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制定与实施效果分析
——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为中心

2014-03-18 19:20
关键词:解放日报陕甘宁边区边区

侯 强

(江苏理工学院 思政部,江苏 常州 213001)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科技政策是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按照边区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技发展的现状而制定的,并在如火如荼的革命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发展和完善,其形成和发展与中国革命几乎是同步的。作为党在民主革命这个特定历史时期制定的科技政策,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继承,更是建立在对历史、现实和实践经验总结基础上的发展,不仅为配合边区的经济建设和军事斗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为新中国科技政策的制定及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抗战时期,党的科技政策制定经历了怎样的初步探索?科技政策制定的经验及其特征是什么?产生了哪些成效?对此,迄今为止学术界还未有较为系统的探究。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史实分析和理论探讨。

一、科技政策制定的初步探索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到1937年抗战爆发前,主要从事政治斗争和武装斗争。虽然早在1930年前后的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由于战争的迫切需要,无线电通讯技术和医药卫生工作就已经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当时党还很弱小,陕甘宁边区处在不断的“围剿”和反“围剿”中,事实上还不可能开展多少科技工作,自然也谈不上制定和实施科技政策①武衡作为党内较早从事科技战线组织领导工作的一员,在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科技战线五十年》一书《前言》中直言“我们党在建党初期和土地革命时期还谈不上什么科学技术工作”。。对此,有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制定自己的科学政策,严格地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事情”[1]。这一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

但党对科技政策的初步探索应该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开始,这也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具体而言,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抗战爆发后革命根据地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已经深刻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和科技人才的关键作用,并自觉将科学技术工作列入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当时,党的科技政策制定虽还很不完善,更谈不上理论化和系统化,但留下了一连串弥足珍贵的初步探索的足迹②有研究指出,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军事斗争形势发展极为迅速和猛烈,党对科技工作无暇顾及,有关科技政策文件很少见,创见也不多。至于解放战争后期的文献,基本上是为新中国科技政策的确立做准备,不属于建国以前科技政策的内容。参见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早在1939年12月1日,针对党内存在的一些轻视知识分子、恐惧知识分子甚至排斥知识分子的心理与现象,中共中央就发布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要求各地区和军队都要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参加党的工作,并强调指出没有知识分子参加革命,革命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其结合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抗日战争的实际,确定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方针和原则。对此,1941年6月10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热情洋溢地写道,“我们虔诚欢迎一切科学艺术人才来边区,虔诚地愿意领受他们的教益”[2],进一步阐明了党的有关知识分子的政策。与此同时,这一有关知识分子的方针和原则,又以宪法性文件规定下来。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在第十四条中明确提出:“尊重知识分子,提倡科学知识与文艺运动,欢迎科学艺术人才”。由此, 党站在一个从未有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教育和改造这支队伍,并使之成为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吸引更多的知识分子投身于边区的科学事业,党中央和边区政府不仅在政治上给予他们各种崇高的荣誉,而且在物质上给予比较特殊的优待。“仅在1941年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选举和聘请的科技工作者参议员就有赵一峰、鲁之俊、翁远、何穆、金岳茂等人”[3]。同年4月23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军队中吸收和对待专门家的政策指示》,要求“一律按照中央指示,对于军队中专门家,应以他们的专门学识为标准,给以充分的负责工作,不强迫他们参加政治学习活动,物质上给以特别优待”。1942年5月2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为统一在延安文化技术干部待遇,专门制定了《文化技术干部待遇条例》,指出要理解文化技术干部的政治态度,尽可能改善其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这些不仅充分体现了党对科学应有的尊重,而且营造出了较为宽松的学术研究气氛,从而也使党赢得了广大知识分子的衷心拥护。

实现自然科学的大众化是自然科学运动的首要宗旨。针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科技落后与文化愚昧的现状,党把科学视为破除迷信、愚昧和武断的工具,提出了“科学大众化”的口号,要求边区科技人员努力做好科学普及工作。1940年2月5日,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包含有自然科学,大家要来研究自然科学,否则世界上就有许多不懂的东西,那就不算一个最好的革命者。”[8]陈云在成立大会致词中也强调指出:“科学要大众化,要在广大群众中开展科学的工作。”[4]403在通过的大会宣言中也明确提出了四项任务,其中第一项便是“开展自然科学大众化运动,进行自然科学教育,推广自然科学知识,使自然科学能广泛的深入群众,……使民众的思想意识和风俗习惯都向着科学的、进步的道路上发展。从自然科学运动方面推进中华民族新文化运动的工作”[9]。在革命根据地自然科学运动中,积极倡导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宣传。对此,不仅《解放日报》于1941年6月12日专门刊发社论[10],积极倡导科学的通俗化,强调科学和科普工作的重要性,而且同年党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也明确提出“推广通俗书报”和“普及国民教育”。这些无疑都有力地促进了边区科技事业的发展,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奖励,开展了独具特色的科技奖励活动。1939年4月1日,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规定:“凡边区人民在生产运动中有特殊成绩者,按条例呈请奖励。”1941年7月23日,《解放日报》报道,陕甘宁边区“为了进一步推进边区工业发展,提高生产技术,建设厅对各工厂改进技术之职工予以物质奖励”[11]。同年,“奖励自由研究”又被写入具有根本法性质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对此,同年6月7日《解放日报》刊发社论,进一步阐明:“在边区,不但要大大的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而且还要团结各派的学者和理论家们,进行各种各样的科学的研究工作,帮助和奖励这一切自由研究的活动。”[12]当时,虽然没有形成成熟的科技奖励制度,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战时特殊环境下科技奖励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了科学技术在边区的传播。

二、科技政策制定的经验及其特征

抗日战争时期,党加强对陕甘宁边区科技事业发展的领导,既是与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的需要,也是为了在政治上更好地战胜敌人。当时,尽管党关于科技政策的制定尚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在客观上受到各种条件特别是战争环境的限制,但由于党能够对科学技术进行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述,因而促进了边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其不仅增强了抗战的物质力量,为争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留下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科技政策制定的经验。

其一,确立科学研究为政治服务的方针。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文化和科学的代表,向来把科学研究作为实现民族振兴的重大任务,注意运用科技武器来推进政治斗争。1941年5月8日,《中共中央关于党员参加经济和技术工作的决定》第一条就明确指出:“向全党解释,各种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是革命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具体的革命工作。应纠正某些党的组织和党员对革命工作抽象的狭隘的了解,以至轻视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认为这些工作没有严重政治意义的错误观点。”[5]同年6月2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进一步阐明“革命工作是异常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它需要从事各种工作的人才,每一种具体工作都是整个革命工作中的一部分,都含有严重的政治意义。忽视与抹杀整个革命工作中的任何部分,都将使革命受到损失。”[13]即科学研究是革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革命的发展有赖于科学研究的推动。

对此,徐特立在其发表的《怎样发展我们的自然科学》一文中进一步阐明,“科学是什么?科学建设的中心任务在哪里?建设的程序怎样?所有这些问题是科学的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需要根据边区的实际环境来回答,同时还要根据一般的原则来回答”[14]27,认为科技需要政治的稳定和支持,但其也在不断渗透进边区人们的政治生活之中,并给边区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随后,徐特立在《祝科学园地的诞生》一文中,更是饱含激情地说:“科学!你诞生在新民主主义制度的边区。你偕着前进的政治一同前进。政治为你扫除一切发展上的障碍,你也为政治增加着政治上一切物质的基础。”[15]

其二,确定科学研究与革命战争密切相结合。在陕甘宁边区被战火包围的特殊环境下,为经受住救亡图存的严峻考验,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倡导“加强自然科学运动,掌握与提高自然科学成为抗战中的战斗力量,为抗战到底,为加强团结,为力求进步而服务,来配合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抗战,……运用自然科学的战线,来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打击敌人的奴化政策”[9],十分强调科学研究服务于革命战争的需要,指明了边区科学向前发展的道路。1941年6月12日《解放日报》又刊发社论,号召“一切的科学研究,不论是一般的还是专门的,理论的还是技术的,都应该服从于‘发展抗日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以达坚持长期抗战增进人民福利’(《施政纲领》)这个总的政治目的”,认为“只有在坚持长期抗战与增进人民幸福的总目标之下来提倡自然科学,才有革命的、进步的意义”[10],大力倡导把科学研究与现实的抗战需要密切地联系起来。

面对抗战大业,朱德在为庆祝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第一届年会召开所写的《把科学与抗战结合起来》一文中又强调指出,“现在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的抗战建国过程中,不论是要取得抗战胜利,或者建国的成功,都有赖于科学,有赖于社会科学,也有赖于自然科学”,呼吁“一切科学,一切科学家,要为抗战建国而服务、而努力”,要“把科学与抗战建国的大业密切结合起来,以科学方面的胜利来争取抗战建国的胜利!”[16]即科学研究只有服从和服务于抗战建国这一现实的中心任务,才能保持积极向上发展的态势。

其三,强调科学研究面向社会实践的方向。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面对敌人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当时党的方针政策就是,动员全党认真重视和做好经济工作,把边区内有限的技术力量组织起来,投入到生产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去”[17]。正是在这种科技政策的号召下,《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宣言》提出的第二项任务便是“从事自然科学的探讨,集中自然科学界同志,互相交换意见,共商解决自然科学理论和应用上的问题。提高自然科学界人士对自然科学的热忱,开展自然科学界的集体研究精神,并推进生产事业,协助经济建设,以求解决长期抗战建国过程中物质上的困难”[9]。为使边区的科技事业发展紧密联系生产建设的实际,《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特别指出:“我们现在提倡自然科学,是为着改进边区农业和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与提高边区物质的生产。”[10]

人应该晚上八点多睡觉,早晨四点起来,这才是对身心最理想的生活节奏。这种节奏,是人类在最长的进化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早晨采取怎样的行动,养成怎样的习惯,是做抢先一步的人,还是做落后一步的人——其中的差距决定胜负。凡事能够抢先一步的人,自然能够成功。

为在边区艰苦的条件下广泛开展急需的科学研究,在1942年3月22日召开的有朱德、叶剑英参加的延安高级技术干部季会上,大家集思广益向边区军政当局提出七项建议,其中第三项便是“组织各种科学研究团体,以提高科学研究的兴趣,改进边区的生产技术,并出版《科学季刊》,作为边区技术干部发表科学论著的园地”[18]。为使边区的科学研究与抗日的革命中心任务和经济建设更好地结合,《解放日报》还特别登载了一线科技人员沈鸿的感受文章,进一步阐发科学研究“必须和工人群众的经验相结合”,认为“如果我们仅有挑也挑不起,拿也拿不动的所谓‘理论’,而不去和群众的创造性结合起来,那我们的事业就不会成功”[19]。

其四,加强对科学研究的宏观指导和合理配置。针对陕甘宁边区长期处于恶劣的战争环境,党充分认识到组织协调科学研究对于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徐特立在《怎样发展我们的自然科学》一文中,就谈到如何有计划地进行科学建设的问题,认为:“前进的国家与前进的政党对于自然科学不应该任其自发地盲目地发展,而应是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发展。它不独应该把握着全国的政治方针,还应该把握着全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方针。尤其在中国,科学和技术落后,人力物力财力亦有限,且当着战争的破坏和封锁的严重时期,更不容许有无组织无计划的行动,在政治方面如此,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应该如此。”[14]25即在特定的战争环境下,只有在党的强有力组织和领导下,坚持科学组织力量,边区科技事业的发展才能有保障。

当时,党的高级领导人不仅大力提倡自然科学,而且还亲自组织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在毛泽东、陈云、吴玉章等同志的发起和资助下,边区成立了自然科学研究院(李富春同志任院长)和自然科学研究会(吴玉章同志任院长);朱德、叶剑英等同志多次召集了高级技术干部会,组织了工程技术与国防技术讨论会;林伯渠、李富春等同志领导和组建了‘国医研究会’、‘中西医研究会’,并亲自主持召开边区中西医结合座谈会、讨论会”[20]105。正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边区政府才得以根据自身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工作。

其五,坚持走自力更生的科研发展之路。面对敌人的重重封锁以及陕甘宁边区科技发展水平长期陷于原始落后的状态,为克服困难、渡过难关,党号召边区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早在1939年,李富春在《论生产运动》中就明确指出:“我们相信动员全民的生动力量,加紧劳动,发展生产,以求自力更生,克服困难是可能的。这是在陕甘宁边区动员生产运动的意义之一。”[21]1940年2月5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又强调指出:“边区经济是落后的,但是干起来也更有意义,只要大家努力,一定可以改造成为一个更好的地方。”[8]这些论述指明了边区科技发展的方向,有力地促进了边区科技事业的发展。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边区人民战胜了种种困难,“科学技术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日益发展壮大。……可以说,当时边区的每一块钢铁、一滴原油、一台机器、一张纸、一把盐、一个纽扣都无不浸透着广大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汗水”[20]107,110。“陕甘宁边区的自然科学事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在不断发展中”[22]。事实证明,边区科技事业从白手起家到蓬勃发展正是党的自力更生科研发展方针的胜利。

三、科技政策实施的初步成效

在陕甘宁边区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围绕军事斗争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党不仅拥有了自己初步的科技政策,而且不适时机将其付诸实施,开展了一系列急需的科技活动。当时,由于党准确把握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对科技事业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使边区科学和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而为巩固和发展边区作出了贡献。其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吸引和团结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参加到边区的科技建设中来,建立起了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技建设队伍。在近代中国这样特殊的国情下,“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寻求自身的发展。于是,贫穷、荒瘠、落后的区域,往往成为党开展革命斗争最初的起点”[23]。以陕甘宁边区这块“自然科学的光辉从未照临过的荒土”[16]为例,其在成立苏维埃政权初期,全区150万人口中,成年人有90%是文盲,西医不到百人,中医不过千人,而巫神却有2 000多人[24]。为促进边区科技进步,党十分重视科学技术人才,有计划地动员和组织已有科技力量,积极走内培外引之路,逐渐集聚起了自己的科技人才队伍。

1941年6月7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在边区,特别是延安,却聚集了很多的全国有名的艺术家、理论家、科学家以及大批的知识分子,学术研究的空气一天比一天高涨。”[12]同年,赵一峰在谈到边区发展科学事业的第四个基本条件时也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里集合了几百位科学家、医生和技术工作者(其中还有国际友人)。他们不辞困难辛苦,愿永远献身于革命的科学事业。”[7]截至1942年年底,仅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就已拥有会员331人。按学科分:数理110人,医药55人,工程技术120人,农林46人。按工作部门分:经济建设90人,医药卫生55人,科学教育65人,学习科技者20人,分散在各工作岗位的101人[25]。这些战斗在各个科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一方面,以其发明创造推动边区科技建设,促进边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积极参与边区科技人才的培养,培养革命战争和未来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科学技术人才。陕甘宁边区陆续建立的各类中高等科技专业学校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6]230,这些人才起到了种子的作用,成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其二,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科研生产积极性,有力支持了边区抗战和建设的需要。党中央鼓励科技人员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的政策和措施,“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边区科技工作者‘为边区、为抗战’埋头钻研勇破难关的革命热忱,涌现出像恽子强、沈鸿、华寿俊、林华、陈振夏、朱次复等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他们敢想、敢说、敢于创新,对开创边区的科学技术事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07。当时,《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艺术的想像,合乎科学的设计都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可在其中任意驰骋的世界。任何细小的创造与发明,都会博得赞扬与鼓励。”[2]在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氛围中,科技人员积极开展各种科技生产活动,科学事业在根据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陕甘宁边区原来没有近代工业,只有一些手工作坊,但在党的一系列正确的科技方针和政策指导下,边区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开展科学研究,使得边区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日益发展壮大起来。在短短的7~8年时间里,陕甘宁边区“建立起各类工业——原材料工业、燃料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和纺织工业、造纸工业、日用化学工业、手工业及其他轻工业等,基本上达到自给、半自给”[4]181,形成了“战争与经济建设向生产部门提出要求,生产部门又向科学与技术提出课题,革命-生产-科学与技术初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科研体系”[20]107。这些凝聚着科技工作者辛劳的成果,无疑对支援抗战和改善边区人民的生活作出了重大贡献。当时,边区的科学研究工作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蓬勃景象,彻底改变了经济和科技最落后的局面。

其三,树立了以科学指导生活的意识,促使边区人民群众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1940年2月5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指出:“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它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所以每一个人都要赞成它,每一个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学。”[8]当时,为在广大群众中推广科学知识,《解放日报》不仅开辟了《科学园地》、《卫生》等副刊,而且设置了自然界、急救常识、农业知识、知识问答、药用植物等专栏,《新华日报》也特辟《自然科学》副刊,发表了大量由边区科技人员撰写的科普文章,开展面向社会大众的科学普及工作。与此同时,根据地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成立了一系列的专业学术团体,在举行年会、季会和各种科学讨论会的基础上,经常举办科学展览会和科学讲座,向边区军民广泛宣传防空、防毒、防灾、防疫等科学常识。有资料显示,仅1942年至1944年夏季,出版的《司药必携》、《配偶禁忌》、《解剖学》、《耳鼻喉科学》、《王大娘养胖娃》等医药卫生读物和宣传材料就发行达78 200余册[20]114。

科技工作者开展的这些科学普及工作,不仅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而且有效提高了边区军民的生活质量。例如,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卫生部门的积极宣传下,“群众自动起来灭蝇灭虱,改厕修灶,改变人畜同居现象,使疾病发生率大大降低”[26]。与此同时,“群众到中央医院、边区医院和军队的卫生机关就医的人数成倍地增加,如清凉山卫生所,群众来所诊病看病的1月份为72人,3月份就增加到366人了。两个月猛增5倍,足以说明群众更相信医药,而摒弃巫神了”[4]329。再如,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多积粪、多施肥”的号召下,各县都普遍发动群众开展了拾粪、垫圈、修建厕所、沤肥等积粪运动。“以往除绥德分区各县农户都设厕所外,其他分区的农户大多不修厕所。如延川县,以前设厕所的农户四家中只有一家。到1943年,全县共修建厕所3 160处。一个五口之家的厕所,一年的积粪,可上7垧地,每垧可增收细粮1斗(30斤)”[27]78。又如,“通过对植棉技术的宣传推广,边区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提高。如延长县棉花平均亩产高者达30斤皮棉,中等的20斤,一般也达到预期的10斤左右”[28]。边区植棉事业的很大发展,使得边区逐步做到了棉花基本自给,大大缓解了边区军民的棉衣短缺问题。

其四,促进了边区工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在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和领导下,科学传播立足于改进工农业生产技术,科学技术在边区工农业生产建设中发挥了威力。在工业生产领域,以边区肥皂化学工业为例,新华化学厂为打破国民党对边区的封锁,屈伯传、崔中等人利用边区产的土碱加熟石灰制成烧碱,再加入在农村收购的羊油和牛油,以它们作原料研制成了供洗衣用的肥皂。及至1943年,该肥皂年产量已达到50万条[29]176,满足了边区军民的需要。在农业生产领域,以边区优良品种推广为例,边区政府利用农业展览会示范和劳动英雄带头等形式,积极引导农民选种良种,1946年全边区17个县推广种植了10 180亩光华农场培植的优良品种狼尾谷,每亩产量比一般谷物平均增加了10%以上[27]81,推动了边区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边区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促进经济巩固发展以适应战争需要的同时,也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1943年,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范续亭在陕甘宁边区生产展览会和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说时就说:“我50岁了,第一次才看见这样的事情!”继而又指出,“边区生产运动的成绩,是由于有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并充满乐观地说:“自从有了共产党,有了毛主席,中国就有办法了,中国就不会亡了。”[30]从晋西南和重庆来的参观者也盛赞边区建设的成就,说山西(指晋西南)也在发展工业,但不是为了扩大军民的需要,而是把力量用于生产高级消费品,满足少数富有者的需要,重庆借了大批外债,用于进口商品,却很少见办起本国的民族工业[29]168。这些无疑巩固和发展了党在边区的执政地位。

可以说,陕甘宁边区科技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既是党领导人民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需要,也是政治上战胜敌人所必需,直接关系到党的生存与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在边区的普及和发展,不仅促进了边区的各项建设,而且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龚育之.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政策的历史发展(建国以前的部分)[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6):6.

[2] 欢迎科学艺术人才[N].解放日报,1941-06-10.

[3] 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一辑)[M].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106.

[4] 武衡.延安时代科技史[M].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8.

[5] 中共中央关于党员参加经济和技术工作的决定[N].新中华报,1941-05-08.

[6] 张联.延安培育了一代新型科技干部[M]//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四辑).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5.

[7] 赵一峰:发展边区科学事业[N].解放日报,1941-11-29.

[8]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N].新中华报,1940-03-15.

[9] 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宣言[N].新中华报,1940-02-28.

[10] 提倡自然科学[N].解放日报,1941-06-12.

[11] 边区建设厅奖励改进工业技术[N].解放日报,1941-07-23.

[12] 奖励自由研究[N].解放日报,1941-06-07.

[13] 论经济与技术工作[N].解放日报,1941-06-02.

[14] 徐特立.怎样发展我们的自然科学[M]//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一辑).北京:中国学术出版,1983.

[15] 徐特立.祝科学园地的诞生[N].解放日报,1941-10-04.

[16] 朱德.把科学与抗战结合起来[N].解放日报,1941-08-03.

[17] 汪家宝.陕甘宁边区地质工作开展概况[M]//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二辑).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4:251.

[18] 朱总司令召开高级技术干部季会[N].解放日报,1942-03-28.

[19] 沈鸿.专门家的科学技术要和工人群众的创造性结合起来[N].解放日报,1944-05-21.

[20] 马海平.陕甘宁边区科学技术和自然辩证法研究概况[M]//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一辑).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

[21] 李富春.论生产运动[N].新中华报,1939-03-03.

[22] 于光远.科学的光芒在延安闪耀[N].光明日报,1981-07-08.

[23] 齐卫平.延安时期党领导的自然科学事业概述[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7(2):9-15.

[24] 武衡.陕甘宁边区的科学普及工作[M]//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一辑). 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156.

[25] 何纯渤.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梗概[M]//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三辑).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4:350.

[26] 欧阳竞.回忆陕甘宁边区的卫生工作[M]//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五辑).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6:343.

[27] 孙德山.提高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忆陕甘宁边区的一项重要农业政策[M]//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二辑).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4.

[28] 唐川,奚康敏.陕甘宁边区的植棉业[M]//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三辑).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4:251.

[29] 范慕韩.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建设[M]//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五辑).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6.

[30] 1943年陕甘宁边区生产展览会和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代表大会隆重开幕[N].解放日报,1943-11-27.

猜你喜欢
解放日报陕甘宁边区边区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解放日报“特稿”:新传播环境下的热点选题深度报道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组织架构“柔性再造”——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栏目制为例
议程设置框架下肿瘤防治议题浅析——以《解放日报》、《文汇报》2013-2014年相关报道为例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拥军工作的述评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真的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