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了民国乡村教育运动的乡村生活教育模式、乡村平民教育模式、乡农学校教育模式。分析了民国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局限性和历史贡献,认为“乡村教育运动”对当前农村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要求我们在发展农村教育时,强调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注重立足农村,树立系统观和全局观,坚持开拓创新、理性借鉴国际经验,并强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财政支持。
乡村教育运动 农村教育改革 新农村建设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农民,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农村教育则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农民素质的根本途径。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运动”先驱在研究、践行“乡村教育运动”时所形成的理论和方法,对我们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探索,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民国“乡村教育运动”发展模式分析
自鸦片战争以来,以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为代表的爱国教育者,从城市奔向农村,怀着振兴农村、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探索出多种适合中国“国情”和“乡情”的乡村教育模式。
1.乡村生活教育模式
民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陶行知在深入研究、改造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认为乡村学校是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基地,是实现“科技兴农”的有效途径[1]。乡村学校不应该是单纯的教育机构,更应该是农村文化、农业科技的传播阵地。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应该涵盖“整个乡村生活”,并以培养学生的“生活力”为主要目标。陶行知提出“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中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从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活的国民”,从而达到改造社会之目的。为了践行“乡村生活教育”模式,陶行知先后创办了“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和“工学团”,力求培养出具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农村技术人才。
2.乡村平民教育模式
近代中国农村问题,根源于中国人本身的“愚、穷、弱、私”[2]。能否从根本上解决这四大问题,决定了中国乡村建设事业的成败。晏阳初认为,惟有推行“文艺、生计、卫生、公民”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的“愚、穷、弱、私”问题。认为:“文艺教育”可以培养农民的知识力,解决“愚”的问题;“生计教育”可以训练农民的劳动技能,解决“穷”的问题;“卫生教育”可以培养农民强健的力量,解决“弱”的问题;“公民教育”,可以培养农民的团结力,解决“私”的问题。晏阳初认为,“四大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晏阳初从平民教育角度出发,提出了“家庭”、“学校”、“社会”三种教育方式。为了践行“乡村平民教育”,晏阳初先后创办了多所“平民学校”,并以平民学校毕业生为基本力量,组织成立了“社会式教育委员会”(后改名为“社会式教育部”);针对年幼者和年老者,组织成立了“家庭会”,以践行“家庭式教育”[3]。
3.乡农学校教育模式
梁漱溟认为,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是严重的文化失调。而解决“文化失调”的唯一办法,是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老根”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近代文化的长处,创造出一种“新文化”,实现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梁漱溟深知,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要想创新中国文化,必须开展乡村教育。为此,梁漱溟创办了“以教统政”、“政教合一”的教育组织机构——乡农学校,希望籍此担负起教育农民、倡导社会改良的责任。“乡农学校”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结合,实现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结合,实现了儿童教育、成人教育、妇女教育的结合。
总之,以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为代表的乡村教育先驱者们,通过兴办各种教育,推动“教育下乡”和“科技下乡”,并创新性地探索出一些独具特色的乡村教育模式。尽管各自的思维方式、办学路径不同,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1)三种乡村教育模式,都以提高农民素质,实现“改造乡村、以农立国”为目的;(2)三种乡村教育模式,都突破了传统学校教育及其“传道、授业、解惑”的束缚,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拓宽了教育的内涵和范围;(3)三种乡村教育模式,都赋予了教育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职责,强调了教育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卫生”的“大联合”[4]。
二、对民国“乡村教育运动”的评价
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仅仅持续了十余年,终因时代的局限性及其自身的原因而归于失败。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教育先驱者在乡村教育运动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贡献。
1.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局限性
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局限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其“改造乡村”的指导思想与客观现实相背离。民国时期,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体现资产阶级利益和改良要求的思潮十分活跃,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以陶行知等为代表的先驱者们,既对旧军阀和国民党的统治不满,但又不愿意与之彻底决裂,寄希望于在不改变现存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基础上,通过乡村教育来实现发展农业、改善民生、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正是由于他们没有彻底摆脱阶级束缚和时代局限,也就无法找准改造中国农村社会的根本出路,从而注定了他们的乡村教育运动只能以失败告终。因此,要想通过发展教育来实现技术改良,首先必须铲除那些阻碍教育发展和技术改良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残余势力。
其次,知识分子与农民相结合的理想与现实的背离。乡村教育运动的先驱者们,都主张乡村教育要深入民间,与农民“打成一片”,实现在“生活中教育”。一方面,从中国知识分子的角度来看,中国知识分子向来以“代言人”自居,在封建势力尚未退去,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民国时期,“清高”的知识分子无法彻底摆脱思想上的自恋,不可能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与农民“打成一片”。另一方面,从农民的角度来看,“乡村教育运动”本应该是“乡下人的运动”,至少需要“乡下人”的参与、配合。实际情况却是,“乡村教育运动”并不受“愚、穷、弱、私”的“乡下人”的欢迎,至少不是“积极”地参与。
2.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贡献
尽管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乡村教育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先驱者们对“乡村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历史贡献是突出的。
首先,乡村教育先驱者们在探索中国乡村教育改革时,积极践行“教学做合一”,纷纷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试验学校”,实现了乡村教育运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为当时的农村社会注入了文明的因素,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标志着中国乡村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其次,无论是陶行知的“乡村生活教育模式”,还是晏阳初的“乡村平民教育模式”或梁漱溟的“乡农学校教育模式”,都是先驱者们在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办学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体系。其所提出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方式,以及“生活即教育”、“科学简单化”的理论,对推动中国乡村教育改革的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再次,针对封建教育“劳心”与“劳力”分离、知识分子脱离农民的问题,乡村教育先驱者们发动了无数知识分子,其中不乏大量留洋学生、大学教授、专家学者,自愿放弃在城里的优厚生活待遇,来到穷乡僻壤的乡村,与贫穷的“乡下人”为伍,从事乡村教育的实践活动。这种献身乡村的精神,是对传统的“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超越与否定,也是值得世人尊敬和钦佩的。
最后,乡村教育先驱者立足“教育兴农”,自觉地把发展乡村教育与解决农村社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期待以教育为突破口,把教育延伸到整个社会领域,延伸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卫生等各个方面,例如:陶行知主张“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教育延伸到乡村生活之中”;晏阳初主张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种教育方式,实现“文艺、生计、卫生、公民”等四种教育;梁漱溟主张,乡村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政治,成为是“系统的整体”。这些观点,突破了“就教育谈教育”的思维范式,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
三、“乡村教育运动”对农村教育改革的启示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时代赋予农村教育的重大使命,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为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使我们得到以下重要启示。
1.发展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
乡村教育运动的先驱者们,深感近代中国乡村饱受天灾人祸之痛,寄希望于发展乡村教育,实现“改造乡村、以农立国”的目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乡村教育的功能,但其对乡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值得肯定的。治贫先治愚、治愚办教育。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三农”问题依然是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素质”问题,而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则是解决农民素质问题的必然选择。发展农村教育,不能脱离农村生活实际。先驱者们从当时中国农村的实际需要出发,身体力行,深入民间践行乡村教育活动,这对当前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受长期以来公共政策“城市取向”的影响,农村教育存在的明显的城市化倾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因此,必须学习先驱者的经验,面向农村,立足于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农村教育服务“三农”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2.立足农村,树立系统观和全局观
以陶行知等为代表的乡村教育先驱者们,站在时代的前沿,深刻地认识到知识分子与农民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动放弃繁华都市的富足生活,毅然深入民间,走向穷乡僻壤,践行乡村教育活动。无论其结果如何,其献身农村教育的平民精神,时至今日,仍然值得我们推崇。当前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农村教育工作者,必须弘扬先驱者们的精神,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中国的农村教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才能有希望、有出路。当然,中国的农村教育不能只看农村,也不能“就教育谈教育”,必须借鉴先驱者们的系统观、全局观,把乡村教育纳入到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彻底改变单纯依靠政府办学的观念,鼓励、支持社会办学、私人办学,形成主体多元化的农村教育办学格局;要协调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农村学校的关系,以及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3.坚持开拓创新,理性借鉴国际经验
乡村教育运动的先驱者们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理论工作者应该走出书斋,理论联系实践,求真务实地创新教育理论体系;政策制定者要打破大一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教育;学校管理者要开展实践调查,并据此调整乡村教育发展思路、育人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此外,先驱者们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主张中国乡村教育既要与国际教育接轨,又要立足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思维范式,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只有立足本土,批判继承国外优秀教育成果,中国农村教育事业才能凸显生机,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4.强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财政支持
农村教育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农村教育投资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民国乡村教育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与当时政府的消极作为密不可分。尽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资金约束始终是困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吸取乡村教育运动失败的教训,在广泛引导社会资金介入的同时,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确保农村教育投资的稳定、刚性增长。
————————
参考文献
[1] 周慧梅.绩效与不足:民国时期民众教育运动的制度分析.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2] 吴伯银.对发展农村经济的全方位探索.中国审计报,2012-5-9(第008版).
[3] 蒙贵恩,黄祜.民国时期广西的国民基础教育运动.教育评论,2011(6).
[4] 刘素琴.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对建设现代新农村的启示.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4).
[作者:成必成(1968-),男,湖南新化人,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