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畅
记得有一年,年近八旬的奶奶因病瘫在了床上。可恶的老鼠乘虚而入,不仅偷吃东西,而且还把炕上奶奶的衣服、枕头都咬破了。我们一家人又气又恨。爸爸那些天总是想方设法逮老鼠。
经过观察,爸爸发现老鼠经常跑进炕窑里溜达,躲起来尽享偷来的美味。爸爸告诉我说:“畅畅,好戏就要上演了,只要有机会,爸爸就会就地取材,利用炕窑灭鼠。老鼠的死期到了!”终于有一天,爸爸把一只老鼠逼到炕窑里,迅速用已经准备好的木板堵住炕窑口,然后拿奶奶的拐杖紧紧地顶住木板。此时,爸爸一看表,才凌晨四点,于是他便放心地一直睡到凌晨六点。
起床之后,爸爸小心翼翼地移开木板,看到炕窑里什么也没有,心想:一定是跑了。可是又不放心,重新堵上木板。爸爸拿来一抱干柴,点着,放到炕窑里,火势越来越大,爸爸俯下身子朝炕窑里瞅,不一会儿,“嗖”的一声,一个带有火花的东西跳了出来,扑了爸爸一脸灰。仔细一看,才知道那个东西是老鼠。老鼠可能被熏得脑子不好使了,只听得“咚”的一声,撞到了墙上,爸爸看到了,顺手拿起拐杖,使劲地朝老鼠砸了下去,老鼠一动不动,死了。爸爸拎起老鼠的尾巴往出走,邻家的大爷看见了,说:“老鼠不小,喂了我家的猫吧!”邻居家的猫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这就叫“害人的老鼠,人人喊打”。打掉了老鼠,奶奶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点评
文章前后照应,层次清晰,特别是在叙述爸爸逮鼠过程中一连串动词使用贴切到位,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指导老师:杨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