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于中国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研究述评

2014-03-18 19:20
关键词:研究者苏联时期

陶 季 邑

(暨南大学 社会科学部,广东 广州 510632)

一、前 言

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施“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时明确提出“一条线”外交战略。毛泽东说道:“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毛泽东提出“一条线”外交战略,即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再到美国这一条线上的国家联合抗苏,形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随后,1974年1月5日,毛泽东在会见日本外务大臣太平正芳时又提出“一大片”的构想。“一大片”指“一条线”周围的国家,其目的是团结“一条线”和“一大片”的所有国家,共同对付苏联的扩张势头。在“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指导下,20世纪70年代中国联美反苏,建立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从而有效地遏制了苏联对中国的严重威胁,并摆脱此前亦即60年代在国际上所处的孤立地位。“一条线、一大片”战略从70年代初一直坚持到1982年。1982年9月1日中共十二大正式确立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政策亦即“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此后,“一条线、一大片”战略被“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所取代。

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中国的“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有关研究性论著陆续问世。从70年代到1991年冷战结束亦即冷战时期,美国代表性专著主要有:1971年,约瑟夫·纽曼的《对红色中国的新看法》;1972年,居里斯·阿切尔的《毛泽东》,爱德华·赖斯的《毛泽东的路》,R·麦克法夸尔的《1949-1971年的中美关系》;1977年,鲍大可的《中国和东亚的大国》,薛君度主编的《中国外交关系》;1978年,罗伯特·萨特的《文化大革命以来的中国外交政策,1966-1977》;1980年,梅尔·格托夫和韩国学者黄秉沫的《处于威胁之中的中国:战略政治和外交》,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1982年,高龙江的《中国决定与美国和解,1968-1971年》,戈拉姆·乔德哈里的《世界事务中的中国:1970年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1987年,费正清的《观察中国》;1991年,R·麦克法夸尔和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等等。此外,此时期美国还有一些有关论文和研究报告。冷战时期美国的上述研究成果对中国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战略作了不同程度的探析,为以后美国研究者进一步探究此课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1992年以来亦即后冷战时期,美国研究者越来越注意利用许多新解密的珍贵档案和其他文献资料,尤其是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家的解密档案,并与中国学术界加强联系和进行学术交流。在此基础上,美国研究者对中国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战略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此时期,美国代表性专著主要有:1992年,罗德明的《中苏关系正常化及其国际影响,1945-1990年》;1993年,高龙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关系》,托马斯·鲁宾逊和沈大伟主编的《中国外交政策:理论与实践》;1995年,陆伯彬的《解决合作问题:美国与中国,1969-1989》;1996年,邵国康的《周恩来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建立》;1997年,R·麦克法夸尔的《中国政治:毛泽东和邓小平时期》;1998年,金淳基主编的《中国和世界:中国外交政策面对新千年》,克雷格的《人民中国简史》;1999年,詹姆斯·曼的《改弦易辙》,帕特里克·泰勒的《长城》,约翰·塞克斯顿和英国学者艾伦·亨特的《当代中国》;2000年,翟强的《中国与越战,1950-1975》,孔华润的《美国对中国的反应:中美关系史》;2001年,陈兼的《毛泽东的中国与冷战》;2002年,利费贡的《重新解读毛泽东》;2004年,刘国力主编的《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赵穗生主编的《中国外交政策:实用主义与战略行为》;2005年,邓勇和王飞凌主编的《中国崛起: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力量和动力》,柯伟林、陆伯彬和中国学者宫力主编的《美中关系的正常化》;2006年,江忆恩和陆伯彬主编的 《中国外交政策研究的新趋向》;2007年,谢淑丽的《中国: 脆弱的超级大国》,季北慈的《崛起之星: 中国新安全外交》;2008年,赵穗生主编的《中美关系的转变前景和战略互动》,余科诺里·克密讷的《美国外交政策秘密:尼克松、基辛格与对华和解》;2010年,罗伯特·萨特的《美中关系:危险的过去,实用的现在》,克里斯托夫·福特的《帝国的头脑:中国的历史和现代外交关系》;2011年,傅高义的《邓小平与中国的变革》,基辛格的《论中国》,等等。此外,这一时期美国还有一些有关论文和研究报告对“一条线、一大片”战略作了一定的分析。下面拟就冷战时期尤其是后冷战时期美国关于中国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包括其成因、内容和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略作梳理。

二、关于中国“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成因的研究

(一)冷战时期美国关于中国“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成因的研究

冷战时期,美国关于中国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成因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1.就中国方面而言

(1)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尤其是1969年中苏边境爆发武装冲突,中国的安全面临苏联的严重威胁。费正清指出:“中苏关系破裂是60年代国际关系中新的大事。”“当时莫斯科和北京已公开互相攻击”,这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113。 罗斯·特里尔指出:1969年初,苏联和中国在中苏边境爆发武装冲突,“近千人被打死,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国人”。毛泽东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苏联,而不是美国”。中国有一句谚语:“不怕南面虎,要防北方熊。”毛泽东“从谚语出发制定政策”,开始想“用美国这张牌来对付苏联”①参见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刘路新、高庆国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10页。。

(2)60年代中国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和反美反苏的“两条线”外交战略,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十分艰难。费正清指出:60年代毛泽东的闭关自守政策“并未使中国有所收益”。中国不得不对外开放,扩大与外界交往。这意味着,美国在改变与台湾关系的前提下可与中国重新建立正常关系[1]114。 居里斯·阿切尔指出:60年代,中国不仅与美国对抗,也与苏联冲突。尤其是,“中苏关系越是恶化”,毛泽东越是“忧虑”“美苏联合进攻红色中国”。也许当时中国阻止这两者联合起来“最好的办法”是“缓和与美国的关系”。此促使毛泽东制定联美战略[2]。

(3)负责中国外交政策的人员和机构也影响中国制定“一条线、一大片”战略。乔纳森· 波拉克指出:“地缘政治因素不可能解释所有北京对外界的反应;负责中国外交政策的人员和机构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要素。”尤其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在中国“同西方和解”和“恢复中美邦交”的进程中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当时“中国外交政策的最后决定者”。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中国领导人在同美国官员打交道时都发挥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对中国官员说来,个人品格同政策问题是融合在一起的,而非互相抵牾。因此,中美两国关系的最初突破,实质上是由于在基辛格与周恩来和毛泽东之间建立起个人的和政治的和谐共存而得到的”②参见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李向前、韩钢、旷昕等译,海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412-414页。。

2.就美国方面而言

(1)苏联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战略,对美国也构成“威胁”,美国开始重新评估其对华政策。此促使中国决定联合美国对抗苏联霸权主义。罗斯·特里尔指出:60年代末70年代初,面对苏联的全球霸权主义,美国发现中国是“一张可以对付莫斯科的牌”;“并且,毛也需要建立一个与苏联对抗的统一战线”。毛泽东读过尼克松发表在《外交事务》上的文章,认为,“要从另一方来对抗苏联”,尼克松是最“合适”的人物。总之,“苏联问题,曾在1972年使毛和尼克松走到一起”①参见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刘路新、高庆国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10-411、440-441、484页。。约瑟夫·纽曼指出:60年代末,苏联在整个亚太地区寻求扩张,对中美两国都“构成了威胁”。当然,由于苏联的霸权主义对中国造成的“威胁”“更复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更直接的”。所以,北京和华盛顿有必要联合起来,美国对华政策需要“发生改变”[3]。

(2)“美国急于结束越战并因此更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费正清指出:“许多美国人愿意从越战中解脱出来;尼克松政府也为与北京接触做好了持久的准备。”这些表明,中国对外开放的“时机”业已“成熟”。美国总统尼克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访华[1]127。 罗斯·特里尔指出:1969年,“毛认为,美国在越南已碰钉子,将不可能给中国造成麻烦”;“美国的政策正在变化”,“倒向美国,会对中国有利”。这促使毛泽东决心联合美国遏制苏联①参见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刘路新、高庆国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10-411、440-441、484页。。

(3)美国希望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以使自己在对苏方面更为有利。罗伯特·斯卡拉宾诺指出:尼克松政府希望改善美中关系,从而“使得美国在处理对苏联关系方面处于一个更为有利的地位”,同时避免中苏关系重新“结盟”[4]。这也有助于毛泽东制定“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

(4)美国不希望中苏之间爆发战争,以造成苏联最终控制中国。所以,尼克松政府希望改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班宁·加雷特指出:美国尼克松政府想“阻止苏联可能向中国发起进攻”;如果苏联进攻中国,则“将导致中苏之战,这场战争或者发展为国际性的,或者可能导致苏联控制中国”[5]。这同样有助于毛泽东制定“一条线、一大片”战略。

此外,1970年初中美大使级会谈开始恢复,有助于增加中美“相互信任和善意”,对中国与美国和解起了积极作用[6]。

冷战时期,美国研究者关于中国“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成因的上述分析虽然比较简单,但总体上看是符合当时实际的。

(二)后冷战时期美国关于中国“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成因的研究

后冷战时期,美国研究者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中国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成因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考察。

1.关于中国方面的原因

(1)中国安全问题是毛泽东制定“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最基本原因。此时期,美国研究者仍然坚持这一看法,但对这一原因作了更细致的分析。傅高义指出:“1969年,始于50年代末的中苏关系的裂痕公开化了,最初是边境上发生了一次小规模冲突,后来是苏联企图大举侵犯中国,给中国造成了严重损失。由于中国很清楚苏联人在军事上比自己强大得多,它做出了向西方开放的战略决定。中国与加拿大、法国、比利时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开始建立关系,便是这一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7]6

(2)中国希望解决台湾问题,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此促使中国制定“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此时期,美国研究者注意从中国希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统一这一角度剖析“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形成的中国因素。柯伟林等指出:当1971年4月周恩来的第三个口信送达美国白宫后,尼克松和基辛格很受鼓舞。基辛格相信,中国领导人决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民族统一,而不仅仅是担心来自苏联的威胁。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民族统一这一因素促使中国政府愿意与美国政府进行高级会晤,以使中美双方实现和解。但当时美国政府对中国领导人的这一动机采取了提防的态度[8]40-42。翟强指出:“在中国看来,改善中美关系,可以适应抵御苏联威胁的当务之急,还有助于逐步解决台湾问题和扩大中国的国际交往。”[9]

(3)毛泽东个人因素也影响中国制定“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此时期,美国研究者从毛泽东个人因素的角度探讨“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形成的中国因素。陈兼指出:60年代末毛泽东“继续革命”的总计划在淡化。此前,毛泽东有着“为中国革命创造新的动力”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中国革命最终目的是改造旧中国,将中国变成彻底公平和平等的国家;同时,在世界上向其他被压迫民族提供中国革命经验,使中国重新取得“在国际社会中的中心地位”。所以,50年代毛泽东外交上“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一边”,同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进行坚决的斗争。到60年代末,虽然处于“文革”时期,毛泽东上述“继续革命”的总计划却在淡化。因为有这样的背景,加上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日益严重,所以毛泽东开始打破中国外交政策中既有的概念框架,来与美国建立联系[10]52,329。 基辛格认为,毛泽东1971年4月初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乒乓外交”有助于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①参见基辛格:《论中国》,胡利平、林华、杨韵琴等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225-226页。。总之,当时中国“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形成,与毛泽东个人的作用分不开。

(4)陈毅等“四位老帅”在毛泽东制定“一条线、一大片”战略中起了推动作用。此时期,美国研究者注意探讨陈毅等“四位老帅”在毛泽东制定“一条线、一大片”战略中所起的推动作用。傅高义指出:毛泽东在1969年让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等四位老帅就如何应对苏联的威胁提出办法。这些老帅们回答说,中国应当主动与西方修好[11]55。

(5)中美大使级会谈有助于毛泽东制定“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此时期,美国研究者探讨中美大使级会谈对毛泽东制定“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影响。中美大使级会谈始于1955年,以后两国通过它来保持联系和交换意见。夏亚峰指出: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大使级会谈开始恢复并发挥作用,两国政府试图通过它来进行沟通,这对中美和解起促进作用[12]9-13。

(6)60年代中国外交处境困难,促使毛泽东提出“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此时期,美国研究者认为,60年代中国外交上采取“反帝反修”的“两条线”战略,“四面出击”,追求“世界革命”,使得中国外交极为困难。为此,70年代初,中国领导人不得不调整外交战略,用“一条线、一大片”取代“两条线”。柯伟林指出:60年代毛泽东在外交上采取“过激行为”,“在面对一个或者两个超级大国可能会把中国完全摧毁的同时,毛泽东反而把中国置于前所未有的最危险的国际位置”[13]。由于毛泽东60年代“外交失策”,所以,此时中国“陷入外交的隔离”。到70年代初,毛泽东不得不调整外交战略,决定同美国进行合作[14]。

2.关于美国方面的原因

(1)上世纪70年代中国实施“一条线、一大片”战略,与当时美国同样面临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有关。此时期,美国研究者仍然坚持这一看法。斯蒂芬·莱文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彼此都担心苏联力量上升。此导致毛泽东和尼克松总统结束中美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由于中美两国在抵抗“苏联的威胁”方面有着“共同利益”;或者说,“苏联的威胁”是困扰此时美中两国共同的“中心问题”,因而推动中美关系开始“出现奇迹”[15]。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研究者进一步发现,1969年3月中苏珍宝岛武装冲突爆发后,美国政府在认识苏联霸权主义威胁和谋求与中国和解以遏制苏联扩张方面经历了一个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帕特里克·泰勒指出: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爆发后,尼克松政府起初考虑了种种方案,如:“美国默许苏联或与其合作攻打中国的核设施”,“对中国进行核打击”;“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遏制苏联扩张;在中苏冲突中保持“中立”,等等。尤其是,尼克松政府倾向于“联合苏联攻打中国”。因为,中国正处于“文革动乱”中,丧失理性,且拥有大型核军火库,比苏联“更好斗”;同时,如果美国在中苏边境冲突问题上站在苏联方面,能够换来苏联放弃对北越的援助,美军就可以体面地撤出越南。因此,当中苏边境冲突爆发后,美国政府起初考虑过多种方案,尤其是“联苏抑中”,甚至暗示可接受苏联对中国西北核设施进行核打击,彻底解除对中国“不负责任”地动用核武器的担忧。但是,以后苏联在中苏边境冲突过程中却日益强硬起来,令冲突不断升级,美国政府开始怀疑苏联具有控制远东地区的战略意图。面对美国的上述暗示和交易,苏联也一直没有回应,不愿或不能放弃其对河内的援助。大致到七八月,“尼克松对苏联已经没有什么影响”。尼克松和基辛格才逐渐从既有的多种方案中选定“联中抑苏”方案,亦即“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以遏制苏联扩张[16]。

(2)美国要想体面地结束越南战争,就不得不与中国进行和解。所以,美国更急于与中国关系正常化。这促使中国实施“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此时期,美国研究者继续坚持这一观点。米歇尔·奥克森伯格指出:60年代以后,美国逐步陷进越南战争。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谋求中国帮助解决越南问题”。这促使中国与美国“不断改善”关系[17]47,6。

(3)50~60年代美国一直封锁和孤立新中国,并对台湾进行保护,此促使中美更加对立。因此,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此影响毛泽东提出“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此时期,美国研究者产生这一较新的看法。米歇尔·奥克森伯格指出:“从长远来看,美国50年代和60年代的对华政策是不可能持久的,它们是建立在美国承认一种荒唐的主权要求基础上的。台湾并不像它所坚持的那样是大陆中国的政府。”因此,美国到70年代初亦需调整其对华政策,从而促使中国实施“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最终中美实现和解[17]49。

(4)美国不希望苏联进攻中国,为此愿意改善美中关系。这促使毛泽东实施“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此时期,美国研究者仍持这一观点。约翰·塞克斯顿等指出:60年代末70年代初,“华盛顿和北京寻求和解,为1972年尼克松戏剧性地访问中国奠定基础”。尼克松政府“要求中国在亚洲反对苏联”;“作为回报,美国政府将运用其影响来阻止苏联进攻中国”。中国最终建立了“国际统一战线”[18]183。

(5)美国民间友好人士推动毛泽东制定“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后冷战时期,美国研究者还重视研究美国民间友好人士在推动毛泽东“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形成中的作用。丽贝卡·卡尔指出:毛泽东的老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1970年底成为毛泽东与美国政府之间的一条沟通渠道”。这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说,“如果尼克松或其他任何美国高级官员愿意来中国,他都会高兴地接见”。毛泽东相信美国迟早会接受其善意[19]。

总之,后冷战时期,美国研究者更全面地剖析了中国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成因,尤其是对冷战时期关于成因方面研究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加强了分析。这些探讨无疑有助于西方国家更深入地研究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原因。

三、关于中国“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内容的研究

(一)冷战时期美国关于“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内容的研究

1991年以前,美国研究者一般认为,中国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基本内容是:

(1)中国撇开与美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结成广泛的“联美遏苏”国际统一战线。罗伯特·斯卡拉宾诺指出:中国方面在与美国“和解”的过程中“能够超越”双方的“意识形态差异”[4]125。 丹尼尔·特雷蒂亚克引用1979年初中国新华社的评论说:由于苏联的霸权主义威胁“日益严重”,所以中美两国终于“紧密地联合在一起”;“社会制度和政治信仰的差异”并不能“束缚”中美两国的“友谊”。邓小平1979年初访问美国,就证明了这一点[20]744。

(2)中国在反苏国际统一战线中仍然坚持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感情的原则,保持独立性,同美国的霸权行为也进行斗争。乔纳森· 波拉克指出:“中国人认为,他们谈判中取得了非凡的胜利。他们自己在文件上的让步是极有限的;反之,美国面对的则是一个棘手的任务,即要贯彻它已经申明的、作为从台湾脱身这个长期政策一部分的从该地区撤军的意图。中国人深信,在一个最具有民族敏感性的问题上,他们没有为博取美国的欢心而出卖原则,但毛泽东和周恩来已经赞成在一个不确定的延长期内维持大陆与台湾的分治。”[21]436陈庆指出:中国在实施“一条线”过程中注意维护“国家利益”,既与美国联合,但又进行“斗争”[22]。

冷战时期美国研究者关于“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内容的这些看法总体上是符合实际的。

(二)后冷战时期美国关于“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内容的研究

后冷战时期,美国研究者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中国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内容进行了更为系统的探讨。

(1)“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内容之一是,为抵抗苏联对中国的严重威胁,中国撇开与美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联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遏制苏联的全球霸权主义行径。克里斯托夫·福特指出:70年代中期以后和80年代亦即邓小平执政时期,中国不再用“修正主义者”来形容苏联,相反用“霸权”来形容“苏联的野心”。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的《联合公报》指出:“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1978年中日双方签订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也包括类似的反霸主张,尤其是反对苏联在太平洋地区进行扩张的行为[23]。 怀廷指出:“中国看到了来自苏联的威胁,所以它把国家安全利益置于意识形态之上,探讨如何从战略三角关系中可能获取利益。”[24]

(2)“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内容之二是,中国要联合世界上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建立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共同反对苏联的全球霸权主义行径。厄·奎恩指出:“70年代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如欧洲、中东、拉美和非洲的政策,都可以看作是中国为建立最广泛‘统一战线’以对付苏联所作的努力。”“甚至在东亚地区”,中国的政策亦是如此。“如,众所周知,为了遏制苏联扩张,中国既支持美国在该地区的存在,也支持日本增加其国防开支和加强国防能力”[25]。

(3)“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内容之三是,虽然联美抗苏,但中国始终注意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努力维护中国的利益包括国家尊严。傅高义指出:虽然毛泽东“做出了向西方开放的战略决定”,中国与西方国家“开始建立关系”,“共同反对其主要敌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不断改善”,但中国仍然维护自己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中国和美国始终并“没有结为盟友”[7]6。翟强指出:70年代中国在执行毛泽东“一条线、一大片”战略过程中,“始终致力于改善同美国的关系”,“尽量争取美国的合作”,“以遏制苏联扩张的势头”,但也始终注意捍卫自己的利益,反对美国干涉中国的内政,并同美国作一定的斗争。中国领导人多次重申,美国对台湾问题的解决必须按照中国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进行;“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这是中国的内政,由中国决定”。美国政府一度同苏联搞缓和,中方明确表示不满[26]184-188。 基辛格也认为,在执行“一条线、一大片”战略过程中,“中国领导人坚持一个主张,以维护中国的行动自由与国家尊严”,“那就是他们不需要保护,中国有能力应付一切可预见的危机,必要时也可以孤军上阵”①参见基辛格:《论中国》,胡利平、林华、杨韵琴等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284页。。

需要指出的是,后冷战时期美国研究者还分析了“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注意捍卫“一个中国”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原则。柯伟林等指出:“从1969年到1979年,北京从未动摇过这样一种立场:在正常化之后,任何形式的美国在台湾的存在都毫不含糊地是非官方的。中国领导人知道在这一原则问题上的任何妥协都是危险的,它不仅会危及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最终统一,而且还会危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和国家领导层的政治合法性。”[8]3

显然,后冷战时期美国研究者更全面系统地剖析了“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内容。他们的这些探讨较有深度,难能可贵,对海外如何全面地理解中国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的内涵具有积极意义。

四、关于中国“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影响的研究

(一)冷战时期美国关于“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影响的研究

冷战时期,美国研究者一般认为,中国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

(1)“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威胁,维护了中国的安全。罗斯·特里尔指出:中国70年代实施“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促使它与美国以及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与苏联对抗”,从而有助于“中国的安全”②参见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刘路新、高庆国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40-443页。。罗伯特·罗斯指出:“稳定的美中关系有助于中国努力威慑苏联的冒险主义。”[27]266乔纳森· 波拉克指出:“毛深深为苏联对中国构成的长期威胁所困惑,认为与北京建立关系的诱惑力会使美国为中国的生存提供安全和政治上的保障。他的愿望只是部分地实现了。”[28]

(2)“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实施推动中美开始建立起正常关系。费正清指出:70年代中国实施“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出现了1972年“尼克松访华”,“确立了中美两国的关系”。中美终于“建立起正常关系”,“北京历经艰辛才做到这一点”[1]126-127。此后,双边贸易开展起来,双方代表团不断互访(主要是科技领域的交流)。中国还吸引更多美国人来中国旅游③参见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张源、顾思兼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404页。。

(3)“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实施推动中国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罗斯·特里尔指出:中国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不仅使得中美结束了敌对状态,而且改善了中日关系。日本采取主动,“赶忙拥抱北京,而与台北断交了”②。

(4)“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实施使得中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始得到了极大提高。乔纳森·波拉克指出:中国实施“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后,“打开通往美国之门,为中国较全面参与现存国际机构的各种组织铺平了道路”。尤其是,“中国进入了联合国”;换言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台湾则被逐出了联合国”,从而“挫败了苏联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图谋”,“极大地提高了北京的政治和外交声誉”[29]。 罗斯·特里尔指出:“尼克松中国之行所造成的气氛,使多数国家就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上投了赞成票。在尼克松离开北京之后的九个月内,又有二十个国家承认了毛的政府。”①参见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刘路新、高庆国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42、523页.

(5)“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实施造成美国体面地从越南撤军。费正清指出:70年代中国实施“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1972年尼克松访华,影响之一是成功地导致1973年初在越南的美国军队全部“和平地从西贡撤往旧金山”[1]128。

(6)“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实施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罗斯·特里尔指出:1970年后,“(毛泽东)向美国敞开了大门,把一个两极世界改变成三角关系的世界”①参见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刘路新、高庆国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42、523页.。

此外,“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实施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组织合作和发展其对外经济打开大门。乔纳森· 波拉克指出:“(70年代以后)北京对于外国的贷款、投资和其他形式的援助的需求不断增长,这表明了在中国规范性的政策宣传与其为经济发展寻找一切时机的行为之间,有着很深刻的差别,这在同世界银行的关系上表现得十分显著。但是,如果没有同美国和解所提供的明确认可,中国与世界经济组织近于完全的合作,是根本不可能的。这种影响同日本的关系最密切。由于有了中美缓和这个背景,中国才能成为日本毫无疑问的最主要的贸易伙伴。”[21]489

冷战时期,美国研究者也注意到中国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有其历史局限性。如虽然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不断得到改善,但中国与越南的关系却开始恶化。丹尼尔·特雷蒂亚克指出:70年代末,一方面,中国同日本、美国的关系不断加强;另一方面,中国与越南的关系日益“紧张”,尤其是越南“加强了它与苏联的国际同盟”。中越关系不断恶化,终于到1979年2至3月,“这两个相邻的共产主义国家之间”爆发了战争[20]740-741。

(二)后冷战时期美国关于中国“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影响的研究

后冷战时期,美国研究者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中国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积极影响作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考察。

(1)“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实施加强中国安全,成功地抵制苏联对中国的威胁。约翰·塞克斯顿等指出:中国实施“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后,“从两个超级大国处于僵持状态中获益”,从而使得中国相对地避免了来自苏联的军事威胁。从1972年中美“和解”到1991年苏联解体,“中国此期间在亚洲进入安全状态”[18]184。

(2)“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美关系迅速得到改善。赵全胜等指出:70年代初,“北京和华盛顿走到了一起”。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有助于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打下战略基础”。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又采取决定性的步骤来与美国建立全面的外交关系”。1979年1月,中美两国在《上海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实现关系正常化。此后,北京和华盛顿的关系进入“蜜月”时期[30]。

(3)“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实施还使得中国同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丽贝卡·卡尔指出:1972年中国与美国“和解”后不久,“美国的众多盟国包括日本、英国和西德纷纷靠向中国”,“一年内与台湾终止外交关系,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到90年代,只有5个国家与台湾保有外交关系[19]153。帕特里克·詹姆斯等指出:中国实施毛泽东的“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后,“缓和了它与美国的关系”;“中国还扩大了它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外交关系,这些国家当中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31]。

(4)“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实施还使得中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托尼·塞奇指出:70年代初毛泽东与美国建立联系,中国“进入了联合国”,并被国际社会所接纳。从1977 年到1996 年,中国在国际政府组织中的会员从21个上升到51个,国际非政府组织从71个上升到1 079个[32]。陈兼指出: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将台湾的代表从联合国中驱逐出去。中国外交中的这一“巨大胜利”也与当时毛泽东英明的决定亦即“要与美国建立关系”是有关的[10]272。

(5)“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亚洲和平与繁荣。文厚指出:自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后,两国强调相同的安全利益,包括迫使越南从柬埔寨撤军,迫使苏联从阿富汗撤军,限制亚欧中程核导弹,确保与日本良好关系,等等,所有这些推动了亚洲的和平与繁荣[33]。

最后,后冷战时期,美国研究者还对“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历史局限性作了较好的分析。

(1)“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实施不利于当时国际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陈兼认为,中国实行“一条线、一大片”战略,联美抗苏,“对国际共产主义来说不是一个胜利”。因为,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分裂以至对抗,削弱了国际共产主义力量,提高了美国在与苏联进行全球竞争中的战略地位[10]276。

(2)“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实施影响中越关系的发展。傅高义指出:中国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改善了与美国的关系,并减少对越南的援助。越南把这视为中国人背叛越南抗美战争的一个标志。以后中越关系逐渐严重恶化[11]272-274。

(3)“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实施只是使中美暂时妥协,中美关系还有大量后续工作等待完成。翟强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化虽然最后得到实现,但没有解决这样两个问题:其一,美国希望中国只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则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是中国内政。最后双方的妥协办法是彼此就此问题各自发表声明。其二,美国坚持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中国坚决反对[26]190。

五、结 语

以上种种表明,冷战时期,美国研究者对中国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包括其成因、内容和影响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是后冷战时期,美国研究者对“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包括其成因、内容和影响乃至局限性作了更全面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如除了继续坚持冷战时期的一些传统观点外,还探讨了冷战时期研究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提出了一些新观点,进行了一些新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研究,表明后冷战时期美国在此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自然,无论是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期,美国在研究中国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战略过程中也有不足。

首先,有些观点不大准确。如,冷战时期和后冷战时期,美国有研究者认为,中国70年代推行的是与美国结盟的政策[27]295。 这一观点当然是不准确的。因为,中国70年代在实施“一条线、一大片”战略过程中,虽然一直致力于改善同美国的关系,但两国始终没有成为盟友;或者说,中国在联合美国的过程中仍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注意维护自己的利益。可见,上述观点不大准确。

其次,有些研究者作出不合理的推测。美国外交史学家们推测,“如果美国在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寻求机会与中国关系正常化,它也许不至于陷进越南战争”[17]47。 这一推测不大合理,理由是:在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中苏关系虽然不断恶化,但苏联并未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也尚未成为美国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因此此时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本条件并不具备。显然,这些研究者的推测不大合理。

此外,美国研究者对“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历史影响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

尽管如此,美国研究者在冷战时期尤其是后冷战时期毕竟对中国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从而有助于国外学者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对当今中国学术界进一步考察本国上世纪70年代外交亦不无借鉴意义。

[1] John K Fairbank. China watch[M].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

[2] Jules Archer.Mao Tse-tung[M].New York:Hawthorn Books,Inc.,1972:184.

[3] Joseph Newman.A new look at red China[M].Washington,D C.:U.S News and World Report,Inc.,1971:2232.

[4] Robert A Scalapino.In quest of national interest:the foreign polic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 Yu-Ming Shaw.Power and Policy in the PRC.Boulder,Colorado:Westview Press,Inc.,1985:125.

[5] Banning Garrett.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great power triangle[M]// Gerald Segal.The China Factor:Peking and the Superpowers.New York:Holmes and Meier Publishers,Inc.,1982:78.

[6] John Garver.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1970:the tilt towards the Soviet Union [J]. The China Quarterly,1980,82:214-249.

[7] 傅高义. 美中两国如何谋求共同利益和处理好分歧[M]// 傅高义. 与中国共处:21世纪的美中关系.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8] William C Kirby, Robert S Ross, Gong Li. Normalization of U.S.—China relations: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9] 翟强. 周恩来和中越关系[J]. 觉悟,2010(2):22.

[10] Chen Jian. Mao’s China and the Cold War[M].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1.

[11] Ezra F Vogel. 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12] Yafeng Xia. China’s elite politics and Sino-American rapprochement, January 1969—February 1972[J]. 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2006,8(4):9-13.

[13] 柯伟林. 认识二十世纪中国[J]. 二十一世纪,2001(5).

[14] William Kirby.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foreign rela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Republican Era[J].The China Quarterly,1997,150:433-458.

[15] Steven I Levine. Sino-American relations:practicing damage control[M]// Samuel S Kim.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8:94.

[16] Patrick Tyler. A great wall:six presidents and China, an investigative history [M].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1999:50-89.

[17] 米歇尔·奥克森伯格.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西藏和香港问题[M]// 傅高义. 与中国共处:21世纪的美中关系.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18] Alan Hunter, John Sexton. Contemporary China[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9.

[19] Rebecca E Karl. Mao Zedong and China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world:a concise history[M].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144.

[20] Daniel Tretiak. China’s Vietnam War and its consequences[J]. The China Quarterly, 1979,80:740-767.

[21] R·麦克法夸尔, 费正清.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M].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

[22] King C Chen. China’s response to the United States:from Vietnam to rapprochement[M]// Chuntu Hsueh. Dimensions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1977:77, 79.

[23] Christopher A Ford. The mind of empire: China’s history and modern foreign relations[M]. Lexington, Kentucky: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10:225.

[24] Allen S Whi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retrospect and prospect[M] // Samuel S Kim.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8:287.

[25] Michael Ng-Quinn. The analytic study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M]//Guoli Liu.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ransition.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2004:49.

[26] 翟强. 建立反对苏联霸权的国际统一战线[M]//杨奎松. 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7] Robert S Ross. From Lin Biao to Deng Xiaoping:elite instability and China’s U. S. policy[J]. The China Quarterly,1989,118:.

[28] Roderick MacFarquhar,John K Fairbank.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the People’s Republic, 1966—1982[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470.

[29] Jonathan D Pollack. The opening to America[M]// Denis Twitchett, John K Fairbank.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the People’s Republic,1966—198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470, 425.

[30] Sujian Guo, Baogang Guo. Thirty years of China-U.S. relations:analytical approaches and contemporary issues[M].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0:117.

[31] Patrick James, Enyu Zhang. Chinese choices: A poliheuristic analysis of foreign policy crises, 1950-1996[J].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2005 (1):43.

[32] Tony Saich. Governance and politics of China[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4:307.

[33] Alfred D Wilhelm. The military component of the U.S. China relationship[M] // Stephen J Flanagan, Michael E Marti.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China in Transi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03:286.

猜你喜欢
研究者苏联时期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清代时期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