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是所谓的“重头戏”,所以我丝毫不敢轻视。每次的作文课都是分为五步来进行教学:教师指导讲解——学生初次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学生修改誊写。我自认为自己是个敬业的人,每天除了正常上课,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批改学生的作文和周记上,可遗憾的是,每次正规考试,我们班学生的作文分都不高,甚至出现偏低的状况,为此,我陷入了迷茫。
经常苦思冥想,除了字体不够娟秀,文面不够整洁之外,我班学生的作文分低原因到底在哪里?一段时间的反思与观察之后,我揭开了谜底。
客观原因:我的教学观念有待改进
虽然每次的讲解与分析我都非常下功夫,告诉孩子们,这次习作的题眼在哪儿,应该怎样把握文章的框架结构,如何融入自己的想象把人物或事件描绘、叙述得清晰、生动、感人,怎样创新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等等,费尽了心机,却忘记了作文的本质——“我手写我心”。作文在孩子们眼里不是“我要写”,而是变成了“要我写”。我没有使学生感觉到作文是倾诉心声的载体,而只把它看作是得高分的工具。所以他们没有激情,当然写出来的文章也缺乏“灵性”。
主观原因:学生缺乏生活经验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作文写什么呢?要写出自己的经验。经验又必须深切,必须正确,这要从整个生活里去下功夫,有了深切正确的经验,写作就不愁没有很好的材料了。”学生的经验从哪里来?学生的经验就是他们在生活中的积累。学生胸中有积累,便会不吐不快。而我们班的孩子呢?一提到写作文就感觉没有材料可写,即使绞尽脑汁写出了一些,但所写内容既不具体比不生动,更谈不上有真情实感了。比如写到母爱,都会出现这样的情节:一个大雨倾盆或雪花纷飞的夜晚,“我”高烧39度,妈妈二话不说,给“我”披上雨衣,抱起“我”就往医院跑去……每次看了都让人哭笑不得。
我深知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但我还是会想尽办法去尝试,去改变不理想的现状。
一、进行开放式作文教学
这里的开放不仅是教学形式上的自由开放,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开放,即作文要回归自然,让学生走出学校封闭的空间,把社会当作课堂,打开通向世界的窗口:周末让他们作社会调查,去采访人物,去作一次半日的短期旅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直到把强烈的探索欲望主动地写入文章中。
二、丰富学生的积累——为写作奠定基础
积累生活最直接的方法是向生活学习,我会引导学生对事物保持一种观察、思考的兴趣与欲望,如此日积月累,他们的经验就会无限扩大开来。然而,观察要讲究方法,还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一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在确定好观察的诸多对象后,要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样观察才有条理。二要突出重点。大自然中的事物很多,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进行详细观察。
三、用真实的情感去表达真实的生活
有人说:真实是文章的生命,而情感则是文章的血液。如何使学生的文章具有真情实感呢?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提高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在情感上,要求学生敢于面对生活,吐露真情,让他们明白没有真情的文章味同嚼蜡。
这就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失与得,相信通过辛勤的耕耘,我的作文教学会迎来希望的曙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