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启智 树德立人

2014-03-19 19:37岳煜群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蔡元培教学活动科学

岳煜群

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鹤卿,字孑民,汉族,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蔡元培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的教育视野开阔,教育思想十分丰富。他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从他两次在南京的任职作为中可见一斑。

1912年1月,他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他在《对于新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了军国民教育(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五项教育宗旨。他认为,实施军国民教育与实利主义教育是为富国强兵的需要,但是公民无道德,不免智欺愚、强欺弱,所以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和世界观教育为教育的根本,以人民生计的实利教育为教育之中坚,提倡人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在这里“以人民生计的实利教育为教育之中坚”体现了他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对于美育,他说:“美感之教育。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育。”(《蔡元培教育论著选》,高平叔主编)。他认为美育是从现实生活到达理想生活的桥梁,他把教育看作是既增长知识技能又养成人格的事业,这对当代人才的培养同样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尤其是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在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兼顾人的全面发展。

如果把这“五育”理解为教育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的话,那么他1927年在南京就任最高机关大学院院长时,提出“使教育科学化、劳动化、艺术化”的方针(《蔡元培教育论著选》,高平叔主编),就可以看成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指导性纲领。在他看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有三个方面应特别注意:

一、养成科学头脑

他说:“‘养成科学头脑的意思是希望教师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学科教学,都不应草率处之,都应该依照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和探讨,才能不乱说话,不做错事。而对中小学生可以逐渐养成利用科学方法学习新知识的思维习惯,以备将来之用。”“养成科学头脑”实际就是说只有教师“教”得科学、严谨、规范了,学生才能养成科学的“学”的态度和方法。

二、养成劳动习惯

他认为:“教学活动必须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相互促进,否则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不仅是为了身强力壮,更重要的是消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让劳动者知识化,让知识分子劳动化。比如,上海创办的劳动大学,分两部分进行教学,一部分招收学业成绩不佳、还未毕业的高级工业学校学生到工厂去做工,贴补生活,另一部分开设劳工补习班,提高劳工的知识技能。浙江也有劳农学院,半工半读,在乡村夜间或是冬季农闲时开设补习班等等,都是将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成常态化的例子。”这里的“养成劳动习惯”在今天看来,就是指教学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手脑并用”养成为一种教学习惯。

三、提倡艺术兴味

蔡元培说:“人从小到大,如果从来没有接受过艺术的熏陶,那么这一辈子的生活,真是没有什么情趣可言了。所以,教育事业需要艺术,需要寓美的事物于教学活动之中。那么教学艺术之美产生于哪里呢?他可以发现于梳理复杂事物的条理之时;也可以从吸收其他教育名家的优点时找到;还可以产生于改变自己老套的做法,或者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环境等。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盲目效仿别人的长处,更不要生搬硬套。只知模仿别人而不知创新的人,不能说是一个有教学艺术美的人。”这里的“艺术兴味”应该指的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希望教学过程对学生是一个美的熏陶的过程,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艺术使学生过一个有情趣的、有追求的生活。

当前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内涵也日趋丰富。此时,我们重温蔡元培的思想,更加坚定了对教师职责的认识。作为一名职教教师,如果能将知识技能很明白地传授给学生,那仅仅是一个刚刚达标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在教学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品格,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发展的愿望,体验到从事某项职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人生理想。因此,能对学生的精神追求起到引领作用的教师才是一名优秀的教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蔡元培教学活动科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