当今侨刊面临人员老化、经费短缺、手段落后、读者减少等问题。对此,官方往往给予宏大的寄语:不断创新、提高质量、拓展联系……并赋予侨刊一些新的使命和称号。一些经济发达、有实力的城市,如广州、东莞等已在尝试新型的、商业化的侨刊之路,但对于以台山侨刊为代表的五邑侨刊来说,缺乏政府具体的支持措施,排比式、口号式的鼓励实难令侨刊在短期内发生蜕变。或许在现有模式和框架之内拓展侨刊的发展空间和可用资源,才是应对劣势、重新强化侨刊功能的可行之策。

侨刊社的整体功能应被重视与提升。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侨刊社本身便是侨乡与海外乡亲联系的一个站点,是双方信息传播的一个中转站。这固然得益于侨刊社人员已有资源,另一个原因则是侨刊向外发行后赋予侨刊社的“知名度”与功能。不少侨刊社的主要人员都表示,他们平时很忙。现今多为一年两期(个别是一年四期)的侨刊出版工作强度并不算太大,忙的原因在于要处理很多侨刊工作之外的事务,例如接待海外乡亲。除了大规模、早有接洽的回乡侨团,侨刊社还不时要接待一些到访的海外乡亲个体。其中一些人是本村本镇本族的乡亲,与侨刊社人员早有交往,回到家乡,到侨刊社叙旧之时,往往也掏资捐助侨刊。另一些人则是“慕名而来”。他们偶然读到侨刊之后,知道台山侨乡有这个刊物,便主动打电话或直接到社拜访。这类乡亲往往也有所需求,如请求侨刊社帮助寻根、觅宗、找友等。侨刊社对此通常也用心配合。在利用已有关系、知识和信息资源助人的同时,侨刊社其实亦在建构自身以及侨乡与海外乡亲间的多重关系。侨刊社也发挥刊物之外的媒介作用,为一些需要捐助的侨乡个体或组织与有意捐赠的海外乡亲牵线搭桥,推动海外乡亲对侨乡的捐资助学等义举。另外如前所述,由于侨刊社人员与族群内部其他组织人员互有重合,甚至整个人事构成大体一致,因而侨刊社又经常组织和承担各类宗族活动,凝合与强化内外乡亲的宗族意识与联系。侨刊社功能多样化应得到更大的支持和开发,这极有利于改变当今侨刊平面、单薄的宣传效应,使侨刊社既有和潜在的资源得到充分调动,真正做到了解海外乡亲需要、贴近侨心之类的要求。

发展侨刊新成员,是每一次的侨刊乡讯会议都会提及的议题,也是绝大多数侨刊社非常头痛的问题。因为经费短缺、酬劳低微,基本只有那些已有固定收入,又有此兴趣意愿,具有奉献精神的退休老人或少数在职者愿意从事或兼职侨刊的日常工作。这必然使侨刊缺乏长久的人力保障,不少老编辑皆有“后继乏人”的困扰。读者群体也是如此。尽管近年来中国向外移居人口增长快速,侨刊的读者群却呈萎缩之势,主要原因即为原来支持侨刊最力的老华侨老乡亲逐渐减少。为了生存,各侨刊社也是使出各路招数。一些老侨刊人士甚至悲观地预测侨刊的消亡时间也就是十年以内。无论是读者还是侨刊人员,都面临需要补充新生力量的问题。其实侨刊,尤其一些族刊并非没有新生人力资源,只是尚未加以利用。宗族机构现今虽已不能主导族校的决策和管理,却尚有影响。这些中学里满是充满青春活力、有想法的青年,如能向他们宣传侨刊,并将其中一些力量纳入侨刊之中,将极可能促进侨刊理念、编排、语言、内容的更新,也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而且根据现今台山移民行为的惯性和延续性,台山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都仍不断有移民移居国外,其中一部分就是现今在读的中学生。当侨刊能像其他校园刊物那般成为他们在侨乡或中学时代的一个记忆象征,也就可能获得他们持续的支持,甚至开发。可惜,这股潜在的资源一直未被重视。侨刊注重的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效果,以向外发行为主,期待获得海外乡亲的大力支持,却忽视侨乡内部的可生和潜在力量。台山当地的年轻人知道“侨刊”为何物的少之又少,多数人闻所未闻,这不能不说是侨乡文化宣传和教育的一个缺失。从族群内部的年轻成员中发展侨刊新成员,亦是一条对策。如今也有一些族群成员有意识地携着后代一起为侨刊捐款,鼓励后辈参加与侨刊相关的宗族或地方活动,也有一些在读学生向侨刊投稿、提建议。这个方式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父辈与侨刊关系的亲密度,父辈与侨刊的互动频率高,后辈对侨刊事务的参与度可能相应提高。这是一个依靠族群家庭内部影响的策略,可以尝试推广。还有一个发展侨刊新成员、新读者的途径就是吸收新生代华裔。其中有探索中英文双语侨刊之说,有网络版侨刊之说,但这些均是表面之计,难做根本改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居正月刊》就做过刊登英文文章或将中文译成英文的尝试,在当时的效果如何,现已不得而知。网络信息海量,网络版侨刊能吸致多少点击量和阅读量,都值得考虑。语言和技术都只是手段,根本还是在于内容革新和找准受众定位。真要吸引新生代华裔,就必须为他们提供新资讯,为他们制造一个可以讨论的平台,创建一个受他们欢迎的刊物品牌形象,而非只是报道他们回侨乡寻根的活动,或单方面地推广静态而缺乏吸引力的家乡信息。这需要侨刊人员办刊思维的转变,更需要管理部门的经济投入和适度放手。若真可做成,侨刊可拥有的民间资源将更丰富,其民间侨务功效亦更鲜活。

搜集历史侨刊,实为当今侨刊社应从事且可从事的一项工作。⑧经过战争毁损和“文革”十年的破坏,各种本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侨刊已经零散不堪。学术界深表惋惜,侨务界颇感无奈,却无特别举措。其实如果侨刊社能发动已有资源进行对其前身的资料收集工作,将有不少裨益。现在已有一些侨刊人员或关注侨刊的读者开始呼吁多挖掘和研究刊物本身的历史。搜集散佚的历史侨刊,当可弥补当今侨刊史料不足的缺陷和纠正一些侨刊对其自身历史理解的偏差。而这个工作,单靠侨刊社绝对无法完成,需要广为发动海外的社团、机构和华侨。因而搜集的过程,其实也是侨刊将历史资源和现有资源相整合、增强侨乡与海外乡亲的联系,并诱发海外乡亲对侨乡产生或强化兴趣和关注点的过程,甚至这个过程的作用和意义可能比搜集的结果更令人满意。

对于侨刊的出路和功能定位,官方和侨刊界本身尚有多种设想和表述,有些具备条件的侨刊社也已在进行侨刊转型的探索。在改革开放以来长达三十多年的运作中,侨刊已在海内外积累了相当的社会资源,有些资源被长期利用,有些则被搁置忽视。保持和提升侨刊社总体功能、重视侨乡内部可供利用的人力资源、搜集散失于世界各地的历史侨刊,皆为具备可能性的整合侨刊资源之法,并可使侨刊的侨务民间效应在更多的层次和更宽广的范围得以实现。

四、结语

侨刊乡讯是“我国侨务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方面军”[9]338,进行民间侨务,从民间途径向外宣传中国、服务侨乡是侨刊被赋予的功能与价值。与此相应,侨刊亦确定了自身宗旨,并利用既有资源实现了联系海内外乡亲、宣传国家侨务政策、介绍侨乡风貌、吸引华侨捐赠及招商引资等系列功能。围绕侨刊而成的各种组织框架聚合了民间主导、来自海外与海内的各种资源。在传统侨刊困境重重、侨刊管理体制和其所处格局又不可能快速改变的当下,挖掘、整合和优化潜在与既有的资源,是侨刊保持和增强其民间侨务价值的可行之径。而如何建立一个可供各侨刊共享资源的平台,避免剩余资源的浪费,和各侨刊社之间对稀缺资源的竞争,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对于“侨刊”与“乡讯”的相似、区别与联系,之前已多有工具书、文章和著作论及。基于二者性质基本一致,和本文主要讨论的台山业界的习惯称谓,下文除了特定的名称,皆以“侨刊”涵指“侨刊乡讯”。

②参见:梅伟强、梅雪:《“集体家书”连五洲——五邑侨刊乡讯研究(1978-2005)》,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傅健、黄明亮著:《五邑侨刊图志》,银河出版社,2010年;倪云:《乡讯传播及改革研究——以厦门<鹭风报>为研究个案》,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③与颍川月刊社CMJ先生的对话,2011年7月13日。

④与溯源月刊社KFS先生的对话,2011年8月3日。

⑤2013年4月17日,与新宁杂志社HZH先生的对话。

⑥2013年2月28日,与CM先生的对话。

⑦2012年3月14日,与HWB先生的对话。

⑧这个观点是笔者在2014年3月与暨南大学徐云教授进行的谈话中,受其启发而来。

参考文献:

[1]江门市外事侨务局办公室.全市侨刊乡讯采编人员培训班开课 吸引近百名学员[EB/OL].[2013-11-28].江门市外事侨务局:http://www.jmwqj.gov.cn/newsShow.asp?dataID=11393.

[2]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新闻出版管理处.广东省期刊协会侨刊乡讯专业委员会在穗成立[EB/OL].[2011-07-04]. 广东新闻出版(版权)网: http: // www.xwcbj.gd.gov.cn/news/html/zxdt/article/1310544348318.html.

[3]本刊启事[J].冲蒌侨刊,1982(2):13.

[4]雷伯仁.复刊词[J].溯源月刊,1984(1):8.

[5]江门侨报.台山去年平均四天多出一期侨刊[J].曹峰侨刊,1988(3):41.

[6]麦伟夫.在改革创新中办活侨刊——在《冲蒌侨刊》创刊三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J].冲蒌侨刊,2011(60):2.

[7]《溯源月刊》简介[J].溯源月刊,2010(50):33.

[8]江门市外事侨务局.江门市侨刊乡讯工作情况[EB/OL].[2011-11-27].http://www.jmwqj.gov.cn/newsShow.asp?dataID=83.

[9]中国侨务通论课题组.中国侨务通论(试用版)[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10]傅健,黄明亮.五邑侨刊图志[M].香港:银河出版社,2010:242.

猜你喜欢
台山侨乡侨务
着力谱写侨务新篇章
侨乡古村 夜赛龙舟
口碑炸裂!早造超90%的客户盈利,这家品牌苗在台山养虾圈一夜爆火
台山都斛镇党建引领赋能科技兴农
为侨服务献真情 十年一剑铸辉煌——“老侨务”叶明才的十年侨务创新路
发挥新侨乡独特优势 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
八台山独秀峰
创新发挥侨务优势 拓展海外统战工作
35元/尾却还是一苗难求!台山养殖面积锐减80%,这个品种还有未来吗?
明溪是怎么打好侨乡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