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青广 阚乃虎
摘 要:高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人文关怀的德育方式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了解和完善德育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是当今高校必须面对和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是对高校德育人文关怀的研究现状及存在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使高校德育人文关怀实现途径的内容更加充实、效果更加明显。
关键词:高校德育;人文关怀;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270-03
德育人文关怀作为一个现代教育的概念,是在近几年才被提出来的,但在德育中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教育思想却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代表——孔、孟,即有以“人”为中心,“仁”“人”合一的思想。在近代教育史上,教育家陶行知“主张个性自由发展;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对学生自由发展的尊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时期,高校德育人文关怀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人文关怀方面的文章和著作也频繁出现,但由于我国高校德育人文关怀的理论研究和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起步较晚,所以对此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尚不够全面、深入。
一、国内高校德育人文关怀的研究状况
(一)德育与人文关怀的内在联系
德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着重关注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关注个体的尊严、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王东莉曾对德育与人文关怀的内在关联作了一定的思考,并于1993年就提出“德育始终以其特有的方式关注人的发展和完善,并通过提高人的精神品格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体现了其特殊的人文关怀价值”的观点。从哲学层面来看,人文关怀是一种对人的全面关怀,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可见,德育与人文关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首先,德育的目标与人文关怀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德育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塑造健康完整的人格;人文关怀关注是个体人的生存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德育的本质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体现着浓厚而深刻的人文精神。其次,德育所追求的境界与人文精神所关注的生活的总体意义上是一致的。德育所追求的境界是在实现自我的同时怎样实现超越自我,实现人的最高理想追求,体现人的创造性能力;人文关怀是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提高个体的综合能力、培养个体的综合素质。再次,德育具有与人文关怀相一致的终极价值目标,即追求人生真、善、美的境界,关照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探寻人生的终极意义。德育作为一门育人的学问,其“实质上就是一种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的价值、开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人以更多选择和创造机会的人生哲学。”[1]可见,德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关怀。
(二)关于对高校德育人文关怀价值的研究
对高校德育人文关怀价值方面的研究的学者很少。王东莉提出,“高校德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是一门人文色彩很浓的学科,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其人文关怀价值是通领其价值系统的核心价值;完善高校德育人文关怀价值,使高校德育真正发挥其本质作用,这正是高校德育在新形势下走出困境、迎接挑战、完善自身。”[2]伍揆祁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关怀,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在对青年中的中坚力量进行‘做人导向的一项重要工作。”[3]
(三)关于对高校德育人文关怀缺失现象及其原因分析的研究
首先应该肯定高校德育中有人文关怀的体现,主流是好的,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德育中实施人文关怀的途径中还存在些问题,故导致学生感受不到真正的人文关怀。刘申辉认为,“高校德育工作中人文关怀出现缺失现象即过分依赖灌输式教育、忽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素养的培育;道德实践片面重视形式、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4]王东莉认为,大学生自身向贫民化发展,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迷失、心理出现危机。这显示了高校德育对主体的不重视,尤其是忽视对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的关怀。朱湘虹、秦秀清认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极为欠缺的主要表现在: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主体的需要,缺乏对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的深入认识与把握,价值取向出现的偏失,随着学校规模急剧扩大,教育工作者的心有余而力不从。”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单一和滞后,教育环境的复杂化都严重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叶碧如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化速度加快,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和社会生活中许多因素的干扰,也是造成人文关怀缺失的重要原因。”[5]
(四)关于对高校德育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研究
第一、关于对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德育人文关怀研究
关于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德育人文关怀研究也有相关学者在著作中涉及。倪娟芝认为,“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在教材、教师、教学过程等诸多方面缺乏人文关怀,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就要从教材、教师、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改进,让德育教学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6]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育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有差别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所需的人文关怀。刘双胤认为,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须坚持六原则:“坚持人性化的原则;坚持个性化的原则;坚持生活化的原则;坚持幸福化的原则;坚持法律化的原则;坚持互动化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人文关怀的宗旨就是“细节上的关心、细微处的关怀、细雨声的关爱”,使学生达到充分的存在、自我的实现。刘桂芳认为,高校德育课程人文关怀取向实现的基本路径是:探索德育课程人文关怀的教育模式,提升德育教师人文关怀的基本素养,重构德育课程人文关怀的评价机制。endprint
要真正做到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不仅是要培养理念,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过程主要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载体,从关心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提升精神品位、丰富心灵世界,唤醒主体意识、塑造独立人格,培养伦理情操、完善道德境界,建构精神家园、引导终极关怀等几个层面来全面推进人的发展。
第二、关于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关怀研究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建华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兼容并包、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文化,二是树立人本和谐、民主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三是构建功能齐全、独特生动的校园物质文化,四是引导诚信理性、多元高效的校园行为文化。梁亚民、刘正帅提出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三种途径:第一,加强三风(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第二,凸显人文关怀,构建以人为本的校园环境;第三,抓好学生组织的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毛燕敏认为,“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培育人文主义精神为核心,既要营造校园人文环境,又要注重人文素质的提升。”[7]王晓峰、王庚华建议性提出发挥校园文化的三种功能:一是以“德”为主线,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二是以“才”为主线,发挥校园文化的开发创造功能;三是以“学”为主线,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和自我教育功能。
第三、关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
长期以来,多数教师把精力只放在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而没有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但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浙江大学朱仁宝教授在《德育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凡是成功的德育工作,必然是在某些方面遵循了人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重视人文关怀,渗透人文精神”。戴树根认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利用现代传播手段。王东莉在《人文关怀——学校心理咨询的核心理念》中指出,“学校心理咨询应该有一种人文关怀理念,应把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成长、健康发展、人格完善作为心理咨询最终的追求目标,从更高的层面来关注青少年学生的人生发展。”
二、国外高校德育人文关怀的研究状况
目前,国外研究高校德育人文关怀问题的文章笔者尚未找到,但尚有一些国外德育人文关怀问题的观点可供参考。
(一)关于国外道德教育理论发展趋势中体现的人文关怀研究
西方道德教育中历来很注重人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并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美国著名教学家阿瑟.W.库姆斯则专门写有《学校领导新概念——以人为本的挑战》一书。该书强调:“以人为本就是在道德教育中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道德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
(二)关于国外道德教育学派中体现的人文关怀研究
当代西方著名德育思想家的道德教育模式探讨方面呈现几种不同的学派,其中突出“人”的学派是价值澄清学派,以美国最为突出,该学派认为,“创造条件,利用一些特别的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的价值观,对他们今后的正确选择具有重要意义。”[8]另外,前苏联也突出人的全面发展,如著名的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他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了“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谐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体系;学校教育的思想就是要使受教育者达到个性及和谐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其主要成分是道德。”
(三)关于国外高校道德教育途径中体现的人文关怀研究
当前国外高校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注重间接教育、全方位渗透;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重视校园文化,优化教育环境,以美国最为突出。陈俊珂认为,“虽然美国大学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表述的德育目标,但美国大学开展的途径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宗旨,如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指导和就业指导。”[9]从国外学校教育的途径看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地位,尤其是个体的地位和能力的培养。
在研究、分析所收集和浏览的相关参考资料后,笔者发现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不足:一是在有关研究高校德育人文关怀的文献中,对其途径的研究并不多;二是有些学者虽对高校德育人文关怀的途径研究有些涉及,大部分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的研究上,对在实践中具体实现人文关怀的途径研究不多,实际可操作性不强,而且对具体结合高校的研究较少涉及,缺乏系统、清晰的认识和梳理;三是在论述完善高校德育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上,一般都侧重于对某一方面的介绍,尚未对构建高校德育人文关怀提出全面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缺乏体系性、系统性。所以,对高校德育人文关怀的途径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留有一定的探讨空间。
参考文献:
〔1〕王东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2〕王东莉.论高校德育人文关怀价值的核心地位[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3〕伍揆祁.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保障体系的构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
〔4〕刘申辉.高校德育人文关怀的缺失与以人为本的思路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5〕叶碧如.论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1).
〔6〕倪娟芝.论高校哲学教学中的人文关怀[J].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7〕毛燕敏.论人文精神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8〕吴式颖.外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9〕陈俊珂.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研究,1999(1).
(责任编辑 徐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